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雜糧典型產品生產(3 / 3)

[5]二次浸提:將殘渣再加入6倍水再次浸提2h,將兩次所得的汁液混合備用。

[6]離心過濾:將浸提後的甘草通過離心過濾機(4000r/min)進一步精濾,製的甘草汁備用。

[7]複合汁的調配:將甘草汁、紅豆汁、甜蜜素和檸檬酸之間進行混合調配,通過正交試驗選出一組最佳組合。

2.紅豆奶糊

製法:將25g紅豆洗淨,在水中浸泡約20min,倒入沸水中煮約1h,直到紅豆熟爛為止;另起鍋,將20g椰子粉在鍋裏用微火炒至微黃,然後將椰子粉、冰糖、紅豆倒入溫熱的牛乳中,攪拌均勻即可食用。這道甜品不但製作簡單,味道香甜,而且營養豐富,特別適合老人和小孩食用。

3.紅豆粥

(1)原料紅豆30~50g。

(2)製法把紅豆用水煮到半熟,放入粳米100g同煮粥,以淡食為宜,加白糖調味食用也可以。

有健脾益胃、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通乳之效。適用於水腫病、下肢濕氣、小便不利、大便稀薄、身體肥胖、產後乳汁不足等症。

4.桂花紅豆糕

(1)原料糖桂花14g,糯米粉、粳米粉各500g,赤豆、白糖各100g。

(2)製法赤豆洗淨煮爛備用。將糯米粉、粳米粉、白糖倒入盆內,拌勻,取出少許作麵料用,隨後分次倒入清水,用雙手拌揉至水全部吃盡,再把煮爛的赤豆倒入拌勻。取木蒸籠一隻,下麵墊上一塊蒸布,把拌勻的糕料倒入,開著蓋用旺火沸水蒸約20min左右,見蒸汽直冒,麵上蒸粉呈赤色時,再把少許用作麵料的糕粉均勻撒在上麵,加蓋略燜片刻,即熟,在蒸糕上撒上糖桂花,用刀切成方塊食用。

5.黃鴨赤豆湯

(1)原料黃鴨1隻,赤豆30g,陳皮30g,花生米30g,冬瓜皮100g。調料:料酒、鹽、胡椒粉、薑片、蔥段。

(2)製法[1]將赤豆去雜洗淨,陳皮、冬瓜皮、花生米去雜洗淨,陳皮、冬瓜皮裝入紗布袋紮口;[2]野鴨去毛,去內髒,斬去腳爪,洗淨,放入沸水鍋內氽一下,撈出洗淨,切塊兒;[3]燒熱鍋放入鴨塊煸炒,放入蔥、薑、料酒,煸炒至水幹。注入適量清水,加入鹽、胡椒粉、赤豆、花生米、藥袋,共煮至肉熟爛,揀出藥袋、蔥、薑,盛入湯盆中即成。

(四)芸豆典型產品生產

1.火腿白芸豆軟罐頭

(1)原料火腿、白芸豆。

(2)主要設備儀器真空包裝機、分析天平、幹燥箱、壓力滅菌鍋、分光光度計。

(3)工藝流程

火腿驗收→預處理→煮製→冷卻→切片→調味→包裝→滅菌→成品

白芸豆→預處理→預煮→煮製→切片→調味→包裝→滅菌→成品

(4)調色調味火腿因具有特有的色香味,所以在做本產品時不能添加味道太濃的配料,如辣椒、花椒、八角等,這些配料會掩蓋火腿本身的鮮香味。在對火腿白芸豆調色上,把產品放入辣椒油裏過油,不僅使產品的顏色更加美觀,而且解決了產品經過殺菌後產生白色油漬的問題。但在調色時,辣椒油用量也不宜太多,否則會把火腿的鮮香味掩蓋。

(5)白芸豆的煮製方法先煮火腿,再把芸豆放入其中煮,這樣在煮製的過程中,白芸豆會除去火腿的部分鹽分,同時白芸豆也可具有火腿的鮮香味,使火腿白芸豆這一產品成為獨具風味的一體化的軟罐頭食品。

