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假使任何事情都有別人來代你解決,任何錯失都有別人來代你承擔,任何責任都有別人來負,那樣你的生活將是多麼安閑愉快啊!可是再進一步想一想,那時的你將成為怎樣的人——別人會批評你說:“一個沒有脊椎骨的人。”
請你自己立刻審查一番吧!你幼時是不是事事都得依賴你的父母?在學校裏你的功課是否常請老師和同學幫忙,你的工作是不是也常常請他人代勞,而自己卻伏在桌上打瞌睡?你平日做事是不是常常沒有主見?如果你發現自己確實有依賴習氣那麼請你立刻痛改前非,重新開始做個有骨氣、有頭腦,把自己當作惟一靠山的人。
這並不是說:你應該完全擺脫他人的幫助,做個我行我素的人。反之,你若要他人的幫助。隻要你有你的目標,有你的主見,有你自己的行動,那麼你不妨盡量吸收別人的指示,做為達到目的,校正意見,加強行動的最好助力!
總之,使你獲得有益的指導方法是:“打定主意,要從別人的意見裏尋找出一個最正確的結論。但當你還沒判決別人的意見是否正確時,切勿盲目依從任人擺布,否則你將會上當。”
當然,在你征求他人意見之前,必須略知對方對你所要解決的問題,有沒有相當的經驗或常識?如果你明明確知他對這事毫無頭緒,絕對不會提供你一些新鮮的意見,那即使對方是你多年老友,或是在與這事毫不相幹的另一方麵有多大的成就,你就不必多此一舉。否則,你就無異在“無理取鬧”。你所能得到的回應,等於一場空。
向人請教,不必法重對方身打分的高下,但須針對被詢問者的專長。
老羅斯福總統在他打獵時,曾去請教獵人,而不去請教身邊的政治家;反之,當他討論政治問題時,他也決不會去和獵人商議,而是和政治家開會。
有一次,老羅斯福和一個牧場工人外出打獵,老羅斯福看見前麵來了一群野鴨,想舉槍射擊。但這時那個工人早已看見樹叢中躲著一隻獅子,忙舉手示意,要老羅斯福不要動,老羅斯福眼看野鴨快要到手,對那命令仍不理睬。可是這時獅子在樹叢中聽到響聲,便立刻跳出來,竄到別處去。老羅斯福見了,趕緊把他的槍口移向獅子,但已經來不及,而被它逃脫。
牧場工人即刻以一樹怨憤的眼睛看他,向他大發脾氣,罵他是個傻瓜蛋,最後說:“我舉手示意,就是叫你不要動,你連這點規矩都不懂嗎?”
老羅斯福對於自己受到身分低下的牧場工人訓斥,如何應付呢?大發雷霆嗎?打他兩記耳光嗎?不,他是深明“求教原則”的人決不會做出喪失理智的事情。他對於那頓喝斥,竟然“逆來順受”,並且也毫不懷疑地服從他,就像小學生對待老師。他知道在打獵上,對方確是高他一等,因此,對方指教是不會錯的。
我們向人求教時,切勿先被一種成見所目蒙蔽,以為平日對某人印象極佳,那人說的話,但準沒錯,這是喪失理智的行為。實際上,你應該先了解那人對於你所詢問的事懂不懂?有沒有經驗?美國雜貨業大王凡耐美克說:“青年最大的錯誤,就是對任何事都先存有一種成見。當他們去請教人的時候,實際上並沒有存著探索真理,或搜求有識者經驗的目的。他們無非希望對方對自己的意見大加誇獎一番,如果對方給了他一個否定的回答,結果他也不問事情曲直,大失所望,並仍依自己原來意思做。”
如果你也犯了凡耐美克所說的這個毛病,那麼請你快快改變。你該知道求教於人並非隻想使自己心境舒泰,而且為的要尋找一個正確的結論。如果你獲得了高你一等的意見,就該毫不吝惜地把自己原來的意見拋諸腦後。超越自己的成見,以第三者的眼光,把自己的意見和別人的意見,作一最公正的評斷,不稍存偏念。
此外,在求教於人時,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當對方發表意見後,必須當機立斷,接受或是拒絕。如果覺得有什麼不滿的地方,也得放在心上,不必說出。否則,如果你向他說:“你不能想出一別的方法嗎?”那你就是一個傻瓜,因為對方當然是揀出自己認為最對的說,而你要他改變一個方向,那無異想棄他所長,用他所短,即使他當真轉變方向,結果恐怕對你不會發生絲毫益處。
同時,如果你聽別人的話而做錯事,也切勿怪說話的人,應該責備自己審斷力不夠。因為對方原不過是提供意見給你,並非代你負責解決!
