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 詞不達意(3 / 3)

陳嶧城放棄觀看這個期待已久的小高潮,轉向撐起雨傘的麥芒,打了個招呼。

“好巧,在這兒遇見了。”

麥芒淡淡地,或者說,呆呆地看著他。眼神中那一丁點對下文的期待反而讓人慌亂了。

“麥芒,我……喜歡你。”慌亂之下他唐突地告白,一點新意也想不出來,但唐突本就是新意。

麥芒收起傘,微笑一點。

“從寢室那邊走來一路也遇見不少人吧?你喜歡得過來嗎?”

啊,這姑娘,她那一擊斃命的能力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了。

我不喜歡這一路上的任何人,我是為你來的,可是在你麵前,我隻能詞不達意。

即使這樣手足無措,竟也誤打誤撞不知怎的討了麥芒喜歡,過程也簡單得不能再簡單,陳嶧城把說話毫不留情的麥芒背回她寢室樓下,對方回過身打算道一聲謝,又放不下麵子,話到嘴邊成了欽羨——“長得像你這麼高真好啊”,有點不倫不類的。

陳嶧城說:“那你能跟我交往嗎?”

聽起來風馬牛不相及。

可是麥芒說:“好啊。”

直覺告訴陳嶧城,這時候不能有任何遲疑,一定要裝出理所當然的神情,否則像麥芒這種奇怪姑娘,轉念又會把許可收回去。

於是就這樣開始交往了,沒什麼大驚小怪。

交往的最初,陳嶧城就發現,麥芒是百科全書。與做朋友時沉默寡言的狀態截然相反,麥芒在親近的人麵前簡直算得上聒噪。

情侶晚餐,她一刻不停地在給陳嶧城科普政治與經濟,非理性繁榮與經濟危機。

最後她小手一揮:“唉,看起來你一點都不懂。”

陳嶧城忽然意識到這已經不是十七歲的戀情了。麥芒二十一歲,自己也二十一歲,而自己確實什麼也不懂。十七歲的時候,我們希望自己的是叛逆的人種,公然違反幾條本身就可被質疑的校規,不過是想惹人注目,可我們其實是乖孩子,回到教室還是照樣完成作業。每個人都在假裝叛逆,因此真正的叛逆者是很難從中脫穎而出的。二十一歲的時候,他才發現,麥芒的叛逆才是與生俱來的,並不刻意,也不知收斂。

十七歲到二十一歲之間,麥芒變得出類拔萃,她的聰明使韓一一那種不容辯駁的明星氣質都顯得黯淡。而這五年,陳嶧城在做什麼?

曾經是領獎台上競賽獲獎的少年,上了大學之後,失去了競賽這個目標,也逐漸迷惘起來,在教室裏混混時間,在寢室裏打打遊戲,和90%大學生一樣,的確是平凡無奇。

平凡無奇的人可以和出類拔萃的人相愛嗎?

當然可以,愛人並不需要是知己。

愛情是想與對方共度一生的欲念,共度一生的模式多種多樣,有對談型,當然也有一方傾訴一方傾聽型。

生活是瑣碎的,可沒那麼高大上,所以遇上明星八卦之類的話題,陳嶧城還是能和麥芒聊聊。這個周末因為某位女明星的離婚事件變得熱鬧,周圍十個人有九個人在對此議論紛紛。

“我死黨的女朋友你記得嗎?阮萌,啊,你應該不會記得。”陳嶧城想起麥芒高中就轉學了,而那兩人是上了大學才在一起的。

“記得啊。薛嵩阮萌嘛,所以他們後來交往了?”麥芒一邊吃著冰激淩一邊輕描淡寫地說道。

整條路上都是情侶,有人在她側後方燃起了仙女棒,那種火星是冷的,陳嶧城還是把她往自己這邊拽了一點。

所以說,她連阮萌這種無關緊要的路人都還記得,隻有陳嶧城始終站在她的盲區裏啊,這到底是平凡無奇到什麼地步了?

“嗯,阮萌看了新聞就一直嚷著不相信愛情。”

“她都和薛嵩在一起了還要信什麼愛情?薛嵩本人就是一個大寫的愛情啊。我們年級的女生當年多迷戀薛嵩!”

“誒?你也迷戀麼?”

“我比較迷戀一一。”

又過了一個路口,話題重新回到女明星身上。陳嶧城說:“這麼看起來她丈夫人挺好的呢,雖然離婚也很灑脫,有點‘抱一抱拳,江湖再見’的感覺。”

“她的前男友們不也都是這樣嗎,說明這樣灑脫的人就是她一貫的擇偶標準啊。”

“我覺得不是,是因為她本身就挺高冷的,通常來說總是這樣——高冷的人看上去不會沒了誰就死去活來,對身邊的人也就那樣無所謂的態度,誰對他而言都可有可無,反過來他對誰而言也就可有可無了。”

“你覺得你自己對我而言是可有可無的嗎?”

陳嶧城愣了一秒:“嗯,有那麼一點吧。”

“那我對你而言是可有可無的嗎?”

“誒?那可不是。你對我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你看,你自相矛盾了。”

陳嶧城嚇出一身冷汗,別說麥芒,就是一般的小姑娘,也肯定會借機鬧個別扭。

可是麥芒舔了舔冰激淩,繼續朝前走去:“你啊,去學點辯論基礎吧,和你這樣的對手完全提不起過招的興致呢。這麼輕率地以偏概全,秒你簡直是彈指之間的事兒,隻要舉出一個反例就直接駁倒了。”

男生笑笑,從她右邊的位置換到左邊,把她往人行道內側擠了擠。

“不想學,我想永遠輸給你。”

夏夜長鳴不歇的蟬聲以細膩的筆觸點落在這條繁忙的街上。

我們知道,永遠,還遠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