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血壓的心理調護(2 / 3)

專家提示

抑鬱症與高血壓相互作用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或精神疾患,在普通人群中有較高的發病率。高血壓為臨床常見疾病,與情緒障礙相關密切。抑鬱症可以導致高血壓,高血壓對抑鬱症同樣有副作用,相伴而生即所謂的高血壓抑鬱症。應及時發現高血壓抑鬱症的早期表現,給予心理治療是患者康複的前提。

心理療法可減輕抑鬱情緒

有資料顯示,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焦慮和抑鬱發生率分別為31.0%和25.6%,且有18.9%的患者焦慮和抑鬱兼有。心理療法能顯著改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焦慮、抑鬱情緒。可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支持性心理療法:患者入院後,熱情接待患者,消除其陌生感。經常與患者談心,找出患者感興趣的話題,讓患者處於一種良好的氛圍之中,使患者感到在醫院就如同到了家裏。尋找患者的優勢,如解放前參加工作、成績斐然、工資高、看病不花錢、子女孝順、退休了又有個人愛好等。同時充分調動患者的社會支持係統,讓其子女、朋友適時來探望以消除患者的孤獨情緒。

高血壓心理調護方法

放鬆心情,緩解壓力

科學研究表明,壓力能夠使人的精神緊張,血壓升高,特別是高血壓患者,血壓升高更明顯。這種血壓升高可能是由於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影響血管運動中樞,導致外周小動脈收縮,引起血壓上升。

因此,高血壓患者放鬆一下心情是十分必要的。有人或許會說:“放鬆心情?說的容易,做起來哪有那麼容易?”其實,放鬆心情並不難。比如當我們辛苦工作一天,回到家裏,就可以在房間的某個角落,鋪上一塊柔軟的地毯,坐上去,你就會感到生活如此美好。另外,你也可以看一些讓你心情愉快的書籍。

保持樂觀的精神

精神樂觀是人體健康長壽的重要因素之一。曆代養生家都十分重視這一問題。《管子·內業》指出“人之生也必以其歡,憂悲喜怒,道乃無處”。

精神樂觀為什麼能夠增進健康呢?古人說:“樂而忘憂,喜則氣和誌達營衛通利。”樂觀對人體生理的促進作用主要有兩個方麵:一個是調劑精神,摒除不利於人體的精神情誌因素。二是和暢血氣,精神調達。氣血和暢,則生機旺盛,從而有益於健康。所以古人常說:“笑一笑,十年少,惱一惱,老一老”。

那麼,如何才能保持精神樂觀呢?

曆代養生專家的經驗是:

第一,陶冶性情。有條件者可到外地去旅遊、郊外遊覽等來陶冶人的性情,培養樂觀的性格。

第二,善於解脫。古人說“凡遇不如意事,試取其更甚者避之,心地自清涼,此降火最速之劑。”古話說:要做快活人,切莫尋煩惱。

第三,“近喜遠惡”,即近喜之物,遠所惡之事。古人又說“養生之法,凡人平生性格有好嗜之事,見即喜之,有好書畫者,有好琴棋者……但以其平生偏嗜之物,時為尋求,擇其精絕者布於左右,使其喜愛,玩悅不已”。見所好則喜,見所惡則憎,人之常性,此雖以老人為言,但對於一般人也非常適用。

現代科學研究認為,保持樂觀的精神狀態對人體是十分有益的,著名生物學家巴甫洛夫曾經說過:愉快可以使你對生活的每一個跳動,對生活的每一個印象都易於接受,無論是軀體和精神上的愉快,都可以使身體強健。

樂觀者常笑。笑可以幫助消化,改善循環,並且有發汗的作用,而且可以興奮其他器官。現代生理學研究證明,笑能擴大肺活量,能調整腦部的血液循環,能使肌肉放鬆,從而促進全身髒器的功能活動。

樂觀的情緒能夠調動機體的潛力,影響內分泌的變化,加速代謝過程,增加抵抗力。而且心情愉快和興奮還可以使腎上腺分泌增加,使血糖升高,肌肉活動能力加強,因此,能促進人體健康。

專家提示

降壓藥也會幹擾情緒

經常服用複方降壓藥(即複方利血平片)的患者,需留心觀察自己是否出現失眠、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等情緒抑鬱的症狀。因為,長期使用複方降壓片很可能導致藥源性抑鬱症。

醫生說,藥源性抑鬱症,多在用藥數日至兩年之內發生。用藥量越大,越容易出現抑鬱;藥量減少後,病情雖可緩解,但再次用藥又可誘發抑鬱。特別是性格敏感內向的患者,更容易發病。其典型表現是坐臥不安、心神不寧、煩躁、缺乏自信心、睡眠障礙,嚴重者甚至有自殺傾向。

含有利血平的複方製劑還有安達血平片、新降片、降壓靜片、脈舒靜片、複方降壓平片等。其他降壓藥,如胍乙啶、肼苯噠嗪、心得寧、心得安、美加明、甲基多巴等也可能誘發抑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