判斷的八種方法
上麵所說的,都是關於求教於人的態度問題,當態度正確後,就應知道如何權衡別人的意見。以下就是八種基本方法:
一、認清對方的意見是信口說,還是經過嚴密考慮?如果你看出他是“順水推舟”式的脫口而出,那你就不必過分尊重,反之,如果他在發表意見時,十分慎重仔細,句句經過充分考慮,那你也非對他的意見加以慎重思量不可。
二、當對方發表意見時,隨時觀察他對於問題是否深切了解,看看他對這問題的學識經驗是否充足,再決定尊重他的程度。
三、多征求數位資格相仿人的意見,讓他們先商量出意見,然後再取舍。
四、看看對方回答你的問題,是他真心的意見,還是隻為博取你的高興。
五、如果對方常常提供極端的意見,那你非慎審他的意見不可。
六、看看對方對你的信心,他也許以為你無力解決這事,或認為你做這事將失敗,那對他的意見,你隻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放棄你的工作,這當然不是有誌者所應為,那麼,你隻有放棄向他請教。
七、留心他的意見是不是夾雜為他自己利益著想的成分在內,他是否有意要你走錯路,而使他獲益?對於前者你不可全信,對於後者更千萬要避開。
八、看看他的意見是否真心顧慮你的需要?如果沒有,你還是把它當成耳邊風吧!
老羅斯福秉政時,常對他手下必蕭浦說:“我常尊重你的意見,是因為你能夠顧到我的需要,而不是專為取悅於我。”這真是取舍他人意見的經驗之談!
總之,你在權衡對方意見時,首先得看他的態度是否純正。但這並不是說對方的態度純正,意見就一定是好,好與壞還得由你自己決定。
當心被人利用
假使有人以控製你的思想為目的,對你陳述意見,甚至發號施令,那他無異自比為騎馬者,你就應十分當心,不要讓他將你套上韁繩。世界上真正值得服從,隻有學識豐富英明幹練的領袖。而且真正有見識的領袖,他絕不會利用自己的威勢,逼迫你服從無須服從的事。
如果你愛戴你的上司,深知他給你的指示確實對你有利,那你不妨在可能的範圍服從他,不要使他對你失望。況且一個好的領導者,除了希望屬下能夠服從外,也希望他能獨立,不希望他的屬下像機器一樣,必須靠他發動運轉。
在歐戰中舉世聞名的霞飛大將,就瞧不起那些隻知服從,不肯自己運用腦子的人。某次,他將一個軍官革職。那位軍官私忖自己向來就將他的命令視為聖旨,未敢稍事違背,現在反受革職處分,心有不甘便跑去問他革職的理由。霞飛將軍冷冷地回答說:“因為你除了服從我的命令外,從未做出一些更好的成績。”
霞飛將軍做錯了嗎?也許那位被革職的軍官會這麼想,但是實際上,他一點也沒有錯。他固然需要屬下的服從,但更需要屬下的幫助。他知道一個除了服從,而不存主見的人,對自己的工作是缺乏責任心。所以非將他革職不可。
如果你把“隻知服從、毫無主見”養成了習慣,久後,你便成為一個事事都得依賴旁人的人。
