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太極拳(1 / 3)

1.什麼是太極拳

太極拳以“棚、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等為基本方法。在運動中,要求靜心用意,以意識引導動作,動作與呼吸緊密配合,呼吸要平穩,深勻自然,動作要中正安舒,柔和緩慢,身體保持疏鬆自然,不偏不倚,動作綿綿不斷,輕柔自然,動作弧形,園活不滯,同時以腰為軸,上下相隨,周身組成一個整體。動作連貫協調,虛實分明。動作之間銜接和順,處處分清虛實,重心保持穩定。輕靈沉著,剛柔相濟。動作不浮不僵,外柔內剛,發勁完整。在推手中,要求以靜製動,以柔克剛,避實擊虛,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己則滯。尤其講究“聽勁”,通過身體觸覺,來判斷對方力量的大小、方向、部位,並及時做出反應,如對方剛力來打,我則以柔化之,“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隨人而動,隨機應變。

太極拳自麵世以來就為人們所珍視和喜愛,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對之的再認識,其在技擊搏鬥、健身養生作用和傳統人文方麵的內涵,更為人們所重視,並進一步探索挖掘發揚。隨著太極拳的傳播和演變,逐漸形成了今天的陳式、楊式、武式、吳式、趙堡式等廣泛流傳的六大流派的太極拳。另外還有楊式班侯太極拳、郝派太極拳等支派和太極五星捶、八卦太極拳等,出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喜人局麵,並成為世界性的流傳廣泛的武術運動。但是,對於太極拳的起源,學術界卻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究其原因就在於有關太極拳的起源的文字留下很少,基本是口傳,是個半信史。

「太極」一詞初見於中國的「文化之源」《易經》的《係詞上》:「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中兩儀即陰陽,四象指四季和金木水火,八卦代表能生生不已的八種事物。在這一派生過程中,以陰陽為內涵的「太極」是衍生天地萬物的本源,導致生生不已的原因是陰陽相依與永無休止的陰陽轉化。先哲們認為這一派生過程中體現的自然規律,是事物變化的普遍規律。因此,《周易.係辭上》提出了「一陰一陽之謂道」。《老子》提出「萬物負陰而抱陽」(《老子.四十二章》)。於是,太極一陰陽、物物一太極,「總天地萬物之理,便是太極」(朱熹《朱子語類》卷九十四)。在探索太極義理的同時還出現了一些以闡釋「易有太極,是生兩儀」為目的的「太極圖」。隨著古人對「太極」理、象研究的發展,太極思維中的陰陽辯證法則,逐漸被作為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根本法則,滲透於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中,滲透於中國社會的方方麵麵,形成中國人的一種思維方式。當然,它也就自然而然地深透到了中國人的人體運動方式中,影響著古代武術運動的發展。

太極拳,早期曾稱為“長拳”、“棉圈”、“十三勢”、“軟手”。清朝乾隆年間,山西人王宗嶽著《太極拳論》,才確定了太極拳的名稱。“太極”一詞源出《周易。係詞》:“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含有至高、至極、絕對、惟一之意。關於太極拳起源和創始人,眾說紛紜,大致有唐許宣平、宋張三峰、明張三豐、清陳王廷和王宗嶽等五種不同說法。

唐代許宣平,安徽歙縣人,李白東遊,見許宣平題詩傳舍,以為是“仙詩”,至歙縣屢訪之,不得。宋計有功《唐詩紀事本末》說許“辟穀不食,行如奔馬。唐時每負薪賣於市中。李白訪之不遇,為題詩於望仙橋”。說他是太極拳的創始人,則無他證。

宋張三峰為武當丹士之說,宋、元、明三代並無史料可據。黃黎洲於清初為明遺民內家拳家王征南撰《王征南墓誌銘》,係據高辰四所寫王征南言行而成,以為內家拳“蓋起於宋張三峰,三峰為武當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進,夜夢玄帝授之拳法,闕明,以單丁殺賊百餘”。其言荒誕不足信。

明代內家拉扯宋徽宗時代有所謂武當丹士張三峰為祖師爺,原與清初創造的太極拳無關。總的來說,太極拳的來源是綜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特別是吸取了戚繼光的三十二勢長拳,並結合了古代導引、吐納氣功之術和中醫經絡學說,以及古代樸素辯證唯物主義的陰陽五行學說,以道教、太極八卦等理論為太極拳的哲學基礎,使太極拳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哲學思想。首先表現在太極拳始終處於運動之中,動作銜接緊密,勁斷意不斷,勢斷意相連,拳勢如春蠶吐絲綿綿不斷,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同時,太極拳運動也是對立統一的矛盾運動,在太極拳中存在著剛柔、虛實、動靜、快慢、開合、曲伸等諸對既對立統一,又可相互轉化的矛盾。

