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正個性
勝不驕·敗不餒
美國南北戰爭,北軍格蘭特大將,和南軍李大將率軍交戰經過激烈的血戰後,南軍一敗不興,全軍瓦解,李大將竟遭生擒,被送到愛浦麥特城就審,簽訂降約。
大將格蘭特完成這番空前戰績後,是否就如一般常人驕橫奢縱,目中無人呢?沒有,他是一個胸襟開闊、頭腦清晰的偉大人物,決不會做出喪失理智的行為!
他謙恭說:“李將軍是一位值得我們敬佩的人物。雖然戰敗就擒,但態度仍舊鎮定異常。他那六尺高的身材,以我這矮個子和他比起來,真有些相形見拙,他仍是穿著完整全新的軍服,腰間佩戴政府獎賜給他的一把名貴寶劍。反之,我卻隻穿一套普通士兵的服裝,風塵樸樸襤褸不堪;衣服上不過比士兵多了一條代表中將官階的條紋罷了。”
這一番謙虛的話,聽在耳裏,還比自吹自擂、大放厥詞好得多了。惟有對自己成就發生疑問的人,才愛在別人麵前吹牛,一個真正成功的人,不必自我吹噓,別人的眼睛比你的要明亮多了。
也許你認為格蘭特將軍的自謙固然值得讚美,而李將軍以敗將的身分,居然也昂首挺胸,衣冠整齊,似乎太驕傲了吧?其實卻也不然,李將軍雖戰敗,但仍能坦然忍受失敗,正是他勇敢堅毅的地方。他這樣做,是表示他把失敗當做一種經驗,而非一種恥辱,如果能再給他一次機會,他能挺身而戰,爭取光榮。所以他也可不失為一位偉大的軍人。他之所以與格蘭特持相反態度,並非不肯謙虛,實在由於兩人的環境不同。
格蘭特將軍不但讚美李將軍的態度,而且也沒有輕視他的戰績;他認為自己的成功和李將軍的失敗都是偶然機會造成。他說:“這次勝負全由環境決定,當時敵方軍隊在威幾尼,幾乎天天是著陰雨天氣,害他們不得不陷在泥淖在作戰,反之,我軍所到之處,幾乎無不天晴氣爽行軍方便。有許多地方往往在我軍離開後一兩天,便下起雨來,這不是幸運是什麼呢!”
格蘭特將軍把一場決定最後命運的大勝利,歸功於天氣和命運,始終沒有讓理智被名利的欲念所淹沒!
歐洲有一句格言說:“愈是喜歡受人誇獎的人,愈是沒有本領的人。”反之我們也可以說:“愈是有本領的人,愈是不需要別人的誇獎!”
得意莫忘形
當你被上司擢升時,常常會自鳴得意嗎?如果是,那你就還得好好學上一番涵養功夫,壓製你那因突然升遷而引起的過度興奮。也許在著手進行一項計劃時就大受他人誇獎,但是你必須對他們的誇獎一笑置之,仍舊埋頭做,直至達到遠非他人所能預料的偉大目的而後止。那時人家對你的驚歎將遠非起初的誇獎所能及!
曆史上能夠做到這種地步的偉人很少,美國政界聞人路易喬治就是其中之一。據當時一位在下議院服務的老仆說:“我在院裏做了三十年,隻看見過一位議員被升任部長後,能夠若無其事,言語行動如一,這人就是路易·喬治先生!”
