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預算管理(3 / 3)

(2)資產負債表預算。資產負債表預算是根據資產負債表的內容和格式分析編製,反映預算執行單位期末預計財務狀況的預算報表。

(3)利潤表預算。利潤表預算是按照損益表的內容和格式編製,反映預算執行單位在預算期內預計利潤預算報表。

所有預算編製完畢,由財務負責人審核後,報與預算管理領導小組。

七、預算執行與控製

各單位要嚴格執行批複後的預算指標,落實預算執行管理責任,建立健全規範高效的預算執行進度管理機製。預算下達後局下屬各單位及直屬單位的各項支出通過預算管理軟件係統按月進行預算控製,具體要求如下:

1.各責任部門是全麵預算的執行機構。各部門的部長或經理是責任部門預算執行的直接負責人。下屬單位、直屬單位的法人代表對整個單位的預算執行負最終責任。控製方法原則上按項目、數量、金額的管理控製。

2.各單位下達的預算指標是與業績考核掛鉤的硬性指標,一般情況不得突破。預算指標是製定考核方案的重要依據,根據預算執行情況對責任人進行考核和獎懲。

3.各單位應當將財務預算作為預算內組織、協調各項經營活動的基本依據,確保年度財務預算目標的實現。對費用預算不可突破,努力完成各項經營指標,費用結餘可跨月使用,但不能跨年使用。

4.各單位應強化現金流量的財務預算管理,按時組織預算資金的收入,嚴格控製預算資金的支付,調節資金收付的平衡,控製支付風險。對於預算內的資金撥付,由預算執行部門負責人進行控製,預算管理工作小組負責監督,按照授權審批程序執行。

5.對於預算外資金控製。預算外資金是國家財政撥款以外的資金,帶有經營性質,資金的控製要根據市場情況和經營進度,嚴格控製收入支出,準確計算成本和利潤,由各責任部門負責人負全麵責任,完成預算指標。對於營業外收支資金,雖與生產活動無關,但涉及資金活動,容易產生小金庫,各單位財務部門及預算管理工作小組負責監督營業外收支活動,確保資金及時入賬,保證預算指標的完成。

6.在日常管理中,各單位應嚴格執行內部控製製度,健全憑證記錄、完善各項管理規章製度,嚴格執行生產經營月度計劃和成本費用的定額、定律標準,加強適時的監控。各預算管理職能部門都要建立預算管理簿,按預算的項目詳細記錄預算額、實際發生額、差異額、累計預算額、累計實際發生額、累計差異額。

7.各單位必須建立預算報告製度,要求各預算管理工作小組定期報告預算的執行情況。對於預算中發生的新情況、新問題及出現偏差較大的重大項目,及時報告預算管理領導小組,查找原因,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

八、預算差異分析

預算執行過程中,各責任部門要及時檢查、追蹤預算的執行情況,以全麵預算業績報告和差異分析報告等書麵的形式,全麵係統地報告每個責任部門及整個單位預算執行進度和結果。全麵預算管理工作小組根據自己的記錄與各責任部門的反饋報告形成總預算執行分析報告,在月度預算例會上對本月預算執行情況進行溝通,並及時解決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預算信息反饋。

定期書麵報告包括預算業績報告和差異分析報告。

業績報告同各部門預算指標一一對應,即對於各責任部門編製的每項預算,預算管理工作小組向其提供實際經營狀況與預算對比的書麵報告,對重大差異事項進行分析的報告。

為保證預算目標的順利實現,全麵預算管理委員會和下屬單位及直屬單位全麵預算管理領導小組在季度末或下季度初召開預算例會,對照業績報告總結預算執行情況,分析差異形成原因,提出改進措施,做好下一步部署。

全麵預算分析的具體程序:

1.全麵預算差異分析的周期

局下屬單位、直屬單位每月製定差異分析報告,並召開月度預算例會,審議和討論各責任部門的預算執行情況,同時,下屬單位、直屬單位應將月度差異分析報告提交全麵預算管理辦公室備案。

2.負責差異分析的責任部門

(1)局全麵預算管理委員會

每季度召開例會,討論通過全麵預算管理辦公室提交的彙總的重大差異分析報告,對各單位預算執行差異原因及責任部門進行審議,並提出處理意見。

(2)局全麵預算管理辦公室

分析全麵預算執行情況,彙總下屬單位、直屬單位的差異分析報告,並加以綜合分析,提出初步意見,上報全麵預算管理委員會,審議確認導致差異的原因,確認應對差異負責的責任單位,提出處理意見。

(3)全麵預算管理領導小組

局下屬單位、直屬單位每月召開預算例會,討論直屬部門、單位及下屬實體預算執行情況形成差異原因,對各預算工作小組確定的預算執行情況報告進行審議,分析差異形成原因及責任,並提出處理意見。

