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維斯瓦河畔(3 / 3)

是的,是托倫這塊熱土哺育了哥白尼,賦予他智慧、力量、信心和勇氣。也隻有在這種氛圍中熏染過、生活過,才使他在日後成長的道路上,無論走到哪裏,都具有堅定樂觀的信念和奮發向上的熱情,都始終感到自己是同故土緊密聯係在一起的。

哥白尼3歲的時候,他養的一隻叫瑪麗的小狗突然死去了。為此,全家人都非常痛心和悲傷。瑪麗死得很快。起初,它隻是有點兒打蔫,不愛吃東西。沒幾天,小狗瑪麗一下子發起高燒來,渾身顫抖,兩隻耳朵耷拉下來,尾巴也拖在地上,眼睛裏布滿了血絲,鼻子上一點濕潤也沒有了,而且喘氣非常吃力。就這樣,瑪麗飛快地瘦下去,潔白的毛發也失去了光澤,走起路來搖搖晃晃,大而無神的眼睛裏常有渾濁的淚水流出來。終於,在一天夜裏,在全家人痛惜的歎息聲中,小狗瑪麗死掉了。

哥白尼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心愛的寶貝和夥伴死去,難過得說不出話來。大哭一場後,他和哥哥安傑伊拿了籃子和小鐵鍬,在聖安娜街北一叢茂密、幽靜的矮樹旁,認真仔細地埋葬了瑪麗。對他來說,這是件多麼不幸的事啊,看著從前活潑可愛的瑪麗從此無聲無息地躺在那兒,哥白尼第一次對“死”有了某種概念。可是他想不明白,為什麼有燦爛的陽光、歡快的鳥啼、忙碌的人群、永不停息的流水,還要有可怕的、讓人痛心的死亡呢?後來,他問爸爸,小狗是生什麼病死去的,爸爸告訴他,現在還說不清楚,但可以肯定地說是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小東西致死的。

“這種眼睛看不見的小東西是什麼樣的呢?”哥白尼不解地問爸爸。

尼古拉在經商的過程中,去過世界許多地方,也很喜歡自然科學,是一個思維敏捷、喜歡琢磨、有著新思想的人。他常給哥白尼講述各國的見聞和各種科學常識。尼古拉把小狗瑪麗的死因非常通俗地、詳細地講給哥白尼聽:世界上除了貓、狗、羊、牛、豬之類的動物和花、草、稻麥之類的植物外,還有許許多多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小家夥。在這些小家夥中也有兩派,一派是好的,一派是壞的。好的小家夥專門兒幹好事。比如用葡萄釀酒,那就是一些幹好事兒的小家夥兒在葡萄中繁殖,把它發酵,再經過過濾、加工,就變成了咱們現在喝的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了。還有現在我們每天吃的麵包,沒有這些小家夥兒的幫忙也是做不成的。但是,也有許多小家夥兒專門幹壞事。就拿小狗瑪麗的死來說吧,就是那麼一種專門幹壞事的小家夥鑽進了小狗瑪麗的身體,在它的腸胃裏繁殖,影響它的消化,還讓它的喉嚨裏長出一層白色的膜,這膜越長越厚,終於使它喘氣困難而死去了。

“這種看不見的小家夥兒會那麼厲害?”哥白尼感到十分驚訝。

“可厲害了。”尼古拉耐心地告訴哥白尼,“它還會傳染呢。如果小狗瑪麗在生病的時候打了一個噴嚏,另外一隻小狗在它的旁邊吸進了,到了另一隻小狗的身上,使它也會生病死去。”

“會那樣厲害。”哥白尼似懂非懂地重複著爸爸的話。

從此,哥白尼恨透了那些專幹壞事兒的小家夥。他把這些專幹壞事兒的小家夥稱為十字騎士團。雖然他沒有看見過那種專門幹壞事兒的小家夥是什麼樣子,但他總覺得它們有腦袋,有身子,也有手有腳,還像十字騎士團那樣戴著頭盔,披著鎧甲,隻不過個子特別小,以至於小到可以躲藏到唾沫裏。

夜晚,躺在床上,哥白尼常常想起自己和爸爸媽媽散步回來,小狗瑪麗披著霞光一路瘋跑,前來迎接的小模樣;想起瑪麗追著尾巴在地上轉圈兒,用濕漉漉的舌頭舔他的手心,直到他癢得咯咯大笑;還有它因為不聽話被訓斥後,垂著頭,沒精打采地踮著碎步跟在自己身後的情景。於是,他常常夢見自己騎上戰馬,披甲帶盔,手握利劍,把十字騎士團的魔鬼們殺得落花流水,片甲不留,從魔鬼的手中奪回了自己那可愛的、漂亮乖巧的小狗瑪麗。

維斯瓦河西麵一輪滾圓的落日正在一片血色的晚霞中沉沉落下。霞光上麵,片片縷縷地輕浮著些淡褐色、烏色、淺黃色的柔雲。維斯瓦河被這傍晚的色彩烘托著、映襯著、擁抱著,浮泛出一層一層的金波。

迎著晚霞,哥白尼和爸爸漫步在維斯瓦河畔。父親牽著兒子的手,兒子依戀地走在父親身旁,兩人在輕輕地一問一答。

“爸爸,維斯瓦河有多大?”

“很大,很大,是全波蘭河流中最大的一條河流,有人稱它是我們的母親河。”

“它流向哪裏?”

尼古拉輕輕地撫摸著兒子的頭:“它流呀流呀,一直流向格但斯克,然後進入波羅的海,彙入太平洋。”

“海比咱們的維斯瓦河大嗎?”

“它能把整個世界都圍起來,你說是海大還是維斯瓦河大?”

對於爸爸的提問,哥白尼反倒被難住了。說海大,可他從來也沒有見過大海呀。他用那雙烏黑的、水汪汪的眼睛若有所思地注視著爸爸,張了張嘴,又緊緊地閉上了。看得出來,他似乎想表達什麼,可是用語言還表達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