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著名的寺觀園林(3 / 3)

西園戒幢律寺在對外開放之初,就有明開方丈、安上法師確立了“重視文化建設、重視教育發展、重視人才培養”的基本原則和“學修一體、持戒習律”的發展方向。1997年9月,安上大和尚在圓寂前的遺囑中,將西園寺多年的發展概括為“道風、學風、家風”的“三風建設”。普仁法師於1998年9月升座,榮任西園戒幢律寺住持,不僅全麵繼承了這一優良傳統,並根據當前實際,不斷加以充實和完善,在寺院進一步深入開展以“堅持一個原則、強化二項實踐、培養三類人才”為內容的“三風建設”,強調從律儀生活中培養僧人形象,從禪定修行中培養信心道念,從聞思經教中樹立正知正見,為造就佛教新世紀的合格人才,做了不懈的努力。作為育人道場,造就一批能傳承優良傳統,從事佛教師範教育的法師,為解決佛教人才奇缺的症結,貢獻一份力量,這是西園戒幢律寺今後的重要奮鬥目標。戒幢律寺將本著“繼承傳統、適應時代、開拓未來”的精神,和所有關心佛教在21世紀生存與發展問題的有識之士,共同探討,並共同承擔起時代賦予的使命。

8.北京戒台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戒台寺,曆史悠久,規模宏大,殿宇巍峨,風景秀麗。戒台寺位於門頭溝區的馬鞍山麓,距京城35公裏,離區政府11公裏,西靠極樂峰,南倚六國嶺,北對石龍山,東眺北京城。寺院坐西朝東,海拔300多米,占地麵積4.4公頃,建築麵積8392平方米。殿堂隨山勢高低而建,錯落有致。整座寺院既有北方寺觀巍峨宏大的氣勢,又有江南園林清幽秀雅的情趣,既有濃重的宗教文化色彩,又有神奇秀美的自然景觀,不僅是中國佛教一座著名的寺院,同時也是一處久負盛名的旅遊勝地。

戒台寺始建於隋代開皇年間(581-600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曆史,原名慧聚寺,明朝英宗皇帝賜名為萬壽禪寺,因寺內建有全國最大的佛教戒壇,民間通稱為戒壇寺,又叫戒台寺。

曆史上的戒台寺在中國佛教界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於寺內的戒壇可以授佛門的最高戒律菩薩戒,因而成為中國佛教的最高學府之一。又因其曾持有遼代道宗皇帝親筆抄寫的金字《大乘三聚戒本》,而從遼代到元代中期,一直是北方佛教律宗的中心。戒台寺自遼代建立戒壇以後,一直受到曆代朝廷的重視,很多代住持都是皇帝親自選派,不少名僧還被委以各種官職,有多位皇帝到此進香禮佛,特別是自明代以後,戒台寺開壇授戒必須要有皇帝"敕諭",將戒台寺直接置於朝廷的控製之下。

戒台寺(又稱戒壇寺)夙以"戒壇、奇鬆、古洞"而著稱於世。戒壇肇建於遼代鹹雍五年,與福建泉州的開元寺、浙江杭州的昭慶寺的戒壇共稱為"全國三大戒壇",而北京戒台寺的戒壇規模又居三座戒壇之首,故有"天下第一壇"之稱。戒台寺的古樹名木甚多,僅國家保護級古樹就達88棵,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古鬆。這些古鬆或經人工修整,或自然天成,經過了千百年風霜雪雨的磨礪,形成了各種奇特的造形,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是曆代文人雅士讚詠的寵物,明清時期,"十大奇鬆"就已經聞名天下。戒台寺的後山為石灰岩構造,億萬年來在雨水的侵蝕下,形成了許多天然溶洞,洞中的石鍾乳和石筍構成了千奇百怪,美不勝收的造型,"有龍躍、有魚遊、有獅坐,石乳所凝也",給人們留下了無數神奇的傳說和美麗的遐想。這裏的部分山洞曾經過人工修整,而建成石窟寺,是當年寺內部分高僧靜修的地方,像這樣密集的石窟寺岩洞群,在北京地區,這裏是絕無僅有的一處。

1957年,戒台寺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北京市政府撥款對戒台寺進行了為期兩年多的大規模整修,1982年12月25日,正式對遊客開放,1996年12月,戒台寺被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於1997年初,經有關部門批準,僧團進駐,恢複為宗教活動場所。

