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雜糧典型產品生產(2 / 3)

[2]冬瓜汁的製備

冬瓜→清洗→去皮去瓤→切分→冷榨汁→熱處理→離心分離→過濾→渾濁冬瓜汁

[3]冬瓜薏仁米汁的生產

薏仁米精、冬瓜渾濁汁、甜味劑、穩定劑等各種輔料→調和→均質→加熱灌裝→真空封口→殺菌→冷卻→檢驗→入庫

(2)操作要點

[1]薏仁米精的製備

原料選擇:薏仁米原料要求脫殼幹淨,顆粒飽滿勻稱。

水洗浸漬:將碾白的薏仁米利用清水洗淨,用5~10倍的水浸泡,使之含水量達到20%~25%。

擠壓膨化:在溫度150~200℃、壓力為0.5~1MPa的條件將薏仁米進行擠壓膨化。

幹燥磨碎:對膨化製品進行切分幹燥,然後磨碎製成焦黃色粉末。

加水抽提:用1份營養粉和20~30份水混合浸提5min,然後加熱到85~90℃維持30min,冷卻到50~60℃。

離心過濾:將上述冷卻後的物料利用離心篩去除料渣,得到薏仁米精。

[2]冬瓜渾濁汁的製備

原料清洗及處理:將冬瓜外層泥土等利用清水洗淨,去除根蒂等雜物。用去皮器將冬瓜外皮刨去,要求不留明顯的青層,切開,挖去內瓤。

切塊榨汁:將上述處理好的冬瓜切成小塊,然後送入榨汁機中在常溫下進行榨汁。

熱處理:為提高冬瓜榨汁的提取率,對冬瓜榨汁要進行熱處理,具體條件是溫度85~87℃,時間10min左右。

離心過濾:對熱榨汁利用離心篩進行過濾,篩網的目數要根據需要選擇,去渣得到渾濁冬瓜汁。

[3]冬瓜薏仁米汁的生產

調和:將白砂糖用90℃以上的熱水溶解,然後用50目的濾布進行過濾備用。穩定劑選用果膠或海藻酸丙二醇酯,溶解溫度為80~85℃,在攪拌狀態下將穩定劑與糖水混合,然後加入薏仁米精、冬瓜汁及其他輔料,用水定容。測定糖度及pH,並作適當的調整。

均質:為使飲料的組織狀態穩定,將上述調和後的各種原料送入均質機中,在20~25MPa的壓力下進行一次均質。

加熱灌裝、密封:將經過均質處理後的飲料,采用板式換熱器加熱至90~92℃,立即用充填機注入250mL馬口鐵罐,采用真空封罐機進行封口。

殺菌、冷卻、檢驗:將灌裝後的飲料裝入鐵籃,用立式殺菌鍋進行殺菌。殺菌條件為:溫度121℃,時間11min。殺菌結束後立即冷卻到38.5~40℃,經檢驗合格者即可入庫作為成品。

