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傳導螺旋以傳遞運動為主,要求高的傳動精度。
7.調整螺旋用於調整並固定零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不經常轉動,受力也不大,如螺旋測微器(千分尺)中的螺旋。
8.螺旋傳動按其摩擦性質分為滑動螺旋、滾動螺旋兩類。
9.螺杆與螺母的螺旋麵直接接觸,摩擦狀態為滑動摩擦,是最常見的螺旋傳動。這種螺旋副常采用梯形螺紋、鋸齒形螺紋或矩形螺紋。滑動螺旋易於自鎖,但傳動效率低,易磨損。在低速或微調時,會出現運動不穩定現象。
10.在螺杆與螺母之間的螺旋滾道中裝有滾動體,當螺杆轉動時,滾動體沿螺旋滾道滾動並帶動螺母作直線運動,摩擦狀態為滾動摩擦。按滾動體的循環方式可分為外循環式和內循環式。滾動螺旋摩擦損失比滑動螺旋傳動小,效率也高,但結構複雜,衝擊性能較差,主要用於傳動精度要求高、受力不大的場合。
11.帶傳動和鏈傳動都是通過環形撓性件,在兩個或多個傳動輪之間傳遞運動和動力的機械傳動裝置,又稱為撓性件傳動,適用於兩軸中心距較大的傳動。
12.帶傳動主要由主動帶輪、從動帶輪和張緊在兩輪上的環形傳動帶組成。
13.帶傳動中所用的環形傳動帶,按其截麵形狀的不同,主要有平帶、V帶、圓帶以及多楔帶和同步齒形帶。
14.平帶的橫截麵為扁平矩形,適用於中心距較大和傳動比較小的傳動。
15.V帶的橫截麵為等腰梯形,工作時,兩側麵嵌入帶輪的輪槽內,底麵不和帶輪接觸,即兩側麵為工作麵。在同樣的張緊力下,V帶傳動較平帶傳動能產生更大的摩擦力,當傳遞相同功率時,V帶傳動的結構較平帶傳動緊湊,V帶傳動的應用比平帶傳動廣泛。
16.圓帶的橫截麵為圓形,通常用皮革或合成纖維製成,圓帶傳動主要用於低速、小功率傳動。
17.多楔帶兼有平帶和V帶的優點,柔性好,摩擦力大,能傳遞的功率大,並解決了多根V帶長短不一而使各帶受力不均的問題。多楔帶主要用於傳遞功率較大而結構要求緊湊的場合。
18.同步齒形帶的內周有齒,與帶輪麵上的齒槽相齧合,所以兼有鏈傳動的優點,傳動比較準確,但安裝要求較高。
19.帶傳動的特點:帶具有良好的彈性,可以緩衝、吸振,傳動平穩,噪聲小;過載時,帶在帶輪上打滑,可防止其他零件損壞,起安全保護作用,適用於兩軸中心距較大的場合;帶與帶輪之間有相對滑動,不能保證恒定的傳動比;不能傳遞很大的功率,且傳動效率較低,帶的壽命較短;傳動的外廓尺寸大,結構不緊湊;帶傳動需要張緊,支承帶輪的軸和軸承受力較大;不適宜用於高溫、易燃等場合。根據上述特點,帶傳動多用於傳遞中、小功率,對傳動比無嚴格要求且中心距較大的兩軸之間的傳動。
20.鏈傳動是由安裝在兩根平行軸上的主動鏈輪、從動鏈輪以及環繞在鏈輪上的封閉鏈條所組成。依靠鏈輪與中間撓性件鏈條相齧合,將主動鏈輪的運動和動力傳遞給從動鏈輪,是一種具有中間撓性件的齧合傳動。
21.傳動鏈按結構不同分為齒形鏈和滾子鏈。
22.齒形鏈承受衝擊性能好,允許鏈速高,傳動平穩,噪聲小,又稱為無聲鏈,多用於高速或運動精度較高的傳動裝置中。
23.滾子鏈的結構簡單,價格低廉,重量較輕,應用廣泛。滾子鏈上相鄰兩滾子中心的距離稱為鏈的節距,以p表示。它是鏈的主要參數,節距越大,鏈各部分尺寸也越大,所傳遞的功率也越大。傳遞功率較大時可采用多排鏈,排數越多,越難使各排受力均勻,故一般不超過3~4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