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工作
作者:娜仁
一、金融業支持地方經濟發展中麵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金融體係職能弱化,不能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
阿拉善盟金融體係主要包括農業發展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以及郵政儲蓄機構、村鎮銀行等,證券、擔保、信托投資和租賃等金融機構和服務基本空白,遠遠不能滿足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並且,現行區域金融機構數量不斷減少,金融服務空白點越來越多,職能也在逐步退化,主要表現在貸款投放機構、貸款結構、信貸品種、投放方式等極不平衡。
(二)存貸款資金逆向流出,加大了區域資金需求的缺口
近年來,區域金融資源最明顯的動態變化是商業銀行存款上存,存差不斷擴大,形成存款的邊緣化,各商業銀行在區域內的活動非常一致,即在收縮戰線、壓網點和減人員的同時,都將業務集中在吸收存款上,各基層行將吸收的存款上存到上級銀行,靠利差來維持基層行的運轉。這種作法對經濟發展的最直接影響是導致區域資金外流,金融對區域經濟的支持弱化,特別是對於一些急需資金支持的產業項目因得不到資金而無法發展起來,直接影響了區域經濟增長的平衡性,影響了經濟金融的良性互動。另外,區域金融資源較為明顯的動態變化是郵政儲蓄資金外流、農牧區金融資金淨流出所形成的存款的邊緣化。這使本不寬裕的農牧區資金少之又少,影響了農牧區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也是導致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一個重要原因。隨著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體製的改革,吸收的存款大部分上存,造成區域資金外流。以阿拉善右旗為例,截至2011年10月末,阿拉善右旗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為11.46億元,各項貸款餘額為3.54億元,存貸款比例僅為30.89%,資金嚴重外流,沒有充分發揮區域資金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作用。
(三)金融生態環境欠佳,製約了金融支持地方經濟轉型的發展
隨著經濟轉型的不斷深入推進,市場機製將進一步完善,金融資源配置將更多的取決於金融生態環境。近年來,通過征信係統的建設和應用,企業的信用意識有所提高,但由於阿拉善盟近年來國有大中型企業紛紛改製,且地方中小企業基礎較差,逃廢銀行債務的行為時有發生,加上執法部門的服務意識尚未成熟,金融案件勝訴,但執行難的問題還沒有明顯改觀。
(四)農牧業基礎條件薄弱,產業化發展受到較大製約
阿拉善盟氣候惡劣,農牧業科技含量低,管理粗放,經營方式落後,經濟結構過分單一,產業結構不合理,農牧業靠天吃飯,牧民生產、生活成本大,農牧民收入極不穩定,嚴重地阻礙了農牧業經濟的長遠發展。農牧業生產多表現為投入大、見效低的生產模式。阿拉善盟地區農牧業結構的單一造成缺乏農牧業產品深加工的現象。受地區經濟的約束,農牧業生產基本上被鎖定在地域環境之內,近年來一直未取得顯著成效。
二、進一步做好金融支持經濟發展的建議
(一)大金融支持大工業,推動產業園區發展,跟進金融服務水平
就目前阿盟幾個工業園區企業布局來看,進駐企業中很大一批是全國乃至全世界都位居前茅的,如世界最大金屬鈉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靛藍生產基地、氯酸鈉生產基地都落戶其中,十一五期間其工業增加值占全盟的51%,從烏斯太到雅布賴,從騰格裏到賽汗桃來,這些重點工業園區已經成為全盟承接產業梯度轉移、吸納優勢資源的主陣地和經濟發展的增長極,是阿拉善盟快速發展的根基。所以金融業必須在發展中加大對阿盟工業的扶持力度,下大力氣提高金融服務水平,跟進企業發展,要讓金融服務水平始終高於企業業務發展速度。大企業需要大金融,同時大金融離不開大企業。金融業必須立足於此,立足於支持實業發展。近年來國家收緊房地產信貸,銀行信貸經營方向必須要有所轉變,有所突破。阿拉善盟地廣人稀,資源富集,且其區位優勢又非常適合工業集群發展,所以銀行業要充分分析阿拉善盟地區特色,多元化考慮其信貸布局,重點扶持阿拉善盟工業園區做大做強。特別是各大型商業銀行,應該充分發揮自己“國”字號優勢,以大項目、大融資入手。製定長期性和具有前瞻性的信貸投資計劃,以戰略眼光看待阿拉善盟工業園區發展,長遠分析,長期緊跟,在推動阿拉善盟工業突飛猛進的同時,也打造出本身信貸項目成功的名片。同時展開多元化服務,隨著工業園區入駐大型企業的增多,其對金融服務水平和種類的要求也日益增多,大金融也要關注小落點。要從網點設置、業務水平提高、業務品種增加等多方麵入手,推動阿拉善盟工業發展和開發區整體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