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雜糧類
(一)高粱開發前景
高粱是生產白酒的主要原料,是優質飼料,還可以生產酒精,高粱殼可以生產色素。高粱還可用於製糖、製醋、製板材、造紙,加工成麥芽製品、日用品、編織品,製飴糖,做架材、做蠟粉等。
(二)燕麥開發前景
燕麥作為健康食品在西方國家早已盛行多年,且經久不衰。但在中國的普及起步還較晚。要使燕麥成為中國消費者主食中的一員,就要根據中國膳食口味和膳食習慣進行開發。例如,利用燕麥製作燕麥沙琪瑪;在傳統月餅生產中,燕麥也可以作為月餅皮或者月餅餡,克服傳統月餅高糖高油的缺陷;利用擠壓技術將燕麥與玉米或者大米進行物理重組,生產燕麥米或者燕麥粥米等;在火腿腸中加入適量的燕麥,可以賦予火腿腸不同的口感和更豐富的營養價值;將燕麥與其他雜糧結合,研製全營養穀物食品,或作為營養輔料添加到其他食品中。這些概念性的產品需要更多科研人員進行試驗、改進,促進其工業化轉化。
燕麥中的抗氧化成分主要是各種多酚類物質,如肉桂酸衍生物、對香豆酸、對羥基苯甲酸、鄰羥基苯甲酸、4-羥基苯乙酸、香草醛兒茶酚等,這些不同組成、不同存在形式的多酚類物質根據其溶解性的不同大致可分為醇溶性和脂溶性兩種。它們都具有較好的抗氧化性能,如抑製食用油脂的氧化,抑製生物體內由AAPH或Cu2+誘導的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等。除多酚類物質外,燕麥中的維生素E、固醇、ω-羥基脂肪酸等成分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效果:如燕麥固醇在常溫下對大豆油脂沒有抗氧化作用,但在180℃時顯示出一定的抗氧化效果。總之,燕麥的抗氧化性能是燕麥中多種物質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一部分物質的結構組成已被鑒定,但仍有一些成分的結構及存在形式有待進一步研究。
燕麥淺加工製品有燕麥片、燕麥米、燕麥粥、燕麥麵、燕麥餅幹、燕麥黑麵包及燕麥飲品等。近年來,研究者加大了對燕麥製品的開發力度,開發出了諸如中老年無蔗糖燕麥片、五穀雜糧燕麥片、原味麥香營養麥片、低聚糖燕麥飲品等。
(三)小米開發前景
小米酥性餅幹、小米曲奇餅幹、小米鍋巴、小米冰淇淋、小米綠豆清涼飲料、小米黑芝麻香酥片、豆渣小米纖維餅幹、小米粥等。
(四)蕎麥開發前景
蕎麥豆醬、蕎麥黃酒、蕎麥茶飲料、蕎麥醋酸發酵保健飲料、蕎麥咖啡、蕎麥保健豆奶。
(五)薏仁米開發前景
薏仁米保健酒、薏仁米膨化食品、薏仁米餅幹、薏仁米飲品、薏仁米乳酸飲、薏仁米納豆的開發、薏仁美容酒、木瓜薏仁麵膜、可護發的薏仁多肽、薏仁米醋。
(六)大麥開發前景
利用大麥可以釀造啤酒,大麥還有一個用途就是用作飼料,供給豬、牛等一些家畜。藏族人民把大麥作為主要糧食,他們將大麥做成糌粑,或者是將其做成粥,或者摻在大米裏做飯。
(七)黑米開發前景
我國人民很早就利用黑米豐富的營養價值和特有的生理功能加工成黑米粥、黑米粉及黑米酒等產品。貴州很早就有用黑糯米釀造米酒的傳統,研究表明,以黑米為主要原料,輔適量糯米、玉米,用麥曲和酒酵母發酵生產的黑米酒,不僅營養價值很高,還具有暖脾胃、補腎、烏發等功能,上冶虛汗、盜汁、消化不良、積食不化、慢性腎炎、多尿症等。以黑米為原料生產的黑米粉,除含有白米粉缺乏的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等天然色素外,賴氨酸含量高達50%~4%,植物脂肪高達233%,鈣高達154.5%,鎂高達166%,維生素B1高達250%,維生素B2高達103%,粗纖維高達91.7%。
一直以來我國以黑米為原料的保健產品很少,主要原因是:作為保健食品研製,首先應具備的保健功能因子的相關研究較少。隨著近年來對黑米中生物堿類、固醇類、黃酮類、花青素、強心苷和皂苷類等功能成分研究的深入,人們開始利用這一古老的食物資源開發越來越多的保健食品。另外,黑米色素具有的提高肌體免疫功能的生理功效被人們廣泛接受,從黑米或種皮中提取出的黑米色素作為天然食用色素或功能性食品添加劑在食品生產中廣泛使用。
黑米是一種尚未被充分利用的特色農產品資源,根據其各種功能因子的結構、含量、作用機製及在食品中的穩定性等研究戰果,采用食品工程高新技術,以減少黑米在加工過程中功能成分的損失,開發出具有明確功能因子的黑米產品,必將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