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風箏發展
放風箏是中國民間廣為盛行的一項傳統體育運動。風箏運動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曆史。不僅北京地區的放風箏活動馳名遐邇,近年來,一些邊遠地區也紛紛舉行放風箏活動。1981年內蒙古烏拉特前旗文化館舉行了一次盛大的風箏演放會;同年,包頭市少年宮也舉辦了青少年放風箏比賽。1980年5月23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國第一個風箏學會─—北京風箏學會。此後,國內每年均舉辦有較大規模的風箏節。1989年國際風箏聯合會正式成立,總部設於山東濰坊。在歐美、日本和東南亞一些國家,放風箏活動也很流行,經常舉辦國際性的風箏放飛大賽等活動。
風箏起源於中國,至今已有2000餘年的曆史,被稱為人類最早的飛行器。中國風箏有悠久的曆史,據說漢朝大將韓信曾利用風箏進行測量。梁武帝時曾利用風箏傳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著風箏從高處跳下而沒有跌死。唐朝的張丕被圍困時曾利用風箏傳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
中國從唐朝開始,風箏逐漸變成玩具。到了晚唐,風箏上已有用絲條或竹笛作成的響器,風吹聲鳴,因而有了“風箏”的名字。也有人說“風箏”這名字起源於五代,從李鄴用紙糊風箏,並在它上麵裝竹笛開始。
中國到了宋朝,風箏已有很大發展,品種增加,性能提高與人民生活發生了密切的聯係。如“武林;日事”中記有/少年郎競放紙鴦,以相勾引,相牽剪截,以線絕者為負/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和蘇漢臣的“百子圖”中也都有放風箏的場麵。明朝畫家徐渭寫過很多與風箏有關的詩,如“柳條搓線絮搓棉,搓夠千尋放紙鴦。消得春風多少力,帶將兒輩上春天。”又如:“我亦曾經放鷂喜,今年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駐遊春馬,閑看兒童斷線時。”到了清朝,玩風箏之風更盛。傳說慈禧叫大監跑到天津找“風箏魏”給他紮過一個“壽星老騎仙鶴”風箏玩。現在故宮裏還藏著三隻傅儀玩過的大風箏。
中國曹雪芹在“紅樓夢”70回中生動地描寫了大觀園中姐妹們放螃蟹、美人、大魚、編蝠、鳳凰、沙燕等各種風箏的情景。可以說,中國的玩具風箏在這時發展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中國從唐宋開始,中國風箏向世界流傳,先是朝鮮、日本、馬來亞等東南亞國家,然後傳到歐洲和美洲等地。在歐洲產業革命形勢的影響下,中國的玩具風箏在那裏向著飛行器發展,經過英國的凱利,澳大利亞的哈格瑞夫和德國的李林達爾等人,最後在美國由萊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載人成功飛行的飛機。
中國因此,在美國華盛頓宇航博物館的大廳裏掛著一隻中國風箏,在它邊上寫著:“人類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箏和火箭。”
風箏運動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曆史。不僅北京地區的放風箏活動馳名遐邇,近年來,一些邊遠地區也紛紛舉行放風箏活動。1981年內蒙古烏拉特前旗文化館舉行了一次盛大的風箏演放會;同年,包頭市少年宮也舉辦了青少年放風箏比賽。1980年5月23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國第一個風箏學會─—北京風箏學會。此後,國內每年均舉辦有較大規模的風箏節。1989年國際風箏聯合會正式成立,總部設於山東濰坊。在歐美、日本和東南亞一些國家,放風箏活動也很流行,經常舉辦國際性的風箏放飛大賽等活動。
2.悠久的風箏技藝
中國風箏有著悠久的曆史和高超的技藝,這點早已為世人所公認。但要認真研究起來,記述中國風箏的詳細資料卻不多,而專述中國風箏具體技藝的資料就更少。
中國傳說曹雪芹所著的“南鷂北鳶考工誌”是一個記述中國風箏技藝的專著,但至今不隻還見不到此書的全文,就連此說是否屬實,曹氏是否確有廢藝齋集稿這套著作,也還缺少足夠的旁證材料,學術界還在爭論之中,沒有結論。從主觀願望上講,我們很希望曹氏或其他先人能為後代留下一本有關中國風箏技藝的寶貴資料,供今人繼承和發展。但希望不能代替事實,我們隻能等待著這方麵新的發現。除此之外,就是一些流傳的譜式了。如傳說宋徽宗的“宣和風箏譜”是較早的一本,但至今乃未見到。其他就是各風箏世家或風箏玩家個人收集的譜式了,今天還能找到一些。
中國雖然這些譜式各有局限,但必竟是可貴的資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30年代金鐵庵著的“風箏譜”一書較有價值,不足之處是沒有圖,這也許是由於當時印刷出版條件和資金的限製有圖而未印出來。