議長戴波也是這種人。當他辭去議長職位,擁護林肯政府時,大受群眾熱烈愛戴。據他自己說:“當時群眾對我的行動真是高興得欣喜若狂。他們不到午夜便已舉我做紐約州長,一點鍾後,就選我做上議院議員,天還未亮,就幾乎有舉我做大總統之勢了。其實以我這小小年紀,怎能擔當這個大任呢?”可見戴波當時年紀雖輕,卻已深具涵養功夫,對於那樣一片誇獎的狂瀾,竟能安之若素,絲毫無動於衷,他的偉大更加明顯反映。
汽車大王福特一生治事待人也謹守這秘訣,他說:“一個人若自以為有許多成就而止步不前,那麼他的失敗就在眼前。我看過許多人,開始時掙紮奮鬥,但在他們犧牲無數血汗,使前途稍露曙光後,便自鳴得意,開始怠惰、鬆懈,於是失敗立刻追蹤而至。跌倒後,再也爬不起來。”
煤油大王洛克菲勒也說:“當我從事的煤油事業蒸蒸日上時,我每晚睡覺,總會拍拍自己的額角說:‘如今你的成就還是微乎其微!以後路途仍多險阻,若稍一失足,必致全功盡棄。切勿讓自滿的意念,攪昏你的腦袋,當心!當心!當心!’這句話使我受益很多,因為這樣一番警惕後,我因小有成就而引起的過度興奮的情緒,便可平靜了。”
敬人者人恒敬之
佛蘭克林幼時是一個驕傲自大的人,言語行為氣焰不可一世,咄咄逼人。最大的原因,還得怪他的父親過分縱容他,從未對他這種不好的行為,加以訓斥。倒是他的忠實友人,在旁看不過去,將他喚到麵前,用很溫和的語言,規勸他一番。這番規勸,竟使佛蘭克林一改往日的行為,踏上成功之路!
那位朋友對他說:“你從不肯尊重他人的意見,事事自以為‘是’,別人受了幾次難堪後,誰也不願意再聽你矜誇驕傲的言論。你的朋友們將一一遠離,免受滿腹的怨氣。於是你將不能再從別人處獲得半點學識與經驗,而你現在所知道的事情,老實說,還是很有限,不堪一用!”
佛蘭克林聽了這一番話,大受感動,深知過去自己的錯誤。決意痛改前非,治事待人,處處改用研究的態度,言語行為,謙恭和婉,時時慎防損及別人尊嚴。不久,他便從一個被人敵視、無人願與之交往自負的人,一變而為極受歡迎的成功人物。他一生的事業得力於這次的轉變。
如果佛蘭克林當時未接受好友的勸勉,仍舊事事一意孤行,結果一定不堪設想,至少也將使美國失去一位偉大的領袖!
隻要你認清一點;妄自尊大,將與你接觸的人,個個感覺頭痛,產生不快的印象,從此你所能交得的新朋友,將遠無你所失去的老朋友多,直到眾叛親離。試想到了那時,做人遠有趣味可言嗎?還能有偉大的成就?你的名譽還能傳揚嗎?
改正這種不好的癖習,並不是一件難事——為什麼佛蘭克林能夠改得好,我們就不能?隻要記住:你未來要成就許多的豐功偉跡,現在即使有一點點小成就,比起未來的成就,真是微乎其微,即使有人對你大加讚美,並不能說你的成就已經到達頂峰。
當你和人說話時,你應該打定主意:你是想從對方吸取學識經驗,而不是想把你擁有的區區學識全部拿來獻醜。你發表意見,必須抱著求人改善它的目的,而不是想壓倒人。因為實際上,沒有一個人是情願被迫接受任何意見的。
你不是對那些常愛自吹自擂的人深惡痛絕嗎?你當然不願人家也來這樣看待你。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平日談吐行動之間,處處留給人一個自由回轉的餘地,如果你意見正確,他們經過自由思考後,自然會樂於接受,萬一他們抱持一種成見,始終固執不受,那你也須知過分的強調,並非是征服他們的利器,反而使他們更易走向異端,與你對峙。
記住:自吹自擂不能引起別人的尊重,反將引起他人的恥笑。想獲得別人尊重的唯一要訣,就是首先尊重別人。
置毀譽於不顧
當年高查爾斯大佐想興築巴拿馬運河,一時之間人們對這一個壯舉議論紛紜,毀譽不一,有人誇獎他勇敢堅毅,有人罵他異想天開。但是他對於這些毀譽一概置之不理,隻管埋頭苦幹,有人問他對於那些批評有何感想,他回答得十分適當,他說:“目前還是做我的工作要緊,至於那些批評,日後運河自會答複!”
“讓事實自己去答複那些批評”——這真是指示我們治事方針的至理名言!這比自吹自擂真要強過千萬倍!
運河果然如期完成,一時又是人聲鼎沸,但現在卻是眾口一聲地爭誇獎他了。他自己如何呢?他站在第一艘試航船上,從群眾的歡呼聲中,通過自己親手完成的閘嗎?他沒有那樣做!
