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正確認識與“團結”道德規範關係密切的幾個傳統文化觀念(1 / 3)

與“團結”道德規範關係密切的傳統文化觀念主要有“仁愛”、“中和”、“寬恕”等,它們源遠流長,在中國曆史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這些古老的文化觀念中具有豐富的現代社會的“團結”思想的意蘊。

(一)“仁愛”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道德要求。

“仁”的概念,古已有之。到孔子,提出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體係,就是“仁學”。從此,仁就成為最基本的、最高的道德要求;它既是最重要的道德規範,也是一切其他道德規範的根本,包含了仁、義、禮、智、孝悌、忠信、寬、惠、勇、直等等道德要求;百行萬善都歸總於仁,“仁含萬善,能仁則萬善在其中矣”。孔子對仁作了多方麵的闡述。弟子樊遲問仁,孔子回答是:“愛人。”最直接、明確地說明了仁的核心。以後,孟子說“仁者愛人”;韓愈說“博愛之謂仁”;朱熹則說仁是“愛之理,心之德”,都是說明仁的核心精神就是愛人。所以仁與愛相連,叫仁愛。

對於仁愛,儒家主張分別親疏遠近,從最親近的人,即父母兄弟開始,逐步推廣擴大到其他;而在不同的人際關係中,對不同的人,仁愛也就有不同的內容和不同的表現,由此就有不同的道德規範。如對父母要孝,對兄長要悌,對朋友講忠信,等等。父母子女之間又有不同,父母對子女的愛,表現於撫養、愛護、教育等方麵,是慈愛;子女對父母的愛,則表現於感恩、尊敬、贍養等方麵,是孝敬、敬愛。兄弟姐妹之間的愛,表現於同胞手足的情誼,互相關心、愛護,而兄對弟與弟對兄又有不同;夫妻之間、朋友之間、師生之間、上下級之間等關係不同,仁愛的表現也有不同。因此就有孝悌忠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尊師愛生等不同的道德規範。其中尤以孝悌受到特別的重視,《論語》中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

把孝悌看作仁愛的根本。所有這些道德規範的要求,都體現了仁愛的精神;離開了仁愛精神,也就失去了這種種規範的真義。孔子批評那些把孝看成隻是贍養父母的人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認為連狗馬也能得到人的飼養,如果對父母隻是贍養而沒有敬愛之情,那與飼養狗馬又有什麼區別呢?也就是說,沒有仁愛也就沒有真正的孝。

所以,仁愛既是一個獨立的道德要求,同時也是其他種種道德規範的基礎,是古代儒家整個道德體係的基礎。

墨家對仁愛的理解與儒家不同。墨子主張“兼愛”,他反對儒家所主張的有差別的愛,主張不分親疏貴賤,一切人都真誠相愛,“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並且認為“兼相愛”,就表現在“交相利”上,要求人們“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盡力愛人利人。這些主張表現了崇高的精神,雖不可能為多數人所接受,卻可以對人們有巨大的激勵、教育作用。

仁愛不僅是對個人的最高道德要求,古人還把它當作一種施政原則和社會理想,主張把仁愛精神灌輸到施政中去,實行“仁政”,經過仁政教化,便會讓社會人人都自覺接受仁道,躬行仁道,以達到理想的大同世界。《禮記·禮運》上載孔子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這個大同世界,就是一個充滿了仁愛精神的世界。當然,在存在著階級對立、等級差別的社會裏,仁政和大同理想都是不可能實現的;但大同世界的理想卻一直鼓舞著古往今來的無數仁人誌士去追求,去促進社會的進步。

那麼,要怎樣做才是仁愛呢?《論語》上有兩段話:“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說自己所想做到、得到的,也幫助別人做到、得到。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說自己不願意要的,不要加之於別人。兩句話,體現了一個精神,就是推己及人;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換句話說,也就是凡事不隻想到自己,也想到他人,要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幫助他人。這就是“仁之方”即為仁的方法。