(六)大麥典型產品生產

大麥茶加工工藝如下。

(1)原料及設備

原料:大麥粉、茶葉粉、天然香料、牛骨粉。

設備:粉碎機、清洗機。

(2)工藝流程

清洗去石→焙炒→粉碎→過篩→混合→配料→再過篩→包裝→成品

(3)操作要點

[1]清洗去石:最好先將大麥洗淨,除去其中雜物、石子沙粒等再晾幹或曬幹。

[2]焙炒:工廠裏是用焙炒機焙炒,家庭中可用文火在幹淨鍋中翻炒,直到表皮焦黃為止。焙炒時必須均勻,用力適當,使大麥粒中的水分均勻地逐漸蒸發,能夠壓碎就行。

[3]粉碎:這裏所指粉碎包括大麥粒和茶葉兩種的粉碎。就是說要用石臼或其他方法分別將大麥粒和茶葉逐漸壓成粉狀。

[4]過篩:用粗篩將大麥粉中的表皮篩出。

[5]混合:將大麥粉和茶葉粉按比例混合。注意大麥和茶葉的農藥殘留量必須限製在允許的最小範圍。

[6]配料:一般在麥和茶的混合粉中加入天然香料和牛骨粉。牛骨要用錘(工廠用錘式粉碎機)粉碎,並且篩成300~500目的粉末,才能進行混合使用。

[7]再過篩:最好再用細篩過一次,以保證飲用時的質量。

[8]包裝:篩後包裝,即為成品。

(七)黑米典型產品生產

黑米啤酒加工工藝如下。

(1)原料淺色麥芽60%、深色焦香麥芽15%、黑麥芽5%、黑米20%、酒花0.08%~0.10%。

(2)工藝流程

黑米→篩選→漂洗→焙炒→處理→熬煮→粗過濾→細過濾→精過濾→紫外線照射→光反應增加穀丙氨酸和其他氨基酸→灌裝→封口→滅菌→裝箱→成品

(3)操作要點

[1]黑米的處理:由於黑米皮含豐富的水溶性維生素和色素,因此衝洗時要用冷水快速衝去雜質,以免使營養溶解流失。

[2]黑米的糊化:因黑米粒硬,糊化時需特殊處理。其工藝過程為45℃保持60min,然後升溫至65~70℃,並保持60min,然後升溫至100℃,保持30min。同時生產中應注意添加耐高溫α-澱粉酶。

[3]黑米的糖化:因黑米中的蛋白質含量較高,約為10%以上,為使蛋白質充分降解,以免影響其非生物穩定性,應適當控製標準。投料溫度為36~40℃,投料時間為20~30min;蛋白質休止溫度為44~52℃,時間40~100min;糖化溫度為63~68℃,時間60~90min;殺酶溫度78℃。延長蛋白質休止時間。

[4]麥汁的煮沸:因黑米中的蛋白質含量較高,即使延長了蛋白質休止時間,可能蛋白質仍未能充分降解;同時黑米穀皮中含有大量的多酚類物質,為使蛋白質充分沉澱析出,應延長煮沸時間。煮沸時間80~120min;煮沸強度10%~12%。煮沸結束前15min加入20~30mg/kg的麥汁澄清劑(卡拉膠)。

[5]發酵工藝:因黑米中蛋白質含量較高,會促進酵母的生長繁殖及其代謝能力,為防止酵母繁殖過分旺盛,應適當降低發酵溫度。具體如下:麥汁冷卻溫度(8±0.5)℃,麥汁充氧量8~10mg/kg;滿罐時間不大於12min。酵母采用德國卡爾斯倍酵母2~4代菌種酵泥。接種量為0.8%,接種溫度為(8±0.5)℃,進罐繁殖溫度為(9±0.5)℃。主發酵溫度9.0℃,還原雙乙酰溫度為11℃。