2.有機紅芸豆

(1)原料幹燥的紅芸豆。

(2)工藝流程

原料→浸泡→清洗→挑選→預煮→漂洗→冷卻→挑選→裝罐→殺菌→冷卻→成品

(3)操作要點

[1]浸泡:浸泡至質量增至原重2倍左右。

[2]預煮:溫度95~98℃,30min,不能沸水,否則易裂口。

[3]裝罐量:折合成幹豆90g左右,裝罐量應在210g左右,以0.65%海鹽水澆湯。

[4]殺菌:60s/150℃。

有機紅芸豆燉排骨,解膩又美味。有機芸豆分為有機白芸豆和有機紅芸豆。有機紅芸豆養心,有機白芸豆補氣。日常食療方:有機紅芸豆煮熟加蔥、蒜涼拌,能增強身體免疫力。

3.芸豆豬手湯

(1)原料豬蹄一個,芸豆100g,枸杞20粒左右,紅棗3個,鹽、薑、料酒適量。

(2)做法

[1]芸豆加入適量的清水,泡發2h以上。

[2]豬蹄剁成小塊,洗淨,把毛拔掉;紅棗洗淨,枸杞泡清水,薑切片。

[3]鍋內放水,放入料酒和薑,涼水把豬蹄放入,水開後焯1~2min,焯水去除血水和浮沫,撈出備用。

[4]鍋內放清水,放入豬蹄、紅棗、芸豆和薑片,大火燒開,再轉小火慢燉2h,至豬蹄軟爛、芸豆軟糯,加鹽調味即可。

(五)芝麻典型產品生產

1.芝麻醬

(1)原料及設備

原料:上等的芝麻。

設備:芝麻醬機。

(2)工藝流程

原料→過篩→預處理→炒子→揚煙→冷卻→磨醬→罐裝→裝箱→成品

(3)生產過程的控製

[1]領料:由專人到原料庫領取銷售部下達的生產通知單,按生產通知單確定所需的原料及計算其數量,領後置於車間相應位置並擺放整齊,注意核對原材料數量。

[2]過篩:用篩孔為40目的振動篩篩選準備好的原料芝麻,去除芝麻中的顆粒異物及其他雜質。

[3]預處理:將過篩後的芝麻在大鐵鍋中進行清洗,去除芝麻上附著的塵土及幹癟粒小的芝麻,用笊籬撈出放入籮筐內,把水控幹。

[4]炒子:將洗好控幹水後的芝麻放入炒爐中進行翻炒。炒子溫度為150℃,時間為50min。

[5]揚煙:將炒好的芝麻從炒爐中取出。取出時用鐵鍁揚起,去除炒子過程中芝麻夾雜的煙塵。

[6]冷卻:揚煙後的芝麻放入專門的冷卻池中進行冷卻,冷卻至25℃。

[7]磨醬:將冷卻好的芝麻放入石磨上進行研磨,石磨轉速45r/min,研磨時間為100kg/60min,直到芝麻醬細度達到80目為止。

[8]灌裝:包裝瓶進入包裝間之前進行消毒,罐裝時嚴格控製淨含量。

[9]成品檢驗:檢驗員在內包車間隨機抽取樣品,按照本產品相關標準進行檢驗。做好原始記錄並出具檢驗報告。

[10]外包裝:經檢驗合格的產品送入外包車間進行外包裝,對外包裝袋及紙箱進行生產日期、品名的標注及淨含量的檢驗。

2.黑芝麻糊

(1)原料黑芝麻、糯米粉、糖(可放可不放,根據自身需要)。

(2)工藝流程

黑芝麻→篩選→炒香→清洗→水煮→磨漿→調配→灌裝→殺菌→冷卻→搖勻→包裝→成品

(3)操作要點

[1]芝麻要篩選幹淨。

[2]用水煮炒芝麻15~20min。

[3]磨漿:將煮好的黑芝麻連同煮芝麻的水一起加水用砂輪磨磨兩次。

[4]調配:先將穩定劑與10倍左右的白糖混勻,用水調成糊狀,浸泡備用(提前0.5h左右),然後加水衝稀加熱至沸5min,使穩定劑充分溶解。把磨好的芝麻糊加熱至80℃,加入溶解好的穩定劑及其他配料,攪拌加熱至沸1~2min(有條件過一遍膠體磨),即可灌裝。

