(二)吉林省燕麥產業現狀
在吉林省西部白城市,由中國和加拿大兩國專家用了近10年時間,成功培養出能生長在鹽堿土壤、風沙、幹旱等環境的新品種白燕1號至白燕10號燕麥。該係列燕麥品種能大量吸收土地中的鹽分,燕麥生長的地方,其周圍的雜草也長得非常好,對改善白城脆弱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吉林省政府和國家外國專家局的支持下,白城不斷擴大燕麥種植麵積,精深加工產品也不斷出現。
白城市質監局還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向市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議,計劃用燕麥來發展兩條產業鏈:一條是通過每年深加工1500t燕麥,生產燕麥米、麵、餅幹、纖維素片和濃香型燕麥酒等係列產品;另一條是用燕麥稈做飼料發展牛、羊、兔、雞等家禽養殖,提高它們的附加值,通過增加飼料使白城的畜牧業產值達到全市總產值的50%。這樣就使白城逐漸形成了“燕麥品種選育基地+燕麥品種繁育基地+優質原料生產基地+科企聯合加工基地+生產特色產品基地”的模式。另外燕麥秸稈是粗蛋白含量很高的優質飼草,可以生產綠色飼料、有機飼料,對促進我國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和現代畜牧業的發展十分有利。
(三)吉林省小米產業現狀
目前,在吉林省有名的小米有兩種:乾安黃小米和查幹湖黃小米。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營養的需求越來越崇尚天然、有機、綠色等,而小米正是生長在這樣一個環境中的產物,通過對小米或者小米精加工的產品進行包裝,進行品牌化運作,小米市場前景無限。在吉林省,有名的小米有兩種:乾安黃小米和查幹湖黃小米。2008年,乾安黃小米的耕種麵積近5000hm2,年產黃小米2萬t。小米主要以原糧初加工產品的形式流通、銷售,深加工業幾乎處於空白階段。
(四)吉林省蕎麥產業現狀
科學研究表明,蕎麥因特殊的生長環境和氣候特點,形成了獨特的營養、保健功效。不過長期以來,國內忽略了蕎麥的食療作用,蕎麥食品不多,市場上所見到的多為麵製食品,用來加工製成飲料的還沒有。
主要加工產品有:利用蕎麥製備飲料,采用萃取技術提取蕎麥汁,製備濃縮麥茶粉。目前,蕎麥茶飲料有含糖、無糖、多維麥茶汁等產品。
(五)吉林省薏仁米產業現狀
吉林省省內技術落後,暫無特別出眾的加工方式及工廠。主要加工產品有:薏米粥、膨化薏米粉等,主要還是以粗加工產品為主。因此,對薏米精深加工前景廣闊。
(六)吉林省大麥產業現狀
延邊延順大麥茶食品有限公司是我國東北著名的大麥茶企業,是集種植、生產、深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生產廠家。產品主要有大麥茶、玉米茶等天然保健茶。
(七)吉林省黑米產業現狀
在吉林省,農民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種植有機黑米,然後加工、儲存,遠銷海外。
(八)吉林省黃米產業現狀
吉林省是國家的糧食大省,利用黃米製作東北黏豆包、炸糕等產品。
(九)吉林省糯米產業現狀
糯米現今在食品中頗受歡迎,是製造黏性小吃,如粽子、八寶粥、各式糯米團、各式甜品的主要原料;糯米研磨的糯米粉也有多種應用,如湯團、元宵之類食品;另外糯米也是釀造醪糟(甜米酒)的主要原料。
二、雜豆類及其他
(一)吉林省大豆產業現狀
吉林省是我國的大豆主產區之一,在我國大豆產業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來,我省大豆加工發展很快,一批大豆加工企業的能力和精深加工產品的開發能力不斷提高,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加工龍頭企業群已初步形成。目前,主要的加工產品有:[1]大豆食品。大豆除用於豆腐及其係列傳統食品外,豆奶粉、豆奶飲料等食品已為人們接受,成為日常食品;此外,大豆分離蛋白、濃縮蛋白等已廣泛用於火腿腸、午餐肉等肉製品以及冷飲食品中,大豆已滲透到多種食品加工體係中,大豆蛋白的開發利用已具成熟。[2]大豆油脂、副產物。據統計豆油在植物油市場約占81%,此外大豆低聚糖、磷脂、食用纖維等營養功能性食品的開發已有了良好的開端。[3]飼用大豆蛋白。大豆及其豆粕是飼料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