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視點
作者:王小順
服務外包是指企業(發包商)將價值鏈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礎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業務,發包給本企業以外的服務提供者(承接商)來完成的經濟活動,以達到降低服務成本、優化產業鏈、提升企業的競爭能力的目的。
服務外包按業務領域分類,主要有信息技術外包(ITO)、業務流程外包(BPO)和知識流程外包(KPO)3種;按承接境內外地域分類,可以分為在岸外包和離岸外包。本文探討的是離岸服務外包。
一、我國發展服務外包的不利因素
(一)國內人才結構不盡合理
近年來,我國雖然每年都要有幾百萬大學生和幾百萬的中等技術學校的學生畢業,但人才短缺仍是服務外包企業麵臨的問題,尤其是複合型的中高端人才短缺仍是製約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的瓶頸。服務外包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具有高技術含量和創造性的特點。離岸外包作為服務外包的重要分支,對從業人員的外語能力有著比較高的要求,外語專業的畢業生往往又缺乏服務外包方麵的專業技術知識,而非外語專業的畢業生語言交流能力和應用能力往往又比較缺乏,從而導致能夠滿足離岸服務外包發展需要的人才不足。根據2010年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對我國軟件外包領軍企業如文思、博彥、軟通和海輝公司調查得到的經驗性反饋:因軟性技能不合格的應聘者大致在10%左右;因技術問題不合格的應聘者比重約在20%;而因外語不合格而落選的人員比例最大,約在60%左右。
(二)外包企業服務能力和質量有待提高
2009年,我國服務外包企業平均規模為172人,軟件外包行業利潤率平均隻有10%左右,印度則高達40%左右。由於缺乏品牌企業,我們缺乏從歐美發包商手中接一手單的能力,服務外包產業價值鏈主要集中在中低端。許多企業缺乏國際化的服務意識和經驗,通過國際質量及能力認證的企業較少,在國際上難以形成整體的有說服力的信譽品牌。
(三)服務外包國際競爭日趨激烈
由於國際服務外包的承接國能從服務外包中獲得許多好處,導致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加入到服務外包的承接國之列,國際服務外包承接國數目急劇增加,而一些發展中國家,如菲律賓、越南等,他們的人力資源成本比我國更低;另一方麵,由於KPO和BPO領域需要較高的勞動力素質,科技含量高,所以許多國家不具備條件。因此,目前的競爭集中於ITO這一發展比較成熟、較為低端的領域,導致各國同質化競爭,競爭日趨激烈。
(四)美國、日本主權信用等級下降和歐債危機的持續蔓延
由於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經濟增長仍然低迷。8月5日,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又宣布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A下調至AA+。這是美國主權信用評級曆史上首次遭“降級”,美國經濟可能重新陷入衰退。8月24日,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宣布,下調日本主權信用評級,由“Aa2”下降至“Aa3”,另外,歐債危機的持續蔓延也令市場擔憂。市場對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預期正在加強,從而可能對我國服務外包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
(五)人民幣升值和國內物價的上漲
服務外包產業屬於成本按人民幣計價、收入一般按美元等外幣計價的典型行業,受到人民幣升值的直接衝擊較大。由於近年來國內物價不斷上升以及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從而增加了外包企業的成本負擔,這對於處於發展階段的中國外包企業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據IDC統計,中國對日外包價格曾在連續10年間下降了30%,這將中國的服務外包企業推向兩難的境地。如果應對人民幣升值,提升報價將使得企業的價格競爭力迅速下降,將迫使發包方尋求更高性價比的國家或地區進行服務采購;反之,如果保持價格不變或繼續降低價格,大量中小規模的服務外包企業賴以生存的狹窄的利潤空間將被徹底打破。
二、發展我國離岸服務外包的對策
(一)加快服務外包實用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1.高校的外語教學應改變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應貼近實際應用,外語教學應具有從事實際工作中所需要的、結合工作場景和流程的外語教學內容,將外語的聽、說、讀、寫、譯、詞彙都定製到從事服務外包業務場景和流程的需要。改善教學方法,提倡教與學的互動性,提高學生課堂參與興趣,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
2.支持建立校企結合的服務外包人才綜合訓練基地和實驗基地,將大學生的理論教學與實際應用密切結合起來,從而培養出符合產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