記住:要想從他人獲得可靠的指示:——
一、切勿養成獨斷獨行的習慣。世上比你聰明的人很多,多多吸取他們的經驗,充實你的學識。
二、不要存著依賴心去求教於人。須知人家的意見、經驗,隻能供你參考、學習,最後還得由你作決定。
三、不要“問道於盲”。在請教他人之前,須認清對方對於你的問題有無見識。如果他對此完全是個門外漢,還是免開尊口。否則,盲人瞎馬,愈扯愈錯了。
四、多詢問幾個對於你的問題有經驗之專門人才,和他們一同商量出一個結果,再自定取舍。
五、不要相信那些隻知博你歡心的人。
六、探索他的動機是否為他自己的利益打算。
七、不要為威勢逼迫而服從。在服從之前,必須知他是一個十分可靠的人。
八、在服從之餘,切勿忘記自己的責任,隨時考慮是否變更或改良。
〔機智訓練法〕
出奇製勝的謀略
某年,美國芝加哥舉辦世界博覽會,規模極大,盛況空前。全球各大製造廠家幾乎都將產品送去陳列。美國赫赫有名的五十七罐頭食品公司經理漢斯先生,當然也不例外,他計劃數星期,破費一大筆款子,也把自己公司出產的罐頭食物送去參加展覽。但是那些博覽會中的辦事人員,偏偏派給他一個會場中最偏僻的閣樓,使他大失所望,就是許多前來參加展覽的人,也都認為那是一個人跡罕至的攤位,將使他數星期來所耗費的心血盡棄,無人前往問津,代他十分惋惜。
不久,博覽會開幕,前來參觀的客人,擁擠異常,但是到漢斯先生閣樓的人,簡直是絕無僅有。漢斯先生怎樣辦呢?自認晦氣,而一任他的陳列處冷落到博覽會的閉幕的一天嗎?生氣率性把產品搬回工廠,不再參加嗎?不,那都不是聰明的辦法,漢斯先生憑他多年的在商場上奮鬥的經驗,知道任何惡劣的環境,都可以用聰明的腦子挽救。就像他過去數度挽救公司營業所受的打擊一般。
在博覽會開幕後的第二星期,會場中出現了一個新奇的玩意兒;前來參觀的人常常從地上拾到一些小小的銅牌,銅牌上刻著一行字,“拾得這塊銅牌,就可以拿它到閣樓上的漢斯食品公司換取紀念品。”
數千塊的銅牌陸續在會場地上發現,不用說,那都是漢斯先生派人拋下。不久,那間本來“門可羅雀”的小閣樓,便被擠得水泄不通,甚至於後來會場主持人耽心閣樓會崩塌,而不得不請木匠設計加強支持力。從那天起,漢斯的閣樓,幾乎成了博覽會的“名勝”,每個參觀者無不爭先前往,即使後來銅牌絕跡,盛況也未稍減,一直熱市到閉幕。就是一些先前和漢斯一樣,被分派到這間閣樓陳列的廠家,也連帶利市三倍。事後,他們為酬謝漢斯的恩惠,共同買了一隻銀杯送給他。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任何不幸的環境都有挽救的可能,隻要我們肯多多運用腦子。
假使當初漢斯先生受到打擊,隻圖苟且偷安,認為事已至此,隻好聽憑命運擺布,無能為力,別人當然也會同情他。但是那樣一來,他所蒙受的損失,必將十分可觀!
