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佛教廣傳(2 / 3)

二、蒲甘王朝時期(公元1044~1287年)的佛教

緬甸有兩千多年的曆史,佛教傳入緬甸也有兩千年。阿奴律陀建立蒲甘王朝後,結束了群雄割據的局麵,緬甸逐步走向統一,緬甸曆史也開始了新的一頁。

阿奴律陀年青時曾隨父親隱居佛寺,深受佛教的熏陶。他厭惡阿利僧侶的行為,決心實行宗教改革,尋求更為合適的宗教來代替阿利教所鼓吹的墮落迷信。阿奴律陀和從直通來的阿羅漢一起共同把小乘佛教立為緬甸的國教,立阿羅漢為國師。阿奴律陀還聽從阿羅漢的建議,遣使到直通請賜三藏,然而卻遭到了直通國王摩奴訶的淩辱拒絕。阿奴律陀便發動侵略戰爭,攻陷了直通,這“對於緬甸文化,殊有貢獻,並產生了三項直接效果,即:第一、阿羅漢自直通僧侶中獲得甚多襄助之人,並且享有前所渴望之經典,乃建三藏經樓以珍藏之,此建築物迄今仍可於蒲甘見之;第二、巴利文漸代梵文而為經書之正式文字,小乘佛教漸代北派佛教而為人民所宗奉;第三、緬人采用得楞字母而始有文字”。

另外,阿奴律陀聽從國師阿羅漢的建議,整頓佛教。建立正教,摧毀邪教,勒令不得人心的阿利僧派解散,其教徒或還俗、或貶為奴。其它宗派均改信阿羅漢長老弘揚的上座部佛教。不久,上座部佛教興盛異常,風靡全國。而原先的各宗派,包括原有上座部佛教、密教以及婆羅門教,都逐漸消亡了。宗教的統一使蒲甘時代的緬甸國內人民統一團結起來,使他們獲得了進步,並且提高了他們的文化。阿奴律積極提倡宗教事業,興建了許多有關宗教的建築。阿奴律陀去世後,江善佗繼位,他繼續弘揚佛教,完成了阿奴律陀所沒有完成的偉大建築——瑞喜宮佛塔。江善佗還建立阿難陀寺。1090年江善佗為阿難陀寺開光,蒲甘成為一個遐邇矚目的宗教中心。

到國王阿隆悉都執政時,也積極提倡佛教。他率領軍隊前往中國尋求佛牙;為使人民虔誠於宗教事業,他派遣使節到印度佛陀伽耶地區訪問,並建立了許多宗教建築,在國內到處建立佛塔、石窟、寺廟等。其中最著名的為公元1114年所建的他冰瑜佛塔。在國內,凡國王阿隆悉都親自巡行之處,佛教就廣為傳播。在國外,和各國的佛教交流也很頻繁。在他統治期間,阿羅漢高僧圓寂,由般他求高僧繼任國師。這時,緬甸到處都建有寺廟,僧侶的人數也增加很多。十二世紀後上座部佛教又形成兩派:未羅姆摩僧伽派和僧伽羅僧伽派。未羅姆摩僧伽派亦稱“前宗”,該派比丘拒絕孟族僧人車婆多按斯裏蘭卡僧伽羅上座部佛教戒律重新給他們受戒,堅守緬甸早期的上座部佛教儀規。僧伽羅僧伽派,亦稱“後宗”,該派比丘按斯裏蘭卡僧伽羅上座部佛教戒律重新受戒,主要勢力在下緬甸。不久又分裂出以阿難陀、濕婆利、達摩楞陀為首的幾個派別。

三、撣族統治時期(公元1287~1531年)的佛教

在緬甸撣族人統治時期,北方的阿瓦王朝和南方的白古王朝都很注重佛教。

北方阿瓦王朝的佛教由於受到國王的支持而興盛。國王下令建立了許多佛寺,供養來自蒲甘的比丘。當時的國都邦芽成為佛教的中心。十四世紀中期實阿王係中的達多明波耶崛起。消滅了邦芽王係的勢力,建都於阿瓦城,以後阿瓦就成為北方佛教的中心,著名的高僧大德都聚集在這裏,講經注論,傳法授戒。

