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風濕病藥膳(2 / 3)

杜仲木瓜燉鹿筋(溫)

【配方】杜仲20克,木瓜15克,鹿蹄筋300克,蘿卜100克,料酒、薑、蔥、鹽、胡椒粉各適量。

【功效】舒經活絡,強筋健骨。適用於風濕疼痛,腰膝酸軟等症。

【製作】

1.將木瓜與杜仲共裝入紗布袋裏;鹿蹄筋洗淨,切段;蘿卜去皮,切塊;薑切片,蔥切段。

2.將木瓜、鹿蹄筋、蘿卜、杜仲、料酒、薑、蔥同放燉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1小時,加入鹽、胡椒粉即成。

【食法】每日1次,單獨食用。

【宜忌】陰虛有火者宜少食。

【解析】杜仲性味甘、微辛,溫。入肝、腎經。能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王好古:“潤肝燥,補肝經風虛。”在食用杜仲時,必須用鹽水炒焦,以便將白色的杜仲膠炒斷,充分發揮的功效。俗話說:“腰杆痛,吃杜仲。”木瓜平肝和胃,祛濕舒筋。以上二藥配伍,意在增強此方舒經活絡,強筋健骨之功效。再與壯筋骨之鹿蹄筋同烹後,適於肝腎不足,腰膝酸痛,風濕疼痛,關節不利等症的患者食療之用。

獨活靈仙燉豬蹄(溫)

【配方】獨活5克,威靈仙10克,豬蹄2隻,料酒、薑、蔥、鹽、雞精、胡椒粉各適量。

【功效】祛風濕,通經絡。適用於風濕疼痛,四肢麻木,腰膝疼痛等症。

【製作】

1.將獨活、威靈仙洗淨,切碎,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煮1小時,停火,過濾,收取汁液,備用;薑切片,蔥切段;豬蹄去毛,洗淨,剁成塊。

2.將藥液、豬蹄、料酒、薑、蔥同放沙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1小時,加入鹽、雞精、胡椒粉即成。

【食法】每日1次,單獨食用。

【宜忌】陰虛血燥者不宜多食。

【解析】獨活又名獨搖草、長生草。性味辛、苦,溫。入腎、膀胱經。能祛風勝濕,散寒止痛。李杲:“治風寒濕痹,酸痛不仁,諸風掉眩,頭項難伸。”獨活能宣通氣道,從頂至膝,故為散寒祛風之良劑,威靈仙辛鹹而溫,能祛風濕,通經絡,消痰涎,散癖積。以上二藥配伍,意在增強此方祛風濕,通經絡之功效。再與補血通乳,強筋托瘡之豬蹄同烹後,適用於風寒濕痹、腰膝酸痛,關節拘攣的患者。

牛膝靈仙燉牛肉(溫)

【配方】懷牛膝30克,威靈仙10克,牛肉300克,料酒、薑、蔥、鹽、雞精、雞油、胡椒粉各適量。

【功效】補肝腎,通經絡。適用於風濕疼痛,腰膝疼痛,四肢無力等症。

【製作】

1.將牛膝、威靈仙洗淨,切碎,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煮1小時,停火,過濾,收取汁液,備用;薑切片,蔥切段;牛肉洗淨,切成塊。

2.將藥液、牛肉、料酒、薑、蔥同放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1小時,加入鹽、雞精、雞油、胡椒粉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或單獨食用。

【宜忌】無特殊禁忌。

【解析】懷牛膝性味甘、微酸,平。入肝、腎經。能補肝腎,強筋骨。《別錄》:“療傷中少氣,男腎陰消,……填骨髓,除腦中痛及腰脊痛。”威靈仙能祛風濕,通經絡,消痰涎,散癖積。再與補氣養血之牛肉同烹後,適用於寒濕痿痹,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腎虛腰痛,骨痛足痿等症的患者。

附片燉牛蹄筋(溫)

【配方】黑附片10克,牛蹄筋300克,料酒、薑、蔥、鹽、雞精、雞油、胡椒粉各適量。

【功效】祛風濕,強筋骨,通經絡。適用於風濕疼痛,腰膝酸軟,四肢麻木等症。

【製作】

1.將黑附片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煮1小時,停火,過濾,收取汁液,備用;薑切片,蔥切段;牛蹄筋洗淨,切段。

2.將藥液、牛蹄筋、薑、蔥、料酒同放沙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1小時,加入鹽、雞精、雞油、胡椒粉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或單獨食用。

【宜忌】陰虛陽盛及孕婦不宜食。

【解析】附子性味辛、甘,熱,有毒。入心、脾、腎三經。能回陽補火,散寒除濕。《醫學啟源》:“去髒腑沉寒,補助陽氣不足,溫熱脾胃。”附子中含有烏頭堿,如食用劑量過大或煎煮時間過短,可致中毒,故宜久煎。附子與補肝強筋,補血之牛蹄筋同烹後,適於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身體痛,手足寒等症的患者食用,具有輔助治療效果。