(八)黃米典型產品生產

發酵型黃米酒加工工藝如下。

(1)原料及設備

原料:黃米(優質沁州黃小米),市售;蔗糖(食用級),市售;其他試劑為分析純試劑,市售。菌種:蜜蜂牌甜酒藥。

設備:500型電熱恒溫培養箱,手持測糖計,GY型40L發酵罐,AEA100型電子分析天平,pH211型酸度計,精密酒精計,布氏漏鬥,手提式高壓滅菌鍋。

(2)工藝流程

黃米→去雜、清洗→燙米、浸米→紗布瀝水→蒸飯→淋飯→落缸搭窩→保溫發酵→過濾→殺菌→冷卻→過濾→成品

(3)操作要點蒸飯與淋飯以精選黃米為原料進行酒精發酵,首先要依靠甜酒藥中的黴菌(根黴、毛黴)將已經通過蒸煮糊化的黃米澱粉轉化成酵母菌可利用的糖,即澱粉糖化前必須糊化。因此,黃米中澱粉的糊化程度是影響澱粉糖化及酒精發酵的重要環節。經糊化後的黃米要求飯粒疏鬆不糊,透而不爛,沒有團塊;蒸煮熟透,飯粒外硬內軟,內無白心,充分吸足水分。糊化後要立即用淨水衝淋,使飯粒分離鬆散,並迅速降溫至27~30℃,以使透氣良好,便於接種發酵。落缸搭窩將淋冷後的黃米飯瀝去餘水入壇,在盡量保持無菌的條件下將酒藥用量的2/3拌入飯中,翻攪均勻,並將米飯中央搭成“倒”型,要求較為疏鬆,以不塌陷為度,以便於增加米飯與空氣的接觸麵積,利於好氣性糖化菌的生長繁殖,釋放熱量。最後將剩餘酒藥灑在米飯表麵,用濕紗布封壇口,放入恒溫培養箱中。黃米的糖化發酵主要是通過酒藥中微生物的代謝而完成的,所以酒藥用量的多少對發酵結果有著重要影響。糖化發酵米飯入壇後需保溫培養,溫度對酒藥中糖化菌、酵母菌的代謝生長有很大影響,從而影響發酵效果。發酵6~7d,每12h測量1次糖度、酸度和酒精度。當壇內有氣泡產生,米飯浮動,同時糖度下降,酒精含量增加緩慢時,結束發酵,此時壇內產生大量酒液,聞之醇香。

(九)糯米典型產品生產

1.火腿粽

(1)原料及設備

原料:五花肉(肥瘦比為3∶7)、糯米、食鹽、白砂糖、亞硝、紅曲米粉、複合磷酸鹽、五香粉(市售)、味精、胡椒粉、天博肉味香精20982、新鮮蘆葦葉或粽葉。

設備:夾層鍋、火腿模具、液壓灌腸機、殺菌罐、尼龍膜(直徑80mm)、打卡機。

(2)工藝流程

糯米加水泡、煮及冷卻→(五花肉)醃製→絞肉→(與煮後米)攪拌→灌腸→壓模→殺菌→冷卻→成品

(3)操作要點

[1]糯米的泡、煮及冷卻:將鮮葦葉或棕葉洗淨,將糯米中沙石、草棒等雜物檢出,淘洗一到二遍,用15℃左右清水浸泡,夏季4h、冬季7h換一次水,以防米發酵。浸泡時間為48~72h,目的是使米充分吸水。浸泡時間到後,入夾層鍋蒸煮,加水稍漫過米。煮時加入蘆葦葉或棕葉,蒸煮時間為30min左右。將米撈出,用工具撥開冷卻,然後加米量2/3的水浸泡2h。

[2]醃製、絞肉:將食鹽、白砂糖、亞硝胺一定比例混勻後,加入五花肉中拌勻,之後醃製24h。通過絞碎機絞成10mm的小肉塊,再加入複合磷酸鹽、五香粉、味精等拌勻,與冷卻後糯米攪拌均勻,並加適量水備用。

[3]灌腸、壓模:將塑料袋按工藝要求裁開,一端打卡,按規格要求灌入餡料,打卡、壓模。

[4]殺菌、冷卻:將壓好的火腿擺入盤中,推入殺菌罐,按殺菌罐操作規程開啟殺菌罐,開始殺菌。殺菌公式:15min升溫—20min保溫121℃—15min降溫,反壓2.1kPa。反壓冷卻。