漢斯承認他遭遇惡劣的環境,但是他不承認他束手無策。當他在被派定的那天,他就已開始轉動腦子,想想“如何吸引參觀者到我的閣樓”了。
有許多場合,當我們遭遇困難,若我們能多多運用腦子,常會發現一些使我們成功的訣竅。到時,你的成功將被人們看做一種奇跡,好像漢斯一般。
訓練機智的方法
一八六三年冬天,從美國荷隆到賽尼亞長約半裏的海底電報線,突然被漂浮在海上的大冰塊衝斷,當時兩地待發的緊急電報,日有數件,電線一旦中斷,雙方都會感到極大的不便。但是眼看被衝斷的電報線一時無法迅速修複,大家隻好任憑電報停頓,而毫無辦法。
那時發明之王,愛迪生先生適值休假,閑居荷隆,聽知此事,覺得電線雖斷,電報卻不可一日不通,因此,他左思右想,將問題集中於“如何可以不借電線,繼續發報。”當然,他不能用口高喊,也不能遊泳或乘船來回接送,因為海上風浪很大,況且即使做得到,也未免太慢了。那時,他恰巧在海岸上看見一個火車頭,立刻觸動靈機,便爬上開車間,將汽笛依照拍電報的方法,開閉起來,汽笛聲響徹雲霄,一陣陣傳到對岸,不久,對岸便懂得這邊的意思,也用同樣的方法鳴笛答應。於是停頓好久的電報,立刻又接通。兩地人士無不稱便。
愛迪生怎能將這種嚴重的困難輕易解決呢?不用說,那是由於他能夠抓住問題的中心,時刻不停地思索解決的方法。如果他也像那般不愛動用腦筋的人一樣,把不能發報推因於電線斷了,以為無藥可救,那麼這個聰明的辦法必將無從產生。
養成多多思考的習慣,是增進機智的最好方法。當然遇到一個不易解決的問題時,必須把所有精神都集中到這個問題上,須從各方麵探索它的解決方法,也許開始,你會耗費許多時間,仍舊一無結果,習慣這樣思索方式後,你對於解決問題的能力必將大有進步。
鋼鐵大王卡尼基如何運用他的機智讓一個野蠻的暴徒屈服卡尼基。那個暴徒在工人中很有勢力,他私下開一家酒店,藉以聯絡工人,獲得多數工人的好感。那天卡尼基因廠內的勞資糾紛,開了一個勞工會議,工人推舉許多代表參加,那個暴徒也是其中之一。當會議進行時,他早已存心破壞,讓會議停頓,因此,談判至中途,他忽然拿起帽子戴在頭上,表示他不願再談判,並暗示其他代表也做同樣舉動,離席而散,使談判得不到要領。
這時卡尼基如何做呢?他絲毫不露懼色,立刻站起來說:“老兄,你怎麼可以在這許多上等人的集會中,做出這樣沒有禮貌的舉動?快把帽子摘下;不然,就請你退出會場!”說著雙眼注視那人,會場突然沉寂下來,那個暴徒在眾人麵前,立刻顯得局促不安,因為他已陷於左右為難的環境中,如果他固執地退出會場,無異承認自己沒有與會的資格,承認他的失禮。反之,如果他把帽子遵令摘下,又表示他的屈服。結果他還是選擇了後者,對卡尼基先生無條件馴服。於是會議繼續召開,直到圓滿結束。
卡尼基先生有一種超人的靈機嗎?不,他不過在平日養成了一種解決困難的習慣,看見一個問題便能運用熟練的手腕,加以迅速解決。他對於暴徒的粗陋舉動,毫不動怒,卻在心中迅速考慮一個“使他破壞會議的惡計無法得逞”的方法。他之所以能夠臨危不亂,鎮定如恒,就是得力於他平日每遇一問題,必細加推敲思考的習慣。