由於太極拳起源是個口傳史,現在一些太極拳專著和學者把老子、韓拱月、許宣平、張三峰和張三豐、陳卜、陳王廷等分別說成是太極拳創始者。具體到底是誰,那真是開辟鴻蒙的混沌了。另外太極拳早期大宗師、大理論家王宗嶽及蔣發的生平也沒有確切的記錄,隻是無法考證的一些傳說。雖然這樣,太極拳的起源或所附會的人物多與中國的道家有關係。可見太極拳是在極具中國傳統的樸素唯物主義道家理論上衍生出來的一朵眩目奇葩。

2.太極拳的流派

太極拳經過長期的流傳,演變出了許多的流派,有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等五大派係,譽稱為“五式太極拳”。

一、陳式太極拳陳式太極拳由著名拳師陳王廷創始於明末清初,所創老架路五套,陳式世代傳習、演化,又增新架路二套。經過精心編排,動作速度和強度、身法勁道也有所不同。

第一路動作簡單,柔多剛少,以“棚捋擠按”四正勁的運用為主,以“采挒肘靠”四隅手的運用為輔。柔中寓剛,行氣運動,以纏絲勁的鍛煉為主,發勁為輔。全身內外,動分靜和,一動全動,體現柔纏中顯柔、緩、穩的特色;第二路(炮捶)動作複雜,急速緊湊,剛多柔少,用勁以“采挒肘靠”為主,以“棚捋擠按”為輔;以剛發勁為主,竄蹦跳躍,騰挪閃展,震足發勁。剛中寓柔,體現柔纏中顯剛、快、脆的特點。

陳式太極拳是各太極拳種最早的一支,河南省溫縣陳家溝村的陳王廷對創始陳氏太極拳起了重要作用。《陳式家譜》載:“陳奏庭又名,明末武庠生,……陳式拳手刀創始人也。”他生於十七世紀初葉。到十八世紀末,太極拳分成機關報架(革新)與老架(正統)兩派。前者以陳有本(字道生)為代表,後者以陳長興(字雲亭)為代表,但在風格、行拳姿勢及原理上並未發生質變,隻是拳架上大小有區別。大架的拳式,手足運轉的圈較大,又叫大圈拳。小架的拳式,手足的運用圈較小,雙叫小圈拳。本世紀的陳鑫編著的《太極拳圖說》,詳述了陳氏曆代練拳經驗。

陳式太極拳(小架)的拳式有:金剛搗碓(雙名護心拳)、攬擦衣(又名懶紮衣)、單鞭、白鶴亮翅、摟膝拗步、斜行拗步、演手肱錘、庇身錘(又名披身捶、撇身錘)、背折靠、肘底看拳、倒卷紅、內通背、運手(又名雲手)、高探馬、擦腳(又名插腳)、擊地錘(又名下演手錘)、二起腳(又名二起)、獸頭勢、小擒拿(又名小擒打),抱頭推山、前招、後招、野馬分鬃、玉女穿梭擺腳、躍岔(又名一堂蛇)、金雞獨立、朝天蹬、十字腳(又名十字靠)、指襠捶、青龍出水、鋪地錦(又名鋪地雞、上步七星、下步跨虎、轉身擺腳、當頭炮等諸式。陳式太極拳還有一個套路,名曰炮捶,動作比較激烈,但仍不失太極拳的特點。

陳式太極拳講究以大圈收至小圈,小圈收至無圈為登峰造極。

陳式太極拳的鍛煉原則和練法還要求:意、氣、身三者密切配合,以意行氣,源動腰脊,旋腰轉脊,節節貫穿。在推手中以纏繞粘隨為主,“縱放曲伸人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在粘貼纏繞過程中,運用:“棚、捋、擠、按”等法則,借力製動,舍己從人,聽勁懂勁,發勁製敵。

陳式太極拳的特點:

