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意見認為,太平天國存在本質上的缺陷,進步的表征底下存在理性的倒退。政治上,太平天國由神權與王權結合,朝中不但階級森嚴,為王為官者的為所欲為,更甚於儒家思想約束下的朝廷。文化上,太平天國對固有傳統文化完全推倒,對傳統知識分子仇視。洪秀全諸王定都天京後,生活糜爛腐化,朝政綱紀紊亂,聖靈亂封。製度上,天朝田畝、資政新篇等綱領隻屬紙上談兵,從未有認真推行,亦不見有任何成效可言。至於所謂“開放科舉考試予女子應考”,僅有一次。

這個政權在曆史上存在非常大的非議,他的“先進性”並沒有得到所有曆史學家的讚同;有觀點認為太平天國是建立在欺壓人性基礎上的另一個殘暴的政權,更加傾向於一個封建社會暴力政權。洪秀全本人也並不被認為是理解基督教教義,他的政策大都未能成功實施或取得成效。郭廷以在《太平天國的極權統治》一文認為:“太平天國是一個低級的迷信,絕對的暴力集團,神權、極權、愚昧的統治,隻為滿足自己的無限欲望,絲毫不顧及大眾的福利,所造成的是遍野的白骨,滿地的荊棘,喪失的生命最少為二千萬至五千萬。”

洪秀全:1814.1.1—1864.6.1,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漢族客家人,原籍廣東嘉應州,清嘉慶十八年十二月初十(1814年1月1日)生於廣東花縣(今廣州花都區)福源水村。太平天國創建者及思想指導者,稱“天王”,原名仁坤。廣東花縣人。道光年間屢應科舉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義中的平等思想,創立拜上帝會,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張建立遠古“天下為公”盛世。

(五) 義和團運動——“扶清滅洋”還是“反清複明”

1、義和團簡介

義和團本來是長期流行在山東、直隸(今河北)一帶的民間秘密會社,清人有人認為與白蓮教等傳統民間秘密團體有關,這一觀點為現今大多數人所接受;然而也有部分人認為義和團源於一種勤王的民團組織。

他們利用設立神壇、畫符請神等方法秘密聚眾,稱為“義和團”,其中摻雜有大量教授信眾“刀槍不入”的愚昧成分。

最初義和拳同當時清朝大部份秘密團體一樣,反對滿族統治,以“反清複明”為口號,遭到鎮壓。隨著中國近代史形勢的發展,以帝國主義侵略為先導的西方勢力的衝突代替華夷之辯滿漢之爭成為主要曆史矛盾,義和團開始支持清朝抵抗西方,改名為“虎神營”,口號也改為“扶清滅洋”。

2、義和團運動過程

1899年冬,山東肥城發生英國聖公會傳教士卜克斯被殺案件,在西方各國連續抗議後,毓賢被清廷免職。新任巡撫袁世凱帶領北洋新軍在山東大力鎮壓義和團。毓賢離職後到北京覲見慈禧太後,向她提出招安義和團。之後獲得調任山西巡撫。戊戌政變後完全控製朝廷的慈禧,對西方反對她廢黜光緒感到十分不滿。

1900年1月,慈禧不顧西方外交人員的抗議,發布維護義和團的詔令。直隸總督裕祿於是由本來剿滅義和團,轉變成扶助義和團。除了向團民發放餉銀外,裕祿還邀請義和團的首領大師兄到天津開壇聚眾。於是山東的拳民湧入直隸。由天津至涿州、保定都有拳民起壇請神、燒教堂、殺洋人、殺清軍、並到處毀壞鐵路及電線杆等洋物。涿州知府更被三萬名拳民占據。慈禧派軍機大臣協辦大學士剛毅和順天府尹趙舒翹到涿州調查。結果剛毅回京後,向慈禧報告“拳民忠貞,神術可用”。朝中莊親王載勳、端郡王載漪、輔國公載瀾亦主撫義和團,向洋人開戰。

5月28日,英國全權公使竇納樂(Claude Maxwell Maald 有感使館區有危險,要求泊在大沽附近的17艘外國戰船增援。337名外國水手及陸戰隊員於5月31日登岸,乘火車於當晚抵京,防衛使館區。另外89名德國及奧國陸戰隊員於6月3日抵京。