在寺外,摩崖造像群、摩崖刻字、石牌坊、墓塔群,以及眾多神秘幽深的古洞,似眾星捧月般地散布在紅牆綠瓦的古刹周圍,使戒台寺形成了一個方圓數裏,既有巧奪天工,又有自然天成,景點眾多,情趣各異的旅遊名勝景區。

早在明代,"耍戒壇秋坡"就已經成為北京市民的傳統風俗。今天的戒台寺風景區擁有齊全的旅遊服務設施,並有公共汽車相通,是一處可以接待國內外各種旅遊團體和中小型會議,理想的旅遊休閑名勝景區。

9.峨嵋山報國寺

報國寺坐落於峨嵋山麓,是山下的第一座寺觀,峨嵋的進山門戶。該寺建於明萬曆年間,為全山八大名寺之一,寺內正殿原供奉著佛、道、儒三教的代表,曾名“會宗堂”,有“三教會宗”的意思,清康熙帝取佛門“報國主恩”意,改為報國寺。山門懸有康熙書“報國寺”匾額;正殿懸有“寶相莊嚴”匾。殿宇雄偉,有彌勒殿、大雄殿、七佛殿和藏經樓四重屋宇,依山而建,逐級升高。

七佛殿下矗立一座十四層高(約7米)的紫銅華嚴塔,為明朝萬曆年間鑄造,塔身鑄有小佛4700尊和“華嚴經”全文,佛像曆曆在目,字跡清晰可見,是中國現存最大銅塔。

寺內還有高2.4米的永樂瓷佛,是明永樂年間江西景德鎮燒製的瓷佛像,佛身上有許多小龍,每個小龍中都放有一個小金佛,各具神態。寺門正對的小山上有一鑄於明代的蓮花銅鍾,“峨嵋十景”之一的“聖積晚鍾”即指此鍾。此鍾高2.8米,直徑2.4米,重量達到12500公斤,號稱“天府鍾王”。鍾身鑄有61600字,有《阿含經》及其他佛偈、銘、疏和晉唐以來曆代帝王和高僧的名諱。

10.武當山南岩宮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位於湖北省丹江口市的西南部。明代時,武當山被皇帝敕封為“大嶽”、“玄嶽”,地位在“五嶽”諸山之上。武當山古建築群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明代是其發展的鼎盛時期。武當山古建築群主要包括太和宮、南岩宮、紫霄宮、遇真宮四座宮殿,玉虛宮、五龍宮兩座宮殿遺址,以及各類庵堂祠廟等共200餘處。建築麵積達5萬平方米,占地總麵積達100餘萬平方米,規模極其龐大。

南岩宮始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至元至大三年(公元1285—1310年),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擴建。南岩宮位於獨陽岩下,山勢飛翥,狀如垂天之翼,以峰巒秀美而著名。現存建築2l棟,建築麵積3505平方米,占地9萬平方米。保留有天乙真慶宮石殿、兩儀殿、皇經堂、八封亭、龍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門等建築物。

南岩宮的總體布局是九宮中最靈活的,既嚴謹,又極富變化。人們帶著一種“隻見天門在碧霄”的幻覺,仰登天門。入南天門後,忽隨山勢轉折急下至小天門,兩座大碑亭雖聳立眼前,卻完全突破了對稱格局。再轉崇福岩,才到宮門——龍虎殿前。進門以後,眼界略顯開闊,飾欄崇台,層層疊砌。登上崇台,穿過大殿遺址,方才見到南岩石殿及相關建築。

南岩石殿,額書“天乙真慶宮”。坐北麵南,建於懸崖之上。為石雕仿木構建築,其梁柱、簷椽、鬥拱、門窗、瓦麵、匾額等,均用青石雕琢,榫卯拚裝。麵闊3間11米,進深6.6米,通高6.8米,是武當山現存最大的石殿。殿體堅固壯實,鬥拱雄大,而門窗紋飾則刻工精細,技藝高超。由於石構件頗為沉重,且又在懸崖峭壁上施工,故難度很大。因此,可以說南岩石殿的建造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工匠的聰明智慧和高超技藝。

兩儀殿位於石殿右側,坐北朝南,麵臨大壑。歇山頂式,磚木結構建築,琉璃瓦屋麵。殿後依岩為神龕,正麵為棱花格扇門,安在前金柱上,與簷柱形成內廊,直通石殿。麵闊3間10.03米,進深3.9米,通高7.29米,殿前為著名的龍首石,俗稱“龍頭香”,長3米,寬僅0.33米,橫空挑出,下臨深穀,龍頭上置一小香爐,狀極峻險,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科學性。