南方白古王朝信修浮女王統治時期(公元1453年前後),是佛教鼎盛時期。她在位十九年,國強民豐,政績卓著。後來,她把王位讓給女婿達磨悉提。女王退位後,便專心致力於佛教事業。她增修仰光大金塔,用九十磅的黃金塗刷塔頂,周圍建起五十尺高、九百尺寬的露台,又護以石欄,四周遍植棕櫚。達摩悉提即位後也大興佛教,他曾於1475年派遣高僧二十二名前往錫興求法。這一行人布施錫蘭眾僧以衣物,獻呈錫蘭王以各種紅寶石、藍寶石、中國絲綢、細席及金葉表,所有這些的目的全都在於求法,欲向錫蘭摩訶毗訶羅古刹求得佛旨。這一行人學成歸國後,在白古郊外建立傳戒道場,以所學之佛門法旨傳遍下緬。達磨悉提王通令全領僧伽都來重新受戒。通令頒布後,遠近震動。全國的僧眾紛紛趕來,共十萬人。遵照國王命令,從中精選出長老八百,比丘一萬四千多人,重新受戒入團,其餘的勒令還俗。經過這次整頓,緬甸佛教更加發展。

四、東籲王朝時期(公元1531~1752年)的佛教

東籲由於戰略地位不重要,戰火很少觸及。所以在曆次南北戰爭中,東籲成了緬族人的避難之地。緬族領袖把緬人組織起來,勢力日漸強大。公元1532年,東籲王朝的莽瑞體登位,他先後征服了下緬甸白古和上緬甸阿瓦,使緬甸重歸統一。

莽瑞體晚年被殺身死,他的異母兄弟莽應龍也被逐。莽應龍後來平定了叛亂,恢複王室,統一全緬,版圖比蒲甘王朝的全盛期還大許多。他在緬甸史上稱為“民族英雄”。莽應龍一生篤信佛教,他在安邦、孟密等地建浮屠,獻土地,修三層大寺,以十座寺院供養之。安邦、孟密各有一所,請高僧居住在裏麵,誦經講道。每月定四天為聖日,首領與臣僚頭目都必須前往聽經學道。他在位三十年,修寺建塔,供養僧眾,使緬甸佛教興旺發達。

五、雍籍牙王朝時期(公元1752~1885年)的佛教

公元1752年,東籲王朝被孟族軍滅掉。接著,緬族英雄雍籍牙打敗了孟軍,在阿瓦建立了雍籍牙王朝,也叫貢榜王朝。此王朝的曆代君王都大力扶植佛教。

雍籍牙王篤信佛教,每天都請僧侶到王宮,殷勤供養,每月四個齋日,與大臣一起受持五戒。他死後,孟駁王即位,孟駁王曾獻出與自身等量的黃金,又用寶石裝飾塔頂上的金輪。孟雲王也是個狂熱的佛教徒。他不僅想做“世界霸主”,而且想做“諸佛之王”。孟雲嚴處緬籍異教徒,因基督教徒和回教徒之勢力不大,未嚐加害,但對當時潛伏各地的“須提”教徒處置甚嚴,該教流布民間,勢力極大,孟至傳諭搜捕,用嚴刑處死十四名,並逼餘眾改奉佛教。那時,錫蘭宗教使節去暹羅,認為那裏的宗教最為純潔,1802年和1812年,這些使節來緬甸傳教,使緬甸佛教更加得到發展。

曼同王時(1853~1878年)繼續推崇佛教。曼同王於1871年在曼德勒舉行佛教僧侶第五次結集大會,各地高僧二千四百名參加。到會僧侶討論毗那耶等經典各版之不同點,曆時五個月,最後以經文鐫刻雲石碑七百二十九方,安置在鴆婆陶浮屠附近,傳諸永遠。曼同王於是獲得足以傲視一切的尊號曰“第五次佛教結集之護法者”。

六、英國殖民統治時期(公元1886~1947年)的佛教

佛教對緬甸社會有著很大影響,它不僅是封建統治者的統治支柱,而且是緬甸廣大人民社會行為和生活習俗的準則。佛教僧侶受到封建統治者的多方庇護,也受到廣大人民的尊崇。佛教寺院擁有土地,僧侶享有司法權和免稅權,壟斷著緬甸的教育。1886年,英國吞並緬甸後,殖民統治者就意識到,佛教和僧侶是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潛在因素,因此,殖民當局必然要對緬甸傳統的宗教和文化進行打擊和摧毀,以建立殖民統治的法律和秩序。

