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股玄武岩熔岩從地殼的裂隙湧出,像河流一樣流向大海,遇到海水迅速冷卻變成固態的玄武岩並收縮,結晶,岩漿的凝固過程中發生了爆裂,而且收縮力非常平均,於是就形成了規則的柱狀體圖案,這些圖案通常成六棱柱。這種過程有點像泥潭底部厚厚的一層淤泥在陽光的暴曬下龜裂時的情景。玄武岩熔岩石柱的主要特點是裂縫直上直下伸展,水流可以從頂部通到底部。結果就形成了獨特的玄武岩柱網絡,所有的玄武岩柱不可思議的並在一起,其間僅有極細小的裂縫。由於火山熔岩是在不同時期分五六次溢出的,因此峭壁了形成多層次的結構。
“巨人之路”是柱狀玄武岩石這一地貌的完美的表現。這些石柱構成一條有石階的石道,寬處又像密密的石林。巨人之路和巨人之路海岸,不僅是峻峭的自然景觀,也為地球科學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賈恩茨考斯韋角的玄武岩石柱自形成以來的千萬年間,受大冰期的冰川侵蝕及大西洋海浪的衝刷,逐漸被塑造出高低參差的奇特景觀。每根玄武岩石柱其實是由若幹塊的六棱狀石塊疊合在一起組成的。波浪沿著石塊間的斷層線把暴露的部分逐漸侵蝕掉,石柱在不同高度處被截斷,把鬆動的搬運走,導致巨人之路呈現台階式外貌的雛形,經過千萬年的侵蝕、風化,最終,玄武岩石堤的階梯狀效果就形成了。
巨人之路的“親戚”遍及天涯海角:與“巨人之路”類似的柱狀玄武岩石地貌景觀,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有分布,如蘇格蘭內赫布裏底群島的斯塔法島、冰島南部、中國江蘇六合縣的柱子山等,但都不如巨人之路表現得那麼完整和壯觀。
比如在蘇格蘭西海岸外的內赫布裏底群島的斯塔法島上,也有一個玄武岩石柱群。玄武岩石柱在島上大部分地區均發育良好,有一個很有名的巨大岩洞-即芬戈爾洞,幾個世紀來在詩歌和小說中均有文字描述它。而作曲家菲利克斯·門德爾鬆在1829年去該島的一次訪問中,被眼前的美景激發出靈感,創作了現在被稱作《內赫布裏底群島》的著名管弦樂前奏曲。
東非大裂穀
東非大裂穀是世界大陸上最大的斷裂帶,從衛星照片上看去猶如一道巨大的傷疤。這條裂穀帶位於非洲東部,南起讚比西河口一帶,向北經希雷河穀至馬拉維湖(尼亞薩湖)北部後分為東西2支:東支裂穀帶沿維多利亞湖東側,向北經坦桑尼亞、肯尼亞中部,穿過埃塞俄比亞高原入紅海,再由紅海向西北方向延伸抵約旦穀地,全長近6000千米。這裏的裂穀帶寬度較大,穀底大多比較平坦。裂穀兩側是陡峭的斷崖,穀底與斷崖頂部的高差從幾百米到2000米不等。西支裂穀帶大致沿維多利亞湖西側由南向北穿過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等一串湖泊,向北逐漸消失,規模比較小。東非裂穀帶兩側的高原上分布有眾多的火山,如乞力馬紮羅山、肯尼亞山、尼拉貢戈火山等,穀底則有呈串珠狀的湖泊約30多個。這些湖泊多狹長水深,其中坦噶尼喀湖南北長670千米,東西寬40千米-80千米,是世界上最狹長的湖泊,平均水深達1130米,僅次於北亞的貝加爾湖,為世界第二深湖。