中國除“譜”外還有一種可貴的實物資料——“條”,即製作某種風箏骨架所用的標準竹條,這一般都是在大批生產風箏的世家中代代相傳的,如北京“風箏哈”家就有一捆流傳幾代的“條”。這就補充了“譜”上隻有畫麵,沒有骨架或隻有骨架而沒有具體竹條尺寸和粗細變化的不足,使風箏技藝的流傳更加完整。在文字、圖畫和實物之外,中國民間工藝的技藝傳授主要靠“口傳心授”,這就是在民間藝人中使用的“訣”。這是為了好教好記和保密所用的“歌訣”或“切口”。由於藝人的文化水平所限,這些歌訣或切口往往有音無字、或有字無形,在流傳中丟失、修改、訛誤很多。
風箏的做法:
風箏的形狀主要是模仿大自然的生物,如雀鳥,昆蟲,動物及幾何立體等,而圖案方麵,主要由個人喜好而設計,有宣傳標致,動物,蝶,飛鳥等,琳琅種種。風箏的建造材料除了絲絹,紙張外,還有塑膠材料造的,骨杆有竹篾,木材及膠棒來造,近來有人設計一種無骨風箏,它的結構是引入空氣於絹造的風坑之內,今風箏形成一個輕輕飄的氣枕,然後乘風於上。中國,馬來亞,菲律賓及日本等,亦有一種大形的風箏,每到風箏節就將它放到忍藍的天空,該等風箏之尺碼由十至二十尺不等。骨杆則用大竹升來造,由百多人來放。
做風箏的材料:竹篾,紗紙條,馬拉紙
(1)這種四方形的風箏,現在用得最多,最普遍。
(2)風箏的骨架,單單用兩支組成非常簡單。
(3)做法雖然簡單,可是樣子的變化非常多,加些工夫可以做出很多東西。
3.風箏的做法
(1)首先將竹篾浸水,令竹篾軟身,再用刀將竹篾破開,約三份之一粗度,然後修半形,因為稍後要將竹篾貼在馬拉紙上,如果太粗,竹篾會拉破紙張,同時竹篾太粗,紗紙條就貼不穩。將修好的竹篾裁成兩條長短適當的長度,約為(16吋及23吋)。下一步,就將馬拉紙裁成一個四方,長約24吋,馬拉紙是一種非常粗糙的紙張,最適合作風箏之用。
(2)到此時就可以將竹篾貼在紙上,但要記著,將長長的竹篾,用紗紙紮在短的三份之一,然後慢慢屈曲,直至長竹篾兩端觸到紙的對角之上將它貼好。
(3)最後一步就將風箏的尾巴貼在風箏的下方,較好線與風箏的角度後,就可起放。
(4)風箏的尾巴是平衡風箏的主要工具,當風箏乘風而上之時,如果一方較重,風箏就會偏向這方,而尾巴最好比較長,因為越長就會有一個重量今風箏頭部升起,使全身受風,平衡了斜的一方。
(5)風箏的絲線可以用牛皮線,棉線,玻璃線等線轆可分圓線轆及排轆將線紮在風箏上,要成斜角。
傳統中國風箏的技藝概括起來隻有四個字:紮、糊、繪、放。簡稱“四藝”。簡單地理解這“四藝”即紮架子,糊紙麵,繪花彩,放風箏。但實際上這四字的內涵要廣泛得多,幾乎包含了全部傳統中國風箏的技藝內容。如“紮”包括:選、劈、彎、削、接。
“糊”包括:選、裁、糊、邊、校。
“繪”包括:色、底、描、染、修。
“放”包括:風、線、放、調、收。
而這“四藝”的綜合活用就要達到風箏的設計與創新的水平。
4.各地風箏的特點
中國是風箏的故鄉,風箏的製作在各地相當普遍。但作為風箏的集萃之地,還推北京、天津、濰坊和南通四地。各地風箏各具特色,自成一派。古老的風箏文化孕育了許多善製風箏的能工巧匠,許多家庭因製作風箏的技藝精巧、獨特而發展成了風箏世家。
北京著名的傳統風箏用的多是曹雪芹的圖案,有名的藝人是金氏和哈氏兩家。金氏風箏以造形雄偉、畫工粗獷見長,哈氏四代人傳承技藝,風箏骨架精巧,畫工肅整,既可放用,又可擺在案頭陳列,且飛行平穩。哈氏風箏曾於1915年參加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受到極高的評價,其中4隻風箏榮獲銀質獎章。金氏風箏的傳人“金大姑”的工藝享譽一方。她有兩個保存了四十多年的遺作在北京市第一屆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亮相。一隻是絹製窄翅蜻蜒,另一隻是三十六節的老式蜈蚣,色彩逼真,起伏擺動,活靈活現。
天津風箏的鼎盛時期為清末民國初。當時有名的藝人有七把兄弟、老金記兄弟、簾子李等人。但最著名的卻當屬風靡海內外的“風箏魏”的創始人魏元泰和雅文齋周記風箏的創始人周樹棠。縱觀他們的技藝生涯,正是他們出類拔萃地繼承並發展了天津風箏的紮、糊、繪、放等各種工藝,才使得天津風箏得以躋身於全國三大風箏流派之列。魏元泰製作的風箏在1915年參加巴拿馬博覽會,其中11隻風箏獲得紀念金牌和獎狀。
濰坊是山東風箏活動盛地,也是我國風箏的主要產地之一。濰坊的風箏曆史十分悠久,風箏工藝精巧,渾厚淡雅,具有獨特的民間地方特色。位於濰坊城東三十裏的楊家埠,是中國三大年畫產地之一。在那裏,“家家能染墨,戶戶會點青”。濰坊風箏吸收了楊家埠木板年畫和繪畫技藝,紮、糊、繪、放俱佳,由普通玩具躋身於工藝美術之林。濰坊風箏種類繁多,計有花鳥魚蟲500餘種。風箏不僅取材於現實生活,而且還取材於神話故事、民間傳說、戲曲故事等。濰坊風箏最初是自製自放,由於它的工藝精美,後發展為饋贈親朋的禮品和深受歡迎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