[5]感官檢驗。

[6]微生物檢驗:細菌總數小於10個,達商業無菌,致病菌不得檢出。

2.糯米餅

(1)原料及設備

原料:糯米粉、白砂糖、鹽、奶油、味精等。

設備:微波爐WD800SL23型、電壓恒溫鼓風幹燥箱101-2-BS型、切麵機、硬度計、電子天平、電熱恒溫水浴鍋。

(2)工藝流程

糯米粉、鹽、糖→打芡→壓片成型→蒸煮→幹燥→均衡水分→調味→微波膨化→冷卻稱量→包裝→成品

(3)操作要點

[1]打芡:將20g糯米粉和80g水調成漿,在沸水上糊化至透明狀後加入80g糯米粉調製成團。

[2]壓片成型:調製好的麵團經切麵機壓成片狀,厚度為3mm,用模具衝印成直徑為1cm的圓形餅坯。

[3]蒸煮:餅坯入鍋煮2~3min,保證澱粉充分糊化。

[4]幹燥:采用二段幹燥工藝,第一階段溫度為40℃、時間為3h,第二階段溫度為60℃、時間為3h,控製水分含量在16%~18%。

[5]均衡:將水分幹燥後的餅坯置於密閉的容器中放置48h,使其水分均勻分布。

[6]調味:采用噴淋法,將5%的調味液(以糯米粉的質量為基重計算)均勻噴淋在幹燥的餅坯上。

[7]微波膨化:采用功率為800W、時間為70s的膨化工藝膨化餅坯。

[8]冷卻:包裝。產品冷卻後進行稱量包裝,內加吸濕劑包,抽真空,封口。

3.糯米芝麻薯片

(1)原料及設備

原料:去皮的紅薯10kg,糯米粉2kg,芝麻0.1kg。

設備:鍋、鏟、刀和做豆腐用的紗布(6塊)。

(2)工藝流程

選料→煮薯→加粉調糊→刮片→晾曬→取片→剪片→曬幹→炒製→成品

(3)操作要點

[1]選料:以含澱粉量少的紫黃薯或紅皮白肉的雜交薯為好,經過一段時間糖化的最佳。選擇無斑點、無黴爛、無損傷的紅薯洗淨泥沙,削去表皮。

[2]煮薯:把削去表皮的紅薯放到鍋裏,加水,以完全浸沒紅薯為度,蓋好鍋蓋煮薯。火力逐漸加大,直到完全煮熟且有一股香甜味時為止。

[3]加糖調糊:趁熱用鍋鏟把煮熟的紅薯搗爛成薯泥,再把糯米粉一把一把均勻地撒進薯泥裏,切勿一次倒進去。此工序應由二人進行,一人手持鍋鏟調糊,一人撒粉。撒粉人應在前一把粉完全調進薯泥後再撒第二把粉,這樣一撒一調直至把粉調完為止。此時應嚐一下,看是否有生米粉味,如有,則必須再加熱調糊一段時間,待米粉完全熟後再起鍋。注意,調糊人從開始搗薯泥到調完米粉至熟這段時間,不能中途停手。粉熟後再加入芝麻調勻,此時應保持微弱火,如果是供下酒用,此時應加進適量的食鹽和辣椒粉,調勻後再起鍋刮片。

[4]刮片:操作時二人對麵站在桌子的兩邊,把紗布或薄膜平鋪在桌麵上,左手拉直布,右手用菜刀或鍋鏟把鍋裏的薯粉糊迅速挑起,均勻地抹在布或薄膜上,厚度0.2~0.3cm,一邊抹一邊把布或膜拉直,切勿使布或膜起皺。抹完一塊就抬到曬衣竿上去晾曬,之後再抹第二塊,直到把鍋內的糊抹完為止。

[5]晾曬:晾曬時,二人用手抬平拉直布塊,小心地放到晾衣物的竿上進行晾曬,切勿使布卷邊,以防粘連。

[6]取片:晾曬至手取能成塊不斷裂時,即可取片。如果用薄膜刮片,待邊緣薯片自動卷起即可取片。如果用布刮片,晾曬過幹不易取時,可在布的反麵用溫水全部塗濕,片刻後即可取下薯片。取下的薯片再晾曬片刻,即可剪片。

[7]剪片:用剪刀把一整塊薯片先剪成3~4cm寬的長條,再剪成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或菱形等。