在1000多萬年前,地殼的斷裂作用形成了這一巨大的陷落帶。板塊構造學說認為,這裏是陸塊分離的地方,即非洲東部正好處於地幔物質上升流動強烈的地帶。在上升流作用下,東非地殼抬升形成高原,上升流向兩側相反方向的分散作用使地殼脆弱部分張裂、斷陷而成為裂穀帶。張裂的平均速度為每年2厘米-4厘米,這一作用至今一直持續不斷地進行著,裂穀帶仍在不斷地向兩側擴展著。由於這裏是地殼運動活躍的地帶,因而多火山多地震。
東非大裂穀是縱貫東部非洲的地理奇觀,是世界上最大的斷層陷落帶,有地球的傷疤之稱據說由於約三千萬年前的地殼板塊運動,非洲東部地層斷裂而形成。有關地理學家預言,未來非洲大陸將沿裂穀斷裂成兩個大陸板塊。
東非大裂穀分東西兩支。東支南起莫桑比克境內西雷河口,向北穿越肯尼亞全境,一直延伸到西亞的約旦河岸,全長5800公裏(一說6500公裏)。其中以肯尼亞境內的一段具有最顯著的地貌特征。這段峽穀長約800多公裏,寬50-100公裏,深450-1000米。裂穀兩側斷層崖壁陡峻,象築起的兩道高牆,穀深達幾百米至2000米,高差懸殊。首都內羅畢就坐落在裂穀南端的東牆上。茂密的原始森林覆蓋著群山,無數熱帶野生動物生活在群山的懷抱中,一座座高大的死火山屹立在群山之中,在火山熔岩中蘊藏著大批古人類、古生物化石,是地質學、考古學、人類學的寶貴研究資料。裂穀底部是一片開闊的原野,20多個狹長的湖泊,有如一串串晶瑩的藍寶石,散落在穀地。中部的納瓦沙湖和納庫魯湖是鳥類等動物的棲息之地,也是肯重要的遊覽區和野生動物保護區,其中的納瓦沙湖湖麵海拔1900米,是裂穀內最高的湖。南部馬加迪湖產天然堿,是肯重要礦產資源。北部圖爾卡納湖,是人類發祥地之一,曾在此發現過260萬年前古人類頭蓋骨化石。
裂穀地帶由於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肯尼亞主要的農業區。東非大裂穀帶湖區,河流從四周高地注入湖泊,湖區雨量充沛,河網稠密,馬隆貝湖馬拉維南部湖泊。北距馬拉維湖南口僅19公裏。長29公裏,寬14.5公裏,麵積420平方公裏。水深10-13米。地處東非大裂穀南段,希雷河流貫。原為馬拉維湖一部分,因水麵下降而分出。富水產,漁業發達。有通航之利非洲起源說是目前的主流學說。科學家在東非大裂穀地帶發現了大量的早期古人類化石,尤其“露西”的骨架化石同時呈現了人、猿的形態結構特點。東非大裂穀帶也是非洲地震最頻繁、最強烈的地區。
在肯尼亞境內,裂穀的輪廓非常清晰,它縱貫南北,將這個國家劈為兩半,恰好與橫穿全國的赤道相交叉,因此,肯尼亞獲得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稱號:“東非十字架”。裂穀兩側,斷壁懸崖,山巒起伏,猶如高聳的兩垛牆,首都內羅畢就坐落在裂穀南端的東“牆”上方。登上懸崖,放眼望去,隻見裂穀底部鬆柏疊翠、深不可測,那一座座死火山就像拋擲在溝壑中的彈丸,串串湖泊宛如閃閃發光的寶石。裂穀樂側的肯尼亞山,海拔5199米,是非洲第二高峰。
這一帶是東非大平原,也是非洲地勢最高的地主,氣候溫和涼爽,雨量充沛,山清水秀,物產豐富,盛產茶葉、咖啡、水果、除蟲菊、俞麻等。在這裏,咖啡豆一年可以采摘兩次,茶葉一年內有9個多月可以每半個月采摘一次,除蟲菊全年中可以每10天至14天采摘一次,而俞麻成熟後天天可以收割。
