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國古典園林的概述(3 / 3)

明、清的園林藝術水平比以前有了提高,文學藝術成了園林藝術的組成部分,所建之園處處有畫景,處處有畫意。

明、清時期造園理論也有了重要的發展,出現了明末吳江人計成所著的《園冶》一書,這一著作是明代江南一帶造園藝術的總結。該書比較係統地論述了園林中的空間處理、疊山理水、園林建築設計、樹木花草的配置等許多具體的藝術手法。書中所提“因地製宜”、“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等主張和造園手法,為我國的造園藝術提供了理論基礎。

元、明、清三代皆建都北京,從元朝的元大都到後來易名北京,明清兩代它又是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西郊,自然條件比較好,經幾代修建,成了園林勝地。

這一時期宮苑園林的代表作是西苑和太液池。至明朝天順年間,北海與中海、南海連在一起,總稱西苑,共同組成北京城內最大的風景區。現在的北海共有七十多萬平方米,其水麵占了—半以上,視野比較開闊。立於水麵南部的瓊華島,是三海的重點,以它那高聳的白塔,玲瓏的山石和各種園林建築組成了一個整體。

北海的整個布局以白塔山為中心,形成湖中有山的四麵景觀。白塔山是擴大北海時挖土堆山而成的。山高僅32.6米,周長973米,白塔高35.9米,據說當時是從北宋汴梁劫掠來大量的太湖石,並仿宋朝營建艮嶽的意境和某些形式,疊山植樹。白塔山不高,但有峰石奇秀,林壑之美。如從白塔山頂俯瞰,春天繁花似錦,楊柳依依;夏日,北海水麵上蓮葉一片,荷花映日;秋來,楓葉等樹木的色彩絢麗多彩;冬天,整個北海成了一片雪海,湖山銀裝素裹,使人耳目清新。

在總體布局上,東、南兩麵有石橋與岸邊有機地聯係在—起,更與東麵的景山、故宮互相輝映。借景山、故宮於北海,構成了一幅景色壯麗的園林畫麵。正如明朝人遊記中所說:“東望山峰倒蘸於太液波光之中,黛色嵐光,可悒可掬”。

如今,當你站在北海的西岸向東望去,遠借景山五亭,倒映水中,暗影浮動,為北海大為增色。白塔山之北,臨水有雙層的遊廊,東起倚睛樓,西至分涼閣,共六十楹,中部有漪瀾堂、道寧齋二閣,從上層兩側之廊折下,是一組節奏韻律極好的獨特建築。在此處看山時,山坡上點綴假山,亭閣錯疊,洞室相通,高下曲折。北瞰碧波,視野開闊。這種遠眺近覽借景等手法,正是我國園林藝術中優秀傳統手法的運用。

清朝,尤其在乾隆年間,除重修增建瓊華島半月城、智珠殿以外,又在北海的東岸建畫舫齋等,在北海的北岸修建靜心齋、天王殿、琉璃閣、萬佛樓等。其中靜心齋是北海園的園中之園,而小園之中又用小的幾組院落和山石樹木組成多變的空間,堆石疊山的奇巧和空間層次的多變,實為佳構。

明清宮苑,特別是清朝的園林,除繼承了曆代苑園的特點外,又有新的發展。它的特點是使用上的多功能,如聽政、看戲、居住、休息、遊園、讀書、受賀、祈禱、念佛以及觀賞和狩獵,栽植奇花異木等,如在著名的圓明園中,連做買賣的商業市街之景也設在其中,直可以說是包羅了帝王的全部活動。

還有一個特點是建造的數量大,特別是清朝,園林藝術裝飾豪華、建築尺度大、莊嚴,園林的布局多為園中有園。在有山有水的園林總體布局中,非常注重園林建築起控製和主體作用,也注重景點的題名,形成清代山水園林與建築宮苑的明顯特點。這種園林藝術的代表作,如北京西郊的圓明園、頤和園、承德的避暑山莊以及故宮中的乾隆禦花園,還有眾多的私家園林。

康熙統一中國後,成為清代的全盛時期,他修建禁中三海,又建靜明園、暢春園、萬春園和熱河避暑山莊等。乾隆登位後,效法康熙,此人能書善畫,又喜歡遊覽風景名勝和園林。他曾六下江南,所見江南一些好的風景和園林建築的重要景觀,都仿製建造在宮苑中。他大興園林工程,幾乎把所有清代的離宮別苑都加以改建修飾。

