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節 鬧洞房(1 / 1)

村夜,燈火閃爍,竹影斑駁。喧鬧一整天的婚宴仍未接近尾聲,各路賓朋和村民聚在坪場或鄰人屋裏:搓麻將,壓錢賭博,玩紙牌,看電視,談天說地……那些孩童們個個忍著不睡,都在等著夜深時吃夜酒呢。

夜酒席上的菜品大多是婚宴正餐所剩,隻是換成吃飯用的小碗裝盛。婚宴正餐結束後,那些幫廚們又開始準備著夜酒的料檔。吃夜酒,意為細用食點:嗑瓜子,剝花生,咂黃豆,一邊伴以水酒,濃鬱醇厚的穀燒酒,供人們消消停停地談天,對飲小酌,或劃拳助興,讓大喜日子熱熱嚷嚷,歡欣洋溢。

主人每隔十分鍾便趟到桌前,不斷地往碗裏或桌麵上散發瓜子、花生、豆子等零食。孩童們伸手抓上一把,趁大人不備時,留少量在手中嗑,其餘悄悄擄入私囊,孩童們相視一笑,心照不宣,直到最後將衣袋褲兜全部塞滿,方才安下心來吃桌上的菜食。吃夜酒是允許孩童們私擄零果的。若跟大人同桌,孩童們便會拘謹,不便明目張膽的私擄果點,那樣顯得不懂禮節。

八仙桌底下,黑狗黃狗白狗們削尖腦袋四處亂竄,有的涎滴滴地舉頭守望著人們嘴邊的肉骨,有的為某塊雞魚鴨骨呲牙咧嘴,大打出手。各隊的狗兒互相團結,瘋嘶狂吠,打起了群架,鬥得不可開交。

吃完夜酒後,大人小孩爭先恐後地去樓上看鬧洞房。新房裏人滿為患,熱熱嚷嚷。床上整齊地鋪著溫馨柔麗的錦絨綢緞,一對鴛鴦枕頭飽滿綿柔,鋥亮的新漆大衣櫥散發出陣陣油墨清香,沙發和靠椅上積滿湊熱鬧的大人小孩。人們一邊看電視,一邊笑語喧嘩。更多是想探看即將到來野趣十足的鬧洞房。

鬧洞房俗稱“搞新人”。調戲挑逗搞笑之意。記得那回深夜,村民們齊聚在新房裏,鬧洞房的時間早過了,卻遲遲不見新娘的到來。原來,這位新娘害怕人們粗鄙惡心的摸捏親抱,恐懼那些淫亂荒唐的舉措,心下惶惶,早跑得沒個人影,遛到後山竹林裏躲藏起來了。新房中有位放蕩不羈的後生是新郎的朋友,他見搞不成新人了,於是借著酒興轉身猛地抱起沙發上新娘的妹妹。這位小姨是來送嫁的,她大吃一驚,駭然失色,尖厲慘叫……

女人畢竟力氣弱虛,哪能拗得過高大威壯,熱血澎湃牛氣衝天的青壯年。那後生粗暴地將那小姨扔拋到床上後,著力摁住她的手,貪婪地親吻摸捏……可憐那小姨拚命掙紮、哀哭。滿屋的人一驚一乍,一片嘩然,好事者更是呼哨連連,幼小的孩童們更是臉紅心跳,急忙捂住雙眼,掉頭不敢再看。人們眼見玩笑似乎開過頭了,於是便有長輩趕緊上前,將那野蠻粗俗的壯年拉開……

那次鬧洞房,是我幼時所看到的最野蠻最可怕的一次。

以往,鬧洞房時,新娘便會在新房裏派發糖果瓜子給大人小孩,嬸娘們在床被上揚灑糖果,供男孩子們去搶拾,以圖來年生個可愛大胖小子的好兆頭。大人們纏著新娘討要紅雞蛋,說得新娘高興時,便可得到新娘箱底的紅雞蛋。那時的鬧洞房,僅是一些好色風流的村民在人多手雜的新房裏,背後時不時偷偷摸捏新娘一把,更多的是嬉笑調侃而已,挑起活躍熱鬧的氛圍。鬧洞房時,人們多少還是會顧及自己臉麵的,畢竟日後抬頭不見低頭見。

農村瓦屋的樓層均是木隔板。有時,樓上人太多,劇烈一動,樓下的灶房便會落下一些灰塵,於是灶房廚師們便叫嚷開了,趕緊派人上樓喝止,叮囑人們走動時手腳要輕。

鬧洞房有許多滑稽搞笑的小動作,人們將粘粘搭搭的糍粑偷偷放在椅凳上,誘騙不知情的新娘前來入坐,引得眾人哄堂大笑;有的待新娘趨近時,一不留神猛地將凳子抽開,讓新娘跌個四腳朝天……

新世紀的農村,鬧洞房早己脫離了低級趣味,那等野蠻的行為早已銷聲匿跡,見過世麵和諧文明的新一代,講究的是文雅溫馨的樂趣。於是,鬧洞房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溫情浪漫:有對著嘴啃咬剝好的糖果、蘋果、桔子、紅棗和喝交杯酒等節目。一些年輕人更是興致盎然的纏著新郎新娘道出相識相愛的秘密。人們在新房裏對著嶄新偌大的電視縱情高歌,流行歌曲一首接一首,大家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默默地祝福新人,同享這難忘而喜慶的甜蜜婚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