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二)
《集王書聖教序》用筆精到,結字舒展端雅,為習行書之最佳範本之一。
《集王書聖教序》的用筆,輕重自然,表現出了質潤、清麗韻雅的藝術效果,該作無論整篇的字數規模。還是從完整的藝術表現而言,均可謂是千古獨絕的書法精品。因而,學習書法者如以此為學,其道自正,其學必終有可成。具體講,臨《集王書聖教序》要掌握以下幾點。
一、在臨習《集王書聖教序》的用筆選擇方麵,宜選用狼毫毛筆為佳,不宜用軟毫,軟毫較難寫出挺拔的筆畫表現。
二、在用墨方麵最宜使用濃淡適中墨法。用濃墨則容易滯筆,寫不出清麗秀潤的效果,而且還會出現枯筆表現。枯筆近於雄渾效果,掩蓋了《集王書聖教序》的藝術本質,因而要求用濃淡適中的墨,這樣在表現韻味上就容易接近它、效仿它,達到學習的目的。
三、對《集王書聖教序》的學習,或摹或臨應以學習者的自身條件進行決定。有一定學習基礎者可直接進行臨習,否則最好從摹習學起,摹習易得其形,但同時也不乏有對神的領會體驗。
四、學習《集王書聖教序》重在掌握其點畫的書寫表現。該帖的點畫無論橫、直、撇、捺表現用回鋒都比較少,而是以露鋒為主,行筆果斷,不拖泥帶水,表現點畫效果爽健、輕利,謂其有妍雅之美妙。
五、《集王書聖教序》的結字看似無奇,實則精到精妙至極。學之者應對每字的表現進行反複推敲、摹臨,對每一畫的長短及其取勢都要認真掌握,否則所寫之形就不會像,神則相去更遠。該《序》結字端雅秀整,妍質秀貌賴於形神的筆墨效果而生,無形則筆妙不可現,而若離開了用筆之精準的表現,其形而無所托。因而,學習《集王書聖教序》用筆的重要等同於結字的重要。《集王書聖教序》用筆的秀麗勁健形成了端雅、端莊的結體字貌。因此,對該《序》眾多有特殊結字表現的字要特別用心臨摹,對其不但要掌握它結字的特點表現,而且對於形成該點結字的用筆更要諳熟於心。如“藏”、“情”、“益”等字的表現,如果不是用筆與結字二者的和諧統一地達到完美就不可能形成如此的藝術效果。
六、為了更好學習《集王書聖教序》,全麵掌握“王書”的書法風格,在學習該《序》的同時還要對王羲之傳世的書法手稿墨跡進行了解。墨跡的用筆較之碑刻的用筆明顯可見,容易領會,臨習起來也容易掌握,所以臨該《序》的同時,再間臨王羲之的其他書法墨跡,對學習《集王書聖教序》可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集王書聖教序》為曆代眾多書法家所習,而且由此也成就了無數大家,文徵明即是得益於斯而成為大家的。元朝陸友仁說:“若逸少《聖教序》,非有二十年精進之功,不能知其妙。”曆史上的趙孟頫更是一生臨習王羲之的帖,他在書法創作方麵所取得的成就自是少有人可比的。宋代的米芾書法出自“王書”而略備自家麵目,都是離不開對“王書”的學習而有所成就的。既然曆代書法大家都推崇“王書”,學習“王書”,學習過《集王書聖教序》,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實現了對書法藝術的創造,那麼,我認為,我們當代有誌於書法者,也會通過我們的認真努力與吃苦,最終在書法創作上一定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