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讓孩子自己喜歡自己
家長應該開導孩子,人沒有十全十美的,想要別人喜歡自己,首先要自我肯定,如果自己都討厭自己,別人怎麼會喜歡你。所以你要懂得發掘本身的優點及特色,努力彌補缺點,讓自己過得更精彩。
2)幫助孩子釋放壓力
壓力過大會影響到青少年的心理,而心理受到的影響同樣會在生理方麵體現出來。反之,如果孩子的心情得以舒展,那麼生理問題就會相應的減輕乃至消失。這就如心理上總是對在意的事物患得患失,生理就會引起胃痛的情況類似。
3)注意孩子的飲食搭配
飲食習慣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日常飲食。平時多食含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飲食要清淡,少吃甜食和油膩食物,少吃或不吃薑、蒜、辣椒,少飲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
9.我要減肥——不要苛求苗條
16歲的倩茹現在看起來真是“骨感”之極,1)64米的身高,隻有不到45千克的體重。不過,除了“骨感”外,倩茹的另外兩個特點更是讓人印象深刻:臉白得嚇人,沒有一絲血色;左右手的手背上,都是與牙齒摩擦造成的擦傷。對此,倩茹說:“最開始的時候,我經常用手指挖咽部、壓舌引吐,而吐慣之後,則想吐就吐,隨意自如。這種情況已經有一兩年了。現在我已經受不了了,我不能再這樣下去,可是我沒有辦法控製自己。”
以前,倩茹並不是一個“骨感小美女”,相反,倩茹還稍微顯得有點胖。有一次班上體檢,班上的幾個很調皮的男生看到倩茹的體重後,把這當做笑話在班上講。而且還拿著一些流行女歌星的“骨感”畫報和倩茹的身材作對比:“看看人家,你身上這堆肉頂人家兩個了。”
從那之後,倩茹就開始宣布要減肥,把一些模特的海報貼在床頭、牆上,而且拚命地節食。即使現在她體重隻有不到45千克,她也還覺得自己需要減肥。
最要命的是,每節食一段時間後,她就會覺得餓得受不了,便會狠狠地大吃一頓。吃完之後,她害怕自己長胖,結果又跑到洗手間把它們都吐出來,或者使用瀉藥。而且,倩茹為自己控製不了自己的“食欲”而非常痛恨自己,情緒非常低落。
就這樣,在如此反複的自我折磨過程中,她的學業差不多荒廢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她的身心健康已經遭受了嚴重的侵害。倩茹很多次都哭著對母親說:“我真的不想再這樣下去了。我也想告訴所有的人,再也不要像我這樣,太痛苦了……”
上麵案例中,倩茹之所以出現這種苛求苗條的心理,進而導致她後來一係列的不當行為,使自己陷入病態,主要是因為同學的嘲笑“刺激”了倩茹。她已經狹隘地把體重作為審美價值的核心了,認為“苗條=被人所承認”。倩茹的例子是很典型的,很具有普遍性,現代的少女,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多,隻是大多數還沒有達到倩茹這種程度。
從心理的角度進行解析,青少年女性產生不惜一切代價保持身材苗條的觀念,其最根本的誘因是由於內心裏害怕別人對於自己的價值不肯定,缺乏一種對於自己的自信,而通過不斷地減肥,來追求別人的肯定。
實際上,一個人得到別人的肯定,可以有多種途徑,一個人的價值也有很多種表現的方式。比如一個同學學習好,人品端正,心地善良,待人熱情寬容,有創造力,有毅力,任何優點,都可以作為他的價值而得到自己和別人的肯定。為什麼要苛求自己的身材呢?這就不得不提及現代社會的一些“病態”文化地影響了。
現代社會對女性形體美的判斷標準是苗條勻稱,是“骨感”,隻有瘦的才是美的,而且越瘦越美。由於這種審美觀念,現代女性對苗條的要求已經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而且在現實的社會活動中,女性的體重受到了很大的重視,苗條的身材更是被主流文化所推崇。這就使很多女性盡管已經很苗條了,可是還是感到自己胖,不管實際上自己的體重是否真的超標。而一旦感到自己胖,就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自我否定,形成一種自卑的情緒。在這種社會環境的影響下,青少年女性很自然的接受了現代的身材審美觀念,她們不可能通過輕視體重的重要性來提高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