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著名的私家園林(2 / 3)

獅子林位於位於蘇州市園林路,始建於元代,至今園中的許多勝景猶在。獅子林平麵成長方形,麵積約15畝,東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牆峻宇,氣象森嚴。獅子林以湖石著稱,假山既多且精美,洞穴岩壑,奇巧盤旋、迂回反複,有“假山王國”之譽。園內有燕譽堂、立雪堂、指柏軒、見山樓、古雪鬆閣、暗香疏影樓、雙仙香館、貝生樓、問梅閣、荷花廳、扇子亭、真趣亭、飛瀑亭等建築。獅子林的古建築大都保留了元代風格,為元代園林代表作。園內四周長廊縈繞,花牆漏窗變化繁複,名家書法碑帖條石珍品70餘方,至今飲譽世間。獅子林假山是中國園林大規模假山的僅存者,具有重要的曆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9.蘇州藝圃

藝圃又名敬亭山房,位於蘇州市文衙弄,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是具明代藝術特色的小型園林。全園麵積約0.33公頃,住宅占了大半,園林部分僅約0.13公頃。此園的住宅部分直接臨水,與園林相交融。臨水的水閣為住宅的一部分,在此可將全園景致盡收眼底。這座園林在整體山林的處理上,特別在與樹木的結合上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山上的六角亭置於主山峰之後,通過樹林隱約露出亭頂,加深了空間距離感,反襯出前景的高聳。此園保持明末清初景觀風貌和部分建築,是研究蘇州園林史的重要實例。

10.蘇州鶴園

鶴園位於蘇州市韓家巷。清光緒年間道員洪鷺汀始築。鶴園總麵積3千1百多平方米,小巧緊湊,簡潔幽雅。東宅西園並列,宅三進。園內水池居中,小橋淩波,竹石花木環池而布,右亭左館隔池相望。北部為主廳“攜鶴草堂”,結構精巧,前廊東西門楣有龐蘅裳自題“岩扉”、“鬆徑”磚額。堂前有湖石“掌雲峰”,以形名。池南有四麵廳額“枕流漱石”,與主廳隔水相對。“聽楓山館”又稱“鶴巢”,隱現於園北翠竹叢中。園中池水似鑒,修廊如虹,風亭月館掩映於山石之間。後歸吳江龐屈廬,其孫龐蘅裳複加修建,一時成為文人雅集酬唱之地。

全用優美湖石堆疊,山雖不高而有峰巒洞穀,與樹木山亭相映。

11.蘇州網師園

網師園位於蘇州市闊家頭巷,占地約半公頃,原建於宋代,現在的園林為清乾隆時期重建。網師園是古代蘇州世家宅園相連布局的典型,東宅西園,即以池水為中心,由東部住宅區、南部宴樂區、中部環池區、西部內園殿春簃和北部書房區等五部分組成。園區位於住宅西側。園的南半部分為居住宴聚的小庭院,有小山叢桂軒、蹈和館、琴室等建築。北半部分則為書房式休憩地,有五峰書屋、看鬆讀畫軒、集虛齋、殿春籍等建築。中部則以水池為王,點綴以花木山石。被譽為蘇州園林之“小園極則”,在全國的園林中,亦居上選,是“以少勝多”的典範,堪稱小型古典園林之代表作。

12.蘇州怡園

怡園位於位於蘇州市中心人民路中段,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浙江寧紹台道顧文彬始建,至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全園建成。怡園在蘇州園林中建造最晚,得以在建造風格上吸取了蘇州各古典園林之特色而自成一格。全園麵積約9畝,東西狹長。園景分為東西兩部,中以複廊相隔,廊壁花窗,溝通東西景色,得以增加景深。廊東以庭院建築為主,曲廊環繞亭院,綴以花木石峰,從曲廊空窗望去皆成意蘊豐富的國畫。廊西為全園主景區,池水居中,環以假山、花木及建築。中部水麵聚集,東西兩端狹長,並建曲橋、水門,以示池水回環、涓涓不盡之意。池北假山,全用優美湖石堆疊,山雖不高而有峰巒洞穀,與樹木山亭相映。

