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怎樣挑選二當家?(1 / 1)

與大師同行

作者:Rosabeth Moss Kanter

怎樣挑選二當家?

有些領導者喜歡集所有權力於一身,在某些大公司,身兼數職的總裁很常見,他們可能會將權力分散到各個下層部門領導,或者任命一個三人副總裁小組,而不是給自己任命一位二當家。也許是因為害怕權力受到威脅的緣故,這種現象在公司創辦人掌權時代很普遍,老總隻想要一個沒有人可以與之抗衡的團隊。

二當家至關重要

然而,大多數領導者還是會受益於有一名好搭檔來一起管理公司,一個標準的二把手可以給他們提供支持,幫助他們厘清思緒,用和他們一樣的觀點來負責某些重大任務。(薑承剛博士點評:一個標準的二把手可以給他們提供支持,幫助他們厘清思緒,用和他們一樣的觀點來負責某些重大任務。)試想,如果喬布斯沒有在自己尚未病入膏肓時就任命蒂姆·庫克作為公司CEO的話,蘋果公司今天是否依然繁榮呢?相反,有一位軟件企業家卻因為一名首席技術總裁而失去了被一家矽穀巨頭收購的機會,因為這位二把手在收購商看來沒能在公司發展期為總裁提供足夠有力的支持。

三大因素需要考慮

選擇一位好搭檔是每一位領導者都要麵對的抉擇,事關領導者的領導方向、工作效率和成就。如果你希望自己在二把手人選上做出正確的抉擇,下列幾個因素不得不予以考慮:

一致性原則——體現出你的信號。

我們很容易想到,領導者會選擇價值觀和處事原則與自己相一致的人做二把手。對於公司而言,二把手的選擇往往體現出公司業務的重點所在。

互補原則——你自己缺乏哪些技能?

盡管相容性原則很重要,但是如果能有一位可以彌補自己技能上不足的搭檔的話,豈不妙哉?這時你就要克製住要求搭檔和自己一模一樣的衝動,並且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

繼承性原則——權力能否可靠地過渡?

從前總裁安妮·馬爾卡希到現任總裁烏蘇拉·伯恩絲,施樂公司完美的權力過渡一直被譽為典範。馬爾卡希能夠使曾經困頓不堪的公司起死回生,不僅是靠向文件管理轉型的成功戰略,而且她還十分重視領導層的培養,將伯恩絲從一個有為青年一步步提拔為自己的搭檔和接班人。

對於權力繼承問題,就連世界上最偉大的領導人有時也會有失遠見。尼爾森·曼德拉作為南非第一任民主選舉出來的總統,一直被認為是上個世紀最偉大的領導人之一,但是一件事除外:由於工作不足,他沒能夠保證南非的權力強有力地繼承下來。

在這個講求領導和團隊協作的時代,除了總統大選,在其他地方大談一把手、二把手問題似乎有些過時。但事實上每一位領導者都需要一位搭檔,而且這位搭檔可以成就你也可以毀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