纜車上的旅途
專欄
作者:李海洲
重慶城市裏的一切都是向上生長的。道路,階梯,包括人的精神,都在雲霧中葵花般拔地而起。人民的生活是爬坡上坎,每天出門,石頭砌成的階梯在向你微笑,這些城市的古老皺紋,最多的有上萬級。爬完這些階梯,其實生活的天堂也就不遠了。而盤山公路上,傾斜的坡道蜿蜒著突如其來,外地美女捏著香汗躊躇在車裏,目不暇接中多了一份驚心動魄的感覺。
向上的城市充滿著上升的力量和速度,一切都那麼快,像成千上萬個蘇東坡在齊聲朗誦大江東去。包括人的大腿在內,所有的交通工具都充滿了速度和光學。外地人驚魂未定地推開出租車門,感慨而遲疑地說:重慶的司機,每一個都適合去做賽車手。其實他們並不知道,這些向上的陡坡和彎道,司機們早已熟悉得猶如自己情人的身體。有時候,你會感覺這城市是一個節奏疾速而指法快捷的鋼琴師,手指落處,音符裏是衣袂飄香小跑如飛的生活……但事情並不僅僅是這樣,因為再快的城市都會有舒緩浪漫的時段,如果你發出這樣的感歎,那一定是夕照青山、大江上一輛纜車在淩波微步的時候。
風很慢,在陡峭的斜坡上,一輛纜車在不疾不緩懶洋洋地爬行,四周是台階、藤蔓。車廂裏,人們的心情會因為纜車的速度而慢下來、慢下來,包括時光,也開始變得有了節奏感。那些被繩索拖著來去的纜車,笨拙、可愛,它要把你運到夢想和生活的山頂……記憶裏,這樣的鏡頭多是出現在朝天門,或者長壽區一個叫做河街的地方。小的時候,我總是喜歡把它在作文本裏寫成“懶車”,我感覺這是一個很詩意的詞,隻有這個懶洋洋的詞語,才合符它憨態可鞠的身份。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人們進入或走出纜車站的腳步是不一樣的。進車站的時候,多數人的腳步都有些呼嘯的意味;而出車站的時候,步態卻開始不急不緩起來。纜車有點像城市生活的緩衝帶,當它慵懶地帶著你懶懶地走上一段,你的熱血也許就回到了平靜的一刻。很多年以前的長壽區河街,一對年少氣盛的夫妻每次在結束家庭鬥毆後,都企圖前往民政局去埋葬自己的婚姻,從他們家到民政局,必須要乘上一段纜車,不知道是遺憾還是幸運,每次當他們從纜車上下來,所有的抱怨和壞脾氣就結束在了那段短得不能再短的旅途中。很多年之後,這個故事繼續老電影般上演,沿街的人們也已見慣不驚。
纜車讓城市的速度和心態慢下來,包括時光。它有時候像一朵倔強的花,紮根在石頭上;有時候又顯得非常抒情,盛開在兩條江的水天之間。最早的發黃記憶,是沿山的階梯上長出粗碩的繩索,繩索上爬動著倔強笨拙的纜車,而車廂裏,一般都飄動著平淡的心情、蔬菜香、以及姑娘的碎花裙……後來,那些繩索直接就長到了兩條江的中間,像美麗的飄帶嫵媚地橫掛在大江上,而纜車,就在江上悠遊地來回。江對麵上下班的人是最幸福的人,他們乘著纜車像鳥兒一樣在兩岸飛來飛去,抬頭,是蔚藍的天空;平視,是伸手就可以摸到的大霧和雲朵;而腳下,兩條滾滾東去的江水,正在把他們的心靈衝洗得廣袤無垠……
是的,纜車在緩衝著生活的速度,也在帶領著人們去抒情。乘一輛空中纜車去上班,就如同坐一艘慢船去巴黎。而帶著菜籃或者幾匹水花布從朝天門下得船來,一輛等待中的纜車讓你心情放鬆,平靜地走上回家的路。這是一種短暫的旅途,也是向上的山上城市必須要有的一種緩衝心態,因為有了這樣的心態,你才能明白那種浪漫中帶著慵懶的平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