康熙在位六十年,期間修建圓明園的工程一直未停過,後又雍、乾、嘉、道、鹹五朝,一百五十年的經營,建成了我國曆代王朝前所未有的、世界園林史上奇跡的皇家園林——圓明園。清代帝王還廣收古今中外珍貴文物藏於園中,使風光絢麗的園林,同時成為宏偉壯麗的博物院。

乾隆在《圓明園圖詠》後記中,曾得意地寫道:“規模之宏敞,丘塹之幽深,風土草木之清佳,高樓邃室之具備,亦可觀止……。到過圓明園的一位法國天主教士,曾稱讚圓明園為“萬園之園’。

可惜這座世界上無與倫比的園林藝術傑作,宏偉壯麗的圓明園,世界上最豪華的瑰麗宮苑,卻在鹹豐十年(1860年)十月,於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侵略者攻進北京,闖進圓明園,進行了瘋狂的搶劫。爾後,又在1860年的10月18日清晨,英國的一個騎兵加強團進園縱火,全園頓成火海,火勢三日不止。在短時間內,這個應用了無數的工匠、人力修建而成的千姿百態、美不勝收的圓明園,被焚掠殆盡。宏偉美麗的園林,已經變成灰燼,它不僅是損失了園中所藏中國曆代珍傳的文物和各種金器珠寶,更重要的是毀壞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明園,這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和創傷,這在人類文化史上的損失是無法估計的,也深為世界人土所婉惜。

圓明園的興起到被英法帝國主義毀壞,從園林建設這一個側麵也是清朝的興亡史。顯然清政府也想修複它,但始終未能如願,這與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國窮民窮有關。

清朝皇家園林的另一代表作,是位於北京西郊10公裏處的頤和園,頤和園是由昆明湖和萬壽山兩大部分組成,明代有西湖之稱,曾在此建園靜寺。清乾隆時期,在此挖湖堆土於湖東岸成為東堤,以此蓄湖水,改名萬壽山、昆明湖。在國靜寺舊地建大報恩延壽寺,又置亭、台、樓、閣、軒、榭之後,易名清漪園,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被毀。光緒十四年(公元1887年),慈禧挪用海軍軍費重修之後,改名頤和園。這座占地290公頃的大型天然山水四林是中國最後的一座皇家園林,慈禧太後曾在這裏居住和處理朝政,因此頤和園具有“宮”和“苑”的雙重功能。 現存皇家園林最大的是避暑山莊,清初這裏還隻是帝王狩獵途中的一座行官。由於這一帶地區峰奇水美,氣候宜人,又離京城較近,自康熙四十年(1701年)起,開始營建大型離宮別館。至乾隆年間,在山巒連綿起伏,鬆林蒼鬱的自然山地,建成了這座規模宏大的宮苑。

為修建皇家宮苑,無論是康熙還是乾隆,他們都遍訪名勝,看到名園美景,便命人記下,回京後即在園內仿造。他們曾遊遍江南的無錫、蘇州、杭州、嘉興、揚州、鎮江等地,被江南私家園林藝術中那種極為高超的藝術手法所吸引。

在宮宛園林中,許多造景皆模仿江南山水,吸取江南園林的特點。如頤和園中的諧趣園,是模仿無錫寄暢園;後湖的蘇州街,是模仿蘇州江南水鄉風光;昆明湖上西堤六橋,是模仿杭州西湖蘇堤六橋;承德避暑山莊的小金山,則是模仿鎮江金山寺的金山亭;避暑山莊的煙雨樓是模仿嘉興南湖的煙雨樓;文津閣是仿寧波天一閣等。圓明園中的許多景點與題名也多直接套用蘇抗的園林景觀題名,如“平湖秋月”、“三潭印月”、“雷峰夕照”、“獅子林”等等。眾多的景與題名,也都與江南著名園林藝術的景與題名對得上號,多處模仿江南園林的設計構思,或具體的布局手法。

不管是專供以宴為主的內苑北海,還是以清代皇帝“避喧聽政”、“避暑還涼”的圓明園、熱河避暑山莊、頤和園等,都有帝王受理朝政的宮殿以及朝署值衙,作為大臣視事的功能作用。以上類型的園林,我們都統稱它為皇家園林。皇家園林的藝術特點也就在於:存山淡冶如笑,宜遊;厚山青翠欲滴,宜觀;秋山明淨汝妝,宜登;冬山慘淡好睡,宜居。