1.形態方麵,外似處女,內似金剛。陳式太極拳強調的是: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內氣不動,外形寂然不動,內氣一動,外形隨氣而動;以內氣催動外形,上下相隨,連綿不斷,以腰為軸,節節貫串,不丟不頂,圓轉自如,輕輕運轉,默默停止。其攻防含意大都隱於內而不顯於外,不深刻理解悟不到技擊真諦。特別是老架一路,以柔為主,要求周身放鬆,不用僵力,主要是鍛煉下盤功夫,促足下生根,轉髖靈活,疏通氣血,練就充足的內氣,意到氣到,氣到勁到,立身中正,八麵支撐;使身體內外各部建起鞏固的防線,形成一身備五弓的蓄發之勢。這樣,不遇敵則已,若遇勁敵,則內勁猝發,如迅雷烈風,故外似處女,內似金剛,此為陳式太極拳的一大特點。

2.內氣方麵,采用螺旋纏繞的運氣方法。陳式太極拳結合力學和經絡學的理論,采用螺旋纏繞的運氣方法,以小力勝大力,以弱力勝強力。所謂太極拳蓄發相變、引勁落空、借力打人、以四兩撥千斤,都是螺旋勁所起的作用。太極拳結合經絡說,以拳術與導引吐納為表裏,拳勢動作采用螺旋纏絲式的伸縮旋轉,要求“以意導氣,以氣運身”,“氣宜鼓蕩,氣遍身軀”,內氣發源於丹田,以腰為軸,節節貫串,微微旋轉,使腰隙(兩腎)左右抽換,通過旋腰轉脊,纏繞運動,布於全身;通任、督兩脈,上行為旋腕轉膀,下行為旋踝轉膝,達於四梢,複歸丹田,動作呈孤形,圓活連貫,一招一勢,承上啟下,一氣嗬成,導致氣血循環。此為運勁(即運氣),它區別於用勁,這種係統的運氣方法是符合經絡學說的道理,也是其他拳法和體育運動所少有的。

3.養生方麵,把武術與導引吐納相結合。導引和吐納是我國源遠流長的養生術,早在公元前幾百年的《老子》《孟子》等著作中已有記載。陳式太極拳把導引、吐納術和手、眼、身法、步法的協調動作有機地結合起來,成為內外兼修的內功拳運動,這不僅對強身健體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而且對提高拳術的搏擊技巧也是一個創造性的發展。

4.結構方麵,剛柔相濟。剛和柔,兩者是相互對立的,然而陳式太極拳把剛勁與柔勁揉和在整個套路中,一招一勢剛中寓柔,柔中寓剛,達到剛柔相濟。拳譜規定:“運動之功夫,先化勁為柔,然後練柔成剛,及其至也,亦柔亦剛。剛柔得中,方見陰陽。故此拳不可以剛名,亦不可以柔名,直以太極之名名之。”為什麼太極拳的勁力要以剛柔相濟為準呢?因有剛而無柔的勁缺韌性,易折易損,沒有技擊格鬥的實用價值,隻有柔而無剛的勁因失去爆發力也無法實用。故拳論指出:“然剛柔既分,而發用有別,四肢發勁,氣形諸外,而內持靜重,剛勢也;氣屯於內而外現輕柔,柔勢也。用剛不可無柔,無柔則環繞不速;用柔不可無剛,無剛則催迫不捷。剛柔相濟,則粘、遊、連、隨、騰、閃、折、空、崩、捋、擠、按無不得其自然矣。剛柔不可偏用,用武豈可忽耶!”剛和柔的變換,從神與氣上來講,是通過隱與顯表現出來的。合則為柔,開則為剛(即蓄則為柔,發則為剛)。在運勁過程中表現為柔,在運動到落點時表現為剛。因有神氣的隱顯與姿勢的開合,剛柔就能夠充分的表現出來。落點是運動到達盡頭之點,是神顯與氣聚之處,所以表現為剛。除此之外,運氣轉換過程則宜用柔法。陳式太極拳的每個動作都是有開有合,每個開合動作都有運勁、有落點,落點要用剛勁,其他都用揉勁,以做到剛柔相濟。這是做到剛柔相濟必須掌握的原則,也是練習避實擊虛、蓄而後發、引進落空、鬆活彈抖的基礎。

5.狀態方麵,意識、呼吸、動作三者密切結合。陳式太極拳是內外兼修的內家拳術,內家拳的動作都是在意識的引導下進行的。在走架子時,一舉一動都是在意的指揮下,將手、眼、身法、步法的協調運作和呼吸有機地結合起來,開呼蓄吸,順其自然,心意不可使氣,輕輕運轉,成為內外統一的內功拳運動。

