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雨中

散文綠洲

作者:劉雲霞

飯後出去散步,看到地上濕濕的,才知道下了雨。聽不見這雨聲,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下的雨,把手伸出去,雨在細細地飄著,隻覺得靜靜的空氣中滲進了泥土的潮香。迎麵飄來絲絲的涼意,空氣異常清新,路邊的樹木、花草,都因這細雨的滋潤展現出充沛的生機。

路上的行人很少,心中無端的飄來幾分喜悅,“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需歸”(唐,張誌和),一頂竹笠,一件草衣,逸致閑情,悠閑暇豫,無拘無束,隨遇而安,真是一種境界。不必去拿一把傘,很想在雨中走走。

南方的雨下得纏綿,溫柔,纖細,像南方的少女,多情,含羞。使我想起了洞簫牧歌,春花秋月,想起了青煙繚繞的小樓,村舍……。“小樓一夜聽春雨”(陸遊),聽雨,本身就是一件雅人情致,有閑適而寧靜的心情,不為俗事紛擾,也不爭名逐利,才會有這種雅興。古時,有誌節的讀書人,雖然也有儒家的影響,有學而優則土的思想,有經國濟世之誌,但都不戀棧功名,自覺逆不行身時,往往退隱江湖,尋求一種淡泊,閑適的悠遊生活,在小樓居於自己的世界裏,聽為大地注入生機的春雨,更是一種恬淡心境。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宋,秦觀)。落花,輕盈地在柔風中飄落,飄忽得像一個虛幻的夢境,細細的雨絲,黑網般罩著天邊的大地,那細如蠶絲般的雨絲,悅然迷離,就像人心頭難拂的愁緒。我在似醉非醉中迷起雙眼,一縷縷的雨絲,如一縷縷的鄉愁,在我心頭飄蕩,使我想起了故鄉的雨。

北方的雨,像北方的漢子,豪爽、奔放。在北方的夏天,先是天氣悶熱,人們把手裏的扇子使勁地扇也扇不去一點風來,抬頭看天空,烏雲密布,轟隆隆一陣雷響,人們還來不及躲避,那豆粒大的雨點便嘩嘩的打在地上,擊起一個個圈圈,滲入到泥土裏。鳥兒在雨幕中疾飛回巢,夏蟬因落雨而聲音沙啞,接踵而起的是四處的蛙鳴。水從屋簷上嘩嘩的流下來,小院裏一下子流滿了盈尺的水。家裏養的狗、雞都躲到窩裏,隻有小鴨們格外的高興,迫不及待地搖著“小尾舵”,組成小小的船隊,在院中央新積的雨河裏遊來遊去。這個時候,我和姐妹門不等雨停,便跑到院子裏去玩水,把小木盆放在水中當小船,衣服全淋濕了,不顧大人們的嗬斥,隻嬉笑地玩著,無拘無束,無憂無慮。那如澆如注的大雨的洗禮,那徹頭徹尾的痛快,至今回憶起來,仍讓我激動不已。也常使我想起雨水滋潤過的那肥沃的平原曠野,以及那犄角般的玉米穗和一排排紅高粱火一樣的情意。多少年過去了,每到雨絲飄蕩時,那逝水流年的童貞往事,便出現在密集的雨絲之中。

我願沐浴在這南方的細雨中,也懷念北方滂沱大雨的洗禮,行走在雨中,別有一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