英國殖民者破壞緬甸的佛教寺院,恣意穿著鞋子進入佛寺,大肆侮辱緬甸人民的宗教感情。殖民當局還剝奪了佛教僧侶的司法權,千方百計分化佛教僧侶階層。與此同時,打擊和限製佛寺對教育的傳統壟斷地位。在英國殖民者的打擊和摧殘下,佛教的地位迅速下降,但是,在一個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家裏,人們的信仰是無法消除的,反而隻會引起人們的強烈反抗。

緬甸知識分子把西方資產階級的自由、平等觀念與緬甸傳統的佛教思想結合起來,以複興佛教為旗幟,提出緬甸人在社會和教育方麵應該享有和英國人一樣平等權利。他們還成立一些組織,發展緬甸的宗教和教育事業。1897年7月,緬甸故都曼德勒的知識分子建立了“曼德勒佛教複興會”,該會還創辦了一所學校。這所學校在啟迪人們的民族意識方麵起了積極作用。此後,全國很多地方相繼出現類似的組織。在這些組織產生的基礎上,1906年,第一個全國性的知識分子組織“佛教青年會”在仰光成立,它的宗旨是:為促進民族語言、宗教精神和教育的發展而努力。“佛教青年會”一開始是一個非政治性組織。佛教青年的主張主要是涉及佛教問題和教育問題。佛教青年會開辦了自己的圖書館,出版自己的刊物,1908年創辦《緬甸佛教徒》報,1909年出版英文周刊《緬甸人》和緬文、英文、巴利文月刊《巴利人》。這些刊物宣傳的主要是佛教和教育的內容。1911年7月,佛教青年會成員吳巴佩創辦並出版了全國第一張緬文報紙《太陽報》,開始提出緬甸民族在社會、經濟等方麵的要求。

“佛教青年會”把緬甸青年知識分子團結起來,為維護緬甸人民的宗教、教育、社會和經濟等方麵的權利而努力,喚起了緬甸人民的民族意識,是緬甸走向民族解放運動的第一步,為20年代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作了組織上和思想上的準備。1920年,“佛教青年會”改名為“緬甸人民團體總會”。總會以保護民族利益、反對殖民壓迫為宗旨,很快發展為具有廣泛群眾性的愛國組織。

綜合上述可以了解到,佛教和佛教僧侶在團結緬甸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鬥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為:第一,佛教喚起了緬甸人民的民族主義意識。在20世紀以前,在緬甸,不論是資產階級還是工人、農民階級都沒有形成鮮明的民族主義思想,而佛教作為被壓迫民族的意識形態更能為緬甸人民理解和接受。緬甸淪亡以後,人們常常聚集在寺廟討論宗教問題。在討論中,自然而然地接觸到英國殖民統治和民族問題,從而激發起人們的民族感情和民族精神;第二、佛教是初期緬甸民族解放運動的旗幟。在保衛和複興佛教的旗幟下,緬甸的知識分子走上了民族主義的道路,他們成立組織,團結起來,致力於社會啟蒙活動,表達緬甸人民要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願望;第三、佛教僧侶成為初期緬甸民族解放運動的一支重要力量。很多僧侶投入到反英鬥爭中去,並且以他們在緬甸人民中的威望,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號召人們參加反英運動。吳歐德馬就是愛國僧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緬甸人民經過長期的鬥爭,終於在1948年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的枷鎖宣告獨立,成立了“緬甸聯邦共和國”。

七、緬甸獨立(公元1948年)後的佛教

獨立後,佛教又成為緬甸人民的精神指導和傳統宗教文化。1950年,緬甸政府組建了宗教事務部,憲法也強調了佛教的特殊地位。議會通過《佛教組織法》、《巴利語大學與達摩師法》、《巴利語教育法》等一係列有關佛教的法令,把弘揚佛教文化及其管理用法律的形成固定下來,為其提供了製度上的保證和法律的依據。翌年8月26日,全國性佛教徒組織——佛教評議會在仰光正式成立。緬甸國內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興教高潮。

1950年緬甸政府延請英國巡洋艦到斯裏蘭卡,將珍藏在那裏的佛教聖物——佛牙迎回國內,供人民瞻拜。這次奉迎佛牙的活動是緬甸獨立後國內首次舉行的重大佛事活動。它調動了國內僧俗兩界佛教徒事佛的熱情,同時也拉開了國內一係列重要佛事活動的帷幕,為緬甸佛教複興高潮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1952年,緬甸新政府為迎合廣大佛教徒複興佛教的願望,大興土木,建造寺窟。首都仰光城東有一座小山,名“去祥山”。政府撥款在此修建了一座“世界和平塔”。在塔旁又修造了一座大聖窟。在窟的旁邊,還新建了亞巴拉高耶那大寺,共有600餘間房屋,為世界佛教大學的所在地。還修建了一所規模宏大的圖書館,它們與塔窟組成了一個現代緬甸佛教建築群,是緬甸政府複興佛教,弘揚佛教文化的政績之一,成為現代緬甸佛教的中心地。