[8]曬幹:把剪成各種形狀的小塊薯片再次放到太陽下曬至手折即斷為止。然後裝入塑料袋密封貯藏備用,切勿受潮。

[9]炒製:用洗淨的細沙炒至薯片呈金黃色時即可,用油炸至金黃色也行。

二、雜豆類及其他

(一)大豆典型產品生產

1.酸豆乳飲料

(1)原料大豆5kg,全脂乳粉0.5kg,白砂糖8kg,乳酸250g,檸檬酸200g,檸檬酸鈉60g,山梨酸鉀50g,三聚磷酸鈉50g,瓜爾豆膠100g,高黏度羧甲基纖維素鈉200g,蔗糖酯500g,豆奶香精50g,水100L。

(2)工藝流程

精選的大豆→加熱殺菌→調整pH→調味→滅菌→灌裝→成品

(3)操作要點將有機酸調整到適當的pH,可以有效抑製微生物的繁殖,最後的滅菌環節掌握好工藝條件,可不用添加防腐劑。後期經過風味調整、滅菌等工序製得成品。

2.大豆乳乳酸飲料

(1)原料及設備

原料:精選大豆、乳粉。

設備:磨麵機、殺菌設備、壓餅機。

(2)工藝流程

大豆→粗磨→衝洗→壓餅→研磨→分類→全脂酶活豆粉→添加適量奶粉→加熱滅菌→接入發酵菌種→培養10~12h→無菌灌裝→成品

(3)操作要點該乳酸飲料的特點是,具有酸幹酪的風味,同時還含有低酒精發酵產生的碳酸氣體,其風味較為獨特。根據對產品的不同需求,可以適當增稠調整凝固程度。將豆乳通過乳酸菌發酵,生成的乳酸使pH降到等電點以下(一般為pH3~4)。形成凝乳後,添加酸性果汁,或酸性果汁和有機酸並用,再添加果膠等,即可製成穩定的酸性果汁豆乳飲料。作為乳酸菌,使用保加利亞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等。為了促進發酵,還可添加適量的糖。發酵在35~42℃下進行12~20h,一般14~16h較為理想。滴定酸度為1.2~2.0、pH在等電點以下(一般為3~4)時,即可終止發酵。

(二)綠豆典型產品生產

1.綠豆糕

(1)原料及設備

原料:綠豆、麵粉、白糖、糯米粉、麻油。

設備:蒸籠、粉碎機、磨粉機、大型炒煮鍋、攪拌機、壓麵機、糕點成型機、排盤機、糕點動包裝機、自動裝箱機等。

(2)工藝流程

製作綠豆粉→調粉→成模→成型→蒸煮→包裝→成品

(3)操作要點

[1]製作綠豆粉:綠豆進行挑選,篩盡,用清水清洗,濾除泥沙雜物,下鍋蒸煮,至皮碎開花,取出後用清水衝洗後曬幹,上粗磨退除豆皮,再上精細磨磨粉(即可用粉碎機粉碎後再用磨粉機代替),即製得綠豆粉。

[2]調粉:將綠豆粉、麵粉置於台板上,把糖放入中間並加入適量麻油攪勻(視糕粉的柔軟度添加麻油),再投入豆粉和麵粉,搓揉均勻,即成糕粉。

[3]成模:預備花形或正方形木質模型供製坯用。清水綠豆糕製坯簡單,隻需將糕粉過80目篩後填入模內(木模內壁要塗一層麻油),按平撳實,翻身敲出,放在鐵皮盤上,即成糕坯。