南岩宮整體布局是人工與自然巧妙融合的傑作。古代畫家筆下的“仙山瓊閣”、“丹台曉晴”等意境,在南岩得到了真實的體現。

11.成都文殊院

文殊院位於成都市城北文殊院街,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圓塔院,宋時改稱信相寺。據《成都縣誌》記載,明朝末年,信相寺毀於兵火,唯有10尊鐵鑄護戒神像和兩株千年古杉,曆劫尚存。清朝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慈篤禪師來到荒蕪的古寺,在兩杉之間結茅為廬,苦行修持。

文殊院坐北朝南,殿宇五重,進山門往裏走依次是天王殿、三大土殿、大雄寶殿、說法堂、藏經樓。東西兩廂是鍾鼓相對,齋堂與客堂對稱排列。各殿堂之間有長廊密柱相連結。全院共有房舍190餘間,建築麵積2萬餘平方米。房舍為木石結構,柱礎石琢磨精細;柱上鬥拱雕飾玲瓏;各殿堂的鏤空花窗式樣繁多,圖案精美,是研究我國古建築雕飾藝術難得的實物樣本。藏經樓收藏有各種佛經上萬冊,其中有康熙皇帝禦賜的《藥師》、《金剛經》等,十分珍貴。

五重大殿連同前後照壁,分布在長200米的中軸線上,各殿堂樓閣古樸宏敞,飛簷翹角,是典型的清代建築。殿堂之間,主次分明,錯落有致,疏密得體,大小相當,院中有園,園中有院,院中有景,環境極是清靜幽雅。

文殊院文物薈萃,寶物眾多。寺內供奉大小300餘尊佛像,有鋼鐵鑄造,有脫紗、木雕,有石刻、泥塑,十分豐富。從年代而論,有出土的梁代石刻,有唐宋年間鐵鑄戒神,更有清代青銅鑄像,還有緬甸玉佛,這些塑像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為我們研究古代雕塑、鑄造等工藝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寺內還珍藏明清以來書畫珍品,最著名的是康熙皇帝1702年禦賜文殊院的“空林”墨跡,以及康熙臨宋代書法家米芾的《海月》條幅。此外,還有印度貝葉經、唐代玄奘法師頭骨、唐代日本鎏金經簡、千佛袈裟、發繡觀音、挑紗文殊和舌血含寶等佛教文物。

12.嶗山太清宮

太清宮位於山東青島東50裏嶗山老君峰下、嶗山海灣之畔。嶗山地處海濱,岩幽穀深,素有“神窟仙宅”之說。嶗山方圓百裏,宮觀星羅棋布,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之說,其中以太清宮最負盛名。據記載,漢時有江西瑞州府張廉夫棄官來嶗山修道,築茅庵一所,供奉三官大帝,名“三官廟”。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道士李哲玄來此修建殿宇,供奉三皇神像,名“三皇庵”,後稱“太清宮”。金章宗明昌年間,全真道士丘處機、劉長生等曾在此弘闡全真道。劉長生在此創全真隨山派,信眾甚多,太清宮便成為道教全真隨山派之祖庭。

太清宮占地3萬平方米,建築麵積2500平方米,共有殿宇房屋155間。太清宮主體建築為三座大殿、四座陪殿、長老院及客房組成。太清宮東有八仙墩、曬錢石、釣魚台等礁礬奇觀。勝景“太清水月”、“海嶠仙墩”即在此區。三大殿為三清殿(祀玉清、上清、太清天尊)、三皇殿(祀伏羲、神農、軒轅)、三官殿(天、地、水三官)、四陪殿為東華殿(祀東華帝君)、西王母殿(祀西王母)、救苦殿(祀呂祖)、關帝祠。三官殿院內古“耐冬”樹,隆冬開花,花期半年,傳為明初張三豐手植。張三豐曾在太清宮修煉,嶗山左側靠海處有“三豐石堵”,塔底有洞名仙窟,即張三豐隱修處。太清宮奇花異草,四時不絕,水木清華,環境清幽。漢柏、唐榆、宋銀杏曆經千年風霜,今猶華茂蔥鬱。

太清宮從初創到現在已經曆了兩千多年的曆史,幾乎每朝每代都進行過修葺,其建築風格至今一直保留著典型的宋代建築風格,這在國內的各宗教建築中,也是極少有的。這裏也是中國古代園林的一大分支——寺觀園林在嶗山最早形成風格體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