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極限尺寸是指允許尺寸變化的兩個界限值,由使用上的要求確定,其中較大的一個界限值稱為最大極限尺寸,較小的一個界限值稱為最小極限尺寸。

6.在配合麵全長上,與實際孔內接的最大理想軸的尺寸,稱為孔的作用尺寸;與實際軸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稱為軸的作用尺寸。

7.孔、軸的極限尺寸除按其尺寸大小特征分為最大、最小極限尺寸外,還可按工件實體的大小,即所占有材料的多少為特征分類。孔或軸在尺寸公差範圍內,具有材料量最多時的狀態,稱為最大實體狀態,在此狀態下的極限尺寸稱為最大實體尺寸。孔或軸在尺寸公差範圍內,具有材料量最少時的狀態,稱為最小實體狀態,在此狀態下的極限尺寸稱為最小實體尺寸。

8.尺寸偏差(簡稱偏差)是指某一尺寸減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數差。偏差分為極限偏差和實際偏差,而極限偏差又分為上偏差和下偏差。上偏差是最大極限尺寸減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數差,孔、軸上偏差分別用代號ES和es表示;下偏差是最小極限尺寸減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數差,孔、軸下偏差分別用代號EI和ei表示。實際偏差是實際尺寸減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數差;偏差可以為正值、負值或零;合格零件的實際偏差應在規定的極限偏差範圍內。

9.尺寸公差(簡稱公差)是指尺寸允許的變動量。公差等於最大極限尺寸與最小極限尺寸之代數差的絕對值,也等於上偏差與下偏差之代數差的絕對值。公差是一個無正、負號的數值,且不能為零。

10.尺寸公差帶(簡稱公差帶)。公差、偏差的數值與基本尺寸相比要小得多,為了簡化說明,實用中一般以公差帶圖表示。在公差帶圖中,確定偏差的一條基準直線,稱為零偏差線(零線),通常零線表示基本尺寸。正偏差位於零線之上,負偏差位於零線之下。代表上、下偏差的兩條直線所限定的一個區域,稱為公差帶。

11.基本偏差用來確定公差帶相對零線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線的那個偏差。當公差帶位於零線上方時,其基本偏差為下偏差;位於零線下方時,其基本偏差為上偏差;當公差帶對稱於零線時,兩者皆可。

12.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結合的孔和軸公差帶之間的關係。由於配合是指一批孔、軸的裝配關係,而不是指單個孔與軸的裝配關係,所以用公差帶關係來反映配合比較確切。

13.孔的尺寸減去與其相配合的軸的尺寸所得的代數差。此差值為正時是間隙,間隙的代號為X;此差值為負時是過盈,過盈的代號為Y。

14.間隙配合是指具有間隙(包括最小間隙等於零)的配合。間隙配合主要用於孔、軸間的活動聯接。間隙的作用在於貯藏潤滑油,補償溫度引起的變化,補償彈性變形及製造與安裝誤差等。間隙的大小影響孔、軸相對運動的活動程度。

15.過盈配合是指具有過盈(包括最小過盈等於零)的配合。過盈配合用於孔、軸間的緊密聯接,不允許兩者有相對運動。

16.過渡配合是指可能具有間隙或過盈的配合,此時,孔的公差帶與軸的公差帶值相互交疊,其極限值為最大間隙和最大過盈。過渡配合主要用於孔、軸的定位聯接。標準中規定的過渡配合的間隙或過盈一般都較小,因此可以保證結合零件具有很好的同軸度,並且便於拆卸和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