[4]成型:夾心即豆沙綠豆糕製坯,是在糕粉放入模中少一半時放入餡心——豆沙,再用糕粉蓋滿壓實,刮平即成。

[5]蒸煮:製成的糕坯連同鐵皮盤放在多層的木架上,然後將糕坯連同木架入籠隔水蒸10~15min,待糕邊緣發鬆且不黏手即好。若蒸製過久,會使粉坯鬆散或縮筋。

[6]包裝:蒸熟冷卻後在糕麵刷一層麻油,包裝起來即可。

2.綠豆沙飲料

(1)原料及設備

原料:綠豆、白砂糖、懸浮劑XE2、甜賽糖TR50、香蘭素、綠豆香精。

設備:高壓滅菌鍋、攪拌機、恒溫箱。

(2)工藝流程

綠豆→滅酶→浸泡→煮沙→磨沙→混合→定容→香蘭素+香精→調香→均質→灌裝→殺菌→甜賽糖→穩定劑→白砂糖→溶解→冷卻→成品

(3)操作要點

[1]綠豆的前處理

滅酶:將稱好的綠豆放入純淨水中煮沸滅酶,然後浸泡4~5h。

煮沙:將浸泡好的綠豆加入100mL純淨水放入高壓殺菌鍋內煮15min,然後加入100mL、85℃左右純淨水進行磨漿,使細度達到60目以上。

[2]溶膠:將穩定劑、白砂糖與甜賽糖幹混均勻後,加入200mL、85℃純淨水,進行加熱攪拌使其充分溶解。

[3]調配:將綠豆沙與穩定劑溶液混合均勻,加入70℃純淨水將料液定容至1000mL,然後進行調香。

[4]均質:將調好的料液進行均質,均質溫度65℃,壓力20~25MPa。

[5]殺菌:將均質的料液灌裝後立即進行殺菌(121℃/20min)。

[6]冷卻:將殺菌後的樣品放入冷水水浴中冷卻至常溫,得成品。

(三)紅小豆典型產品生產

1.紅小豆甘草無糖複合飲料

(1)原料及設備

[1]原料

優質紅小豆 市售

甘草 市售

黃原膠 食品級,市售

海藻酸鈉 食品級,市售

CMC-Na 食品級,市售

蛋白糖 食品級,市售

甜賽糖 食品級,市售

甜蜜素 食品級,市售

檸檬酸 食品級,市售

[2]設備:膠體磨、高壓均質機、高壓殺菌鍋、電磁爐、電子分析天平、多功能食物攪拌器、離心過濾機、勻漿機等。

(2)工藝流程

紅豆→挑選→稱量→清洗→晾幹→烘烤→水浴→預煮→打漿→過濾→二次打漿→紅豆汁

甘草→挑選→清洗→破碎→浸提→二次浸提→離心過濾→甘草汁

混合汁→調配→均質→灌裝→殺菌→冷卻→成品

(3)工藝要點

紅豆汁製備的工藝要點:

[1]挑選挑選顆粒飽滿、種皮顏色紫紅的豆粒,除去幹癟、蟲蛀、黴變的豆粒及石塊、豆稈等雜物。

[2]稱量:電子秤精確稱量。

[3]清洗:流動清水洗去雜質、泥土等附著物。

[4]晾幹:通風處晾幹。

[5]烘烤:將上述處理過的紅小豆置於烘箱在150℃下烘烤處理,使其適當熟化。

[6]水浴:將熟化過的紅小豆加適量水,在35℃下水浴處理,使其適當軟化。

[7]預煮:水浴後的紅小豆及其浸出液迅速加溫至85~90℃。

[8]打漿:用勻漿機8min高速趁熱打漿。

[9]過濾:4層以上紗布包裹過濾。

[10]二次打漿:將過濾後的勻漿置入膠體磨二次打漿,使其充分粉碎而不會產生分層現象。

甘草汁製備的工藝要點:

[1]挑選:挑選皮細緊、質堅硬、斷麵呈黃色、無變質的甘草。

[2]清洗:用流動的水清洗甘草,除去表麵的雜質等,並瀝幹。

[3]破碎:用破碎機適當破碎或用切片機切成厚0.2cm的薄片,以破壞其結構及外皮,有利於有效成分浸出。

[4]浸提:將處理好的甘草稱重後,盛於容器中並加水,料水比為1∶12,置於恒溫水浴鍋中保溫浸提,浸提溫度為90℃,浸提2h後用4層紗布取得液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