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堅持進行自我監測,可以為醫生治療提供可靠數據。學會在緊急情況下的合理自救則可減少高血壓危險的發生。
什麼時間測量血壓
人的血壓是波動的,每一天的不同時間段、每一年不同的季節裏,血壓的高低均不同,因而所測血壓值是有差別的。一般而言,在清晨4點之後伴隨著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增高,血壓開始升高,早上6~10點是一天中血壓最高的時間段。並且不同的人測量血壓的時間也是不同的。
高血壓患者測量血壓的時間
對於已經確診的高血壓患者,需要重新調整降壓藥物時,往往需要每天多測量幾次,以觀察新調整的降壓藥物是否能夠達到降壓的目的。一般白天血壓有兩個高峰期,即上午610點及下午48點,在這兩個時段測4次血壓,可以了解一天中血壓的最高點。另外,也可在每天上午9~10點及下午2~3點各測量一次血壓。這是因為每天清晨剛起床時往往是降壓藥物濃度在體內最低時,測量這個時間的血壓是為了掌握藥物濃度穀值時患者的血壓水平。
由於一般我們要求高血壓患者每天的第一片降壓藥物要在早上6點左右服用,因此上午9~10點時往往是降壓藥物濃度在體內最高時,測量這個時間的血壓是掌握藥物濃度峰值時患者的血壓水平,以此判斷患者使用該藥物是否合適,是否能夠達到理想的血壓水平。下午2~3點時測量血壓,往往是判斷降壓藥物這時是否還能達到預想的降壓效果,特別是對使用長效降壓藥物的患者。
長效降壓藥物原則上是每天隻需要服用1次,但有部分患者使用的雖是長效降壓藥物,而藥物的作用往往維持不了一天,此時就需要根據每個個體給予個性化的治療。晚上臨睡前測量血壓往往可判斷夜間最低血壓水平,因為夜間迷走神經興奮性增高,血壓在淩晨0~2點是一天中最低的。當血壓過低時,會因為血流緩慢而導致血栓形成。特別是血液黏稠度高的患者,更應當警惕。因此一般情況下,要囑咐患者每天最後一次的降壓藥物不要太晚服用,以免導致夜間血壓過低。
不需要調整用藥的高血壓患者測量血壓的時間
對於已經確診的高血壓患者,目前不需要調整降壓藥物時,一般每周測量2次血壓即可,以觀察血壓是否穩定。2次的時間一般可根據患者的情況而定。服用長效降壓藥物的患者,可以在清晨或上午選擇測量1次,下午或晚上選擇測量1次即可。
在什麼地點測量血壓
血壓不但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測量血壓的地點也同樣影響血壓的數值。現在許多家庭都購買了血壓計,大多數患者都自己在家測量血壓,而很長一段時間都不來醫療機構測量血壓,其實這樣是不對的。
因為一般在家測量的血壓要比在醫院或社區衛生服務站所測的血壓結果低10~15毫米汞柱。原因是血壓受心理因素的影響很大,家庭是一個患者比較熟悉的環境,血壓往往比較平穩,而醫院或社區衛生服務站對任何一個患者來說卻是一個相對陌生的環境,往往血壓容易高。
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患者在進行社會交往或活動時的血壓狀況,因此,對於一個穩定的高血壓患者,原則上應當每個月到醫院或社區衛生服務站測量1~2次血壓。
高血壓患者如何正確監測血壓
每天自行測量血壓
每天進行確認血壓。偶爾測一次血壓發現血壓高,並不能診斷為高血壓。確切地說,應當非同日連續3次采用標準水銀柱血壓計測量血壓,當收縮壓≥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90毫米汞柱時,方可診斷為高血壓。當患者被診斷為高血壓後,社區醫生就需要首先教會或指導患者正確測量血壓。
在自家測量血壓的正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