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繪畫,是一個宏偉之極的大話題。如果自西班牙岩洞裏的描繪為始,則其源遠流長,非一日之功。克裏特島的繪畫為文明繪畫之始,希臘的陶瓶繪畫和壁畫已有短縮法、透視法等端倪所見;伊特魯裏亞墓室壁畫和龐貝城壁畫開始描繪美妙的日常行動……漫長的中世紀,繪畫更多作為建築的裝飾,教會相信繪畫須以圖代文字(因為那時代文盲太多了),以最少的圖描繪《聖經》故事,故歐洲繪畫、掛毯或鑲嵌畫往往求表意而缺乏眼見為實之感。
到了13世紀,藝術家—這時他們還常被目為工匠—有時能拋開口口相傳的戒律技巧,去表現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在此之前,藝術家們都是這樣產生的:他們給其他藝術家當學徒,投入血汗,當牛做馬,偷學些技巧。他們做雜活、幹勞力、填次要部分的色彩,然後才學習畫次要角色、畫背景;幹師父們不願幹的事。中世紀的畫家們,將畫像視為流水線勞動。他們會畫冠冕、袍子和權杖,會畫基本的人臉和身體;於是他們接了訂單,就老實把人畫出來;人臉未必肖似,隻畫固定的衣服裝飾,讓人明白“噢,這是某某主教吧”,大概差不多就可以了。所以,13世紀,畫家們偶爾會畫些不那麼程式化的東西,你可以理解為他們寂寞了,想展現一下技巧了,或者用好聽點的詞句,“感受到了藝術的靈感”,隨便吧。
到了14世紀,意大利已經成了歐洲藝術的中心:文藝複興自那裏開始,意大利諸名家有機會觀摩到古希臘和古羅馬的作品,他們開始用短縮法、透視法,描繪事物不再平板板的,而試圖展現出“如我們眼前所見”的一切。人體比例、肌肉線條、構圖、造型,繪畫與雕塑都不再敷衍了事。與此同時,在北方,偉大的畫家揚·範艾克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他和兄長胡貝特·範艾克聯手完成的《根特祭壇畫》,第一次擺脫了約定俗成的畫法,他觀察自然,把握細節,不用套路化的圖案,而做出真實的樹木與風景;畫馬匹時,他會著意描繪馬的鬃毛、眼睛的光彩,用明暗造型塑造馬腿,甚至把握皮膚的褶皺。
這是時代的聲音。
15世紀,佛羅倫薩的名家們已能通過解剖知識和短縮法構成人體,揚·範艾克則依靠不斷添加細節,來讓畫麵像鏡子般反映世界。那之後許久,意大利畫家都長於輪廓線、透視法和美麗的軀體,而北方畫家則長於織物、金屬、皮革、珠寶等外觀。當然,揚·範艾克的貢獻不隻於此:當15世紀時,意大利大宗師波提切利尚需要以蛋彩作畫時,揚·範艾克發明了油畫。在那之前,畫家們作畫方式如下:置辦植物或礦物所製的顏料,研磨之,加一些液體讓顏料形成漿糊狀;蛋彩是用蛋液來調和顏料,而揚·範艾克想到了用油代替蛋。如是,揚·範艾克及那一代尼德蘭畫家,形成了類似的工序:在紙上做素描稿,隨後在木板(或畫布上)用畫筆勾出輪廓,用透明油色勾線,畫好明暗調子。等畫麵幹透,再一層層上油畫色。調色油使用核桃或亞麻仁等製,以保持色彩透明鮮豔,曆久不裂。他製作的顏料明豔奪目,閃爍動人。他留下的最傳世作品,即意大利商人喬萬尼-阿爾諾菲尼與妻子珍妮·德·切納妮的一幅畫。揚·範艾克記錄了一切:他畫了這對夫妻,畫了地毯、拖鞋、窗台上的水果,這就像是一張照片,永遠地固定了阿爾諾菲尼夫婦的瞬間。這幾乎是古往今來第一次,畫家們有了這種用途:他們可以在場記錄當時所發生的一切,抵抗時間的流逝。從那之後,這幾乎成了尼德蘭畫家的保留節目。
自那以後,北方的畫家繼續著他們的旅程。15—16世紀,意大利的名畫家能獲得榮耀和尊崇,成為當地名人,哪怕地位上依然是工匠,但偶爾也能成為貴族的座上賓;而北方的畫家,口口相傳著他們的技藝,像工匠般勞動。在尼德蘭,範艾克兄弟同時代的名畫家韋登是當時祭壇畫名家,但要去一趟意大利回來,才添加身價。據說曾受過他真傳的梅姆林繼續在尼德蘭邊收徒邊創作,再晚一代的德國大師丟勒成為北方又一位代表人物:他可能是當時世界上最喜歡玩習作和速寫的大師,留下無數的水彩草地、素描兔子、農家院落、灌木草叢的底稿。他的畫作裏,裸體人物依然沒有意大利式的完美構圖,但他已經在努力了。當然,比較悲劇的事實是:他遊曆去南方的威尼斯後,曾經大受刺激。時代已經邁進16世紀了,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們得到國王和教皇的尊重,提香在威尼斯正待展開他的漫長偉業,而丟勒,當時阿爾卑斯山以北最好的畫家,回德國後不由口吐怨言:“我在這裏是工匠,在那裏是老爺!”
藝術的玄妙永遠是後世史家或富裕學者總結出來的,當日的藝術家依然被視為工匠,但意大利與意大利之外的藝術家,社會地位已不相同。文藝複興之初,藝術品作坊基本還是家族經營,作坊裏最有名的人物會成為招牌藝術家,但大多數作品依然靠分工合作。作坊接了訂單,於是師父如電影導演,負責籌劃大綱、分派人手、製作構圖和底圖,並負責畫主要部分,學徒們當牛做馬,負責剩餘部分,最後由師父簽名,作為他的出品。酬勞通常在訂單合同裏約定,大部分酬勞用來支付原料費用—所以畫家更願意畫木板畫,因為畫這玩意通常需要昂貴的金粉和佛青。15世紀後期,意大利的名畫家已經有了脾氣,簽合同時要求不把自己當手藝人看待。費拉拉公爵雇傭畫家科薩時,科薩表示:“我是弗朗切斯科·德爾科薩,把我的收入跟那些劣質手藝人並列,是對我的羞辱!”1487年,菲裏皮諾·利比被斯特羅奇家族雇傭創作壁畫時,合同價格極高,但包括以下條款:“須由利比親自完成,尤其是其中的人物。”1499年,西涅雷利的一份合同細到這個地步:“藝術家須保證親手繪製拱頂壁畫中所有人物,特別是人物麵部及腰以上部位,繪畫工作須在藝術家的親自指導下進行,所有顏料須經他親自調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