一位前來參觀揭幕典禮的英國外交官,事後他寫信給朋友說;“高大佐並沒有乘坐第一艘試航船,他隻在克裏司特北看著船開過,後來,我們又在加東湖和米得爾看見他穿著襯衫站在水閘上,觀察開關水閘的機器。船開過時,約翰·貝勒特原想對他三呼萬歲,但不等他喊到第二聲,高大佐已經自願走開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高大佐並不希冀別人對他的歡呼。他已經把整個的精神貫注在工程上。隻要工程完成,他就如願以償,反之,他就承認失敗。因此,他所說的“運河自會答複”既非自誇,更非自卑。完全是確確實實的話。
除非你的法懦在你的事業的成功上也占有一個重要的位置,如商業上的廣告,政治上的宣傳等。否則你總還是不用為妙。名譽將來自有成功的偉大事跡宣揚。成功之前,一味的吹牛,不但對於事業無所裨益,反將使你因分心而疏失,減低成功的機率。
鋼鐵大王卡尼基氏在他的自傳裏談到洛伯裏爵士的軼事:“記得有一天早上,洛伯裏先生邀我去他家,當我到達時,他正坐在桌旁,桌上放著一個信封,寒暄過後,他便把那個信封遞給我說‘我想請你把寫這信封的書記辭退。’”
“當時我大感驚異。‘為什麼?’我說,‘這個書記平日做事十分認真,品行也很不錯,是我的左右手,他有什麼事得罪你嗎?’”
“洛伯裏指著信封上的一行名字說:‘這不是他的字跡嗎?他怎可將我的姓氏寫上兩個。’”
“這使我心中大感不樂,我說‘這種筆誤難免,即使寫錯了,也不過是無心之過,何必當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我如果平日就對這種事大驚小怪,也許早就不在人世了。至今我每天收到的無數信件中,仍有十之二三把我的姓名拚錯。他們有時甚至於寫成Kamaghie,或Carnagay。’”
“我這一番話仍舊未能提醒他。他拿那個信封,不知如何是好。試想,即使一個十分了不起的偉人,有這種狹小的氣量,便不能成就大事!”
世上有許多人,常常因為自己立足不穩,便疑神疑鬼,對人多端猜忌,稍抓住別人一些把柄,就大驚小怪,恨不得將那人處以極刑。又有許多人依賴某種勢利,雖高居人上,但對於自己的行動毫無自信,便時時注意人家是否尊重他,或是鄙夷他。如果別人無意中對他稍有疏忽,他就認為那人向他進攻,立刻拿出全力與他相周旋。這種人固然可卑,實也可憐!
數年前,有幾個著名的學者,組織了一個研究團體,定名“愚人會”。他們因為對自己的智力都已有確實的把握,所以故意用謙虛玩笑的態度取定會名,反之,如果他們真是一群沒頭腦的愚人,也許就不會再用這一話道破的會名,他們將竭盡心思想出一個“智人會”的名字。
當你做了一樁自鳴得意的事時,你應該自問這樁事的成功,是不是靠公司招牌的力量,或是地位的力量?因為在許多場合中,我們常將由這種環境促成的成就,當做了不起的功績,而歸功自己。美國芝加哥第一國家銀行行長雷勞先生說:“在我們銀行做事的年輕職員,大都有一個通病,就是常喜歡自視非凡。尤其是那些地產部和證券部的職員,他們一旦做著一筆巨額的大交易時,就大擺架子,好像做成這筆交易他居功第一。實際上,那不過完全是靠銀行招牌的號召力吧!”
當然,如果你有一個大公司大銀行的招牌可以利用,你就不妨盡力借它來增進你的工作效力。但是事成後,你必須把功勞仔細分別清楚——這件事的成功,究竟是完全靠你一人之力,還是靠了那塊招牌的力量。如果夾雜著後者成分在內,那你就應思索一下;將來如果遇到同樣的場合,而沒有這個後盾時,應該如何去做成這筆生意。而不可因此就自吹自擂,不把別人放在眼裏。
一個職員由低層晉升到高層的唯一方法,不是驕傲,而是謙虛。美國聯合果物公司總理卡特先生說:“現在許多公司中最能幹的經理或部長,已經很少有人隻知一味驕傲,不稍謙遜的了。”
“愈是謙遜的人,別人愈是喜歡打出他的優點來推崇,愈是把自己的所作所為看成了不起,孤高自大的人,別人不但愈是瞧不起,更喜歡找出他的缺點,加以全力攻擊。兩條路中,你選擇那一條呢?”