13.蘇州五峰園

五峰園在蘇州市閶門西街下塘,今五峰園弄,占地約2.5畝。園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為長州尚書楊成所築,俗稱“楊家園”。一說園為文征明之侄畫家文伯仁所築,文伯仁號五峰老人。園中五座太湖石峰,高二丈,頗極皺瘦玲瓏之致,並峙高阜間,形似老丈,又名五老峰,分別為“丈人峰”、“觀音峰”、“三老峰”、“慶雲峰”及“擎雲峰”。全園以五峰勝,輔以水池,有峭壁、峽穀、山洞、石橋、古樹、旱船、園亭諸景。園西南角有土墩,俗傳為唐柳毅墓。該園屢易其主,抗日戰爭前後,園散為民居。園因年久失修,水池填塞,二座石峰傾倒。1982年,五峰園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14.上海豫園

豫園位於上海老城廂東北部,北靠福佑路,東臨安仁街,西南與老城隍廟、豫園商城相連。它是老城廂僅存的明代園林。園內樓閣參差,山石崢嶸,湖光瀲灩,素有“奇秀甲江南”之譽。豫園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原係潘氏私園。清末小刀會起義時,曾以園內點春堂為城北指揮部。豫園曆經興廢,日趨荒圮。解放後,人民政府對豫園進行了大規模修葺,當年景觀大半恢複。全園可分四大景區,呈現不同特色,構思精巧,布局細膩,以清幽秀麗、玲瓏剔透見長,具有小中見大的特點,體現出明清兩代南方園林建築的藝術風格。豫園內還收藏上百件曆代匾額、碑刻,大都為名家手筆。豫園1959年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3月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豫園園主潘允端,是明刑部尚書潘恩之子。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潘允端以舉人應禮部會考落第,萌動建園之念,在上海城廂內城隍廟西北隅(今安仁街東的梧桐路、馬園弄一帶)家宅世春堂西的大片菜畦上“稍稍聚石鑿池,構亭藝竹”,動工造園。嘉靖四十一年,潘允端出仕外地,無暇顧及建園,其《豫園記》中說:“垂二十年,屢作屢止,未有成績。”

萬曆五年(1577年),潘允端自四川布政司解職回鄉,便集中精力再度經營擴修此園,“每歲耕獲,盡為營治之資”,並聘請園藝名家張南陽擔任設計和疊山。此後,園越辟越大,池也越鑿越廣。萬曆末年竣工,總麵積稱70餘畝。全園布滿亭台樓閣,曲徑遊廊相繞,奇峰異石兀立,池沼溪流與花樹古木相掩映,規模恢宏,景色旖旎。

明代中、後葉正值江南文人造園興盛時期,上海附近私家園林不下數千,而豫園“陸具嶺澗洞壑之勝,水極島灘梁渡之趣”,其景色、布局、規模足與蘇州拙政園、太倉山園媲美,公認為“東南名園冠”。

潘允端在《豫園記》中注明“匾曰‘豫園’,取愉悅老親意也”。“豫”,有“安泰”、“平安”之意。足見潘允端建園目的是讓父母在園中安度晚年。但因時日久拖,潘恩在園剛建成時便亡故,豫園實際成為潘允端自己退隱享樂之所。潘允端常在園中設宴演戲、請仙扶乩、相麵算命、祝壽祭祖、寫曲本、玩蟋蟀、放風箏、買賣古玩字畫等,甚至打罵奴婢、用枷鎖等懲罰僮仆。僧尼、相士、妓女、三教九流以及食客等頻繁出入豫園。由於長期揮霍無度,加上造園耗資,以致家業衰落。潘允端在世時,已靠賣田地、古董維持。潘允端死後,園林日益荒蕪。明末,潘氏豫園一度歸通政司參議張肇林(潘允端孫婿)。清初,豫園幾度易主,園址也被外姓分割。康熙初年,上海一些士紳將豫園幾個廳堂改建為清和書院,堂中供奉鬆江知府張升衢長生祿位。書院尚未修竣,張升衢遭貶黜,隨即停工。園中亭台傾圮參半,草滿池塘,一些地方成了菜畦,秀麗景色已成一片荒涼。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上海士紳為公共活動之需,購得城隍廟東部土地2畝餘建造廟園,即靈苑,又稱東園(今內園)。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一些豪紳富商集資購買廟堂北及西北大片豫園舊地,恢複當年園林風貌。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竣工,曆時20餘年。因已有“東園”,故謂西邊修複的園林為“西園”。園基原稱廣袤70餘畝,據同治七年(1868年)清丈,不足37畝。

