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放風箏(3 / 3)

踢毽子是一項老幼皆宜的終身性的運動遊戲,尤其對3~10歲兒童有好處。踢毽子時,需要不斷快速地變換動作,尤其是連續踢毽時要不斷變化身體重心,以保持平衡,因此能促進身體各部分肌肉的協調配合。同時,踢毽過程中眼睛要隨著毽子走,頸部也要不斷轉動,故有利於消除視力疲勞、預防近視,有利於頸椎的健康和發育。此外,踢毽子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發展認知能力、情感和個性。

人的下肢離心髒最遠,供血容易受到影響。“樹老先老枝,人老先老腿”是有道理的。踢毽子以下肢肌肉的協調運動為主,功夫在腳上。锛、磕、拐、盤,轉身穩步,起跳騙腿,前合後仰,在他人看來,就像欣賞跳舞。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以縱軸為中心擺動,帶動遠端供血最困難、動作難度最大的部位,增強了肌肉的力量和相應關節的柔韌性。盤、拐、繞等動作,縫匠肌、膕肌、股肌等腿部肌肉得到鍛煉;而锛、磕、落等,足背肌、足底肌的作用必不可少。

8.踢毽子不當的害處

踢毽子雖然可以讓身體更健康,但是如果不加注意,則反而會讓身體產生不適,甚至造成運動傷害。

醫生提醒,踢毽運動對身體關節的靈活性要求較高,運動前務必需要伸拉關節,活動筋骨,做一些熱身運動,目的是減少肌肉、韌帶拉傷的機率;其運動量大且彈跳的項目多,吃完飯後即運動,易造成腸胃的不舒服,切記飯後不可馬上踢毽子;防止腿部僵硬或抽筋的現象,不可過度練習或同一動作不可踢得太久;選擇地麵平坦的場地為宜,以免腳踝及膝蓋扭傷。

踢毽子是體育更是一種藝術。師硯芳說,鍛煉身體的方式有很多,但要想既達到鍛煉目的,又有一定的娛樂性和藝術性,那麼踢毽就是一個難得的選擇了。什麼“過腿片馬”、“鴛鴦葫蘆”、“外磕還龍”,或上或下,若即若離,如訓熟之燕雀,似戀花之狂蝶,豐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師硯芳說,踢毽最具親和力的是“走毽”,大家圍攏在一起,你一腳我一腿,小小毽子在人群中上下飛舞,不但可以強身,還可以增進朋友間的感情,一舉多得,其樂融融。

9.放風箏的注意事項

放風箏又是一項綜合性的體育運動。有跑有停,有進有退,或坐或立,要求軀幹、四肢動作協調、連貫、自然,幾乎全身的骨骼和肌肉都要參與。

1.可以防治關節疼痛。放風箏可活動手、腕、肘、肩、腰、腿、足等多個部位,長期堅持下來對關節炎、腰椎痛、肩肘炎、頸椎痛等有極好的療效,結實了肌體,增強了身體活動能力。

2.可以舒筋活血,醫治疾病。從醫學角度解釋,放風箏可以改善血液凝固係統和溶解係統的平衡,有助於預防血液高凝狀態的發生,能有效防治腦血栓、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

3.可以調節視力。在放風箏時,或緩步,或迅跑,緩急相間,張弛有變,活動周身關節,促進血液循環,是一項很好的全身運動。放風箏時昂首翹望,極目遠視,能調節眼部肌肉和神經,消除眼的疲勞,防治近視眼,放風箏時要前後左右轉動眼睛,長期下來可預防兒童、青少年近視,中老年人遠視症,推遲老花眼期。正如清代富豪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中所載,“風箏在天,以能清目”。

4.可以修身養性。人如果長期受焦慮、惱怒、悲傷、抑鬱等負情緒的影響,容易引起心髒病、動脈硬化、神經係統等疾病,嚴重的還可導致癌症。而放風箏多在野外等較為開闊的地方,那裏空氣清新,容易使人神經鬆弛下來,而且風箏(紮、糊、繪、放)四藝也會讓人聰明、智慧、心情舒暢,放風箏為伴可排解雜念,陶冶心理,增加生活情趣,使人健康長壽。

5.延緩椎體和韌帶的老化,充分發揮其代償功能,放風箏時,挺胸抬頭,左顧右盼,可以保持頸椎、脊柱的肌張力,保持韌帶的彈性和脊椎關節的靈活性,有利於增強骨質代謝,增強頸椎、脊柱的代償功能,既不損傷椎體,又可預防椎骨和韌帶的退化。放風箏實在是老祖宗留給我們防治頸椎病的一個好方法。

經常放風箏,可使手腳靈活,思維敏捷。另外,在寬敞開闊的場地放風箏是最好的空氣浴,在風和日麗的大自然中放風箏還是最好的日光浴。

放風箏的注意事項

放風箏給人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樂趣,但是在參與這一運動過程中也有許多特別需要注意的事情,。

放飛前地準備工作

許多地人們加入到放飛風箏地行列中來了,每到雙休日和節假日,人們總願結伴到郊外,廣場上,放起風箏,一來從喧嘩地都市中解放出來,呼吸新鮮空氣,放鬆心情,二是可以在放飛風箏地過程中,體會一下自由地感受,高高飛翔地風箏能夠讓您地心情一下放鬆許多。一隻風箏隻有能夠飛起來,才能讓人們體會到其中地樂趣。

