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受祖師屈原大夫的影響,蘭陵苑弟子的文學修養更勝於武功。戰事間歇,山濤便以文會友,聚會飲酒,或憑吊古賢,或賦詩作畫。當時建安七子都以故去,山濤一路尋訪他們的足跡,用畫筆記錄下很多傳世美文寫就的地方。
這一日,山濤路過常山地界,來到客棧天色已晚。店內已經沒有食客,隻有賬房在櫃上記賬,算盤珠撥得啪啪作響。山濤在靠近櫃台的桌前坐下,小二本來正倚著樓梯扶手打瞌睡,看見有客人進來,忙上前招呼。
“這位客官,您一定是住店吧?”小二問道。
“正是,可有房間?”
“有!收拾一間上房!”小二扯著嗓子衝樓上喊。其實樓上並沒有人去收拾,像這種小店,除了幫廚的學徒,也就他這麼一個專職服務員。他喊這一嗓子,純粹是職業習慣。
“馬多喂些草料。”山濤接著說:“還有什麼吃的,不管冷熱上一些來,再燙壺酒。”說完拿出幾塊碎銀子放在桌上。
“好嘞!您稍等!”經常行走江湖的人都知道,通常店家不會拿出明碼標價的菜單讓你點菜,你大概說了要些什麼吃食酒菜,小二看你拍出的銀兩的多少決定酒菜的成色和數量。當然最重要的,小二要留足自己的抽成,賬房再扣一點兒,所以這銀子入賬的時候就越來越少。下等夥計的一般隻管吃住,沒有工錢,隻能千方百計地卡要回扣。小人物營生不易,唯利是圖,在戰亂饑荒年頭更甚。
不一會兒,小二端上來幾個饅頭,一盤牛肉,一碟醃菜,一壺溫酒。扮作一臉歉意地說道:“灶上已經收工了,剩這些不冷不熱的酒菜,客官您將就吃些。趕明兒再好好招待您!”
山濤答應一聲,這大半天趕路也是餓了,不講味道就把桌上東西吃個精光。酒尚溫熱,山濤喝完說道:“好酒!再燙一壺給我送到房裏!”說完起身走向客房。
“客官您是行家,這可是正宗的真定女兒紅!”小二在櫃台後麵答應道,“上樓右轉,緊裏麵的大房是給您預備的,酒這就燙好!“
客房收拾的整齊幹淨,山濤喝完酒,想起小二離開前叮囑他看管好財物,說最近此處盜賊常出沒,夜間頗不安寧。假使小二不說,山濤因為常年在外也形成一個習慣,就是睡前“三看”。這三看就是看看自己的包袱、兵器和馬匹三樣東西是否安置妥當。現在包袱就在枕邊,私人外出不帶兵刃,乘坐的馬匹也不是驚帆,隨便牽一匹駑馬出門。想來無事,山濤倒頭便睡。
這一夜倒還安寧。山濤起床收拾停當,用完早飯準備離開。小二在後麵追過來問道:“客官您這是要去哪裏,著急趕路嗎?”山濤剛要回答,又稍作思考,問道:“小二有什麼事嗎?”江湖人一般不願意透露自己的行程,山濤本是個憨厚老實之人,但經過幾年的曆練,也深知人心之險,需時時謹記自保。這小二本不是江湖人士,也沒有什麼分外企圖。隻因昨日見這青年為人厚道,出手大方,所以想留他多住幾日,自己也好多收些銀兩。
“今天是真定縣城一月一次的大集,客官您正好趕上了,何不留下熱鬧一番?”小二說的倒也真切。
山濤想了想,問道:“趙子龍趙將軍可是你們常山人?”
“正是,正是。”小二點頭答道:“隻是他很多年沒有回來過了,家裏的老宅都荒了,估計認得他的人多半都不在了。”
“哦、、、、、、”山濤道:“請問將軍的老宅在什麼位置?”
“出門向東,穿過集市還有四五裏,城東頭那一家就是,門口有一顆大楊樹,在城裏都能看見。”
山濤謝過小二,又給了他一點碎銀子。小二滿心歡喜地出門給山濤牽馬,一直送到正街上,再三叮囑下次一定還到店裏休息。
來到真定大集,抬眼望去,集市上人頭攢動,滿滿當當全是人。整條街約有八九丈寬,二三裏長。集上販賣各種吃的用的,穿的戴的,玲琅滿目,應有盡有。靠中間位置有一個廣場,打把式賣藝的,說書的,測字算命的、唱戲的、、、、、、這裏是人群最密集的地方,可以說是接踵摩肩,要撥開人群才能向前行走。才走了幾步,便再也走不動了。原來一位說書先生把書場設在此處,人圍得裏三層外三層。先生講得精彩,四下聽得入神,不時爆發出叫好聲。山濤沒法前行,索性駐足聽一段書。說書的是一位老者,約摸有六十上下,身形消瘦卻精神抖擻,說話清楚洪亮。這位老者說書很有特點,不僅繪聲繪色,而且加入很多表演動作,看似獨角戲,卻又像各種人物都登過台。這一段說的正是常山趙子龍,不是常說的單騎救主那一段,而是講他早年出身入伍的苦難經曆,山濤還是第一次聽到。
原來趙雲在真定長大成人,家人因黃巾軍屠村慘死!趙雲為報大仇,到童淵門下學藝,後來加入袁尚大軍討伐黃巾軍闖出了名堂,銀槍白馬的美名不脛而走!再後來討伐董卓的時候,遇到馬騰的女兒、馬超的妹妹馬雲祿比武招親。擂台擺了七天七夜,十八路諸侯的青年才俊爭相上台,都敵不過馬雲祿的暴雨梨花槍。最後還是趙雲用自創的七探盤蛇槍槍法將她打敗,二人結為夫妻。後來桂陽太守趙範想要拉攏趙雲,打算把自己守寡三年的嫂嫂樊氏許配趙雲。這樊氏有傾國之貌,而且頗有婦道,守孝期滿以後,自稱非相貌堂堂、名滿天下的趙姓英雄不嫁。這本是天作之合,後來劉備也主張讓趙雲娶樊氏為妻,但趙雲都嚴詞拒絕了,隻因家中已有賢妻馬雲祿。而樊氏見過趙雲以後,亦終身未再改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