[5]灌裝要趁熱邊攪拌邊灌裝,保證料液均勻。

[6]殺菌:灌裝好的芝麻糊要及時殺菌。

(六)紫蘇典型產品生產

鹽漬紫蘇加工工藝技術如下。

(1)原料及設備

原料:紫蘇。

設備:壓榨機、攪拌機等。

(2)工藝流程

原料采收→挑選→清洗→瀝水→踩壓→浸泡→裝袋→壓榨→揉搓→倒池→封口→醃製→包裝→成品

(3)操作要點

[1]采收:紫蘇的采收應在晴天的早上進行,因早上氣溫較低,濕度較大,葉片不易萎蔫。紫蘇葉成熟要適度,葉片橫徑最大處要求達5cm以上,顏色呈深綠色或紫色,組織鮮嫩不老化,無老黃葉、枯死葉、蟲咬葉及帶蟲卵葉。原料進廠後要立即組織加工,對不能加工完的,要放入低溫庫儲藏,儲藏溫度為0~1℃,空氣濕度為90%~95%,儲藏時間不超過12h。

[2]挑選:原料采回後,應立即進行挑選,挑出老黃葉、枯死葉、蟲咬葉及蟲卵密集葉等不良葉片,將有蟲卵與蟲咬麵積較小的葉片摘除後,放於合格品中。將合格葉片的葉柄理齊,用不鏽鋼刀稍微切去一點葉柄,以保持切口衛生。

[3]清洗:將選好的葉片放入不鏽鋼池中進行三級清洗,保證洗淨原料表麵無泥沙及其他雜質。在清洗過程中,一二級的清洗要用手輕輕揉搓,以降低澀味。

[4]瀝水:將清洗幹淨的葉片盡可能用手擠幹水分後,放入周轉筐中瀝幹表麵水分。

[5]踩壓:將瀝幹水分的半成品放入邊長2m的正方體鹽漬池中,每池放350kg。由3名身強力壯的工人,穿戴整潔的工作服及清洗幹淨、消毒後的水靴進行踩壓。踩壓過程中,每3~4min翻動1次,保證池中物料受力均勻、適度。以紫蘇葉麵顏色發深、出現揉搓網絡、踩後物料較緊實為宜。一般每池原料踩15min。目的是進一步降低澀味,保證成品的風味。

[6]浸泡:將踩壓合格後的紫蘇半成品,揉散後放入盛滿幹淨自來水的不鏽鋼池中,浸泡,並經常攪拌,以利於更好地去除澀味。

[7]裝袋:將浸泡好的紫蘇半成品撈出裝入網袋中,記錄質量。

[8]壓榨:利用壓榨機進行壓榨脫水,並記錄壓榨後的實際質量。

[9]揉搓:將壓榨後的紫蘇半成品放在幹淨的不鏽鋼池中拌鹽,食鹽質量為壓榨後紫蘇質量的30%。拌鹽時,要求放一層紫蘇放一層鹽,並不停地揉搓,確保拌鹽均勻。

[10]倒池:在幹淨的大瓷缸或不鏽鋼池中,內襯一隻幹淨、不漏氣的大塑料袋,先加入20L梅醋(此梅醋濃度為3.5%,若用濃度為10%的白醋,則用1L白醋+2.5L冷開水稀釋後來代替梅醋),然後將拌好鹽的紫蘇倒入其中,最後將剩餘的梅醋均勻地撒在紫蘇上麵。梅醋的加入量為壓榨後紫蘇質量的20%。

