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關注和理解生活中常見的漢字,產生主動學習漢字的興趣,增強幼兒對文字符號的敏感性。
3.在生活中識得和鞏固漢字,養成指讀閱讀的好習慣。
識字原則
1.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采取直觀性原則。
2.寓識字於遊戲中進行,並在遊戲中循序漸進、得以鞏固的原則。
教育定位
激趣階段圖文並茂,遊戲識字。
三、識字教育活動策略
1.以圖示音,讓幼兒產生讀音聯想。單獨的識字,孩子們會感到枯燥,我們用圖畫來表示,把要學的字和讀音聯係起來。正如石井勳博士所說:“人類通過五官吸取知識,其中吸取最多的就是眼睛。”幼兒的思維較形象,應充分利用圖畫來調動其學習漢字的積極性,既可發展幼兒的感知能力,又可調動幼兒的識字興趣。比如漢字“口”,我們用一張嘴巴的圖片,告訴孩子口就是嘴巴的意思,小朋友很小時2歲,1歲的孩子,他的嘴巴是會流口水的,這個口就是口水的口。
2.把文字轉化為圖畫,讓幼兒明白圖畫的意思,我們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多種多樣的遊戲活動,以滿足幼兒的需要。老師可根據幼兒“貪玩”、“好奇”和“愛動”的特點,結合幼兒愛遊戲的特性,進行識字教育,激發幼兒的識字興趣,比如漢字“天”,就用這樣一張圖片,一個小朋友伸開了手,頭上頂了一朵白雲,老師在教時就說:“這個小朋友伸開手看著天說,哇,天好大呀,我的頭上是一個天,天上還有雲呢!我的頭都頂到天了,天就在我的頭上,小朋友你們也來做一做。”在生動活潑的遊戲中,輕鬆、愉快、高效地識字。
3.以圖記形,讓幼兒產生定位聯想。幼兒認識世界與成人不同,成人運用分析歸納的方式,偏於抽象,幼兒則把世界當作一個個畫麵,像相機拍照那樣把圖像攝入腦中。所以運用圖畫連同其上方文字共同構成一幅帶字的圖,字本身成為圖的一部分,當圖字分離時,孩子記整幅圖,包括圖的細節,自然地記住字形。
在幼兒園環境中有機滲透識字內容能隨機將幼兒引入一個漢字世界,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的感知中親近漢字、喜愛漢字、了解漢字,以激發幼兒主動學習漢字的強烈欲望。隻要我們遵循幼兒的認知特點,把握方法,幼兒的識字興趣必將越來越濃,潛能將得到進一步的開發。
參考文獻:
[1]李毅.論幼兒園的兒歌教育[D].湖南師範大學.2009.
[2]楊業宏.讓識字教學變得更容易[N].黃岡日報.2010.
(作者單位:張家港市塘橋中心幼兒園)編輯/張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