6月9日,慈禧調董福祥的武衛後軍進城,駐紮在天壇和先農壇附近。董軍中不少士兵參加了義和團。

6月10日,端郡王載漪出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義和團拳民於同時開始大舉入京。最多時北京的拳民超過十萬。是日起,北京外國使館對外通訊斷絕。

6月11日,日本駐華使館書記杉山彬被剛調入京的清兵甘軍所殺,被開腹剖心。駐天津的各國領使組織二千人的聯軍,由英國的海軍司令西摩爾(Edward Seymour)帶領,乘火車增援北京十一國公使館。因為鐵路被拳民破壞,西摩爾受阻於天津城外的楊村、廊坊一帶,與清兵及義和團展開戰鬥不利,退回城中,致使第一次試圖解除清兵和義和拳民對公使館的圍困失敗。該戰事被清政府及義和團認為是一次抗擊外敵的重大勝利,並被命名為“廊坊大捷”。

6月13日,義和團進入內城,當天燒毀孝順胡同亞斯立堂、雙旗竿(今外交部街西口外)倫敦會、八麵槽(王府井)天主教東堂、燈市口公理會、東四五條西口的美國福音堂、交道口二條長老會、鼓樓西鴉兒胡同長老會、西直門內天主教西堂、西四羊肉胡同基督教堂、石駙馬橋安立甘會、宣武門內天主教南堂共11所教堂。有3200名天主教徒逃入(有42名法兵占據)天主教北堂,2000多名基督教徒逃入東交民巷的使館區。拳民在北京放火燒掉教堂和一切與西洋有關的事物。

6月15日,軍機處曾一度傳旨,令在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及山東巡撫袁世凱速入京。

6月16日,前門一帶約千家(一說四千家)商鋪因老德記西藥房大火而被燒成廢墟,正陽門樓、北京24家鑄銀廠也遭燒毀。拳民同時四處破壞教堂攻擊教民,莊王府前大院被當成集體大屠殺的刑場。除了屠殺教民外,義和團更濫殺無辜,誣指許多市民(包括許多婦女小童)為白蓮教而燒死戮死,如據當時目擊者記載:“鄉民適趨市集,七十餘人悉縶以來;偽飾優伶冠服兒童戲物,指為白蓮教;下刑部一夕,未訊供,駢斬西市。有婦人寧家,亦陷其中,雜誅之,兒猶在抱也”;也有被公報私仇而殺者,如扶持義和團的莊親王載勳、端郡王載漪的好友副都統神機營翼長慶恒一家大小十三口因被尋仇於七月初被全部殺害。而義和團民的不同派別也互相武鬥殘殺。義和團、京師禁軍和甘軍也肆意奸殺婦女,不計其數。

除了屠殺奸淫外,義和團及清軍也擄掠洗劫商戶平民,並將贓物公開拍賣。當時的權貴之家也不能幸免,如吏部尚書孫家鼐、大學士徐桐的家都被搶掠,徐桐(時年八十)更被義和團民拖出批鬥。 是日慈禧召開禦前會議後,一度發出勒令解散拳民的上諭。

6月17日聯軍攻占大沽口炮台。慈禧收到此消息的同時,得到虛假情報,以為外國的要求她歸政於光緒。慈禧態度作出一百八十度轉變,轉為支持義和團及向洋人開戰。命剛毅、載漪、載勳、載濂、載瀾統領義和團,載勳任步軍統領九門提督。

6月20日,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Klemens Freiherr voeler)代表各國前去總理衙門要求保護,途中被清兵伏擊(由於克林德曾經槍殺義和團眾,此次行為被認為是報複);釀成戰爭的導火線。

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緒的名義,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奧十一國同時宣戰。