[11]封口:將塑料袋對疊封口,上壓木板,木板上壓重石,以壓出汁水為宜。壓石的質量一般為壓榨後紫蘇質量+鹽質量+醋質量的15%。第2天檢查,汁水漫過紫蘇則可;若沒有漫過,則須添加飽和鹽水到漫過紫蘇為宜。

[12]醃製:將醃製產品儲藏在通風、陰涼、陽光不易照射的地方,溫度以低於20℃為宜。

[13]包裝:醃製1個月後,即可包裝出售。包裝時,要求將漫過蓋板的髒鹵去掉,按要求質量包裝後待售。

(七)紅薯典型產品生產

1.甘薯方便粉

(1)原料及設備

原料:優質的甘薯(馬鈴薯)澱粉、酸漿、玉米澱粉、植物油、海藻酸鈉、調味料。

設備:除沙機、篩網、和粉機、單螺杆擠壓機、鼓風機、烘幹機。

(2)工藝流程

甘薯(馬鈴薯)澱粉→除沙→脫色→和粉→擠壓糊化→凝沉→鬆絲→幹燥成型→附加調味料→包裝→成品

(3)操作要點

[1]澱粉處理:選用優質的甘薯(馬鈴薯)澱粉,加水浸泡。通過除沙機除去沙石,過120目篩網,濾去粗渣,按幹澱粉量的30%添加酸漿,充分攪拌,脫色6~8h,用清水漂洗3次。

[2]和粉:將處理好的甘薯(馬鈴薯)和玉米澱粉按一定比例倒入和粉機,添加少許植物油和海藻酸鈉,攪拌8~12min,保證粉團幹稀適度。

[3]擠壓糊化:將和好的粉團直接倒入單螺杆擠壓機中,過0.8mm篩板成型,水浴溫度95℃。該過程實質是澱粉的糊化,成型的粉絲用鼓風機散熱冷卻。

[4]凝沉、鬆絲:糊化後的粉絲在常溫下凝沉4~5h,或在冷庫中冷凍2~3h,庫溫為-4℃,然後用鬆絲疏散。

[5]幹燥、包裝:粉絲鬆散後,瀝幹明水,定量裝入托盤,通過烘幹機熱風幹燥,於65~75℃下烘幹至含水量12%左右,然後附加調味料,封蓋、自動收縮包裝即為成品。

2.甘薯莖尖罐頭

(1)原料新鮮甘薯莖尖、0.2%的Na2SO3護色液。

(2)工藝流程

原料挑選→浸泡→漂洗→裝罐→封罐→殺菌→檢驗包裝→成品

(3)操作要點

[1]原料選擇及處理:將新鮮甘薯莖尖除去蟲斑葉及枯黃、破損葉,裁剪均整、瀝幹,在0.2%的Na2SO3護色液中浸泡18~24h,清水中漂洗至葉麵無黏滑感後裝罐,注入80~90℃的罐液。

[2]排氣、封罐:裝罐後80℃條件下排氣10min,然後封罐。

[3]殺菌、冷卻:115℃條件下殺菌3min,快速冷卻至40℃以下,殺菌公式為5—3—5min/115℃。

[4]檢驗、包裝:將破罐、脹罐剔除後,抽樣進行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標檢驗。

3.甘薯莖葉保健飲料

(1)原料及設備

原料:甘薯莖葉、蔗糖、糖蜜素、檸檬酸、蜂蜜、異維生素C鈉、乙基麥芽粉、羥甲基維生素鈉。

設備:專用塑料籃、夾層鍋。

(2)工藝流程

挑選→清洗→破碎→榨汁→澄清→調配→殺菌→灌裝→成品

(3)操作要點

[1]選料清洗:選擇品種優良、成熟適度的鮮嫩甘薯莖葉進行采收。采收時剔除老葉、黃葉、蟲蛀葉、蜘蛛網葉和腐爛斑傷葉,不浸水、不捆紮,用專用塑料籃散裝並及時運輸加工。加工前用清水洗去甘薯葉上附著的泥土、塵沙等汙物,瀝幹水分。