修複後的西園、東園性質上已非私家花園,成了供城邑士人鄉紳們集會雅玩的寺觀園林,但規模布局還依照潘氏豫園,保留了文人宅園明秀雅潔的風貌。原臨荷花池的樂壽堂已頹圮,複建西園時,在原址上建起形製高大、華麗寬敞的三穗堂。

鴉片戰爭時,豫園遭破壞。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農曆五月十一日,英軍從北門長驅直入,駐紮豫園和城隍廟,司令部設在湖心亭。豫園“風光如洗,泉石無色”。鹹豐五年(1855年)小刀會起義失敗,清軍駐紮豫園,香雪堂、點春堂、桂花廳、得月樓、花神閣、蓮廳皆遭損毀。鹹豐十年,太平軍東征,清政府請洋槍隊入城防守,豫園又作兵營,“西園石山,盡拆填池”,建造西式營房。

清嘉慶、道光年間,上海商業發展較快,一些商業行會在豫園設同業公所,作為同業間祀神、議事、宴會、遊賞之處。同治七年西園劃分給各同業公所,各自籌款修複。此後園內茶樓酒館相繼興起,商販叢集,荷花池西南一片空地上,一些江湖藝人,諸如相麵測字、賣梨膏糖、拉洋片等在此設攤,逐漸成為固定廟市,後演變為商場。光緒元年(1875年),豫園內有豆米業、糖業、布業等21個工商行業設立公所,一些公所還設立學校,舊有古跡日趨湮沒。民國時期,豫園已被一條東西小路(今豫園路)分割成南北兩爿,古建築破漏,麵目全非,有些改建成民房,凝暉閣、清芬堂、濠樂舫、綠波廊分別成為菜館、點心鋪、茶樓。香雪堂於八一三淞滬戰爭被日軍焚毀,除堂前玉玲瓏假山石外,僅剩一片空地。所幸園中重要部分點春堂、三穗堂、大假山和一些亭台樓閣、古樹名木,仍得以保存。

解放後,豫園得到妥善保護。1956年經市政府批準,撥出專款,由市文化局直接組織專門班子,聘請上海民用設計院和同濟大學建築專家以及能工巧匠,對豫園進行了全麵修複,曆時5年,投資上百萬元,修複重建被毀壞的三穗堂、玉華堂、會景樓、九獅軒等古建築,疏浚淤塞的池塘,栽植大量樹木花草,並把豫園和內園連接起來融為一體。

修複後的豫園大門從原東麵安仁街遷至園西南。除荷花池、湖心亭及九曲橋劃為園外景點外,全園有大小景點48處,大體可分成東部、西部、中部以及內園等景區。豫園恢複了秀麗典雅的名園風貌。1961年9月,豫園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中外各方人士喜愛的遊覽參觀娛樂場所。

豫園對外開放後,仍不斷進行修繕。1956~1961年大修時,限於當時財力物力,玉玲瓏景點雖恢複了玉華堂、會景樓等建築,但園林仍顯得較空曠失平衡,與整個豫園幽深曲折,小中見大的特色不太和諧,加之“文化大革命”期間明代環龍橋被拆除,周圍的曲池被改建為防空洞,古園林格局遭損。1982年大假山前的湖石假山螺絲洞及萬花樓前小假山花牆出現險情,經區政府批準,拆卸險牆二處按原樣修複。同時,改變了與古園林風貌不協調的水泥路麵,調整了花木布局,擴建了東園門等。共計完成大的和較大整修項目23項,零星小項目上百項。

1986年3月,區政府決定,投資600餘萬元,分三期工程整修豫園。聘請園林專家陳從周教授及其博士生蔡達峰,參照清乾隆時期的豫園布局和江南古典園林特點,進行設計、指導。第一、二期工程主要是整修豫園東部景區,包括玉玲瓏、玉華堂、會景樓、九獅軒周圍景點。這一區域曆來受破壞嚴重,修複工程較大,拆除防空洞,重建青石環龍橋,擴大水麵,修建積玉假山、浣雲假山、玉玲瓏照壁和百米積玉廊。一、二期工程於1987年竣工。第三期工程修複內園古戲台。內園古戲台因周圍居民居住,長期重門深鎖,無法對外開放。區政府在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支持下,動遷13戶居民、2家企業,1987年底至1988年8月期間動工修繕古戲台,並新建兩側雙層清式看廊。重放光彩的古戲台,建築宏敞,藻飾精美,畫棟雕梁,使豫園增添了一個環境典雅、古趣盎然的新景點。陳從周題名為“曲苑”。