幾百年間,北京除修建過規模宏大的帝王宮苑外,還興建了大量的宅園。明清時期,城市宅園發展較快,其中著名的私家園林有五十餘處,清朝時期有一百多處。如有名的北京恭王府邸園,至今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又因為它有“大觀園”之疑,更引起人們的重視。

恭王府是府邸與宅園相結合的園林建築。府邸部分由三組氣魄雄偉的宮殿式建築組成,而從府邸進入園林部分,是一道恰如縮小了的城關,把府邸與園子分割開來,這在我國的園林設計布局中是非常罕見的。它把城牆的門洞作為入後花園的園門,在城門洞拱卷的上麵,有花崗石一塊,上刻“榆關”二字,點出了與一般園林入口的不同,城牆上還保存著完整的城垛口。

府邸在城牆之南,園邸在城牆之北,城牆東西向布置。城牆南北兩側皆疊置以青石為主的假山,攀登假山,即可登上城牆。假山低處,城牆顯露,假山高處,又可俯視城牆,假山與城牆渾為一體,處理得非常得體自然。

站在“榆關”之頂,隻見東端豎有非常顯眼的青石一塊,上刻“翠雲嶺”三字。妙在這“翠”字上,點出了恭王府邸園城市山林的意境。北部園景軒謝隱約,竹影扶疏,林木參差,蔥籠蔭鬱,正是“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好去處。

從“榆關”下行,沿著山澗小徑,石級時而上下蜿蜒,時而有平台過渡。到了山下的北部,回頭望去,那假山簇擁著城牆,象馬蹄形一樣兜抱全園。以青石為主疊成的假山,使人有山石崢嶸,群峰聳翠,剛勁挺拔之感。前行,穿過“青雲片”洞門,迎麵有一塊五米多高的太湖石峰,上刻“福來峰”三字,也有人稱為飛來峰,此石既有嶂景的作用,也有景觀的作用。

在這奇峰異石之東,有青石假山對峙。在青石假山東麵有方井一口,據說汲水順石槽可流至“流杯亭”內。這裏疊石檀木,增建亭宇,布置自然、秀雅,使人有坐石可品泉、憑欄可觀花的清意幽新之感。

在“福來嶺”之北,有一池清水橫在眼前,在這水池北岸南望時,才發覺它的妙處所在。假山水麵遙相呼應,山水多變,高下有致,近處獨峰聳翠,秀映清池,使人絕無孤山獨水之感,又有隱露於山林中的城牆。正有“一城山水半城湖,全城盡在湖水中”的畫意。在這裏,方使人體會到此種山、城、水、亭、綠化等組景的布局手法之奧妙了,真可堪稱園林藝術的佳作,這也是恭王府與其它園林藝術極為不同的重要藝術特點。

從這裏往東,有一組“鳳尾森森,龍吟細細”的小庭院,幽深而清靜的院落內回廊曲折,翠竹搖曳,清意幽新的庭院建築成了邸園中的小園,與山石水景區形成封閉與開朗的對比,成為園中之園。傳說,這裏曾是林黛玉住過的“瀟湘館”。此庭院有回廊與戲樓和該園的主要建築後堂相連接。後堂位於園邸中軸線的中心,在這後堂的北麵,便是全園的主景部分:觀月台。

觀月台在假山的頂部,山前臨一池湖水,池中點以玲瓏的山石,假山石腳的結構是下為洞,上為台,湖石疊置橫臥懸挑很有章法,台上建榭,下為洞壑,洞內正中,有康熙手書“福”字碑。洞之東西各有爬山洞,盤上洞頂,是自然式小平台,由此拾級而上,可達頂部平台,台上之樹是全園中軸線上最高點——觀月台了。

站在這觀月台上,俯視全園,使人聯想起《紅樓夢》第七十六回中,史湘雲對景色的逼真描寫:“這山上(凸碧堂)賞月雖好,總不及近水賞月更妙。你知道這山坡底下就是池沿,山凹裏近水一個所在,就是凹晶,可知當日蓋這園子,就有學問,這山之高處,就是凸晶,山之低窪處,就叫凹晶……這兩處,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曲,一山一水,就是特因玩月而設此地,有愛那山高月小的,便往這裏來;有愛那皓月清波的,便往那裏去”。