訓練機智,不但應該在問題發生時多多思考,就是事後,無論問題已否解決,都應重新仔細思索一遍,問問自己,所用的方法有無差錯,另外是否有更好的方法。當你發現差錯,或有更好的方法時,盡可不必後悔,你隻要將它當做你的一次經驗或教訓。讓你下次不再重蹈覆轍。久後,隨著你經驗的增加,用腦的熟練,以後解決各項問題時,必比他人熟練迅速不少。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千萬不要“自視太高”,把自己的行為動作看得了不起,而把一切錯誤、禍害推給別人或命運。如果這麼做,你的腦子必將大大減色,“成功”將與你絕緣,而你所認為“命運不濟”的“失敗”卻將永遠與你為伍。美國西北部國家銀行行長愛德華狄克說:“一切事業失敗的根源,就是由於主事者對於自己過分固執、守舊,不肯接受新的思想和意見,更不肯用自己的腦力將它翻新。他們的腦子好像被木塞塞住一般,永無發展的希望。”又說:“一個青年,在開始從事一種事業時,固然必須時刻使他的腦子不與時代的潮流脫節。就是到他老年,為使他的事業不受淘汰,也仍得時刻注意時代新知不可。”
“翻翻新花樣”是現代商場中最易成功的秘訣。那些失敗者,大都是隻知道按照老方法做,或摹仿別人。
美國電話及電報公司經理幾霍德先生在他任內時,許多主顧因為感覺紐約到芝加哥的長途電話不及電報迅速,所以都紛紛改打電報,以致長途電話幾乎無人顧問。幾霍德大不為然,便在一次公司會議席中,提議應該發明一種方法,可使長途電話像普通電話一樣方便和迅速。與會的高級職員認為這提議是荒謬怪誕,認為絕無實現的可能,甚至有人懷疑幾霍德想借這個問題破壞公司的權益。
但是幾霍德對於這些非議完全置若罔聞,顧自埋頭苦幹,不到兩年,他已經設計許多貴重的裝置,使長途電話的通話時間增速。這個計劃一實行後,主顧立即蜂擁而至,不久他便不得不另裝新線應付生意。再反觀昔日門庭如市的電報局,顧客已是寥寥無幾了。
養成“思考”的習慣
火車的空氣製動機未發明時,火車若欲停下來,得經過一番極麻煩的手續。必須先由司機下停車命令,然後,由司機用手運轉笨重的製動機,經過一段時間火車才能停止。
一次,威士廷奧斯也乘火車從斯琴尼台迪往特雷,途中突然覺得火車經猛烈撞擊後,停止不動。他大驚失色,連忙下車查看詳情,原來兩列火車相撞擊,幸虧撞得極輕,未發生意外。威士廷奧斯便問司機,為什麼會造成這危險的局麵。司機說:“煞車太慢,其實我們雙方在老遠的地方就看見,雖趕緊煞車,但仍然措手不及。”
“何不煞快一點?”威士廷奧斯說,“莫非製動機有毛病?”
司機說:“毛病沒有,是手續太繁瑣,時間來不及。”
於是威士廷奧斯立刻動腦思考,如何改良製動機械使它更加靈活方便,經過一番艱苦的思考,發明空氣製動機,不但如此,又因而發明能拖一百五十節車廂的特別快車。
威士廷奧斯成功的訣竅,就是他碰到問題,不會一味地責罵別人,而是仔細思考前因後果,和最妥當的補救方法。
記住:遇事切勿埋怨歎息,“多運用你的腦子”是增進你智慧的初步方法。日常所能發現的小問題,多得不計其數,如能不時思索解決,成就必將可觀。
美國實業界鼎鼎大名的愛克爾先生創辦著名的山毛舉食品公司,就是由於一個小小的發現。
從前,他經營一家印刷廠,營業不佳,使他大感失望,而有改做其他行業的念頭。一天他在紐約街上散步,偶然走過一家鹹肉店,看見他們將鹹肉切成薄片。裝在兩磅裝的紙盒中出售,生意十分興隆,因為鹹肉切成薄片後,味道極為鮮美,極受主顧歡迎。愛克爾想“這確是一個好主意,但可惜一份兩磅裝的鹹肉片,未免太多了,如果把它改裝在一磅裝的紙盒中賣出,生意一定更好!”
