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必須掌握一些巧妙的拒絕別人的求助而又不傷害友誼,並且能獲得別人的理解和體諒的交往技能。下麵談幾點拒絕別人求助的技巧,以供參考。
(1)讓求助者知道你確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當別人來求助你時,你知道自己幫不了忙,但也應熱情接待,對於求助者的困難和求援要表示理解和同情,然後再坦誠說明幫不了忙的原因。如有可能,也可以幫助對方出一些主意或提一些建議,還可以提供一些別的求助線索。這樣就能免除求助的誤解,使他明白你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即使你幫不了忙,求助者也會感激你,因為你盡了最大的努力。
(2)誠懇陳述你的難處,爭取求助者的理解和體諒
例如有些親屬、朋友、同事等求助於你,而且這些事情你可以辦到但又不能辦。例如,一些人求你利用手中的權力安排子女、親屬就業或購買緊俏物資等,這明明是違背原則的不正之風。遇到這種情況,你不妨坦誠地陳述你的難處,在人事安排方麵,上級人事部門有明文規定,本單位行政部門也製定了具體的規定,現在如果要我個人來違反上級部門和本單位集體製定的規定、決議,這個忙實在不能幫,群眾的眼睛都盯著領導,幫了你的忙,別人怎麼辦、怎麼看?今後我怎麼開展工作?幫了你的忙,我自己要受處罰,你於心何忍?這樣求助者也難責怪於你了。如果你坦誠陳述困難,一般求助者還是會通情達理的,是會理解和體諒你的難處的。
(3)回答留有餘地
有人求你幫忙,你又難以辦到或者內心也不願意幫忙,但也不必一口回絕,以免當頭一盆涼水澆得別人難堪。遇到這種情況,你不妨來個“緩兵之計”。回答留有餘地:“這個忙我沒有把握幫到,不過我願為你盡力去奔走效力,你先回去,有了消息我馬上通知你。”過一段時間後,你可以打電話或托人捎信告訴他:“這事我奔走了好幾天,聯係了不少單位,實在沒辦法,請不要將我作依靠了,以免誤了你的事情。”這樣,就不會形成雙方當麵難堪的局麵。
(3)回避
你主辦的事情或主管的部門,有時出現一些有規律性的求助者。如每年的招生、招工、福利補助等。每到這個時候,一些親屬、朋友、同事、部屬等可能接二連三地糾纏著你,使你吃不好、睡不安。如果真遇到這種情況,你不妨采用回避的方法來拒絕別人的求助。如計劃布置下達後,有意外出幾天;或突然轉移辦公地點;也可來個假病真做,上醫院住上幾天,“不理朝綱政務”。等風頭一過,你再露麵,要辦的事木已成舟,別人就不會再糾纏求助了。
(4)明確果斷地拒絕
當然,明確果斷拒絕求助,不是指態度生硬、言辭簡單地拒絕求助者,而是要將不能幫忙的決定、原因明確而不含糊、果斷而不猶豫地告訴求助者,以免求助者產生誤解,或對你總抱有指望和期待。否則,求助者就可能無休止地來糾纏,這樣既誤了求助者的事,又影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