1954-1956年,在緬甸召開上座部佛教第六次結集大會,參加者有印度、斯裏蘭卡、尼泊爾、柬埔寨、泰國、老撾、巴基斯坦等國的比丘共二千五百人。會上,根據各國的各種版本和緬甸第五次結集的總結,對巴利文經典進行嚴密的校勘,從而產生了目前最完善的巴利文大藏經版本。

1954年底,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第三屆大會在仰光舉行,這是國際性的佛教會議首次在緬甸舉行,表明了緬甸佛教界和政府參與世界佛教活動的決心,為1958年世佛總部遷到緬甸做了準備。這次會議的召開也為緬甸第六次結集增添了聲色,使兩者相得益彰,相映增輝。

1961年8月,緬甸政府公布關於佛教為國教的兩個法案,10月宣布佛教為國教,但同時又宣布給其他宗教一定的權利,引起包括佛教徒在內的各教教徒的不滿,發生了各宗教間的流血衝突事件。1962年3月,奈溫開始執政,采取措施限製僧侶幹預政治,加強對佛教寺廟和團體的控製。1962年4月,頒布”緬甸社會主義道路“的政策,規定信仰各種宗教的自由,取消以佛教為國教。1965年正式廢除吳努在1949年至1952年為促進佛教發展而製定的幾個法令,緬甸聯邦佛教會也改為緬甸聯邦革命政府佛教整理委員會。從1962年至今,佛教界基本上實行閉關自守政策,當局強調僧侶要遵守戒律,脫離政治。比丘到國外去弘揚化法的活動基本停止,外國學者和僧侶到緬甸學習修禪與研究佛學也受到限製。但由於傳統的佛教及其影響的根深蒂固,使政府不得不有限地參與佛教活動。佛教在緬甸社會仍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和影響。

2.泰國佛教

泰國位於中南半島中央,古稱墮羅缽底。居民為傣族,原住我國雲南省西南部,由於受到漢人壓迫,漸漸遷徙到湄南河、湄公河沿岸,西元七世紀左右,征服近鄰,建立王國的基礎。十三世紀中葉,於湄南河上、中遊分別建立蘭那泰王朝與素可泰王朝,至十四世紀中葉,兩王朝合並定立國都,正式統一,建立阿逾陀王朝,我國稱之為暹羅。統一之前,佛教信仰已頗興盛,造佛建寺的風氣也極普遍,據《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所載,唐朝義淨大師西行求法的時候,泰國佛法已經盛行。傣族人立國前的佛教大約可分為上座部佛教(西元前三世紀)、大乘佛教(八世紀)、蒲甘佛教(十一世紀)、錫蘭佛教(十三世紀)的傳入等四個時期。

素可泰王朝初期的佛教兼揚上座部與大乘,第五代的立泰王精通內外典,著作《三界論》,詳細論述佛教的宇宙觀與人生觀,又領導鑄造佛像,就是現今供奉在彭世洛府大舍利寺的清那叻銅佛,與曼穀善見寺的大銅佛。十四世紀中葉,大城王朝取代素可泰王朝,曾興建佛陀最勝寺、巴考寺;怛萊洛迦王更將舊王宮改為佛寺,命名為最勝遍知寺;拉瑪鐵波底二世更敕造十六公尺高的大佛;頌曇王少年時曾出家,法名淨法,曾下令在一七六七年,皇室傾軋,內亂頻仍,緬甸乘機入侵,後由漢人鄭信光複,建立吞武裏王朝,但隻維持了十五年就發生叛亂,鄭信的部將昭披耶查克裏,乘機殺害鄭信,開創曼穀王朝。昭披耶查克裏就是現今泰國王室之祖拉瑪一世(一七八二至一八○九在位)。拉馬一世曾校訂三藏,改革僧團;拉瑪三世(一八二四至一八五一在位)諭令翻譯三藏及特別論典為泰文;他的弟弟是四世(一八五一至一八六八),曾出家二十七年,法號金剛智,提倡嚴格持戒,創立法宗派,原有的眾多僧侶就稱為大宗派,泰國僧團自此分成兩派,流傳至今;五世朱拉隆功王(一八六八至一九一○)以泰文刊行巴利語聖典,創建大舍利寺學院為高級巴利文研究中心,皇冕學院為高級佛學研究中心,並發行《法眼雜誌》迄今,是泰國佛教流通最久的刊物;拉瑪六世(一九一○至一九二五在位)著有《佛陀覺悟什麼》、《東方猶太》等書;拉瑪七世(一九二五至一九三四在位)改編巴利三藏,成為泰國現行最完備、最新編的巴利三藏;拉瑪八世(一九三四至一九四六在位)時,佛教僧伽組織曾仿照國會形式,僧王為最高領袖,下設僧伽部長、僧伽議會、僧伽法庭。拉瑪四世到六世期間所修建的佛統大塔,高約一二○餘公尺,周圍二四○公尺,為泰國最大的佛塔。