歸仙蒸鵪鶉(溫)

【配方】當歸20克,威靈仙10克,鵪鶉2隻,料酒、薑、蔥、鹽、雞精、雞油、胡椒粉各適量。

【功效】祛風濕,除濕痹。適用於風濕疼痛,四肢麻木等症。

【製作】

1.將當歸、威靈仙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煮1小時,停火,過濾,收取藥液,待用;薑切片,蔥切段;鵪鶉宰殺後,去毛、內髒及爪。

2.將藥液、鵪鶉、薑、蔥、料酒、當歸片、鹽、雞精、雞油、胡椒粉同放蒸碗內,加清湯適量,置武火大氣蒸籠內,蒸30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或單獨食用。

【宜忌】大便溏泄者不宜多食。

【解析】當歸性味甘、辛,溫。入心、肝、脾經。能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綱目》:“治頭痛,心腹諸痛,潤腸胃筋骨皮膚,……和血補血。”威靈仙能祛風濕,通經絡,消痰涎,散癖積。以上二藥配伍,意在增強此方活血祛風,除濕痹之功效。再與補五髒,清濕熱之鵪鶉同烹後,適用於血滯寒凝,跌打損傷、風濕痹阻的疼痛麻木等症的患者。

白花蛇木瓜燉烏雞(溫)

【配方】白花蛇肉(鮮品)200克,木瓜(鮮)100克,烏雞1隻,料酒、薑、蔥、鹽、雞精、雞油、胡椒粉各適量。

【功效】祛風濕、透筋骨,定驚搐。適用於風濕癱瘓,骨節疼痛,瘰鬁惡瘡等症。

【製作】

1.將白花蛇肉洗淨,切段;木瓜洗淨,切片;烏雞宰殺後,去毛、內髒及爪;薑切片;蔥切段。

2.將烏雞、木瓜、白花蛇肉、料酒、薑、蔥同放燉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1小時,加入鹽、雞精、胡椒粉,雞油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或單獨食用。

【宜忌】血虛生風者忌食。

【解析】白花蛇性味甘、鹹,溫,有毒。入肝、脾經。能祛風濕,透筋骨,定驚搐。《玉楸藥解》:“通關透節,泄濕驅風。”白花蛇的頭尾有毒,不可入藥,用時需將頭尾砍去,隻用中段。木瓜能平肝和胃,祛濕舒筋。以上二藥配伍,意在增強此方祛風濕,透筋骨,定驚搐之功效。再與養陰血之烏雞同烹後,適用於風濕癱瘓,中風濕痹,筋脈拘急,半身不遂,骨節疼痛,久風頑痹等症的患者。

全蠍白花蛇燉鱉魚(平)

【配方】全蠍5克,白花蛇肉(鮮品)200克,鱉魚1隻(400克),料酒、薑、蔥、鹽各適量。

【功效】祛風止痙,通絡解毒。適用於風濕疼痛,癱瘓,破傷風等症。

【製作】

1.將全蠍(幹品)打粉;白花蛇肉洗淨,切段;鱉宰殺後,去頭、尾及腸雜,洗淨;薑切片,蔥切段。

2.將白花蛇肉、全蠍粉、鱉魚、薑、蔥、料酒同放燉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35分鍾加鹽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或單獨食用。

【宜忌】無特殊禁忌。

【解析】全蠍又名全蟲,性味鹹、辛,平,有毒。入足厥陰肝經。能祛風止痛,通絡解毒。《玉楸藥解》:“穿筋透骨,逐濕除風。”全蠍也可單用其後腹部者,稱為“蠍尾”,又名“蠍梢”。蠍性味鹹辛,其帶鹽漬,鹹可潤下,正與氣血上菀之病情針鋒相對,故為治風之要藥。白花蛇能祛風濕,透筋骨,定驚搐。以上二藥配伍,再與滋陰涼血之鱉魚同烹後,適用於風淫濕痹,手足不舉,筋節攣疼等症的患者。

參蛇燉老龜(溫)

【配方】人參15克,白花蛇肉(鮮品)200克,老龜1隻,料酒、薑、蔥、鹽、雞精、雞油、胡椒粉各適量。

【功效】祛風濕,補氣養血。適用於風濕癱瘓,血虛體弱等症。

【製作】

1.將人參潤透切片;白花蛇肉洗淨,切段;老龜宰殺後,去頭、尾及內髒;薑拍鬆,蔥切段。

2.將白花蛇肉、老龜、人參片、薑、蔥、料酒同放燉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1小時,加入鹽、雞精、雞油、胡椒粉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