贏得愛戴的方法
當西爾先生建築通達聖保羅城的鐵路完工那天,全城人士對於這□有益於自己的工程完成,莫不雀躍欣喜。他們計劃在舉行通行典禮的那天,全城休假一日,舉行盛況空前的慶祝大會。他們籌備五萬元做為慶祝會之用,在街道上搭起許多凱旋門,讓無數狂歡的群眾列隊通過其間。夜晚,再舉行全城大宴會。
這個辦法被西爾先生知道後,他立刻向那些籌備委員說:“諸位先生,承你們的盛情,對我這樣一件小小的工程,準備那麼大的排場來慶祝,真使我感激不盡。但是關於這事,我倒有一個小小的意見:我以為與其白白耗費了這樣大的一筆慶祝費來狂歡一天,不如把這筆款子拿來籌辦一個圖書館,豈不是更能嘉惠全市嗎?當然,五萬元是不夠開辦一家圖書館,但所缺的款子我願全數補足。”
後來那些委員雖仍未聽從他的意見,顧自開了這個慶祝大會,但當全城人士聽說他有過這種提議後,更加充分認識他大公無私的人格,而對他愛戴有加。至今你和聖保羅城的人談起西爾先生,他們還會告訴你:那是一個千古難得的好人!
本章的要點:當習謙遜的美德——
一、當你覺得自己有些驕傲自大時,就應趕快抑製這種驕傲感,自己探討一下,是否想掩飾自己缺點的心在作崇。必須記住:無論你的驕傲是否應該,它的結果總是隻會阻止你的前進,而不會帶給你絲毫的好處。
二、稍有成就,就應格外當心,勿驕傲。必須把目光放在未來更大的成就上,你便覺得眼前的成就是微不足道了。
三、當你預備自吹自擂時,趕快想想你對於別人的自吹自擂是如何深惡痛絕。這樣便能壓製這種反常的習慣。
四、過去的成就,切勿放在心裏,洋洋得意。你應該對那成就詳細研究,看看它除了靠自己的力量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外來力量參雜在內?
五、如果你常常因為覺得人家不肯尊重你,而煩惱氣憤,就應知道這正是你的腳還沒有踏穩。一個真正值得萬眾景仰的人,對於那些非難者,不但不會稍感氣憤,反而常會覺得他們著實可笑!
六、你不妨利用你的地位和你所在公司的招牌。增進你治事待人的效能,但在事成之後,應該仔細想想你得力於自己能力有多少?得力於“招牌”的有多少?切勿就此自尊自大,以為此事的成功,非你莫屬!
2成功的個性
有一則老笑話:有位小姐在紐約市街的轉角處請教一位男士:“請問,我如何才夠資格上卡內基音樂廳?”這位男士答道:“演練,演練,多演練,小姐!”此話真是道盡了一切。但是,世間除了演練之外,仍然需要機運的配合!
有所謂成功的個性嗎?或者,我們可以另外一種角度來表示,是否有一種成功的個性組合,它幾乎可順利的導致個人、財務、事業、或藝術上的卓越成就?
大家都存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即真正的專業才能可導致一些人在其行業中出類拔萃,而其他的人則仍在原地奮鬥。如果這是事實,正確的成功秘訣是否就隱藏在每個人的個性中?你能否培養出這些特性呢?