[2]煮汁調配:將瀝幹水分的甘薯莖葉放置在夾層鍋中,加水浸沒,煮沸10min,保持65~70℃煮1h左右,濾出汁液,濾渣再加水在微沸狀態或95℃條件下加熱30min,濾出汁液,二次混合即得淺黃綠色澄清液。調配時按100kg水加30%甘薯莖葉液汁、6%蔗糖、0.03%糖蜜素、檸檬酸適量,調pH3.8~5.2,0.2%蜂蜜、異維生素C鈉適量、乙基麥芽粉適量、0.1%羥甲基維生素鈉。

[3]灌裝殺菌:在料液溫度85℃時攪拌均勻,及時裝入易拉罐。經殺菌後迅速冷卻,及時包裝入庫。

4.甘薯莖葉罐頭

(1)原料新鮮甘薯葉、嫩芽、精鹽、檸檬酸。

(2)工藝流程

原料挑選→清洗→切分分級→裝罐→殺菌→冷卻→成品

(3)操作要點

[1]選料:選取幹淨、新鮮、無病蟲、無腐爛的甘薯葉及其嫩芽。

[2]去雜洗淨:用清水把葉、梗上的泥沙衝洗幹淨,去掉黃葉、爛葉、病葉、缺葉及質地較老的梗和葉,然後把水甩去。

[3]切分分級:薯葉與嫩芽比較,薯葉營養成分略高於嫩芽,但兩者加工出來的菜肴口感有些差別。因此,可把他們分為3類加工,以便消費者選用,即純薯葉罐頭、嫩芽(包括部分嫩梗)罐頭、未切分的薯葉和嫩芽罐頭。

[4]裝罐:裝罐前先將薯葉及嫩芽在沸水中煮2~5min,然後裝罐,注入少許含檸檬酸的鹽水溶液。在排氣箱中排除空氣,再殺菌。

[5]殺菌冷卻:采用巴氏殺菌法,溫度90℃保持10min。應注意溫度高、時間長易使薯葉變色。為了防止變色及維生素的分解損失,可考慮使用磁場中震動處理、紫外光輻射和冷凍處理三種方法。殺菌後冷卻即可。

5.甘薯啤酒飲料

(1)原料甘薯、澱粉酶、糖化酶、啤酒酵母液、棗汁。

(2)工藝流程

液化→糖化→醪液調整→接種發酵→調配→發酵→澄清→殺菌→成品

(3)操作要點

[1]液化:添加0.1%α-澱粉酶,在溫度70℃、pH5.6條件下液化60min。

[2]糖化:添加0.1的糖化酶,在溫度55℃、pH4.5條件下,反應30min。

[3]醪液調整:漿液可溶性固形物濃度調整為4%~5%。pH為4.8~5.2,幹啤酒花1%。

[4]接種發酵:添加2%~3%啤酒酵母液態培養液及2%~3%(質量分數)的固定化葡萄酒酵母種子,發酵溫度10~12℃,時間3~4d,醪液發酵終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2%~2.5%。

[5]調配後發酵:添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5.5%~6%的棗汁,調節pH為4.2~4.3,發酵溫度10~12℃,時間為2~3d,發酵終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2%~2.5%。