東非大裂穀還是一座巨型天然畜水池,非洲大部分湖泊都集中在這裏,大大小小約有30來個,例如阿貝湖、沙拉湖、圖爾卡納湖、馬加迪湖、(位於東、西兩支裂穀帶之間高原麵上)維多利亞湖、基奧加湖等,屬陸地局部拗陷而成的湖泊,湖水較淺,前者為非洲第一大湖。馬拉維湖(長度相當於其最大寬度7倍,最深達706米,為世界第四深湖)、坦噶尼喀湖(長度相當於其最大寬度的10.3倍,最深處達1470米,為世界第二深湖)等。這些湖泊呈長條狀展開,順裂穀帶宮成串珠狀,成為東非高原上的一大美景。
這些裂穀帶的湖泊,水色湛藍,遼闊浩蕩,千變萬化,不僅是旅遊觀光的勝地,而且湖區水量豐富,湖濱土地肥活,植被茂盛,野生動物眾多,大象、河馬、非洲獅、犀牛、羚羊、狐狼、紅鶴、禿鷲等都在這裏棲息。坦桑尼亞、肯尼亞等國政府,已將這些地方辟為野生動物園或者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比如,位於肯尼亞峽穀省省會納庫魯近郊的納庫魯湖,是一個鳥類資源豐富的湖泊,共有鳥類400多種,是肯尼亞重保護的國家公園。在結眾多的鳥類之中,有一種名叫弗拉明哥的鳥,被稱為世界上最漂亮的鳥,一般情況下,有5萬多隻火烈鳥聚集在湖區,最多時可達到15萬多隻。當成千上萬隻鳥兒在湖麵上飛翔或者在湖畔棲息時,遠遠望去,一片紅霞,十分好看。
有許多人在沒有見東非大裂穀之前,憑他們的想象認為,那裏一定是一條狹長、黑暗、陰森、恐怖的斷澗深,其間荒草漫漫,怪石嶙峋,涉無人煙。其實,當你來到裂穀之處,展現在眼前的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遠處,茂密的原始森林覆蓋著宮綿的群峰,山坡上長滿了盛開著的紫紅色、淡黃色花朵的仙人濱、仙人球,近處,草原廣袤,翠綠的灌木叢散落其間,野草青青,花香陣陣,草原深處的幾處湖水波光閃,山水之間,白去飄蕩。裂穀底部,平平整整,坦坦蕩蕩,牧草豐美,林木蔥蘢,生機盎然。
此時此刻,你就會真正感到,隻有親臨裂穀之巔,才能切身體驗到自然界這種舉世無雙的奇秀景色,感受天地之廣闊,氣象之萬千。
東非大裂穀是怎樣形成的呢?據地質學家們考察研究認為,大約3000萬年以前,由於強烈的地殼斷裂運動,使得同阿拉伯古陸塊相分離的大陸漂移運動而形成這個裂穀。那時候,這一地區的地殼處在大運動時期,整個區域出現抬升現象,地殼下麵的地幔物質上升分流,產生巨大的張力,正是在這種張力的作用之下,地殼發生大斷裂,從而形成裂穀。由於抬升運動不斷的進行,地殼的斷裂不斷產生,地下熔岩不斷的湧出,漸漸形成了高大的熔岩高原。高原上的火山則變成眾多的山峰,而斷裂的下陷地帶則成為大裂穀的穀底。
據地球物理勘探資料分析,得出結論認為,東非裂穀帶存在著許多活火山,抬升現象迄今仍然在不停地向兩翼擴張,雖然速度非常緩慢,近200萬年來,平均每年的擴張速度僅僅為2至4厘米,但如果依此不停地發燕尾服下去,未來的某一天,東非大裂穀終會將它東麵的陸地從非洲大陸分離出去,從而產生一片新的海洋以及眾多的島嶼。
東非大裂穀還是人類文明最最的發祥地之一,20世紀50年代末期,在東非大裂穀東支的西側、坦桑尼亞北部的奧杜韋穀地,發現了具史前人的頭骨化石,據測定分析,生存年代距今足有200萬年,這具頭骨化石被命名東非勇士為“東非人”。1972年,在裂穀北段的圖爾卡納湖畔,發掘出一具生存年代已經有290萬年的頭骨,其牲與現代人十分近似,被認為是已經完成從猿到人過渡階段的典型的“能人”。1975年,在坦桑尼亞與肯尼亞交界處的裂穀地帶,發現了距今已經有350萬年的“能人”遺骨,並在硬化的火山灰燼層中發現了一段延續22米的“能人”足印。這說明,早在350萬年以前,大裂穀地區已經出現能夠直立行走的人,屬於人類最早的成員。