清廷向各國宣戰的同時,也懸賞捕殺洋人,規定“殺一洋人賞五十兩;洋婦四十兩;洋孩三十兩”。義和團及朝廷軍隊圍攻各國在北京的使館。使館區內被圍人數約3,000人,當中約2000 為尋求保護之華人;400人為外國男性平民,147名婦女及76名小童。另有士兵、水兵及陸戰隊共409人,武裝有3挺機槍及四門小口徑火炮。各國在準備以武力解救使館的同時,各使館築起防禦工事,由英國公使竇納樂負責指揮抵抗。

6月25日,清廷當權派載漪、載勳、載濂、載瀅四兄弟率義和團六十多人直奔瀛台欲弑光緒,被慈禧太後阻止而未果。

事件最終演變為國際軍事衝突,在事件平息之前,約有45,000名來自日本、美國、奧匈帝國、英國(英軍中包括英在威海衛訓練的由中國人組成的中國兵團)、法國、德國、意大利及俄國的八國聯軍以及反抗拳亂的中國軍隊與義和團拳民對戰。7月至8月進軍北京的聯軍指揮官是俄國人Gech 。

7月14日,聯軍占領了天津;直隸總督裕祿兵敗後自殺。

8月4日,聯軍向北京進逼,沿途並沒有遇到真正有力的抵抗。當時沿途的清兵和義和拳民估計有15萬之多,而聯軍總數開始時僅3萬多人(後來有所增加)。時值8月,氣候炎熱而潮濕,加上沿途濃密的玉米地形成天然屏障,為進軍增添了種種困難。

8月11日,清廷處死主和的大臣聯元、立山及徐用儀。

8月14日淩晨,聯軍來到北京城外,經兩天的激戰,到8月15日逐步攻占了北京各城門,隨即與清軍在京城各處展開巷戰。

8月16日晚,八國聯軍已基本占領北京全城。慈禧及皇室在北京陷落之後立即倉皇離開,逃到西安。

八國聯軍進入紫禁城在美國的曆史記載裏,稱這次軍事解除公使館危機行動為中國解救遠征,中國則稱之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在德皇威廉二世的堅持下,瓦德西。(t Waldersee)於8月7日被任為聯軍總司令。然而瓦德西。及德軍在聯軍攻進北京後兩個月才到達中國。他們因為熱切執行威廉二世7月2日發布的命令:“你們知道,你們麵對一個狡猾的、勇敢的、武備良好的和殘忍的敵人。假如你們遇到他,記住:不要同情他,不要接收戰俘。你們要勇敢地作戰,讓中國人在一千年後還不敢窺視德國人。”四處擄掠,而備受批評。威廉二世的這段講話是對5世紀匈奴入侵歐洲的回憶。後來這段話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英國人借用來貶損他們的德國敵人。

俄國除了與隨聯軍進攻北京外,更另外從南北兩路派二十餘萬人進占中國東北。北路俄軍8月攻占黑龍江省城齊齊哈爾,至9月占領吉林省城吉林;南路8月占據營口,10月占領沈陽,10月6日兩軍會師,占據了東北全境。

在清政府尚未向各國宣戰時,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鐵路大臣盛宣懷、山東巡撫袁世凱、閩浙總督許應騤等即商議如何保存東南各省的穩定,避免列強有借口入侵;同時密議盤算倘若北京失守而兩宮不測,當由李鴻章作總統支撐局麵。清政府向十一國宣戰後,劉坤一、張之洞、李鴻章,和閩浙總督許應、四川總督奎俊、山東巡撫袁世凱,即和外國達成地方上的協議,稱東南互保。他們稱皇室詔令是義和團脅持下的“矯詔、亂命”,在東南各省違抗支持義和團的命令。

而清朝皇室逃往西安途中,就已命令各地官兵剿滅義和團。9月7日,清廷發布上諭,稱“此案初起,義和團實為肇禍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鏟除不可”。中外勢力的聯合導致了義和團運動的失敗。同時,清政府派慶親王奕劻及李鴻章為全權特使,與各國和談。