他回到家裏,便立刻照計劃實行,把肉片切得薄又勻,裝在一磅裝的紙盒中,送到市場去出售,購者果然更見踴躍,不久這家食品店,已經聞名全球了。
當然“兩磅裝的肉片,人家吃不完,不如改裝一磅的紙盒。”這種念頭誰都想得出,決不需要運用一個人的天才。但是一般人並未想到,這就是愛克爾與眾不同的地方。
美國企業界另一名人雷格裏是口香糖製造專家,當他開始經營這門事業時,生意毫無起色,那時他本來可以改製別的東西,但他仍舊看出市麵上口香糖需要量有增無減,刻苦經營,果然如願以償:他的口香糖暢銷全球,名震一時。
許多我們認為不值得一顧的小事情卻常隱伏著極大的成功要素,這全靠我們的頭腦去發掘。最沒有出息的人,遇事但求含糊混過,不願詳細追究。他們將永遠停滯在一個地方,即使不退步,也永無進步的希望。
此外,有思想有作為的人,決不盲目依循舊習。美國著名鐵路建造工程師海立門先生就是這樣一個人。
一次,海立門與同事沿著鐵軌散步,偶然發現鐵軌上的每個螺絲釘,都有一段露在釘圈外,便問同事原因,同事回答是:“因為螺絲釘就這樣長呀!”
“為什麼螺絲釘非要這樣長,白白地讓螺絲釘露在外麵呢?”
“這些螺絲釘一向是這樣製造!”
海立門沉默一會兒。再問道:“一哩長的鐵軌,大約得用多少枚螺絲釘?”
“約三千枚。”
海立門吃驚地說:“太平洋鐵路公司和南太平洋鐵路公司共有路軌一萬八千哩,所需螺絲釘即約達五千萬枚!如果我們改造這些螺絲釘,每枚省鐵一兩,總共就可省下五千萬兩鐵了,試想,這筆龐大數字的鋼鐵,不是又可以拿來好好利用嗎?”
後來海立門果然照此改造,為美國西部鐵路節省不少費用。即使從一枚小小的螺絲釘著眼,也能算出一筆龐大的數目。
閉門造車的後果
有許多我們看似很難的問題,“聰明的人”卻隻要幾分鍾的思考就能解決,他們所用的方法是“歸納法”,將一個複雜繁瑣的問題,歸納成一個簡單明確的具體方式,然後就容易解決。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總經理幾霍德氏有一句名言說:“抓住事情的要點,辦理或記憶就方便快速。反之,即使我們記得許多事情,但沒有抓住事情的要點,也是一無用處。”
當幾霍德氏還在做副經理時,一次,總經理凡爾請幾霍德做一篇關於電報用途的精確報告,這是一件極困難的工作,但幾霍德決定動手去做,並且答應準時繳卷。
他開始著手搜集重要的事證:命他的屬下調查公司每天應該能夠發拍多少電報,和實拍電報的數目。
他接到確實數字後,經過一番慎密的考查,便連夜趕做報告,第二天一早,他已親自將這份報告送交凡爾先生。凡爾先生看了這份報告,大吃一驚,因為應該拍發的電報和實際拍發的電報相差甚大,他幾乎不大相信,他問幾霍德這兩個數字是否錯誤。
幾霍德再加一番嚴格計算後,回答說,一點也沒有錯。最後他建議說:“應該想個補救的辦法呀!”