順著史湘雲當年指點的山澗登道,下到“凹晶”處看時,果然使人會聯想起曹雪芹所描繪的一番情景,“隻見天上一輪皓月,池中一個月影,上下爭輝,如同置身於晶宮殿室之內,微風一過,粼粼然皺碧疊紋,真令人神清氣爽”。身臨其景,確有心曠神怡之感。

從觀月台北麵沿疊石假山下來,到最後一排書齋,依它為主組成了最後部一進庭院。它是全園的收尾處。這裏的登山盤道與書齋建築相連,山腳懸挑與建築台基相接,下麵騰空的台基與東西走向的通道組成了別出心裁的立體交通。遊完全程,會感到我國古典園林的造園家所提出的“可行、可望、可遊、可居”的四條園林藝術空間的處理標準,在恭王府中皆兼有之。

恭王府整個園邸平麵成方形,東西長約170米,南北寬約150米,總麵積約38.5畝。由於恭王府園邸中某些景點與曹雪芹所描寫的大觀園景點有許多相似之處,使該園成了注目之地。而目前的恭王府,至今保存尚完好,這確實是非常可貴的,1983年已經開始修整。

至於這所府邸和園邸是否就是《紅樓夢》中的榮國府,確實難講。但是就在這深宅大院裏,類似賈母、賈政、王熙風、薛寶釵等這樣的人物,在這裏住過,大致是可以肯定的。到底是曹雪芹以它為模特兒來寫“大觀園”,還是恭王府中的園邸以曹雪芹所設計的大觀園的意境來布置恭王府,這都需要以認真的態度來考證。

6.古典園林的分類

按園林基址的選擇和開發方式分,可以分為:

人工山水園

我國造園發展到完全自覺創造階段而出現的審美境界最高的一類園林。 這類園林均修建在平坦地段上,尤以城鎮內居多。在城鎮的建築環境裏麵創造模擬天然野趣的小環境,猶如點點綠洲,故也稱之為“城市山林”。

天然山水園

一般建在城鎮近郊或遠郊的山野風景地帶,包括山水園、山地園和水景園等。

興造天然山水園的關鍵在於選擇基址,如果選址恰當,則能以少量的花費而獲得遠勝於人工山水園的天然風景之真趣。

按占有者身份、隸屬關係分,可以分為:

皇家園林

是專供帝王休息享樂的園林。 古人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在統治階級看來,國家的山河都是屬於皇家所用的。所以其特點是規模宏大,真山真水較多園中建築色彩富麗堂皇, 建築體型高大。 現存為著名皇家園林有北京的頤和園、北京的北海公園河北承德的避暑山莊。屬於皇帝個人和皇室所私有,古籍裏稱為苑、苑囿、宮苑、禦苑、禦園等。

私家園林

是供皇家的宗室、王公官吏、富商等休閑的園林。其特點是規模較小所以

常用假山假水,建築小巧玲瓏,表現其淡雅素淨的色彩。現存的私家園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蘇州的拙政園、留園、網獅園,上海的豫園等。 屬於民間的貴族、官僚、縉紳所私有,古籍裏麵稱園、園亭、園墅、池館、山池、山莊、別業、草堂等

寺觀園林

佛寺和道觀的附屬園林,也包括寺觀內部庭院和外圍地段的園林化環境。

按園林所處地理位置分,可以分為

北方類型

北方園林,因地域寬廣,所以範圍較大;又因大多為白郡所在,所以建築富麗堂皇。因自然氣象條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園石和常綠樹木都較少。所以秀麗媚美則顯得不足。北方園林的代表大多集中於北京、西安、洛陽、開封,其中尤以北京為代表。

江南類型

南方人口較密集,所以園林地域範圍小;又因河湖、園石、常綠樹較多,所以園林景致較細膩精美。因上述條件,其特點明媚秀麗、淡雅樸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麵積小,略感局促。南方園林的代表大多集中於南京、上海、無錫、蘇州、杭州、揚州等地,其中尤以蘇州為代表。

嶺南類型

因為其地處亞熱帶,終年常綠, 又多河川,所以造園條件比北方、南方都好。 其明顯的特點是具有熱帶風光,建築物都較高而寬敞。 現存嶺南類型園林,有著名的廣東順德的清暉園、東莞的可園等。

除三大主題風格外,還有巴蜀園林、西域園林等各種形式。

中國古典園林對東西方園林的一些共有的設計理念有著自己的處理手段;而且融合了自己曆史、人文、地理特點後,也表現了自己的一些獨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