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是做人的第一美德,它是一個人品格正直、表裏如一的體現,如果孩子的生命力缺少了誠實的話,那麼就會影響到她的一生。所以,父母對孩子的誠實教育是相當必要的。可生活中孩子撒謊的問題幾乎每位父母都會遇到。
寧寧的老師打電話給寧寧媽媽,問寧寧最近兩天沒去上學是什麼原因。媽媽也弄不明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因為她每天早上都親自把女兒送到學校門口,看到她走進了校門才轉身離開。寧寧怎麼可能沒有去上學呢?
己沒去上學。沒辦法,爸爸隻好狠狠地揍了她一頓。最後,寧寧才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她最近幾天的所作所為。原來,每天等媽媽剛把她送到學校後不久,她便溜出了學校。
學校附近有一家醫院,寧寧上午就在兒科泡著,下午跑到內科待著。接連幾天,她就在醫院的各個科室門外閑逛。寧寧說醫院裏人多,好玩兒,而且還不用學習,受老師的管教。她在那裏待著也不著急,反正她書包裏有吃的、喝的,還有她喜歡看的小人書。每天中午,她等學校放學了,就跟往常一樣去媽媽的單位吃中午飯,下午放學也是準時回家。如果老師不打電話,爸爸媽媽就會被一直蒙在鼓裏。
大部分父母都會把像寧寧這樣的撒謊行為當作一件比較嚴重的事情,並對其施以嚴厲的懲罰。但懲罰的後果隻會讓孩子認為,被懲罰的原因是謊言被父母戳穿了,而不是撒謊本身。結果,孩子說謊就會變得更頻繁、更老練。於是,怎樣讓孩子改掉撒謊的習慣便成了令父母頭疼的問題。
一天,司馬光和兄弟們準備吃核桃仁,一位侍女告訴司馬光把核桃仁外苦澀的薄皮用水泡開就很容易剝掉。姐姐看到後,忙問是誰教的。司馬光得意地說:“是我自己想出來的。”姐姐連誇他真聰明。
父親聽到了姐弟倆的對話,知道司馬光在說謊,不由得緊皺眉頭。他走到司馬光麵前,嚴肅地問司馬光:“光兒,用水泡開核桃皮,就能剝掉它的法子是你想出來的嗎?”
司馬光在父親的嚴厲追問下慌了神,一下子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父親對姐弟倆說:“一個人聰明當然很好,但是做人最重要的是誠實。如果不誠實,別人就不會相信你。失信於人當然就沒有威信,也就什麼事都做不成了,父親可不喜歡說謊的孩子。”
司馬光知道自己錯了,他低下頭小聲地說:“我錯了,我一定改!”從此,司馬光再也沒有說過謊話。
司馬光的父親重視對孩子的誠實教育,他不僅一針見血地指出說謊的危害,而且表明自己的立場和觀點,使司馬光從中明白了做人最重要的是誠實的道理。司馬光正是在這樣的家教影響下,養成了誠實的良好品質。
父母控製孩子說謊,培養孩子誠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要有行為規範的具體要求要防止孩子說謊,教育孩子誠實,光講道理不行,要有行為規範的具體要求,讓孩子從小就按誠實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養成良好的習慣。因此,父母要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提出“幾要幾不要”的具體要求,比如不講假話,不謊報成績等等。
2、要鼓勵孩子說老實話孩子有了過錯,當她如實向父母彙報以後,父母在處理上,應該明顯地和她說謊時不同。錯誤自然要批評,因為這種批評是讓孩子明是非、辨善惡,是對她一輩子負責。但另一方麵,父母不但不能由於孩子承認過錯而加重責罰,還要對這種老實認錯的行為給予表揚。這種表揚可以鞏固孩子“說老實話”這一美德,同時,這對孩子勇於改正錯誤,極有好處。
3、適當地對孩子進行懲戒父母在對孩子的說謊行為進行懲戒時,要把懲戒執行得合理、巧妙,事後還要講清道理,這樣孩子會受益很大,並心悅誠服。在認真耐心的教育之後,創造一些有效的措施懲戒孩子的撒謊行為,如朗誦一個講誠實的故事,抄寫一段論誠實的名人名言,寫一篇討論誠實問題的日記或文章,取消一次外出遊玩的安排等……
4、要給孩子做誠實的榜樣誠實,是每個人都應具備的品質,父母要以誠實培養誠實,其道理是不言自明的。如果在家庭裏能就誠實問題開討論會,同時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那效果可能很明顯。同時,在孩子承認了錯誤以後,父母一定要稱讚孩子的誠實表現:“我雖然不滿你做錯了事,但幸好你說出了真相,媽媽很讚賞你的誠實。”
在糾正孩子說謊的過程中,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從關心、愛護孩子出發,細心觀察孩子的言行,分清是非、區別對待,耐心地引導,決不能簡單粗暴。隻有這樣,才能有效糾正孩子說謊的不良行為,使之成為一個誠實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