(4)全麵預算管理工作小組

每月分析全麵預算執行情況,彙總各部門預算執行形成差異的原因,並加以分析,出具本單位的預算差異分析報告,上報預算管理領導小組審議。

(5)責任部門

每月記錄本部門全麵預算執行情況,找出問題,分析本部門差異產生原因,提出改進意見,落實由本部門負責的改進措施,對於本部門解決不了的重大差異,要逐級上報。

3.全麵預算差異分析時間安排

(1)各預算管理工作小組應在次月8日前完成上月的預算分析報告和業績報告,並上報到預算管理領導小組審議。

(2)每月10日前,由下屬單位、直屬單位全麵預算管理領導小組將本單位的預算業績報告和差異預算分析報告,上報到局預算管理辦公室。

(3)預算管理辦公室按季度將上報的預算報告進行彙總分析,編寫總體預算分析報告,上報到局預算管理委員會。

(4)次年1月30日前,各預算管理領導小組根據決算數據分析,上交本單位上一年度全麵預算執行情況分析報告,於2月15日上報預算管理委員會,作為審議本年度預算指標的參考。

九、預算調整

批複後的預算,任何單位不得隨意調整。考慮個別外部環境變化、突發原因會對預算執行產生重大影響,並確需調整預算支出,局預算管理委員會每季度末召開例會,給下屬各單位一次調整機會,全麵預算調整權限屬於全麵預算管理委員會。

(一)預算調整類別

1.一般性調整

預算一般性調整是指各責任部門為完成年度預算目標,在預算執行過程中,以原來的預算為基礎,結合預算執行進度和外部環境變化,在不影響年度預算目標前提下,對預算執行進度或個別預算項目進行調整。

當外部環境變化向著劣勢方向變化,影響預算執行時,應首先挖掘與預算目標相關的其他因素的潛力,或采取其他措施來彌補。隻有在無法彌補的情況下,才能提出預算調整申請。當外部環境向著有利方向變化,而且具備中長期的穩定趨勢,有明確證據表明經營預算目標可加以提高,各單位不應隱瞞,應從大局出發,主動提出調整申請,預算管理委員會與預算管理領導小組協商後,進行調整。對於各單位突發原因,要分析是否嚴重影響單位預算執行,如特別需要調整,將調整申請注明原因,由預算管理領導小組上報局預算管理辦公室。

2.預算修正

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因預算製定時無法預見的重大外部環境改變或發生重大業務調整,按照實際情況的變化對年度預算目標進行修正。全麵預算是局全部經營活動的重要依據,應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原則上,年度預算目標不允許修改,隻有當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或局重大決策發生重大調整時,才能考慮進行預算修正。具體條件如下:

(1)局黨政班子需調整局發展戰略,重新製定局經營目標;

(2)局下屬單位、直屬單位黨政辦公會決定追加或縮減任務,局黨組批準。

(3)市場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需要調整相應預算;

(4)國家政策發生重大變化;

(5)生產條件發生重大變化;

(6)外部市場環境發生重大變化;

(7)發生不可抗力的事件;

(8)其他造成預算調整的原因。

(二)預算調整方式

1.由上而下的全麵預算調整

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而且具備中長期的穩定趨勢,有明確證據表明預算目標和現時情形相差較大時,局黨政班子與下屬單位、直屬單位相關領導協商一致,可以在預算年度內進行經營目標的調整,同時下達全麵預算調整要求,並最終確認全麵預算調整方案。

2.由下而上的全麵預算調整

在預算執行過程中,當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且符合上述預算調整條件時,全麵預算管理辦公室和全麵預算管理領導小組可以向全麵預算管理委員會提出預算調整申請。

3.全麵預算調整申請包括的內容

(1)導致無法實現全麵預算的原因,並附相關文件,如市場價格變動情況說明,相關政策變化情況說明,變更後的經營計劃、局下達追加或縮減任務、項目可行性建議書等。

(2)已經采取的其他彌補措施無效的證明。

(3)調整內容。

(4)調整後的預算方案。

十、全麵預算的考核

預算年度終了,預算管理工作小組向預算領導小組彙報預算執行情況,並根據財務決算和年度審計報告對比預算進行考核。財務預算的考評具有兩層含義:一是對整個單位財務預算管理係統進行考核評價,即對管理者經營業績進行評價;二是對預算執行者的考核與評價。財務預算考評是發揮預算約束與激勵作用的必要措施,通過預算目標的細化分解與激勵措施的付諸實施,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

(一)考評應遵循以下原則:

1.目標原則:以預算目標為基準,按預算完成情況評價預算執行者的業績。

2.彈性原則:預算本身具有很大的彈性空間,因此在考核時應在各預算指標上給予一定的彈性空間,分段考核。

3.例外原則:對一些影響預算執行的重大因素,如外部環境的變化、市場的變化、重大意外災害等,考評時應作為特殊情況處理。

4.分級考評原則:單位預算考評要根據組織結構層次或預算目標的分解層次進行。

(二)考核辦法

以各單位或直屬單位作為一個考核主體,對於各考核主體年度預算目標在一定彈性範圍內分段獎懲。彈性範圍:利潤指標在-5℅至10℅之間;其他指標±10%;完成越多,比例係數越大。

(三)獎勵辦法

根據決算與預算的各項指標對比分析,指標完成的各單位,可申請獎勵。獎勵額度可根據局自身的財務狀況自行確定,並以文件的形式提交局全麵預算管理委員會審批。預算管理委員會批準後受獎勵的單位的預算管理小組確定各責任部門的分配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