1900年10月,李鴻章抵達北京,向八個占領國展開談判。當中俄國誌在另約取得中國的東北;德、法、日、意皆有瓜分中國領土的想法;但英、美則以商業為重,希望保持在華的貿易利益,對俄國的擴張存有戒心,故此反對各國的領土要求。李鴻章從國際法上,提出義和團為叛逆,皇室之前的宣戰詔令是被挾持之下發出;不承認中國與十一國交戰;事件是外國派兵來華助剿叛亂。故此各國無割地的理據,而中國則隻有賠償軍費的義務。最後達成的《辛醜條約》的正式名稱,亦隻是一個中國與十一國之間的賠償協定(Settlement Protocol),而並非交戰國之間的正式和約(Peace Treaties)。

至今,西方國家仍然以“拳民暴亂”(Boxer Rebellion),來稱呼整個義和團及八國聯軍事件。

3、義和團運動的影響

據統計,共有241名外國人(天主教傳教士53人,新教傳教士及其子女共188人,其中兒童53人)、2萬多名中國基督徒(天主教18000人,新教5000人)在1900年夏天的屠殺中死亡。

在山西,全省被殺的中國天主教徒計據說有5700餘人,新教徒也有數千人,其中以內地會為最多,其他屬於公理會,英國浸禮會等。7月9日,在太原巡撫衙門前,巡撫毓賢殺死天主教方濟各會傳教士12人(意大利籍艾士傑和富格辣2位主教,3位神父、修士,7名修女),新教傳教士及其家屬子女34人(屬於英國浸禮會和壽陽宣教會,其中兒童11人),共計46人。山西是全國仇殺外僑和平居民最多的省份。

在內蒙古,7月19日,清軍馬隊攻進蒙古西南教區主教座堂所在的二十四頃地,村內大批天主教徒被殺,比利時籍的韓默理主教則被“手足合係,貫以竹竿,”然後“以鐵索穿肩骨,囚以籠”,到處遊街,7月24日,在托克托城被殺。蒙古東部教區則發生灤平縣活埋神甫事件。蒙古中部教區除在西灣子(河北崇禮)主教座堂避難的5000多教友外,絕大部分(3200多人)被殺。

在直隸(河北),由於總督裕祿和臬司廷雍的支持,義和團遍及全省各縣,該省大批天主教徒(至今該省仍是中國天主教徒最集中的省份)突然麵臨死亡的威脅,紛紛在各處天主教徒集聚的村莊築堡壘頑抗。7月20日,陳澤霖率領的清軍攻破景州朱家河村,聚集在該村的3000多天主教徒與兩神甫,不分男女老幼,盡戮,是1900年一次性死亡人數最多的屠殺事件。朱家河所在的50575名教徒,死亡了5153人,隻有獻縣張莊耶穌聖心主教座堂幸存。保定附近的東閭村集中了9000名天主教徒在此避難,由於擊退了4萬名義和團的進攻,戰後成為北方著名的聖母朝聖地和中國天主教信徒最集中的一個村落。

在奉天(遼寧)被殺的天主教徒有1400多人,其中有1名主教,10名神甫。在浙江的衢台二州,也發生了集體屠殺事件。湖南衡州和陝西,也發生主教神甫被殺事件。在山東、河南,教堂被毀者占十之七八。

在中國公眾看來,清朝皇室在事件中行徑愚眛,在聯軍勢力前倍受羞辱,一再顯示了清政府的昏庸、腐敗與無能,其統治威信大幅下降。東南各省總督在事件中違抗中央命令,事後沒有受罰反而得到褒獎。各地方開始被容許出現不同於中央的政治意願,自始中央集權開始解體。十年後,公眾對清政府的反感達到了頂點。1911年武昌爆發辛亥革命,各省再次違抗清室,宣布獨立。最終清朝滅亡,民國始建。而地方政治實力上升所造成的割據局麵,一直影響整個民國政局。

義和團運動雖然當時被西方認為是一場扶清的排外運動,但其也確實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清政府的統治能力。其後繼續掌握朝政的慈禧太後,與及她的繼承人也認識到無論先前的態度如何,若想避免清朝滅亡,中國勢必進行改革。在此以後至1912年清朝覆亡以前實行了多種新政,但始終無法扭轉形勢。