這一個建議立刻觸動了凡爾的靈機,於時發明了“夜間電報”,即將一部份白天來不及拍發的電報留在夜間打,收費也比較便宜。
因為幾霍德在一個極平凡的問題中,抓住一個不平凡的要點,然後將這要點表明,才能使凡爾在無意中獲得一個極有價值的構想。所以任何事情隻要能夠捉摸出它的要領,任何難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我們不是常常被許多問題難倒嗎?那是我們未抓住問題要點的緣故。我們應該將問題再加以詳細研究,直至我們找到問題的要點,事情就能順利通過。
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先將問題沏底簡單化。一切天大難題,都不難迎刃而解了。通常許多人在解決問題時所遭遇的失敗,十之八九都因為他們對於那個問題隻有著一個含糊攏統的印象,根本沒有摸著它的要領。
那些不曾詳細探訪別人是否做過同樣事情,便自顧苦苦從頭研究的人,可說是枉費心力。美國著名橋梁工程師赫林東先生說:“一次我在火車上遇到一位理想家,將他父親所設計的機械圖樣給我看。想把這張圖樣以相當的代價出售。他說這張東西是他父親研究了二十年的心血結晶。照這圖樣裝成的機器,最大的優點,在於杠杆裝置法與市麵上的不同,可以節省一半油料。但是我立刻很抱歉地告訴他,這種杠杆的裝置方法,已有人研究了。”
試想,那父親二十年的心血,耗費得多麼冤枉!如果他事先肯花費數月功夫,參考這方麵的專著,或詢問對這個問題較有心得的人,那他寶貴的廿年心血不是就不會白白浪費了嗎?
總之,他的失敗,應該歸咎於他事先沒有獲得比較詳細的報告,甚至可以說,他根本沒有去找。
一個有誌氣有作為的人,對於任何問題都不肯輕易放過,務必求得一個正確的答案。這就是別心人目中他們似乎比人“聰明”不少的原因。
一年夏天,斯米生學會的主事藍雷先生和著名天文學家牛堪伯先生因事拜訪大發明家貝爾,適值貝爾正在研究貓從高處跌下時,是否腳先落地,於是他們幫他一同實驗,將貓從高處投到鋪有軟褥的地上,他們實驗了將近半小時之久,結果證明貓即使在空中打好幾個滾,但落地時,也總是腳先著地。
請記住!獲得比人更多的智慧的第一步方法:
一、當你要想解決問題之前,必先堅定你一定能夠解決的信念。
二、隻要你沒有用錯方法,你和別人一樣都能解決問題。
三、當你解決問題時,切勿煩躁,而“有始無終”或“虎頭蛇尾”,必須養成解決問題的耐心和決心。
四、對於任何問題都先單純化。
五、不要獲得一個解決方法,就告滿足,必須再想想是否有更好的辦法。因為人類原是進步的動物,有了好方法,也許還有更好的方法。
六、小問題常能使人獲得極大益處,故不應忽視。
七、在預備解決一個問題之前,應該先參考專著,或去問問專家,否則,在你苦苦研究之後,結果破人一語推翻,全功盡棄,豈不白費心力。
八、養成常常“嚐試”的習慣,對於任何問題都勿輕易放過,這樣不但常可使你得到意外的收獲,就是人生也可因此愉快不少!
成功的啟示]
學校教育
若想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嶄露頭角,除了有良好的專業訓練及勝任工作的能力外,亦需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望。
醫學研究員——沙克
當電視新聞播報員狄恩還是個高中生的時候,就學到許多有關處理生活中使人感到意外不安之事。
“想當年,身為高中橄欖球校隊隊員,我坐了太多次冷板凳。”狄恩繼續回憶著:“我記得有次比賽,我隊已攻至離決勝線不到五尺的距離時,教練突然命我上場,那時我隻是個預備隊員,並且那一季球賽期間從未上過場,我想那時教練認為我隊正運用一套簡單、基本的進攻方式,對我而言那是一個能在第一次上場就可以好好表現的絕佳機會,一舉建立我的信心。”
因此,教練告訴我:“來個連人帶球式的跳躍進攻。”
對球員們而言,這條決勝線就是一個拿到球、舉步後退、跳起來,然後突然將球放入在內的關鍵線,這樣一來,在我第一場出賽時就會來個底線得分。但實際上狄恩怎麼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