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寶街:西起牛羊司巷,東至金釵袋巷,為杭城唯一保存至今的古石板路。整條街東西兩端低,中間高,呈弓形,形似倒扣的元寶。中間橫鋪石板,兩側直鋪石板,古意盎然。胡雪岩故居即坐落在此地望仙橋東堍,原有建築均以銀杏木、楠木、酸枝木、紫檀木、南洋杉、櫸木等名貴材料建造,美輪美奐,內部陳設更是精雅。園林布局巧奪天工,芝園內的假山為國內現存最大的人工溶洞。堪稱清末中國巨商第一豪宅。

在鼓樓附近的望仙橋畔,有一條用一百三十多塊青石板鋪成的小街,叫做“元寶街”。

據傳一百多年前,鼓樓附近有一個擺藥攤的老頭,人稱“賣藥老胡”。他為人精明,善於經營,藥攤雖小,生意卻十分興隆。幾年後,老胡發了財,收起了藥攤兒,開了家大藥店,招牌叫“胡慶餘堂”。

人發了財,身價也就重了百倍。為給子孫後代造福,這一年,老胡請來了風水先生,選中了望仙橋東堍這塊寶地,建造胡公館。他要求地基一定要呈方形,意為“寶地一方”;大門一定要朝正南,這叫“朝南享福”;門前要用大塊青石板鋪路,暗喻“青雲之路,生財有道”。一時間,設計的,測量的,搬運的,好不熱鬧。

不料事與願違,還沒動工就碰上了一件不順心的事。原來,在“賣藥老胡”選中的這塊寶地的西北角,住著一戶人家。為了使胡公館呈正方形,老胡多次派人去勸說,願出高價讓其搬家。怎奈這戶人家雖窮,卻是人窮誌不窮,說屋基地是祖宗留下的產業,決不能做不肖子孫,讓給別人。任憑老胡出多少錢,就是不肯搬遷,氣得老胡要上告衙門。

這時,有個朋友勸老胡說:“你是有身份的人,犯不著與小人去鬥氣,凡事開頭總得先圖個吉利啊!”想發財的人,“利”字最聽得進。老胡覺得朋友說得有理,但這地基不能成方,心裏總覺得不舒服。最後,還是風水先生出了個主意:西北角缺,東南角補,用石頭元寶來“壓財”。於是,就打了一隻石頭大元寶,壓在胡公館的東南角上。

胡公館造好了,大門朝南,青石板鋪路,石元寶壓財,十分氣派。胡公館門前的這條路麵,也做得中間高、兩頭低,像一隻倒扣的元寶,“元寶街”也就因此而得名了。

葉建華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