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官,天色不早了,要不你們就在這歇了吧!”小二一臉殷情,希望這位大財主再次眷顧自己。
蕭晚臨點點頭。
“那客官是要一間房還是兩間房?”
“一間就夠了。”回答的是夢啟,“我怕黑。”
於是現在夢啟就像章魚一樣纏上了蕭晚臨的身子,嬉笑著讓他講故事。雖然蕭晚臨一臉的書卷氣,可是講故事這種事還是束手無策。可是孩子不斷吵鬧,拒絕是不行了。於是蕭晚臨從腰間抽出了一支玉簫。玉簫小巧玲瓏,晶瑩剔透,顯然被賞玩已久,玉質變得光滑溫潤。這是父親送給母親的定情之物。蕭晚臨小的時候,常常聽見母親用它吹奏好聽的樂曲,母親技藝高超,每每曲響,天上總有鳥兒徘徊鳴叫。那個時候,父親總是陪在母親身邊安靜地懷抱母親,動情之時,四目相對,多少濃情蜜意在這之間流動。當那次血腥之災來臨之時,母親隻來得及把玉簫交到蕭晚臨手中,甚至來不及多交待一句,就把孩子推出了後門,然後那扇門便再也沒有開啟過。所以這玉簫對蕭晚臨來說意義非凡。當年流亡在外,再潦倒不堪的時候,也不曾動過賣玉簫的打算。隻在孤寂之時,回憶母親教自己的方法,吹出一兩個單調的音節,單薄得讓人覺得寒磣。然而這樣的蕭聲卻吸引了師父的注意,沒有過多的解釋,就收了蕭晚臨為徒。
悠長的簫聲從小孔中緩緩流出,清澈如流水洗滌人久在樊籠的心靈。月光透過窗撒在地麵上,白花花的水銀一般。窗外桂樹的影子斑斑駁駁,風吹過,葉子發出“沙沙”的聲音。晚風吹拂在人臉上,夾雜著泥土的清香。一切都是安靜的存在,似乎這世間隻留下了漫長寂寞的簫聲。孩子也不再吵鬧,安靜地看著蕭晚臨。蕭晚臨站在窗前,任一席月光籠罩身體。目光中有著無人能知的寂寞和痛苦,隱隱的有淚光閃動。簫聲由高亢轉為低沉,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繞梁,嫋嫋不息。最後一個音符自空中飛出,一切都靜止在那個瞬間。蕭晚臨保持站立的姿勢沒動,直到身後傳來孩子稚嫩的嗓音。
“我要睡了,你過來和我一起睡。”
蕭晚臨看著懷中顧自酣睡的孩子,白玉雕琢般的小臉上沒有笑容,有時候會皺起眉,不知道夢見了什麼。蕭晚臨一聲歎息,閉上了眼睛,黑暗中孩子身上淡淡的梅花香味傳入鼻息之中。
天微微亮,蕭晚臨被懷裏孩子的動作驚醒了。
“你醒了?”
“對啊,今天我們要幹什麼?”
“你想幹什麼?”
孩子遲疑了一下,明亮的黑眼睛望向蕭晚臨。
“我要看整個天下。”
蕭晚臨一震,而後微微一笑,“好,我帶你看整個天下。”
於是江湖上又多了一出傳奇:江湖少俠小姑娘,一匹馬兒兩個騎,天南地北闖天下,賞完青山遊綠水。逍遙生活真美好,小小娃兒笑開顏。馬鞭一揮絕塵去,人間煩惱盡去了。
蕭晚臨帶著孩子看海邊的日出,看高山上的迷霧,看苗族少女圍著篝火快樂地舞蹈,看七旬老翁在冰河上垂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