東非大裂穀地區的這一係列考古發現證明,昔日被西方殖民主義者說成的“野蠻、貧窮、落後的非洲”,實際上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之一,是一塊擁有光輝燦爛古代文明的土地。
雲海
雲海是山嶽風景的重要景觀之一,所謂雲海,是指在一定的條件下形成的雲層,並且雲頂高度低與山頂高度,當人們在高山之顛俯視雲層時,看到的是漫無邊際的雲,如臨於大海之濱,波起峰湧,浪花飛濺,驚濤拍岸。故稱這一現象為“雲海”。其日出和日落的時候所形成的雲海五彩斑斕,稱為“彩色雲海”,最為壯觀。
峨眉山雲海:峨眉山的雲海,是由低雲組成的,上半年層以積雲為主,下半年以積狀雲和層積去相媾而成;峨眉山的霧日年平均為322天,甚至多達338天;這低雲多霧彙成的雲海,所以和其他地方的雲海就大不相同了。峨眉山的七十二峰,大多是在海拔2000米以上,峰高雲低,雲海中浮露出許多島嶼,雲騰霧繞,宛若佛國仙鄉;雲濤人才輩出卷,白浪滔滔,這些島嶼化若浮舟,又像是“慈航普渡”。
黃山雲海:雲海是黃山第一奇觀,黃山自古就有黃海之稱。黃山的四絕中,首推的就是雲海了,由此可見,雲海是裝扮這個“人間仙境”的神奇美容師。山以海名,誰曰不奇?奇妙之處,就在似海非海,山峰雲霧相幻化,意象萬千,想象更是萬萬千千!按地理分布,黃山可分為五個海域:蓮花峰、天都峰以南為南海,也稱前海;玉屏峰的文殊台就是觀前海的最佳處,雲圍霧繞,高低沉浮,“自然彩筆來天地,畫出東南四五峰”。獅子峰、始信峰以北為北海,又稱後海。獅子峰頂與清涼台,既是觀雲海的佳處,也是觀日出的極好所在。空氣環流,瞬息萬變,曙日初照,浮光躍金,更是豔麗不可方物。白鵝嶺東為東海,於東海門迎風佇立,可一覽雲海縹緲。丹霞峰、飛來峰西邊為西海,理想觀賞點乃排雲亭,煙霞夕照,神為之移。光明頂前為天海,位於前、後、東、西四海中間,海拔1800米,地勢平坦,雲霧從足底升起,雲天一色,故以“天海”名之。若是登臨黃山三大主峰(蓮花、天都、光明頂),則全部五海,可縱覽無遺。
黃山每年平均有255.9霧日,一般來說,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5月是觀賞黃山雲海的最好季節,尤其是雨雪天之後,逢日出及日落之前,雲海必現並且最為壯觀。希望我們的網友們到黃山也能一飽眼福。
黃山雲海不僅本身是一種獨特的自然景觀,而且還把黃山峰林裝扮得猶如蓬萊仙境,令人置身其中,神思飛越,浮想聯翩,仿佛進入夢幻世界。當雲海上升到一定高度時,遠近山巒,在雲海中出沒無常,宛若大海中的無數島嶼,時隱時現於“波濤”之上。貢陽山麓的“五老蕩船”在雲海中顯得尤為逼真;西海的“仙人踩高蹺”,在飛雲彌漫舒展時,現出移步踏雲的奇姿;光明頂西南麵的茫茫大海上,一隻惟妙惟肖的巨龜向著陡峭的峰巒遊動,原來那“龜”是在雲海上露出的山尖。唯有飄忽不定的雲海在高度、濃淡恰到好處時才能產生如此奇妙的景象,對旅遊者來說,這是一種奇巧美的幸運偶遇。霞海出現時,則天上閃爍著耀眼的金輝,群山披上了斑斕的錦衣,璀璨奪目,瞬息萬變。雲海表現出來的種種動態美,大大豐富了山水風景的表情和神采。黃山的奇峰、怪石隻有依賴飄忽不定的雲霧的烘托才顯得撲朔迷離,怪石愈怪,奇峰更奇,使它們增添了誘人的藝術魅力。
