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好人好事(1 / 2)

現在想來,1965年裏我們國家發生的變化,大約是“文化大革命”必不可少的鋪墊。

那年我正在圈子村讀五年級。秋天一進學校,我們的課程就開始出現變化,許多時間都用於學習毛主席著作和報紙上的文章。校長經常召開全校師生大會,一講就是半天,那張大白臉上寫著的嚴肅無以複加。我記得,他講的最多的幾個詞就是“毛主席著作”、“活學活用”、“突出政治”、“階級鬥爭”、“好人好事”。他特別愛講突出政治。他多次說過,所有的教學過程都要突出政治,所有的課程都要突出政治,那怕是一個小數點,也要突出政治!有一回散會後,我的班主任齊老師向另一位老師小聲說:“簡直是胡鬧,一個小數點怎麼突出政治?”不料下一次開會,齊老師就被校長點了名,批評他的錯誤觀點,警告他說這樣發展下去很危險。齊老師經曆了這麼一場,再給我們上課的時候果然突出政治了。這天他在黑板上寫上一個小數“5.4”,然後說:這個小數點上是有政治,比如說,在舊社會窮人欠地主的債,地主如果抹去這個小數點,那麼窮人就可能被逼得傾家蕩產;今天貧下中農向國家交愛國糧,本來打算賣5.4萬斤的,如果把這個小數點抹去,那麼就是54萬斤,就會大大地鞏固無產階級專政……

學校不隻組織我們學習毛主席著作,還要求我們學習雷鋒好榜樣,大做好人好事。

我們宋家溝到圈子村上學的共有五個孩子,我被班主任任命為“學雷鋒小組”組長,放學後要帶領大家做“好事”,第二天早晨向他彙報。我及我的組員們起初熱情極高,一放學便做好事。我們曾將每天走一個來回的四裏山路整修了一遍,削高填窪補豁口,讓它舊貌換了新顏;修完路之後,我們給生產隊的莊稼拔過草,給烈軍屬和五保戶抬過水,給村中那條小河墊起一溜石頭,以便過往行人跨越……。下午或晚上做了好事,我就在次日一早向老師彙報。老師在一個本本上記下,等上課時再向全班通報:這一組做了什麼,那一組做了什麼。我們聽著老師的通報與表揚,抬頭看看黑板上方貼著的毛主席像,發現他老人家直用讚賞的目光看我,我心裏熨貼極了。

可是時間一長,老師對我們組的表揚開始減少,原因是我們做的好事太一般。看人家,有的拾金不昧,有的舍已救人,事跡生動感人。於是,我們幾個孩子走在路上都把眼睛瞪成銅鈴,炯炯放光。但一連“拾”了許多天,連一個鋼蹦兒也沒發現。上學的路邊有一個小水庫,我們經過時老是希望有人在裏邊呼喊救命,但那些剜野菜的小丫頭太怕死了,竟不敢往裏掉。

好事屢屢難成,我這個大組長就犯難了。許多個日子裏,我們沒有做成大好事,又不願再做小好事,到學校後就沒有什麼可彙報。沒有可彙報的,當然要挨老師批評。時間一長,學校就賦予了我們這樣一種價值觀:你不做好人好事,你就是做壞人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