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劉新海在采石場叮當叮當鑿的日月更替。日子是辛苦的,石匠的日子更加苦了點。全國人民都在努力奔波操勞,努力把自己的小日子過的更加紅火。效果是顯著的,農村新婚的小夫妻再也不要和自己的父母擠在一處破舊的祖房中。姑娘出嫁第一要求就是婆家蓋好新房子。山村不缺的就是石料,於是劉明海的石料場忙碌了起來,條石壘砌出一米高的房基,使用的石料是很多的,一戶接一戶連續蓋房子,還有一些日子好了的中年夫婦,也要把舊房翻新一次,這些日子可把劉明海忙了個頭腳朝天。
最高興的還是劉明海的妻子春桃,每天挺著個大身量做好了飯菜去石料場送飯。是啊,現在村裏大部分青年都出去打工,地裏家裏全靠婦女一人硬撐,上有老下有小,每天累的蓬頭垢麵,哪有自己每天都有丈夫噓寒問暖的,就算錢掙得少,日子不也一樣過麼,又有幾個懷孕時有自己這樣貼心的人在自己身邊的。想著,春桃就不禁笑彎了眉角。
劉明海快樂並癡迷的勞作著。他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夢想,要做一個最好的石匠。他本來就是心靈手巧的人,耐心又好,石匠手藝在四鄰八鄉也是數的著的,可他就是不滿足,每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合上眼就想起了那老祖宗留下的石刻,那種鬼斧神工的技藝,刺激的他每每在腦海中臨摹想象,那是多麼神奇的手法啊。
這天在平整石料的時候,他腦海中忽然想起了中學曆史課本中敘述的埃及金字塔的建造,那樣巨大的石料,壘砌的中間縫隙竟然一片薄薄刀片都不能插進去。對,自己打磨石料也要從最大的平整開始。說幹就幹,劉明海認真了起來,開始他每鑿一層就用米尺仔細測量,用墨弦彈出界線,仔細找平石料的任何不平整處。以後的日子,每塊石料他隻用手掌撫摸一遍,就很自然找出哪怕一毫米的不同處來。
村裏做百貨批發生意的楊凱旋家建造的新房全部都用的劉明海的石料,對材料的的質量非常滿意。一個心思是要感謝劉明海盡心盡力的產品,一個是想宣揚一下劉明海的技術能力。這不一大早楊凱旋就急顛顛地來到了石料場,大老遠就粗門大嗓的喊道“:海子,海子,今天停一下活路,去叔家幫個忙,今個是叔新房上梁封頂的日子啊。”
劉明海奇怪笑道:“凱旋叔,上梁封頂是木匠師傅的活,我一個石匠能幫個什麼忙,叔你開玩笑了。”楊凱旋急忙道:“哎吆,這那說的,我是實打實覺得你為我家的房子盡了心,那房料太合我的意了,就這,我滿心感謝你。也是請你去給我家增添榮譽的啊。”
“你客氣了,凱旋叔。那,我就去一趟。”
“這就對了,走走,上完梁,咱喝大酒,吃全豬。哈哈。”
兩人緊步回到家,全村老少都在院子裏興高采烈,婦女去幫廚,擇菜洗碗,莊戶廚子菜刀鐺鐺,鍋鏟嚓嚓,孩子滿處亂跑,鑽大人腿縫,嬉笑玩鬧。男人們互相遞煙接火,啦些說古道今。一片喜慶氣氛。
“大家靜一靜,我說一句。”楊凱旋笑的眼睛眯成一條縫:“感謝大家夥今天捧場,特別是劉明海師傅,大家看一下,這石料牆麵,平整的像一麵鏡子,牆縫密的麥皮都插不進去,牆角直的像菜刀鋒,看著就知道劉師傅花了心思,盡了大力,讓著房子百年不壞,這是我傳宗接代的寶地啊。”說著,楊凱旋哽咽了。大夥紛紛讚揚,都說什麼托了劉師傅大福,幹活實誠,做出的活實在令人信服等等,亂嚷嚷一通。等到大家靜了下來,楊凱旋又道“:我也和木匠師傅商量了,這主梁題字就由劉師傅來,也好給後人提個醒,這個牢靠的房子靠的是誰。”邊說邊看著木匠師傅。那邊微微點了下頭,猛喊一嗓子:“黃道吉日,上梁大吉。有請劉師傅瑞手開市。”
劉明海四下抱拳,拿起毛筆,在主梁上寫道:吉日大吉,百無禁忌。寫完,拿起早已準備好的紅綢緞緊緊包裹在主梁上,高喊道:“大吉大利,上梁!”大夥同喊:上梁。幾條粗麻繩在牆麵上早已站好的壯小夥的拉拽下,平穩迅速的落到房架上,木匠師傅拿起錘子,看好縫隙,隻一錘,便將木梁穩穩鑲嵌到房架中,接著驕傲的用手大力拍打梁木一下,高喊道:“萬事順利,梁成嘮~~”下麵早已點燃了萬頭鞭炮,劈啪燃放起來。主家嗬嗬樂著,邀約著大夥坐到酒席邊,這時眾人說的全是劉明海石匠師傅和木匠師傅技藝精湛,主家萬運百順,添丁來財,吉祥話諞口就來,不一而足。
大家正相讓著酒席坐次,互相謙虛服小的時候,忽然,一人從外麵跑進來,拽著劉明海衣襟道:“你快回家吧,家裏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