黃山峰石在雲海中時隱時現,似真似幻,使人感到一種種奇縹緲的仙境般的美。雲海中的景物往往若隱若現,模模糊糊,虛虛實實,令觀者捉摸不定,於是產生幽邃、神秘、玄妙之感,給人一種朦朧的美。峰石的實景和雲海的虛景絕妙的配合,一片煙水迷離之景,是詩情,是畫意,是含而不露的含蓄美。它給人留有馳騁想象的餘地,能引起遊人無限的冥想和遐思。煙雲飄動,山峰似乎也在移動,變幻無常的雲海也勢必會給風景美造成“象皆不定”的變異性。行雲隨山形呈現出多姿的運動形態,山形則必然與行雲發生位移而活,它們既對立而又統一,動由靜止,靜由動活,不可分割。這種動靜交錯轉化,就是美學上形式美法則高級形式-多樣統一-的表現之一,也是我們的美感源泉之一。因此,我們旅遊時,應該學會從動靜對比,虛實相濟,變化和統一等方麵雲把握雲氣景色的美。
寧武天池
天池
天池古稱祁蓮池,唐代曾在此設立天池牧監,為朝廷飼牧軍馬,故又稱馬營海。位於寧武縣城西南20公裏海拔1954m的管涔山麓地馬營村北,是一處高山群湖,桑幹河和汾河分水嶺上的東莊村附近。這裏有天池、元池、琵琶海、鴨子海、小海子、幹海、嶺幹海、雙海、老師傅海等大小天然湖泊15個,長1.6km,寬1km,總麵積約4平方公裏,處於海拔1771-1849m之間,蓄水量800萬立方米,水深20餘米。池裏生存著草魚、鯉魚、鯽魚、鰱魚等水生動物。
天地湖群,高山環繞,樹木掩映,湖水清澈,像一塊“晶瑩碧綠的寶石鑲嵌於高山之巔”。天池形成於新生代第四紀冰川期,距今有300萬年的曆史了。它是我國三大高山天池之一,世所罕見的高山湖泊湖。古稱祁連池或祁連泊。位於寧武縣西南20公裏,海拔1954米的公水嶺東頂部。天池也叫“母海”。
天池最早成為遊覽勝地,可追溯到戰國時期,距今大約2300多年。天池正式辟為皇家遊覽觀光勝地是在北魏時期。據說,北魏的孝文帝曾用金珠穿了七條魚放入天池,看是否與桑幹河潛通。他又曾用箭射中池中的飛鯨,這兩者後來都在百裏之外的桑幹河獲得。隋唐時期,天池遊覽觀光到了鼎勝階段。隋煬帝曾環天池建築了規模盛大的汾陽宮。唐貞元15年,在天池周圍設皇家牧監,每年牧戰馬70萬匹,故天池又有馬營海之稱。
兩千多年過去了,天池仍以她那“陽旱不涸、陰霖不溢、澄清如鏡”的秀麗光光迎接著來自四麵八方的遊客。
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天池這顆被古人列為寧武古八景之首,題名為“天池錦鱗”或“天池霞映”的寶珠,現已開辟為省級旅遊風景名勝區。
天池最早的記載見於《山海經》、《水經注》中。之後在《資治通鑒》、《隋書》、《唐書》、《三關誌》、《晉問》等典籍中均有記載。早在《山海經》中記載的兩處天池,其中之一就是寧武天池,這裏有我國保存最完整的第四紀冰川地貌,從古至今就是人們避暑觀光狩獵的勝地。盛夏沐浴天池之濱的習習清風,觀賞汾源勝地的美麗美景,令人心曠神怡。天池在元池、琵琶海、鴨子海、老師傅海、裏幹海、外幹海、小海等十多處高山湖泊映襯下如群星拱月,別具一番風姿。
元海在天池北邊五公裏的山顛上,四周是石壁天險,形狀像個玉盤,被淩空托起,頗具猛將風格,俗稱“公海”。池西的一座石峰,飛掛在峭壁上,落差有500米。元海是恢河的發源地,東和南兩麵是廣闊無垠的高山牧場。