佛教是泰國代代相承的傳統宗教,也是泰國人的生活重心。在四千七百萬人口中,佛教徒占了百分之九十五。由於泰國曆代國王都護持佛教,所以佛教成為泰國國教,僧侶備受敬重,在社會各階層有很大的發言權。甚至王室儀式、國民教育及生活種種,都以佛教作為規範,而且規定男子年滿二十歲時,至少需要出家三個月,每天清晨出外托缽、過午不食。大部分青年僧侶是學生,泰國約有九千所教授巴利文和佛學的佛學院,另有兩所佛教大學,隻教授佛學,長老比丘指導靜坐及修行,或致力於布教、教會行政和心理谘詢。

每年有四個佛教節慶,都是國定假日,法師們透過電視與廣播開示佛法,民眾要受持八關齋戒。佛教與泰國人的一生息息相關,如新居落成、嬰兒出生、生日、結婚等場合,都要邀請法師誦經祈福,尤其重視超薦法會。

一般家庭通常設有佛龕,出外常帶佛像項鏈。路經佛寺,必定恭敬禮拜。每日晨間,自動準備食物,供養托缽僧侶。每逢佛寺舉辦活動,人們便帶著各種糧食前往供養,同時聽聞佛法。

泰國有兩個主要佛教教會,下設各省分會。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八日,“泰國佛教總會”在皇室讚助下成立,全國各地設有七十五個省分會。另有“泰國佛教青年總會”,在一九五○年創立,亦由皇室讚助,全國共有四十五個省分會。“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是個國際組織,成立於一九五○年,以促進佛教發展、實踐佛教理想為宗旨,永久會址設於曼穀。一九八八年,假美國佛光山西來寺舉行第十六屆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星雲被推為榮譽會長,這是該會自成立以來,第一次在西方國家舉行大會,有中國北京與中華台北兩岸的代表,在分裂四十年後,第一次同桌開會。

和平無憂寺和法身寺的建立最為泰國信眾矚目。在曼穀那孔巴東占地一千英畝的佛陀曼陀羅公園,是為慶現代泰國佛教備受泰王和人民護持。僧俗二眾共同麵對西方文明的衝擊,與政府一起引進西方現代教育製度,建立新式教會行政,奠定佛教教育現代化的基礎。泰國所出版的巴利藏經,稱為“暹羅皇家三藏”,普獲各界讚譽。另設立皇家圖書館,以保存佛教聖典。摩訶馬固和摩訶朱拉隆功是特為僧侶設立的兩所佛教大學,一者利於進修佛學,再者便於接受現代教育。

社區發展是泰國佛教另一重要課題。佛教大學和寺院均設有社會福利及鄉區發展的課程,並安排課程訓練農村弘法人員。最近十年來,各寺院及佛教寺院特別在假期舉辦短期出家。

近二十年,青年僧侶赴國外,尤其是往印度深造的人數顯著增加。由泰國皇家推薦來台灣佛光山研習大乘佛法的耀康法師,非但在佛光山接受大乘教育,並且完成了台灣大學的學位,今已返國弘法。另有滿藏法師和覺和法師,亦完成佛光山叢林學院的課程。一九八八年,星雲率領“佛光山泰北弘法義診團”,深入泰北美思樂、金三角、熱水塘等偏遠地區義診弘法,並成立佛光山信徒援助泰北難民村建設功德會,多次組團赴泰國參訪,更在一九九六年設立佛光山曼穀道場,將大乘人間佛教思想帶到泰國,為南北傳佛教的融和播下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