凡事想到他人,尊重他人,關心他人,是愛人的出發點。

沒有這一點,凡事隻想到自己,心裏沒有別人,那就談不到愛人。從“仁”字的結構看,古人也解釋說,仁是一個人,一個二,說明仁就是兩個人相處,要想著他人。

推己及人,時時事事顧及自己言行對他人、對社會的影響,也是社會公德的基礎。一些人不遵守公共道德,就是因為心裏隻有自己,沒有別人。例如出門坐公共汽車,大家都想快點上車,都不願搭不上車上班遲到。如果都隻顧自己,不想別人,那就會憑著身強力壯去擠,去搶占座位。但如果我們也能想到別人,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自己年老體衰,或帶著孩子,擠不上車一等幾十分鍾,會是怎樣的處境,怎樣的心情,那就不會再去擠,而會自覺排隊,順序上車。而這樣做的時候,我們也就給了別人一份愛。所以古人又說:“仁是愛的道理,公是人的道理。故公則仁,仁則愛。”時時事事想到他人,是公;有公心,才有公德,才有仁愛。

推己及人也滲透在對日常人際關係的處理中。如古人所說:“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不希望子女那樣對待自己,就不要那樣去對待父母;不希望父母那樣對待自己,就不要那樣去對待子女。不要像舊社會的婆婆那樣,做媳婦的時候很恨婆婆那樣對待自己,到自己熬成婆婆時,反過來又拿那一套去對媳婦。

所以,推己及人,這是仁愛的基本精神,也是仁愛的第一步。這一點最簡單、最易行,人人都能夠做到;但在實際生活中卻往往沒有做到,或者做得不夠好。這類事例很多,幾乎每天在我們周圍都可以看到。所以,對仁愛精神的提倡、培養,需要我們從日常的事情上,一點一滴地去做,去養成,去積累。

提倡仁愛精神,從客觀需要方麵說,是為了社會的安定與和諧。無論儒家還是墨家都強調,隻有發揚仁愛精神,才能做到“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勝殘去殺”,消除殘暴和殺戮的行為,使社會達到安定和諧的理想境界。

從主觀方麵說,仁愛也有其內在根據。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惻隱之心就是同情之心,孟子認為這就是仁的萌芽,而這種惻隱之心是人人都有的。“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孟子舉例說,見到一個幼兒爬到井邊上快要掉下去了,人人都會有驚懼、同情的心理,自發伸出救援之手,這就是側隱之心,就是仁之端,仁的基礎和萌芽。類似的情形,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時刻可以感受到。

如幾年前我國遭遇嚴重水災,海內外華人紛紛捐款援助災民;希望工程得到廣泛的響應;一人遭危難,眾人自發救助的感人事例層出不窮,都表現出蘊藏於每個人心底的同情心。這種同情心見之於行動,就是愛。

仁愛精神的另一個基礎,是報恩的心理。孔子在論孝的時候說過,為什麼父母去世之後要服喪三年呢(這是古代孝的一個重要要求)?不是因為別的,隻是因為“子生三年,然後娩於父母之懷”,所以在父母去世以後,想到父母養育之恩,自然就會“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不服喪三年,就於心不安。這就是說,報恩心理是孝的基礎。墨子說,“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孟子說,“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都是說,知恩圖報,對別人給予自己的愛利恩惠給予回報,是人之常情。這也是人區別於動物的基本品質。所以古人曆來提倡“以德報恩”,“有恩必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投桃報李,並把這也作為重要的道德要求。而在人們之間的施恩報恩中,也就體現了人們之間相互的愛。

但是,社會關係是複雜的。在階級社會裏,由於人們在社會關係中的地位不同,產生了經濟利益上的不同,甚至對立和衝突。也往往使人們的同情心被扭曲,隻對與自己利益相同的人抱有同情,對與自己利益相衝突的人則不抱同情。如賈府的焦大不會愛上林妹妹,黃世仁也不會同情喜兒和楊白勞。對經濟、政治利益的追求,甚至也會使一些人的同情心完全泯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