6.技擊方麵,具有很強的實戰性。陳式太極拳是實戰性的競技運動。古代有“南拳北腿”“長拳短打”之稱,也就說明這種分歧。陳王庭以沾、粘、連、隨、崩、捋、擠、按為中心內容,在螺旋纏繞的基礎上,創造了陳式太極拳雙人推手法,練習大腦和皮膚觸覺的靈敏性,綜合了踢、打、摔、拿、跌等競技技巧,並且還有所發展。陳式太極拳推手方法,技擊性較強,因此對發展體力、耐力、速度、靈敏和技巧都是行之有效的。這種推手方法代替了假想性和象征性的花假手法,解決了實習的場地、護具和特製服裝等問題,成為隨時隨地兩人可以搭手練習的競技運動。在練習技擊中還有雙人粘槍法等,原理是一致的。

二、楊式太極拳由河北永年人楊露禪從學於河南溫縣陳家溝陳長興,與其子楊健侯、其孫楊澄甫等人在陳式老架太極拳的基礎上,創編發展了“楊式太極拳”。其拳路逐漸刪改了陳式老架中原有的縱跳、震足、發勁等動作,由楊健侯修訂為中架子,又經楊澄甫一再修訂逐漸定為楊式大架子,即現在廣為流行的楊式太極拳。

楊式太極拳拳架舒展簡潔,結構嚴謹,身法中正,動作和順,剛柔內含,輕鬆自然,輕靈沉著兼而有之。姿勢開展,平正樸實,練法簡易,由鬆入柔,積柔成剛,剛柔相濟。由於楊式太極拳姿勢開展,平正樸實,練法簡易,因此它深受廣大群眾熱愛,開展得最為廣泛。楊式太極拳的拳架有高;中、低之分,初學者可根據不同年齡、性別、體力條件,以及不同的要求,采用高低不同的拳架適當調整運動量。因此,它既適於體力較好者用來增強體質,又適用於體弱者作為療病和保健的手段。

傳統楊式太極拳功夫的次序,分為三步:即先練體、次練氣、後練神。嚴格說來,這三步功夫,幷不能截然分開。但強調先練肢體的柔順,次練內氣的充盈,後練神經的寧靜。從外到內、由實到虛,由動入靜,是十分有理有利的。

第一式:預備式

兩足左右開立,距離同肩寬,腳尖皆朝前;身體自然直立;兩臂自然下垂;眼向前平視。要點

1.要求“虛領頂勁”、“氣沉丹田”、“尾閭中正”、“含胸拔背”。在這幾個主要要求下,放鬆全身,做到“立身中正安舒”,並貫串於整套動作之中。這幾點要求,為太極拳所有動作的共同要點,鍛煉時須刻刻記住,在後文的要點中不再一一重述,而僅提醒某一動作容易違反其中某一要求。例如,攬雀尾中的擠式和按式,初學者往往身體容易前俯或後仰,因此就在要點中及時提出,而其他共同要點雖未提及,但仍然要注意。

2.兩臂下垂,肩關節要放鬆;手指自然微屈。

3.精神要自然提起;心要靜,不要有絲毫雜念。

4.預備式中的要點大都是整套動作的要點,所以該式是一切動作的基礎,初學者尤當注意。

第二式:起勢

動作一:兩臂徐徐向前平舉至高與肩平,兩掌相距同肩寬,掌心皆朝下。

動作二:兩肘下沉,自然地帶動兩掌徐徐向下按至胯前,手指仍朝前,掌心仍朝下;眼向前平視。

要點

1.在兩臂未舉之前.應仔細檢查一下預備式是否合乎要求,然後開始做起勢動作。這時,思想要領先.要集中在每個動作的動向上,也就是要做到《十三勢行功心解》所要求的“先在心,後在身”。例如在做該式兩臂前平舉時,先要意識到怎樣舉,然後隨著徐徐舉起;即使是重複的或已很熟練的動作,也必須這樣做,否則,內外動作容易散亂。

2.練習太極拳時。自起勢至收勢,每個動作都要求“沉肩墜肘”(詳見《太極拳十要》一文)。如該式兩臂前舉和兩掌下按時,兩肩不可聳起、緊張或用力.必須鬆開下沉。兩臂前舉時兩肘不可挺直,須有微屈下墜之意。兩肘下沉帶動兩掌下按時,“墜肘”固然很明顯,即使在兩掌已下按到兩胯前時,仍然要求“墜肘”。在這點上,初學者往往較難理解:認為肘部既已垂在下麵,終不能把肘“墜”於兩掌的下麵去。其實,在這種姿勢上(後麵動作中也有類似情況,如摟膝拗步中摟膝之手等),對“墜肘”應該這樣來理解:就是兩肘須微屈,使小臂向前微彎.這樣,肘尖露出,與地麵成垂直線,仍然可達到“墜肘”的要求;而如果兩小臂也垂直,就失掉“墜肘”之意了。