[6]澄清:罐溫降至0℃左右,保持12h,吸上清液,要求液體的透光率大於95%。

[7]殺菌:料液終點pH為4.0~4.2,屬酸性食品,采用巴氏殺茵公式為10—20—15min/70℃。

6.紅薯果脯

(1)原料及設備

原料:薯塊50kg,白糖15~20kg,蜂蜜1~1.5kg,檸檬酸100g,水75kg。

設備:去皮機、銅鍋、缸、籠屜等。

(2)工藝流程

洗薯→去皮→切塊→糖煮→浸漬→控糖→烘烤→包裝→成品

(3)操作要點

[1]原料挑選,選直徑5cm以上的鮮薯。

[2]去皮:用去皮機或手工將皮去掉。

[3]切塊:切成長方形、菱形等多種形狀,長度不超過5cm。不要切成細條,以防煮爛;切後用清水洗去在薯塊上的碎屑和澱粉。

[4]糖煮:切好的薯塊,加水、白糖、蜂蜜、檸檬酸,放入銅鍋或不鏽鋼鍋中,用旺火盡快把鍋燒開,約煮0.5h,以薯塊熟而不爛為宜。

[5]浸漬:將薯塊和糖液一同出鍋放入大缸內浸漬24h,使薯塊進一步吃糖。

[6]控糖:將浸漬的薯塊撈出,單層平攤在籠屜上,把籠屜放在大盆上控去糖液。

[7]烘烤:把籠屜放入烘房烘烤,溫度在60~70℃,烘烤時應注意調整位置,勤翻動,連續烘烤12h。薯塊含水量至16%~18%時出房。

[8]包裝:將出房的薯塊除去碎屑和不成型的小塊,裝入塑料袋內密封包裝。

7.紅薯甜棗

(1)原料及設備

原料:紅薯。

設備:蒸鍋、烘烤箱。

(2)工藝流程

紅薯挑選→清洗→去頭尾→蒸熟→去皮→切塊→烘烤→定形→成品

(3)操作要點

[1]原料的選擇:選含糖量高的品種做原料。

[2]原料處理:以收獲後放置一段時間的薯塊為宜,去掉頭尾,洗淨蒸熟,晾涼後去皮,切成長5~6cm、厚2~3cm的小塊。

[3]加工方法:把切好的薯塊放在陽光下曬幹或在烘烤箱中烘烤,並在曬烤時輕輕翻動,當薯塊含水量降至35%左右時,加工成棗形(橢圓形),然後再進一步曬烤,使水分降至20%左右即為成品。

8.速凍甘薯

(1)原料及設備

原料:甘薯。

設備:多功能切割機、蒸盤、流態式連續速凍機。

(2)工藝流程

原料挑選→切條→氣蒸→速凍→冷藏→成品

(3)操作要點

[1]原料驗收:選用外形呈紡錘形、圓錐形,肉質呈黃、橙色,無病變和機械損傷的甘薯原料。

[2]切條:用多功能切割機將甘薯切成截麵積為2.8cm×2.8cm、長度8~10cm的長條。

[3]氣蒸:清洗後薯條均勻地平鋪在蒸盤上,瀝幹水分,用蒸氣蒸至熟透,蒸氣壓力0.2MPa,氣蒸時間3~5min。

[4]速凍:宜使用流態式連續速凍機。當速凍溫度降至-40℃左右時進料,調節運行速度在25~30min內,使產品中心溫度達到-18~-25℃,表麵不龜裂、薯體不連接即可。

[5]凍藏:將用紙箱包裝後的甘薯條迅速送入冷藏庫中,庫溫保持在-18℃或更低,凍藏期間溫度波動控製在2℃以內。

9.香酥紅薯片

(1)原料鮮紅薯100g、粗沙粒(或植物油)適量。

(2)工藝流程

挑選→去皮→切片→清洗→曬幹→炒製→成品

(3)操作要點:

[1]挑選新鮮的紅薯,除去變質的。

[2]去皮、切片:用去皮機或人工去皮,再切成2cm厚的薯片。

[3]清洗:將薯片置於清水中浸泡10min,洗去碎屑和澱粉。

[4]曬幹:將洗淨的薯片攤在簾上曬幹。

[5]炒製:選用粗沙粒置於熱鍋上先炒至85℃,然後將薯片投入沙中,反複攪拌,炒15min後起鍋,放竹篩上篩去沙粒,最後再置於97℃的熱沙中,複炒至起泡發脹,起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