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訊息
天機客戶的購買訊息隱藏在問句裏,不容易判斷。問得很多反而常常是不買的訊息。
你應該很有禮貌地直接反問他的意思何在?
天機客戶常見的購買訊息:
我還要去別家比較看看。
◇客戶推薦
要天機客戶推薦,他會聯想到很多其他事情,甚至開始懷疑,是誰推薦他給你?所以,等成交以後,或者第二次見麵再說。
但若他不買,這時,反而可以請他推薦。因為,不買,他會覺得欠你一份人情。
曆史上的天機星 房玄齡
“房謀杜斷”這一句成語,說明了性格互補的可貴。也說明了術業有專攻,惟有自知之明的賢人,才能心胸寬廣的精誠合作,擷長補短,發揮人才一加一大於二的功能。
“房”指唐太宗貞觀之治的名相房玄齡,“杜”指杜如晦。
房玄齡多謀,杜如晦善斷。每次房玄齡替唐太宗李世民出了計策,一定要等杜如晦來做決斷,兩人同心計謀,合作無間,傳為美談。
房玄齡就是天機在事業宮的代表人物。
房玄齡,今山東淄博人,是隋末進士。
在唐兵入關中時,歸李世民,任秦王府記室。曾參與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奪取帝位的大功臣。
他在太宗貞觀期間長期執政,與杜如晦、魏征等同為唐太宗的重要謀臣。
杜如晦,今陝西西安人,隋末曾任縣尉。
唐兵入關中,助李世民籌謀,臨機善斷。
太宗即位後,與房玄齡共為輔弼,訂定各種典章製度。時人合稱“房杜”。但他初歸李世民秦王府時,隻是一個兵曹參軍,負責訓練士兵,職位並不重要。
由於秦王府人才濟濟,外調的人越來越多,杜如晦也要被調到外地去。
房玄齡聽到這個消息,便對李世民勸道:
“王府僚屬升遷外調的人很多,其他人都不足惜,惟杜如晦聰明過人,洞達事理,是輔佐您治國安邦的不可多得的人才。
假如您僅想保住自己的封地,就可以不用他;如果想要得天下的話,那麼非用杜如晦不可。”
於是,李世民便接受了這個意見,留下杜如晦,並開始重用他。
果然,杜如晦發揮他的優點,與房玄齡配合無間,一個善謀,一個能斷,輔佐李世民開啟貞觀之治的輝煌歲月。
史書說房玄齡“任總百司,虔恭夙夜,盡心竭節,不欲一物失所”,又說他“事無巨細,鹹當留意”。
雖總管政府中的各個部門,日日夜夜謹慎虔誠地處理各類問題,不讓任何一件事不妥當。
而事無巨細都要過問,認真負責,但也操勞煩神。
所幸他胸懷寬廣,善於識人,能團結同僚,擷長補短,精誠合作,開創大唐盛世。
很多人誤以為,如若論功行賞,容易立下戰功的開創型,會比陰性主星在職場上更易升遷,但這是不一定的。李世民當上皇帝之後,論功行賞,定下各人功爵,並且叫各個功臣反應功賞是否恰當。
李世民叔父李神通首先說:
“我出生入死,戰功赫赫,房玄齡和杜如晦隻靠耍嘴皮子和筆杆子,功勞卻在我上麵,我不服氣。”
李世民說:“叔父戰功雖然彪炳,但也曾被竇建德、劉黑闥打敗過。房玄齡等人卻如張良一樣運籌帷幄,坐在那裏就安定了社稷,功勞還不大於你嗎?”
其餘功臣看李世民對叔父都能大公無私,更加信任李世民。
從這個故事來看,房玄齡有智而能謙懷忍讓,善謀而不自做主張,勞碌但不總攬大權,難怪能屹立不搖,當宰相二十年,卒以壽終。
天機銷售員很會設計一些環節來增加客戶的印象,很有創意,隻是結案的力度不夠。要成為優秀的銷售員,就得多練習結案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