1989年發現三穗堂、仰山堂部分梁柱被白蟻蛀空,區政府決定立即搶修,花費50萬元,當年調換了被蛀空的梁柱。1993年,外觀采用仿明清建築形式、內部具有現代文物保護設施的文物樓動工興建,加強園內文物的保護工作。

今豫園占地30多畝,初始規模大半恢複,園內亭台樓閣、假山水榭、古樹名花,布局有致,疏密得當,勝似當年。豫園修複後正式對外開放,30多年來,以其秀麗景色和眾多文物,吸引著無數中外遊人。60年代初,陳雲、陸定一、郭沫若、謝覺哉等國家領導人相繼來園遊覽,有的留下墨寶,成為珍貴文物。80年代來園參觀的外國領導人日益增多。1986年10月15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江澤民、吳學謙等陪同下,先在湖心亭品茗聽曲,後沿九曲橋步入豫園遊覽。10餘年來,豫園先後接待來自世界各地數十個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

西部景區

三穗堂

位於豫園正門處,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建。原為樂壽堂,清初曾被征為上海縣衙辦公之地,改建西園時重築為三穗堂。其意“禾生三穗,乃豐收之朕兆”。有5間大廳,屋宇宏敞。大廳中間有“城市山林”和“靈台經始”匾額。匾額下是當代書法家潘伯鷹書寫,豫園主人潘允端撰文的《豫園記》,扇上雕刻著稻穗、黍稷、麥苗和瓜果。三穗堂南臨大湖,堂前檜柏分植,景觀頗廣遠,“湖心有亭,渺然浮水上,東西築石梁,九曲以達於岸。”三穗堂在清代中葉曾為豆米業公所議事、定標準斛之所,又稱“較斛廳”;還曾是官府召集鄉士紳商宣講皇帝諭旨之處,是當時滬上紳士富商的政治、經濟活動場所。三穗堂南荷花池、鳧佚亭、綠波廊、濠樂舫、鶴閑亭、清芬堂、凝暉閣等成為豫園外景點。

仰山堂、卷雨樓

位於三穗堂之後,與大假山隔池相望。清同治五年(1866年)建。底層稱仰山堂,上層為卷雨樓。仰山堂共5楹,後有回廊,曲檻臨池,可小憩。望大假山景,池中倒影可鑒。卷雨樓為曲折樓台,取唐詩“珠簾暮卷西山雨”之意,雨中登樓,煙霧迷蒙,山光隱約,猶如身入雨山水穀之中,為豫園絕景。

大假山、挹秀亭、望江亭

大假山由明代江南疊石名家張南陽設計建造,高約4丈,用數千噸武康黃石堆砌。假山峰巒起伏,磴道紆曲,澗壑深邃,清泉若注。山上花木蔥蘢,山下環抱一泓池水。遊人登臨,頗有置身山嶺之趣。清末名人王韜曾描繪:“奇峰攢峙,重巒錯疊,為西園勝觀。其上繡以瑩瓦,平坦如砥;左右磴道,行折盤旋曲赴,或石壁峭空,或石池下注,偶而洞口含岈,偶而坡陀突兀,陟其巔視及數裏之外。循徑而下又轉一境,則垂柳千絲,平池十頃,橫通略約,斜露亭台,取景清幽,恍似別有一天。於此覺城市而有山林之趣,塵障為之一空。”400多年中,豫園景物時廢時興,而大假山仍保持舊觀。大假山上有二亭,一在山麓,名“挹秀亭”,意為登此可挹園內秀麗景色;一在山巔,稱“望江亭”,意為立此亭中“視黃浦吳淞皆在足下。而風帆雲樹,則遠及於數十裏之外”。昔重陽節時,遊人來此登高望遠,浦江帆檣,曆曆在目。

元代鐵獅

仰山堂東遊廊口,有一對鐵獅,姿態生動,鑄工精致。座上各有款識:“章德府安陽縣銅山鎮匠人趙璋□□□”,“大元國至元廿九年歲次庚寅十月廿八日”。鐵獅原置河南安陽縣衙大堂前,曾被日軍運往日本,抗戰勝利後歸還中國,長期存倉庫內,修園時移置此。