3.要做到坐腕。所謂坐腕,就是把掌根下沉.手指節微微上翹,但不可用力翹起,必須自然,這樣才能把勁貫至掌根,手指也有所感覺。能坐腕,才能“形於手指”。

4.太極拳從起勢到收勢,所有前後動作之間必須連接,不可停斷,要求速度均勻,綿綿不斷,一氣嗬成。例如.該式兩掌前舉至高與肩平時即下落,其間不可有停頓現象,亦即每一動作到定點時,必須做到“似停非停”。

5.練習此拳套用掌時,五指要自然舒展,不可用力張開,也不可鬆懈、彎曲,掌心要微呈凹形。

傳統楊式太極拳動中有靜,柔中藏鋼,呈運動遊龍之勢,素有“身手不與對方接觸,也能較勁”之美譽。

108式傳統楊式太極拳完整保留了傳統太極拳的主要招勢,動作舒展大方,外形圓活瀟灑,勁力沉穩、連綿不斷。

三、武式太極拳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楊露禪從陳家溝返鄉後,深愛其術,從學楊於陳式老架太極拳,後又從陳清平學趙堡架,經過修改,創造了“武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既不同於陳式老架和新架,亦不同於楊式大架和小架,學而化之,自成一派。

武式太極拳一般有:傳統武式太極拳(108式,42式),武式太極推手,武式太極刀,武式太極劍,武式太極棍,武式太極粘棍,武式太極槍等等,主要特點是:

1.融拳技與文學於一體,最大限度削弱了長拳的痕跡,以“起承轉合”為主線;由“懶紮衣”貫穿套路始終,是武式太極拳的重要標誌;

2.動作簡潔緊湊,架勢雖小而不局促,動作舒緩平穩,出手不超過足尖,收時不緊貼於身,左右手各管半個身體,不相逾越。胸部、腹部的進退旋轉始終保持中正。

3.步法嚴格,分清虛實,小巧靈活,邁步時足尖先著地,然後再足跟著地徐徐放下全足踏平。

4.弓步前腿膝蓋不得超過足尖,後腿不挺直高拔。

5.拳勢講究起、承、轉、合,(“起”就是起式要神情貫注,“承”就是前後動作要承上啟下,“轉”就是在運行中轉動有變化,“合”就是每式結束時要為下一式搭橋)動作連貫順隨,用內功的虛實轉換和“內氣潛轉”來支配外形,以“神宜內斂”,“先在心,後在身”,“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意動身隨,意動氣隨,意到氣到,”達到意、氣、形三者合一。

了解和掌握了武式太極拳的特點,在演練時才能體現陰靜陽動,陽變陰合,藏奇正虛實之道,含攻防變化之機,八法兼備(八法:掤、捋、擠、按、采、挒、肘、靠),五氣順布(五氣:心、身、氣、勁、神),手似行雲,步如流水,一氣貫穿,如環無端,既有水淨沙明清澈見底的意境,又有使人高深莫測的氣勢,才能將武式太極拳的獨特風格展示的淋漓盡致。

四、吳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以柔化著稱,動作輕鬆自然,連續不斷,循規蹈矩,鬆靜自然,獨具靜態之妙。拳架雖然小巧,但具有大架功底,又開展而緊湊,在緊湊中自具舒展,不顯拘束。推手時,端正嚴密,細膩熨貼,守靜而不妄動,以善化見長。

吳式太極拳,分南北兩派,南派為吳鑒泉宗師傳承,其傳人主要有吳公藻、吳公儀、吳英華、馬嶽梁等。北派為王茂齋宗師傳承,其傳人主要有趙鐵庵、楊禹廷等,再傳有趙安祥、李經梧、王培生等。

吳式太極拳講究兩鬆兩靜。即由心鬆達身鬆,由身靜到心靜。動中求靜,以靜製動;剛柔相濟,以柔克剛;因其大鬆大靜,又無形無象,故其挫柔捶打、按摩推拿、開合降升之間,屈伸動靜,起落急緩之際,轉換進退,顧盼前後,斷接俯仰之時,身手外導,意勁鼓蕩於內而適於神氣平和。進而達到調和陰陽,疏通經絡,扶正祛邪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