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預算管理(2 / 3)

1.固定預算。固定預算是根據預算內正常的、可實現的某一業務量水平編製的預算,一般適用於固定費用或者數額比較穩定的預算項目。

2.彈性預算。彈性預算是按照成本習性分析原理的基礎上,根據量、本、利之間的依存關係編製的預算,一般適用於與預算執行單位業務量有關的成本、利潤等預算項目。

3.滾動預算。滾動預算是隨時間的推移和市場條件的變化而自行延伸並進行同步調整的預算,一般適用於季度預算的編製,也可以按月滾動編製。

4.零基預算。零基預算是對預算收支以零為基點,對預算期內各項支出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各項收入的可行性以及預算數額的大小,逐項審議決策從而予以確定收支水平的預算,一般適用於不經常發生的或者預算編製基礎變化較大的預算項目,如資本預算項目。

5.概率預算。概率預算是對具有不確定性的預算項目,估計其發生各種變化的概率、根據可能出現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計算其期望值而編製的預算,一般適用於預測變動趨勢的預算項目,如開拓新業務市場等。

四、預算編報流程及時間

1.預算編製程序

預算編製遵循上下結合的編製原則。局各級單位通過預算管理係統對各單位上報的預算數據和文字說明進行審核彙總,經“兩上兩下”來確定最後全年預算指標。

“一上”具體流程:

(1)預算工作小組組織各預算責任部門根據本單位的年度預算目標和編製方針,編製本部門預算方案初稿。

(2)責任部門編製完成預算表後,將預算表遞交預算管理工作小組進行彙總、審核。預算管理工作小組彙總並審核後,應提出調整意見,並測算金額,及時上報全麵預算管理領導小組。

(3)全麵預算管理領導小組審核預算初稿,平衡後返回相關部門進行預算方案修正,審核通過後提交預算管理辦公室。

(4)預算管理辦公室彙總後提交全麵預算管理委員會審核。審核後按類別項目預算報國土資源廳地勘處,費用預算報財政廳編審中心審核,省級項目預算由國土資源廳報財政廳編審中心,中央項目預算報中央勘查基金管理中心。

(1)財政廳預算編審中心審核各部門預算,經人大審批後,下達各預算單位預算指標,預算管理委員會根據局發展戰略規劃對各單位及直屬單位的預算作出修正案。並通過預算管理辦公室下達到各單位及直屬單位的預算管理領導小組。

(2)各預算管理領導小組收到局預算管理辦公室下達的修正案後,要召開領導小組辦公會,認真研究各項預算指標的下一部分解,並將分解後的指標下達到各預算管理工作小組。

(3)各預算工作小組根據預算管理領導小組下達的各項預算指標,按部門分解後,在原預算的基礎上組織各部門重新調整預算。

各預算管理工作小組將各部門調整的預算第二次彙總、審核,並上報各單位預算管理領導小組。由預算管理領導小組審核後,上報局預算管理辦公室,預算管理辦公室審核彙總後,上報局全麵預算管理委員會審核,局預算管理辦公室將二次彙總後的費用預算報財政廳審核,項目預算報國土資源廳審核,由國土廳報財政廳審核,財政廳報省人大審批。

省財政廳將經省人大審批後的預算再次下達到各預算單位,局全麵預算管理委員會審核,重新下達到局預算管理辦公室,局預算管理辦公室將經過預算委員會批準的預算方案正式下達各下屬單位、直屬單位預算管理領導小組,各單位預算管理領導小組向預算工作小組下達正式預算指標,各工作小組將預算指標落實到各部門。局下屬各單位及直屬單位依據調整批準後的“二下”預算指標,作為本單位下年度預算執行標準。

2.預算的裝訂

局下屬各單位及直屬單位預算管理領導小組,根據局預算辦公室下發的修改後的預算,由各預算工作小組彙總本單位的預算主表、所有附表及各部門預算說明裝訂成冊,以便在預算執行過程中隨時查閱。