漸入佳景

賞獅穿廊繞牆而入即遊廊,為入大假山之通道,跨於池上。廊間設方亭,有匾曰“漸入佳景”。匾下有一太湖石,狀似美女柔腰顧盼,名“美人腰”。池水山景,近在咫尺,有勾起遊人信步之意。

萃秀堂

位於大假山東北峭壁下。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始建,乾隆三十五年竣工。嘉慶十八年(1813年)由西園廟產轉屬餅豆業公所,並經大規模修葺,建築構造精萃,幽靜峻潔。四周攔以圍牆,堂前峰巒林立,花木陰翳。

亦舫在萃秀堂東牆外,俗稱船廳。明代以後,江南園林常在水邊建石舫,用以臨水賞月,而直接在陸地上築舫不多見。此係後增建。

萬花樓花神閣遺址,改建西園後稱“萬花深處”,西園勝景之一。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為餅豆業公所重建,後因添建格思堂(早已拆去),僅存一樓。當時主要用於祭祀活動和同業議事,以人神僅咫尺相隔而名“神尺堂”,1950年後恢複“萬花樓”名。

魚樂榭跨於溪流之上,傍山臨水,憑欄可觀賞水中遊魚。溪上築一垛隔水花牆,牆上有漏窗,牆下處有半洞門,水從洞門流去。這裏運用了園林中延伸空間的巧妙手法,遊人至此,有不知何處是盡頭之意。

複廊

魚樂榭東有迂回複折長廊,稱複廊。中間構築方亭一座,匾額曰“會心不遠”。此意出自《世說新語》:“會心處不必在遠,翳然林木,便有濠濮間想,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複廊東段用牆分隔為二條。牆上設窗洞,從窗洞左顧樓台掩映,右望溪流峰石,宛如小品圖畫。

兩宜軒

位於複廊南側,麵山對水,有古人“觀山觀水兩相宜”的情趣。

點春堂、和煦堂

點春堂於清道光初年(1820年)為福建花糖業商人所建,以作公所之用,共5間。廳堂畫棟雕梁,宏麗精致,門窗的扇上雕刻戲曲人物,栩栩如生。堂名取宋代詩人蘇東坡詞“翠點春妍”之意。鹹豐三年(1853年),小刀會領袖陳阿林在此設城北指揮部。現為僅存的小刀會起義遺址。堂內陳列著小刀會起義軍用過的武器、自鑄的日月錢以及發布的文告等文物。廳堂麵對一座小戲台,鏤金錯彩,式樣精巧,名“鳳舞鸞吟”,俗稱打唱台,是當年花糖業公所宴請演唱和歲時祭供之處。打唱台東南有小假山,水從假山下石竇中流出,彙成小池,戲台一半架在池中,非常幽雅。點春堂後有臨水檻,可憑檻觀魚,有匾額“飛飛躍躍”,字體飄逸灑脫。和煦堂在打唱台南麵,麵山背水,四麵敞開,夏涼冬溫,故取名“和煦”。後麵水池畔有假山,山下有洞,流水潺潺;山上有方形小軒,名“學圃”。八角亭與學圃隔池相峙,亭中有古井一口,井欄為明代之物,稱“古井亭”。和煦堂與點春堂東部假山上有座抱雲岩,水石繚繞,洞壑深邃。抱雲岩上有小樓,上下二層,上層名“快樓”,下層稱“延爽閣”。登快樓可眺西麵大假山和豫園全景。延爽閣畫棟垂簷,精致錯落。點春堂北有藏寶樓,上下各5間。東有靜宜軒、聽鸝亭。據民國《上海縣續誌》記載,點春堂初建時附近還有釣魚磯、水神閣、一笑軒、莊樂亭等景,早已毀棄。

東部景區

玉玲瓏、玉華堂

玉玲瓏為江南三大名石之一,高約1丈餘,玲瓏剔透,周身多孔,具有皺漏瘦透之美,為石中甲品。古人曾謂“以一爐香置石底,孔孔煙出;以一盂水灌石頂,孔孔泉流”。玉華堂原為潘允端書齋,清道光年間重建,改名為香雪堂。八一三淞滬抗戰時被日機炸毀。1959年重建,仍名玉華堂。堂內現按文人書房布置,陳列著明代紫檀木畫案等珍貴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