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雜豆類及其他(1 / 1)

一、大豆精深加工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大豆精深加工對進口大豆的依附性越來越高,國內壓榨產能嚴重過剩,大豆深加工原材料及輔助材料的供應受數量和質量的影響較大。

二、綠豆精深加工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綠豆品質下降,開發信心不足,缺少技術依托。綠豆研究沒有得到支持和重視,加工產品始終都是靠企業自主開發研究,並受人才、技術等方麵的限製。精深加工在一些關鍵點上沒有突破,嚴重製約綠豆工業發展。

三、紅小豆精深加工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在紅小豆精深加工方麵,科研滯後,品種老化,商品率低下;產後加工技術滯後,市場體係不健全,產銷脫節,產業化進程十分緩慢;小規模、低效益的傳統生產方式,製約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國家無具體計劃,處於自發自產自流狀態,未能實現區域化、規模化、產業化,新品種推廣、基地建設、商品開發的產業鏈條仍沒形成,產、銷分離,市場不穩,影響農民收入和種植積極性。生產水平低,栽培技術落後,管理粗放,削弱了競爭優勢。另外,育種工作起步晚,加之研究隊伍不穩、經費缺乏,育種進度緩慢,先進的分子標記輔助育種體係尚未形成,與日本、韓國等先進國家的育種水平存在較大差距。

四、芸豆精深加工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由於體製的原因,我國食物生產利用全過程被分割成幾段,即分為種植(農業)、儲存供應(糧食)、加工(輕工)、內銷(商業)、出口(外經)等不同行業進行管理,包括各種科學研究。由於行業之間的權限、利益、範圍不能截然分開,使同一個問題、同一個項目、同一件事,相互獨立又相互交叉,相互扯皮,相互封鎖,不能合作。芸豆食品加工的科研單位、加工企業很少,使芸豆生產很難應對國際市場的變化。其品種布局不合理,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麵:一是種植麵積盲目擴大,通常農民是依據上一年的市場價格來確定自己的生產規模,但農民不僅不了解國外的生產情況,對國內的生產情況了解也很少,所以種植麵積經常是大起大落,造成“有貨無商,有商無貨”的狀況;二是種植區域的盲目擴大問題,芸豆在我國許多地方都可以種植,但不是能種芸豆的地方都能生產出優質芸豆,有其適宜產區、非適宜產區,而適宜產區又隻適宜種植相應的芸豆品種才能生產出優質產品。由於我國缺乏明確的芸豆栽培生態區劃和品種布局,芸豆生產區域盲目擴大和品種的盲目引進,經常會造成產品過剩,質量下降,給農民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對於以出口為生產目標的芸豆生產,經常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同時,由於農民缺乏商品意識和管理鬆散,市場不規範(如哄抬市價、以次充好、不講信譽、不遵守合同現象等時有發生),麵對這種情況,既不能對簿公堂,又沒有有效的行業製度加以製約,科研推廣與出口脫節等。

五、芝麻精深加工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我國對芝麻精深加工的研發工作重視不夠,缺乏芝麻加工情況研究和產品開發的科研規劃;科技投入和支持不足,對芝麻的科學認識還遠遠不夠;加工粗放,產品單一。目前我國主要的芝麻加工產品有芝麻油、芝麻糊、芝麻粉、芝麻醬、芝麻保健品、化妝品、藥品等,深層次加工產品幾乎沒有,產品加工增值率低,商品轉化率低。

六、紫蘇精深加工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紫蘇原料的產量遠低於用量,對於紫蘇提取的技術還不夠純熟。

七、紅薯精深加工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紅薯原料得不到充分地利用,質量意識差,產品低層次相對過剩。現有的紅薯加工設備難以滿足普遍的需求,我國雖然有紅薯澱粉和粉條生產的生產區,但整體加工水平較為落後、設備性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