(5)全麵預算編製時間

每年10月10—12日,總局全麵預算管理委員會召集各預算領導小組召開預算編製動員會,由預算管理辦公室講解預算編製方法及注意事項。

13—15日,各預算領導小組組織召開本單位預算編製會議,由預算管理工作小組布置預算編製具體內容,同時對各預算編製部門做好培訓工作。

16—31日,預算領導小組向各預算工作小組布置本部門的預算編製工作。

11月1—15日,預算管理工作小組彙總本負責部門預算,審核後報預算領導小組審議,按預算領導小組的修正案進行預算修改。

16—20日,將本單位修改後的預算彙總上報局預算管理辦公室。

21—30日,預算管理辦公室經過審核,彙總後報預算管理委員會。

12月1—5日,預算管理委員會經過審議,上報財政廳和國土廳。

6—8日,財政廳通過預算管理辦公室下達一下指標。

9—15日,各預算管理領導小組將調整後的預算審議後,第二次上報預算管理辦公室。

15—20日,預算管理辦公室將二次上報預算彙總上報全麵預算管理委員會,再次上報財政廳與國土廳。

20—25日,財政廳審議二上預算,報省人大審批。

26—28日,省人大批準後,財政廳分配資金,通過預算管理辦公室下達正式預算指標。

五、全麵預算編製內容

地勘單位全麵預算由經費預算、預算外資金預算、資本預算、籌資預算、財務預算及對應分解的預算構成。

1.經費預算是反映地勘單位預算期內國家財政撥款可能形成現金收付的預算,包括地質項目支出經費預算、其他經費支出預算。

2.預算外資金預算是反映地勘單位預算期內非國家財政撥款可能形成現金收付的預算,包括預算外地質項目預算、其他營業收支預算、營業外收支預算。

3.資本預算是地勘單位在預算期內進行資本性投資活動的預算,包括固定資產投資預算、權益性資本投資預算。

4.籌資預算是地勘單位在預算期內需要借入的長短期借款及對原有借款還本付息的預算。

5.財務預算主要以現金預算、預計資產負債表、預計損益表等形式反映。

六、預算的具體編製流程

各單位預算應遵循上下結合的編製原則,按經費預算、預算外資金預算、資本預算、籌資預算、財務預算的流程進行。

1.經費預算

(1)地質勘查項目支出預算。地質勘查工作項目按照立項申報階段和設計階段,采用分階段、逐步細化、緊密銜接、合理調整的原則進行編製。工程項目分為甲類和乙類,甲類項目是指野外工作、實施為主體的調查評價項目。乙類項目是指野外工作量相對較少、以綜合研究為主要手段開展完成的項目。地質勘查項目預算按項目分項填報,按預算編製目錄規定的順序逐項填列,參照地質大調查預算標準的編製方法,結合市場及項目所在地區具體情況進行編製。列示地質測量、物探、化探、槽探、淺井、岩礦測試、遙感、鑽探、工地建築、其他地質工作等勘查手段的實物工作量,按國家規定統一的定額標準計算每種工作手段的費用金額。費用項目包括人員工資、專用材料和燃料、水電費、交通費、差旅費、會議費、印刷費、設備購置費、委托業務費、雇工勞務費、其他有關費用等,根據撥款和費用情況計算稅金和利潤。

預算表中技術條件一定要與勘查區的地質特征、地形條件、工作量、工程布置相吻合。比如,鑽探經費要列示技術條件、工作區岩石級別,這樣才能準確計算所需鑽探經費。

對於沒有經費來源的地質項目,除按上述要求編製外,還要加上合理的管理費用,如委托勘查項目的重要依據是探礦權人與勘查單位簽訂的委托勘查合同書,列明收入情況。對沒有取費標準地勘大隊工作手段,要采用合理的市場取費標準。

地質預算說明書中簡要介紹項目經費來源、業務書編號、項目名稱、項目性質與類別、地質條件、工作年限等項目概況,說明工作區範圍、自然地理及社會經濟發展概況、目標任務、預期成果等,詳細列明經費預算的依據、采用的費用標準和計算方法。

(2)其他經費支出預算。其他經費支出是與地質項目無關的事業費支出,主要按財政統一規定標準及人員情況編製,包括退休人員生活補助、遺屬生活補助、撫恤金、醫療保險、公積金、提租補貼、取暖費、

住房補貼、管理費用等項目。

管理費用是管理人員的費用,主要按管理人員數及財政規定標準編製,含管理人員工資、招待費、差旅費、交通費、辦公費等項目。管理費用應嚴格控製在地質項目經費的5℅以內。

經費預算要列明經費來源情況,包括國家財政撥款、礦產資源補償費撥款、地方財政撥款、其他撥款等。

2.營業收支預算

(1)其他經營收支預算。其他經營收支預算主要體現各地勘單位所辦實體公司生產經營活動收支情況。要根據生產性質、規模及市場情況編製,按人員工資、材料、其他直接費等預計數填列,區分可控費用與不可控費用,依據上年實際費用水平預算期內的變化因素,按現時費用開支標準,本著降低成本費用的原則,科學合理估計收入、管理費,預計稅金和利潤。由事業費承擔的人員工資、公積金、醫保、提租補貼要列明。

(2)營業外收支預算。營業外收支預算是預算期內與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係的收入支出預算,主要根據上年實際執行情況和本期計劃分析填列。

3.資本預算

(1)固定資產投資預算。固定資產投資預算是在預算期內構建、改建、擴建、更新固定資產進行資本投資的核算,可以細化到政府采購設備預算及工程預算。

①政府采購預算。政府采購預算是地勘單位用經費購置設備而支出的預算,要按財政采購目錄分設備類別、根據各部門需要情況逐項列報。

②工程預算。工程預算是地勘單位投資工程支出的預算,分為工程費用和工程造價兩部分。工程費用預算分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措施費等。工程造價預算含直接費、間接費、計劃利潤、價差、稅金、其他費用。

(2)權益性資本投資預算。權益性資本投資預算是在預算期內為了獲得其他公司的股權及收益分配權而進行資本投資的核算,根據有關投資決策和年度權益性資本投資計劃編製。轉讓權益性資本投資或者收取被投資單位分配的利潤(股利)所引起的現金流入,也應列入資本預算。

經費預算、資本預算編製完成報財務科認真審核。

4.籌資預算。

籌資預算由財務科編製,主要依據有關資金需求進行,根據單位經營活動所需借款數額及現時利率編製。

5.財務預算

財務預算由財務科編製,根據上述所有預算彙總分析填報。

(1)現金預算。現金預算根據現金流量表編製,反映單位預算期內一切預計現金收支及結餘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