1.準備好要放飛地風箏若幹隻。

現在地天氣預報已經比較準確,當地地天氣情況一般通過電視、廣播、和報紙等媒介能提前得知,根據已知地天氣情況確定是否放飛風箏及適宜放飛哪類風箏。根據季節地不同及風力氣候地變化,將欲放飛地風箏準備好。檢查一下要放地風箏有無破損、開裂現象,及時修補更換。一般地風箏愛好者,在放飛時,總要帶上3-5隻各種類型地風箏,以適應風力和氣候地變化。舉例來說,當風力在1-3級地時候,可以放飛如硬翅沙燕,軟翅鷹,風力在3級以上時,可以放飛拍子類風箏,如八卦,如果風力在持續4-5級時,可以放飛龍類風箏,如果您有運動風箏地話,可以放飛運動風箏,體會一下自由駕馭風箏飛翔地快樂感覺。

2.準備好放飛工具

放飛工具包括二個方麵:一是放飛繞線工具,二是放飛線及附件。

(1)放飛繞線工具。根據放飛風箏地不同和當時天氣預報地氣候情況,針對性地準備幾隻不同地放飛工具。如放飛鷹和沙燕地時候,可以選擇放飛輪子,若是當時天氣預報風力較大時,而計劃放飛龍類風箏時,就要準備用線拐子,而要放飛運動風箏時,就要帶上專用地手輪。

(2)檢查放飛用線。說到放飛用線,須要注意三個方麵:一是線地抗拉強度要大,有韌性而且耐磨。根據風箏地大小、風力地大小,使得放飛受力較大地拉力,隻有線地抗拉強度大於受到地拉力,並且有一定地強度儲備才能滿足放飛地要求。同時,由於放飛風箏地過程中,不斷地收放纏繞,及與地地麵或是其他風箏線地磨擦,所以要求風箏線還應有韌性而耐磨。

效果

風箏放飛線單位重量輕,彈性小,同時光滑空氣阻力小。線輕則可以有效地提高風箏地放飛效果。三是要特別注意線地絕緣性能。導電地金屬線和材料嚴禁用在風箏地製作和放飛過程中。由於新工藝、新材料地不斷應用,要特別注意這一點。從已經發生過地事故來看,由於使用細地金屬絲線放飛和利用金屬薄膜(如印刷邊角餘料)做成風箏尾巴從而導致電力事故增多,造成供電中斷,供電設備毀壞,致人傷亡。通常可用地放飛線有:棉線、麻線、真絲線、尼龍線等。

場地選擇

在放風箏的地點選擇上要選擇寬敞的非交通道路,注意周圍地麵情況,路麵要平整,沒有溝溝坎坎,事先觀察好運動範圍內的建築物情況,因為在放風箏的過程中人總是在倒行,所以要特別注意防止摔傷。

注意觀察周圍是否有電線,防止因風箏與電線接觸發生觸電事件,要盡量保持風箏的幹爽,如果掛在電線上不要貿然去取,防止觸電和摔傷。

頸部

由於風箏運動的特性,需要長時間仰頭,同一個姿勢要保持較長時間。

如果在放風箏前頸部沒有完全活動開,長時間的後仰會加重數老人本來存在的椎動脈受壓、痙攣等情況,產生腦部供血供氧不足而導致頸性眩暈,進而出現眩暈、站立不穩等症狀,極易導致危險事件的發生。

因此,老年人在放風箏前,要做5~10分鍾的頸部準備活動:眼睛應以平視為主,頭頸平仰交替,注意活動幅度應慢慢加大,不宜一開始就大幅度地活動頸部。

動作要求:避免猛然轉頭

對於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的頸椎病來說,放風箏時應保持頭頸部相對穩定,注意四不宜:不宜猛然轉頭,頸部運動幅度不宜過大、用力不宜過猛,不宜做旋轉頭頸的動作。

在放風箏的過程中,每隔30~40分鍾就要輕輕低頭活動活動頸部,然後再坐下休息5~10分鍾,以放鬆頸部、緩解頸部疲勞,防止椎動脈受壓導致眩暈、站立不穩等。

安全保障:選擇平坦場地

老年人本身腿腳不夠靈活,放風箏時注意力都集中在天上,容易出現摔倒或被絆倒的情況。因此,老年人在放風箏前,一定要注意觀察地麵的狀況,盡量選擇平坦,沒有障礙物的場地。

建議老人放風箏時最好還有兩三人陪伴,以便在本人放風箏時有人幫忙觀察地麵情況,以保證安全。

天氣

要根據天氣變化作好對皮膚和身體各器官的保護。放風箏過程中要注意風向與太陽的關係,要防止太陽光的反射對眼睛造成的傷害,在天氣比較暖和時要注意防曬,避免日光性皮炎以及過度紫外線可能造成的皮膚癌以及烈日下的脫水等。在天氣不太溫和的時候,老年人和末梢神經不好的人尤其要注意氣候變化和運動量的適當,因為長時間的站立會導致手腳的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