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對“愛國”道德規範的曆史、文化考察(1 / 2)

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崇高美德。愛國主義作為一種巨大的向心力,一直鼓舞中華民族保持著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和活力。具體表現為抵抗外來侵略,為爭取民族解放、保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以及扞衛國家統一而獻身的精神。它是對自己所屬民族或祖國多年形成的民族共同體的熱愛意識,包含著較強的地理意義和濃重的民族意識,也是對自己家園故土熱愛之情的擴展和深化;它滲透著“天下為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崇高精神,滲透著民族共同體成員對本民族前途命運的深切關注,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現實性;它是對民族自我價值的肯定,能夠成為維係民族生存發展的強有力的精神紐帶。千百年來,中國之所以能曆盡滄桑而不倒,根本原因就是有一種堅如磐石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愛國主義信念作為思想基礎。這種情感、信念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通過耳濡目染、世代相承,潛移默化地凝聚在人們的心坎裏,而且每當生活軌跡發生重大變化的時候,就更顯得刻骨銘心,成為永誌不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為一種無堅不摧的迸發力與再生力。

現代愛國主義是自覺的愛國主義,融合著現代意義的民主意識和民族意識,是對國家忠誠和為之奮鬥的責任心。現代愛國主義以民族為基礎,以共同的曆史經曆和人文因素為紐帶,加強人們對祖國的忠誠心和凝聚力。在當代中國,愛國就是要愛祖國、愛中華,凝聚全國人民同心同德振興中華,團結一致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隻有國家強大了,人民才能揚眉吐氣,不受欺辱,不被歧視,才能聯合一切愛好和平的民族,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由此看來,把“愛國”。

放在公民道德規範之首,不僅是理之必然,而且也是成為一個有道德公民的最基本要求。

從古到今,中國人民曆來把國家利益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無數誌士仁人以愛國為崇高之誌,以報國為終生之責,認為“天下之本為國”,強調“以國家之務為己任”,“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他們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壯歌。

(一)古代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

我國古代的愛國主義傳統,是自古至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所表現出來的愛國主義思想。在幾千年的中國古代曆史中,愛國主義主要表現為締造、維護祖國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反抗階級壓迫、民族壓迫和外來侵略,推動社會進步和扞衛祖國領土完整;開發祖國河山,創造燦爛的中華文明。

我國人民的愛國主義傳統,具有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中華民族五千年綿延不斷的輝煌曆史和56個民族的共同家園,是各族人民在長期的曆史進程中共同締造的。

中華民族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愛國主義傳統,是在祖國的統一和分裂不斷交錯、民族融合和衝突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的。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是我國曆代愛國主義的主要表現;抗擊侵略,保衛祖國的安全和人民安居樂業是曆代愛國主義的共同特點。諸如:漢朝的蘇武出使匈奴,堅持氣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被流放在冰天雪地的北海邊(貝加爾湖)放羊19年之久,歸漢時,須發盡白。南宋文天祥奮力抗元,不幸被俘,臨危不懼,誓不投降,在《過零丁洋》一詩中寫了動天地、泣鬼神的《正氣歌》。抗倭愛國將領戚繼光麵對侵略者的吞並野心,為祖國“一年三百六十天,多是橫戈馬上行”,顯示了我國人民不畏強寇、保衛祖國的英雄氣概。

在推動社會進步,開發祖國河山的偉大創造中,中華民族更是成就輝煌。考古發現,我國商代已有鐵的發現和使用。春秋時期,我們祖先冶煉鑄鐵的方法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鐵製工具和武器廣泛使用。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掘邢溝,溝通了江淮,後又掘深溝,貫通了淮河和黃河。秦國李冰父子在四川灌縣修建的都江堰,至今已2000餘年,仍在灌溉農田。秦時修建的鄭國渠,溝通涇水和北洛水,長300多裏,使關中平原成為米糧倉。指南針、印刷術、造紙、火藥等四大發明,是我國人民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在農業方麵,西周時,勞動人民已掌握了全年季節變化規律,並按季節安排生產與生活。在文化和教育方麵,商末周初,“周易”的“易”已經誕生,它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哲學著作;孔子是我國曆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20世紀後期,被一些著名的國際機構評為10個“對人類影響最大的曆史巨人之一”。孔子創立的以“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