琵琶海離天池不到一公裏,比天池高出十多米,形狀像個琵琶,海水清澈,天光雲影,遠山近嶺倒映在水中。據說有一種青色的靈鳥,每當落葉敗枝飄入水中,便飛去噙出,以保碧水永遠清澈。
離天池東岸三公裏處,是一片起伏的金色沙洲。據說,它下邊埋藏著一個叫南莊子的村莊。遠遠望去,有20多米高,和綠色的牧場形成鮮明的對比。
元海和琵琶海附近的山坡上,常能見到圓塔型石堆,一層層的薄石片是由麻頁岩風化而成的。在天池和元海之間還能見距今300萬年前的冰臼。
與天地為伴的元池(亦稱公海),麵積0.36平方公裏,水深15m左右,蓄水540萬立方米。據記載,天池水“陰霖不溢,陽旱不涸,澄亭如鑒”。傳說,每遇樹葉雜草飄落湖麵,便有靈鳥飛臨噙去,故湖水清澈可鑒。天池風光秀麗,池中盛產鯉魚。炎夏鯉魚騰躍水麵,泛起層層漣漪,波光粼粼,被稱為“天池錦鱗”一景。天池以其神奇迷人的風光,吸引著曆代帝王公卿、騷人墨客。隋大業四年(608),隋煬帝楊廣北方巡遊、狩獵,於天池邊修建了規模宏偉華麗的汾陽官。大業十一年(615),隋煬帝攜文武臣僚宮娥彩女約十萬餘人,浩浩蕩蕩來天池避暑遊獵,極享天池勝景。內史侍郎薛道衡在宴會上即興賦詩《隨駕天池應詔》一首:“上聖家寰宇,威略振邊陲。人維窮眺覽,千裏曳旌旗。駕黿臨碧海,控驥踐瑤池。曲浦騰煙霧,深浪駭驚螭。”可惜這座行宮於隋大業十三年(617)被劉武周攻毀。這碧波蕩漾的美妙之地,也曾是曆代文人遊覽的地方。據傳歐陽修、範仲淹等皆來此遊樂覽勝,盛讚天池美景。元代詩人元好問則留下這樣的絕句:“天地一雨洗氛埃,令晉堂堂四望開。不上朝允峰北頂,真成不到此山來。”天池的古建築雖已毀沒,然天池的秀麗風景卻與日月共存。當地百姓珍惜這塊神聖的土地,每年農曆六月十五日在天池之濱舉行傳統的古廟會。近年來,寧武縣社會各界集資在天池之濱修複了盛唐時的海瀛寺,在天池增設了遊艇、遊船、垂釣、風景攝影等多種遊樂設施,新植了鬆柏林帶,修建了直達池濱的公路,開展了以天地勝景為中心,輻射管涔山名勝景區蘆芽山、汾源靈沼、小懸空寺、萬佛洞、萬年冰窖、支鍋奇石、寧武關樓、古長城等旅遊活動項目,遊覽天池的盛況正日勝一日。
彩虹橋
彩虹橋不僅是世界上己知的最大天然橋,而且也是具有最完美形態和色彩的自然界傑作之一。它橫跨在美國猶他州紅岩沙漠區的峽穀之上。
該橋的頂部是一段幾乎完整的四分之一圓弧。它從山峽一側峭壁邊緣向上伸展,在另一側逐漸向下彎到峽穀底部,橋身內側平滑彎曲,好像一把茶杯柄。
這座優美、雅致的天然橋長94米,跨越85米寬的峽穀。橋頂寬10米,足夠築成一條馬路,從底部到頂部有88米,差不多有3個倫敦特拉法爾加廣場上納爾遜圓柱高度。或者說其高度足以容下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國會大廈。
居住在該區的納瓦霍人又把這座壯麗的自然形成之物叫做“彩虹橋”,這既因為它的形狀像橋,又因為它具有粉紅。淡紫的奇異色彩,而且等到太陽快落山時又變成了紅色和褐色。他們相信這真是一條變成了石頭的彩虹。他們認為彩虹是宇宙的衛士,所以把該橋視為聖地。
在1963年以前人們隻能沿一條20千米長的不平坡道走到該橋。後來格倫峽水壩建成,它將科羅拉多河的水位抬高並將通往該河的91處峽穀用水灌滿。於是,現在人們可以乘船直抵距離該大橋數米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