俄國乘機占據了大量中國東北(或稱滿洲)的領土。俄國對遼東的租界(1898年)被正式得到承認。俄國的行動威脅英美所希望維持的中國的領土完整及貿易開放(門戶開放)政策;並最終與在遼東和滿洲東部省份希望擴展勢力範圍的日本衝突。經過兩年的談判,最終雙方關係破裂並在1904年2月爆發了慘烈的日俄戰爭。

八國聯軍中德俄兩軍被普遍認為在鎮壓義和拳暴亂中最為野蠻凶悍,而且軍紀較差,而美日軍隊被認為“嚴守紀律,不擾居民”。德軍因其凶悍被冠以綽號為“匈奴”。

義和團運動雖然當時被西方認為是一場扶清的排外運動,但其也確實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清政府的統治能力。其後掌握朝政的中國慈禧太後也認識到無論先前她的態度如何,若想避免清朝滅亡,中國勢必進行改革。在各大帝國中,日本由於率先協助軍事鎮壓義和團拳亂而得到國際威望,這也是日本皇軍第一次被視為一隻國際力量。如上所述,由於日本皇軍在遼東和滿洲東部省份希望擴展勢力範圍而長期與沙俄軍隊的矛盾最終使得兩年的談判破裂並爆發戰爭。德軍在鎮壓義和拳暴亂後被冠以綽號為“匈奴”。而在沙俄方麵,俄國對遼東的租界(1898年)被正式得到承認。

義和團的行為除了殺害無辜的外國人外、也直接造成許多無辜的中國人(數量遠超過洋人及教民)受害,而且針對對象從光緒帝(所謂一龍)、李鴻章、奕匡(所謂二虎)、京官大臣(所謂十三羊,或謂三百羊,宣稱京官除十八人外全應殺)至洋人、教民、普通百姓(所謂十毛),無法無天,除屠殺外,也奸淫據掠,其不人道處比八國聯軍更甚,不論以中外的傳統道德觀點來看、義和團的行為實屬野蠻殘暴。如據當時記載:“城中日焚劫,火光連日夜……夙所不快者,即指為教民,全家皆盡,死者十數萬人。其殺人則刀矛並下,肌體分裂,嬰兒生未匝月者,亦殺之殘酷無複人理”,“京師盛時,居人殆四百萬。自拳匪暴軍之亂,劫盜乘之,鹵掠一空,無得免者。坊市蕭條,狐狸晝出,向之摩肩擊轂者,如行墟墓間矣。”“義和團之殺教民毛子也,備諸酷虐,銼舂,燒磨,活埋,炮烹,支解,腰殺,殆難盡述。京西天主堂墳地,悉遭發掘,若利瑪竇,龐迪我,湯若望,南懷仁諸名公遺骨,無一免者。勝代及本朝禦碑,皆為椎碎。保定屬有張登者,多教民,團匪得其婦女,則挖坑倒置,填土露其下身,以為笑樂。”

哲學家唐君毅認為義和團運動是中國民間道教與西方基督教之間的宗教戰爭。他說:“與近代中國文化問題,及西方經濟、政治、宗教之力量之傳入,密切相關之大事件,一為太平天國之亂,一為義和團之變。如果要在中國史上找宗教戰爭,則此二者在一義上,亦可說是宗教戰爭。太平天國,可說是變相的基督教與儒教之戰爭。而義和團則是民間的道教與基督教之戰爭。當然太平天國與義和團之事件,其產生之原因主要是政治的,太平天國是要排滿,義和團是要滅洋。但在口號標語上說,太平天國明是打著上帝的旗幟,而義和團之口號,亦是要排斥洋教,而打著中國道教諸神的旗幟。此中不能說莫有中西宗教思想的衝突的問題在內。因而亦可說為一宗教戰爭。如西方之宗教戰爭,其背景中亦兼有政治經濟的原因,而不失其為宗教戰爭。此二次宗教戰爭,第一次中國之儒教勝了,第二次中國之道教敗了,連整個中國亦敗在西方國家之前。自此下去,西方教士之傳教事業,更日益在下層社會,進行無阻。”

裕祿:1844-1900,清末大臣,字壽山,喜塔臘氏,滿洲正白旗人。湖北巡撫崇綸子。義和團運動時,裕祿為清廷主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