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銀行後台業務集中處理利弊
金融天地
作者:曹蔚虹
摘要: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為我國銀行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增加了銀行在金屬市場中發展的競爭力,需要銀行不斷的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創新管理方式,以適應日益增加的金融競爭壓力。目前,商業銀行的發展正在逐步實施前後台分類和後台業務集中處理的運營業務流程,以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風險控製能力,促進銀行的發展。
關鍵詞:銀行;後台業務;集中處理;利弊
中圖分類號:F83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2
我國金融市場中環境的不斷變化,增加了競爭壓力,更加重視對金融機構的管理。銀行作為我國重要的金融機構,是社會經濟組成的一部分,在市場的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為了提高銀行的客戶服務效率和質量,需要建立以客戶為中心,以客戶的滿意度作為評價,提高最大效益的體係,對運行流程和體係進行改造,以促進銀行的可持續發展。
一、銀行後台業務集中處理的利弊
1.銀行後台業務集中處理的必要性
後台集中運營,主要是指通過對工廠化生產和工序花作業理念的有效借鑒,實現銀行業務處理前後台的分類。銀行實施後台業務集中化處理的一項根本原因是,銀行所處的金融市場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傳統的銀行運行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的銀行發展要求。金融市場的快速變化致使我銀行正在逐漸實行利率市場化,這會為銀行的發展造成較大的利潤壓力。而且,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銀行出現,增加了銀行之間的同業競爭,銀行的競爭方式逐漸的由粗放走向集約。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為銀行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和嚴峻的挑戰。
2.銀行後台業務集中處理的優勢
銀行後台業務運營的集中化,會對銀行後台業務的管理造成比較深刻的影響。因為銀行實施後台業務集中處理,主要的運行目標是“運營工業化”,可以實現對銀行運行管理模式的創新,轉變銀行的運營管理為戰略發展目標。同時,銀行後台業務集中處理實現了在銀行運營體係中,一項創造銀行價值和收入的新來源,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而且,在銀行的運營管理中實施後台業務集中處理,可以轉變“部門銀行”為“流程銀行”。銀行實施運營管理集中化的一項核心理念是根據客戶實際的服務需求,建立合適的運營流程,建立後台業務集中處理體係,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銀行在實現後台業務運營管理的集中化過程中,向客戶提供了專業的業務支持平台,具有標準化、自動化和較強的兼容性的特點,有利於銀行建立相對完善的風險防範體係。因此,在銀行的運營管理中實現後台業務的集中處理,可以推動銀行實現經營模式專業化的發展,是一項提高銀行管理水平和競爭力的重要措施,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銀行的運營過程中,實施後台業務集中處理,不僅可以提高銀行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的程度上,實現了銀行前台工作向後台業務的轉移,實現了對前台工作強度的有效釋放。同時,前台工作強度的降低,有利於前台營銷工作的順利開展,增強了前台的營銷能力,促進了銀行的發展。
3.銀行後台業務集中處理的問題
目前,我國銀行後台業務的集中處理過程中,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和限製,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銀行後台業務的集中處理過程中,對人力資源的配置不夠合理,建立的製度體係還不夠完善,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參差不齊和績效管理的水平不高等。銀行在實行後台業務集中運營之後,後台中心就承擔了銀行櫃麵授權業務、事後監督、彙兌、支票等輔助業務等的集中監控,在後台中心集中了原來在不同網點分散的一些工作。從銀行中後台業務集中運行的實際情況開看,後台中心人力資源的配置問題比較突出。授權業務具體有較強的實時性要求,經過一定的調查研究發現,銀行在實施集中授權業務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客戶排隊等待的問題,忽視了對銀行業務高峰和低穀期壓力的考慮,未能實現對後台中心授權人力資源的平均分配,導致人力資源的配置不合理,出現工作量不均衡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