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再聽一聽狀元井的傳說。光緒乙未年,四川中了一個有名的狀元,此人姓駱,名成驤。他是怎樣同鹽井扯上關係的呢?當初,富榮鹽場的大山鋪銼成功了一口井,老板把它取名為“富從井”,老板為了加快加大出水產量,決計要升高天車井架,但在天車升高的同時,拉扯穩固天車的風篾相應地就要牽得遠些。而富從井的地盤不大,所牽的風篾要超出自己井的地盤,其中有幾股風篾必須要落栽到另一個老板辦的“寶珠井”地盤內。這個寶珠井的老板早就眼紅於富從井的發財好運,眼下,富從井老板有求於自己,正是借機“敲竹杠”的好時機。寶珠井老板乘機提出。要在我寶珠井的地盤又富從井上栽風篾,這好辦。隻要你富從井從推水投產那天開始,每個月三十天的日子(即三十天的利潤)按三七分成,我隻要三成,這筆生意才說得和。寶珠井老板未免是太凶狠、太苛刻、太不識情理,富從井老板於是拒絕了寶珠井老板的苛刻條件。這樣,天車井架就隻好不升高,當然產量起碼要減少五成,這種看見黃金罐卻挖不出來的感覺,使富從井老板心痛萬分。就在富從井老板又想多產鹽多賺錢,無奈天車井架又升不高時,得知朝廷光緒皇帝親自點的四川狀元——駱成驤到自流井巡視來了,並探知駱狀元是專程來觀鹽井、天車、火灶的。富從井老板心生一計,決計要來一個“諸葛亮借東風”。富從井老板四處奔走,托親托友,以重金銀兩買通從縣府到本城的大官要員,請他們千萬要把駱成驤安排來自己的井上“視察、視察”一番。這些收了富從井老板錢的大官要員們便順水推舟,因駱成驤本來就是來看鹽井、天車的。在大官要員、地方紳士名流的前呼後擁下,駱成驤來到了富從井。富從井老板大擺山珍海味之宴,盛情恭候駱狀元。席上,富從井老板趁狀元公已有八成醉意時,換一副可憐之像,在狀元公麵前唉聲歎氣道。“狀元公啊,我這口井眼是銼穿了,但就是還不能提水產鹽喲。眼下,一要向官府納稅,以為國盡點薄力;二是眾多的鹽工弟兄們等著提水燒鹽要飯吃,以養兒養女養家人,真是難辦羅!”駱成驤自不明其中的緣故,便問道。“是何故?你一一道來,我為你主張。”“千謝你老人家!”老板趕忙拱手作揖,把立天車要牽風篾,占寶珠井一點地盤,寶珠井老板如何不通情達理、提出苛求要挾等前後經過說與狀元公。駱成驤一聽,以為此事簡單,便發話道。“栽風篾,豆夫車,出水投產一為國、二養民,好事一件嘛,寶珠井有何不同意之道理?”富從井老板忙道。“狀元公真是大恩大德,曉知民情。可是,你老人家前腳一走,寶珠井的後腳就會來擋的。”駱成驤一聽,這倒是實話。由於這時駱成驥已有醉意,自然立即想不出什麼主意。於是,富從井老板趁機把早已謀劃好的主意給狀元公說道。“狀元公啊,這事恐怕隻有你老人家親自駕到寶珠井去打招呼囉,他寶珠井敢不尊從你狀元公的旨意嗎?隻要風篾牽出去栽起了,天車立起來了,從推水投產的那天開始算起,每個月三十天的日子提一天的日子(即每月三十天的利潤提成一天的利潤錢)孝敬你老人家,以報答你老人家的辛苦和恩德。”旁邊一官員馬上對狀元公悄聲道。“如此一來,你老就算成為富從井的股東囉。隻要他富從井一天在推水,就少不了你老這一份股東錢的。”駱成驤一想,這可是一筆細水長流之銀錢呀!不但我可以享受,我的後人、子孫可以受用,這種不花一分錢就可當的白手股東何而不入呢,而且,這不是送百兩千兩銀子隻有一次。但駱成驤自然客氣一番。“我身為朝廷狀元,為國為民秉公辦事是正當過,這點小事我就親自去辦交涉,不過,你老板就不必這樣破費了,我是無功不受祿的。”駱成驤得了這意外之財,當然要為富從井“斬紮”這件事。酒肉飯飽之後,駱成驤耀武揚威走前頭,官員、紳士們拍馬隨後。
正文 第二十六章 傳奇的故事1(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