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抬身價(1 / 1)

“自抬身價”這句話一般是用來批評人的,但在競爭激烈,人人都想出人頭地的現代社會,為人所求時適當自抬身價卻是邁向成功的一種手段,有它不可否認的價值。

其實“自抬身價”的行為隨處隨時可見。例如影星提高片酬,主持人提高主持費,演講者提高鍾點費,乃至於公司的同事要求老板加薪等,這些動作都是“自抬身價”。這當中有些人確實有他們自稱的身價,但也有些人根本沒有那麼高的價值;可是,隻要他們敢自抬身價,多半能夠如其所願。而事實上,能不能夠立刻如其所願並不是件重要的事,重要的是,他們經過這麼一個動作,為自己定下一個身價,好比商品標了價一般,這有“昭告天下”的味道,以便下回“顧客”上門時,能按新的價格“成交”。

“成交”?沒錯,在商品社會裏,人也是一種商品,各有各的身價。雖然商品由品質和供需決定價格,但商人也要懂得在特殊狀況下,針對某些商品“自抬身價”一番。而顧客就是那麼奇妙,低價時不買,等價格提高了,才搶著要,並且稱讚品質好。人也是如此,身價太低,別人看不起,把身價提高了,反而覺得你真了不起,是個大人才,所以無論如何,你一定要在恰當的時候自抬一下身價。

自抬身價有兩種,一種是本身確實有那個價值,像這種情形,你是非抬不可,你不可堅持“物美價廉”,否則別人會認為你根本沒有那份才能,如果你年紀也不小,更會被人誤認為是“老大徒傷悲”。當然,你可以不必抬得太高,但至少要與你的才能等值。第二種是6分的才能,抬出8分的身價,例如你一個月其實隻賺1千多,但對外卻宣稱賺2千元,或是3千元,那麼別人認為你有這個價值。

不過,自抬身價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適度

所謂適度是指不要抬得超過你的能力,像一位小職員,明明他隻拿一個月600元的薪水,但他卻說一個月拿3000元,這已是主管級的待遇。看看他的專長、年齡和能力,別人會發現這“身價”根本是吹噓。若真的如此,你的自抬身價反而成為你的負債。另外,如果“抬”得太厲害,別人也信以為真,“買”下了你,結果才發現你是個“劣品”,如果這樣,你的自抬身價會使你“破產”。

(2)參考行情

低於行情有“低價傾銷”的味道,別人會把你當廉價品看,不會珍惜你,如果你能力也夠,可把身價抬得比行情高一點,但如果高出行情太多,除非你是個大天才,而且也有成績做後盾,否則會被當成瘋子。

(3)在適當的時候才抬

如果你有事沒事都在談你的“身價”,就會變成吹噓,反而沒有人相信了。什麼是適當的時候呢?例如有人問的時候,大家討論到的時候,有人準備“買”的時候。

不知你從事的是哪一種行業,擔任的是什麼職務,不必謙虛客氣,適度地自抬身價吧,就算被人笑,也好過自貶身價,而且隻要“抬”成功,以後你的身價隻會往上爬,不會往下掉,除非你不自愛,自毀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