當然,有些研究人員認為人類的個性是在其出生前就已經定型了,不論怎麼說,這種遺傳基因是天生的;另外有些研究人員則堅稱是受了環境因素和外在情況的影響;也有些理論家認為是介於這兩種理念之間。
此刻,我們不為人類個性發展的來源爭辯,而在強調為何這些特質不斷重覆地表現在所有高成就者的身上。我們可從這些成功者的身上看到一些共同的特質。
經美國成功學專家研究歸納後,發現有十二項共同具有的特質重覆顯現在許多高成就者的身上,這些具有高成就的人,受專家鼓勵從個人自我評估開始,嚐試描述出對他們的成功有直接影響的內在力量。在許多個人的評估中,也顯露出他們如何擺脫困境,激勵自己走向成功,並在所從事的行業中保持數十年不敗之地。
最後確認成功的十二項特質是:
1.常識
2.本職工作的專業和知識
3.自立
4.一般智能
5.圓滿達成任務的能力
6.領導統禦的能力
7.明辨是非的能力
8.創作與發明的能力
9.自信
10.口頭表達的能力
11.關心他人
12.機運
有時,這些特質會重疊,而且,這些特質也很難予以個別定義,當然,將這麼多特質隻分成這幾類,顯得不太完備,但不容置疑的,當我們將之組合在一起,就可找到成功須具的個性了。
成功特質一:個的特質/特性
常識為接受專家訪問調查的成功者必須具有的最基本特質。在自我評估的個人特性中,有79%的訪答者對此項特質評予等,也有61%的訪答者認為常識對他們事業成功有很重要的貢獻。
然而常識的確切意義為何呢?
在許多訪答者的心中認為,常識表現了個人正常及練習判斷日常事務的能力。
顯然常識在紙上無從捉摸,但可為大眾廣泛接受的定義中顯出,它就是人類最基本的天性。依據曆史上的研究,一直至公元1500年中期,常識才被認為是五種意識的結合體,有些人則認為就是簡單的“自然道理”或“與生俱來的睿智”。
幽默作家賈維斯博士堅持每個人都具有很多的常識,隻是我們尚未使用罷了!但一些包括高成就的人在內,卻將他們的常識發揮得恰到好處,他們把普通常識變成了他們成功的基礎。
德州有位石化業巨子對成功的說法是“領導力、學習力、理解力、與大眾討論,及持續的內在勇氣。”
同時他又進一步指出:“成功的關鍵即在達成簡易化。”
他繼續談及此一融合了智能與分析力的處理技巧。在主持公司一個有關處理工業汙染問題和大眾傳播媒體的行動方案會議時,如何將問題化繁為簡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通常將困難的觀念轉化成簡單的觀念是一種高智慧的表征,亦是鐵的事實。舉例來說:由於愛因斯坦的才能,使物質能量和質量間的關係變得非常簡單,此種極佳的結構是由萊特和戈巴西爾所設計。
另一方麵,常識的特質是走向單純的——掃除那些不相關的、離題的思想和觀念,同時,正確的走向事情的核心,這都是德州富商所做的。
當然,這位石化界巨子也具有高度的智能去處理更複雜的事物,有關他個人的其他資料如下:他畢業於法律研究所,智商成績高達156分,年收入超過20萬美元。雖然如此,他仍倚重自己將事情化繁為簡的能力。簡單的說,就是運用常識將行動方案勾畫出一個輪廓,整理得有條不紊,然後付諸實施,使其部屬能容易地了解全貌和有所依循。
常識是否與生俱來?或者是每個人都可由經驗來增加個人的常識?
這位油界大亨認為常識是可以培養的。事實上,他這種簡化事物以期能順利推展及實際判斷的能力,都是在學校的課外活動中學來的。就如他自己所說:“這種技巧是我在中學及大學的辯論比賽中學來的。”
他解釋常識可以提升辯論訓練的技術層次,使其能做係統的、邏輯的、合理的決策。同樣地,他對自己的組織能力和圓滿完成任務的能力評予9分和10分,這些當然直接與常識豐富與否相關。
很不幸的是,雖然常識這項特性在現今世界愈形重要,但目前我們的教育製度對常識僅是點到為止,事實上,常識在許多職業中都與成功有密切的關係,如果你希望自己變成一個有影響力的人,請將常識加入自己的個性裏,因為它實在是太重要了。
成功特質二:本職工作的專業知識
在所選擇的行業中具有專業知識是每位成就非凡之士所具有的第二項個人特質,四分之三的成功者認為他們在此項特質的表現應評予等。
在此最具代表性的是地質學家歐克斯萊,他同時也是美國Tenneco石油探采公司的總裁。他在探勘石油業中曾有多次不可磨滅的貢獻,即一旦工作起來,就會不眠不休的直到油井能冒出點成績來。
他學會了直接交易的訣竅,在告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時說:“任何人想要成為好的管理者,需要實際了解其行業的專門技術及學問。”現今,他的專業知識使他年薪高達美金六位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