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齊小俠
前些日子,出版社的朋友送了我一本圍棋巨擘李昌鎬所著的新書《不得貪勝》。因為以前癡迷圍棋,李昌鎬又是我最喜歡的圍棋選手,很快讀完,大快朵頤。全書略顯單薄,但還是將李昌鎬謹小慎微、謙卑不已的性格描畫得栩栩如生。有意思的是,中國圍棋巨星常昊為這本書做了序。李昌鎬和常昊曾經在一段時間裏是“絕代雙驕”,被稱為一生之敵,但這兩位中韓棋界的俊彥私下裏卻是很好的朋友,經常在一塊吃飯、喝酒、聊棋、論人生,相忘江湖。現在,李昌鎬出書,常昊寫序唱和,再合適不過,可謂天作之合。
這種亦友亦敵的關係可謂友敵,英文稱之為Frenemy,是Friend(朋友)和Enemy(敵人)兩個詞集合而成。這個詞並不是網絡時代衍生的新詞彙,它早在1953年就已經出現,用來指代個人及群體組織之間的人際關係、地緣政治關係以及商業關係。
李昌鎬和常昊是謂友敵,本期專欄將要提到的現役NBA最強兩位球員勒布朗·詹姆斯和凱文·杜蘭特的關係也堪稱友敵。在講究平常心淡定悟道的圍棋界,友敵雖不司空見慣但也不稀疏,兩位大師級人物吳清源和木穀實約在八十年前就是落子無悔對抗、私下熱烈追求新布局革命的同好。可在身體對抗極致化火藥味撲鼻的NBA,一生之友敵絕對是奢侈品,奢侈到它一出現,最先聽到的就是爭議的聲音。
爭議起因是勒布朗再次邀請杜蘭特去他家鄉阿克倫附近一起練球,為期一周,進行媒體所稱的“魔鬼特訓”。這不是他們第一次這樣做了,去年兩人在NBA停擺之時就有過這樣在一起的對練,勒布朗和杜蘭特事後提起都認為如此高水平的合練對於他們助益很大,媒體報道也認為這是“瑜亮”相互砥礪的美事一樁。可今年兩人如法炮製的時候,媒體“變臉”了,ESPN專家批評杜蘭特不該再和勒布朗一道練球,理由是兩人在上賽季總決賽相遇,杜蘭特麵對詹姆斯沒有體現出應有的凶悍鬥狠,如果還是一起練球談心,那麼隻會更加軟化他未來麵對勒布朗的鬥誌。“這樣的話,凱文·杜蘭特將成為勒布朗的附屬品,被皇帝擁有。那麼,兩個人如果在明年總決賽再次相遇,杜蘭特還將是亞軍,拿不了總冠軍。”ESPN名嘴斯克普·貝勒斯很不客氣地批評說。
這樣的批評肯定有誇大之嫌。就在這檔名為《第一視點》(The first take)的ESPN節目中,另一位嘉賓斯蒂芬·史密斯反駁貝勒斯說,杜蘭特隻是在做自己,對他的任何貶低都是不尊重的行為,杜蘭特總決賽已經表現得足夠出色,隻是隊友哈登表現太不爭氣,雷霆才輸掉總冠軍。這檔節目在ESPN很出名,原因之一就是兩位嘉賓都是巧舌如簧,語速極快,唇槍舌戰,言辭誇張,而且兩個人裝束特別,貝勒斯披頭散發,白人,史密斯穿著很酷,黑人,發生在他們之間的辯論想不熱鬧想不誇張都難。史密斯喜歡結交大牌,經常可以在NBA賽場上看到此君衣冠楚楚,高談闊論,賽後經常混跡出入更衣室,群訪的時候他站在一旁靜聽,采訪結束後會很快貼上去,和勒布朗、韋德、安東尼等巨星單獨聊天。
即便批評誇大,也足以可見NBA難以容忍“友敵”現象出現的潛意識,傳統的籃球圈子很難習慣像勒布朗和杜蘭特這樣總決賽兵戎相見但私下卻勾肩搭背親密練球的場麵活生生地出現,看到朋友和敵人就像兩個麵具似的被勒布朗和杜蘭特熟稔地來回切換所戴,得心應手。NBA沒有一生之友敵的曆史傳承,兩個同時代的大球星之間很難培養出深厚的友情,即便打造黑白時代的魔術師約翰遜和大鳥伯德彼此之間有惺惺相惜的情愫,但後者痛恨擁抱、笑臉和友誼。即便飛人喬丹後來私下認過不少門生,也因為商業品牌的原因青睞一些球員,但在他球場飛翔的歲月,有哪位巨星敢說是他場上激烈搏殺場下一起去夜店言歡的友敵?!更不要說同在湖人打球那麼多年的科比和奧尼爾,最終在包裹著嫉妒、猜疑、怒火、自私等混合元素的氣球爆炸之後,分道揚鑣。
所以,勒布朗和杜蘭特的友敵關係是同時代招牌巨星彼此刺激彼此砥礪彼此對抗彼此欣賞的最新寫照,顛覆了傳統巨星之間敵意和自我感十足、刺蝟般之間難以相處的形象。想想——上個賽季兩個人常規賽苦苦爭奪MVP,直至最後一個月才見分曉,然後在六月總決賽高峰相會,勒布朗的蛻變成為杜蘭特的夢靨。再次很快地,他們成為美國男籃的隊友,杜蘭特自承每天麵對勒布朗壓力很大,後者卻壓根沒提總決賽分毫,然後兩個人攜手拿到奧運會金牌。他們一前一後地來到中國參加商業活動之後,又相約結伴練球,對掌過招。
這叫不叫一生的敵人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