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在會計實務中的運用(2 / 2)

2.加強監管執行力度。加大執法力度並提高監管效率,加大違法成本,使提供虛假會計的行為因機會成本的提高而減少,並在新經濟情況下對製度的不具體、不明確的地方采取相應措施。

3.提高從業人員專業勝任能力。作為從業人員,應當在崗位上繼續學習,應對新狀況時才能做出良好的職業判斷。同時,鑒於該原則對會計人員的素質有較高的要求,加強職業培訓來提高從業人員的實務能力和職業操守也是有必要的。

四、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實際運用中的注意事項

1.切實運用該原則。“實質重於形式”是保證會計信息質量可靠性的一條很重要的原則。近些年來會計醜聞頻出,讓人們關注到會計信息失真的嚴重性,而證券市場對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有增無減,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由此產生,用以保證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實務過程中,要把握好度,讓原則真正為我們服務,通過從業人員的職業判斷,更好地處理會計實務,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但又不成為會計人員主觀臆斷的借口。

2.關注會計風險。會計風險是會計失真造成的,它與實質重於形式原則息息相關。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於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這是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和專業能力的雙重考驗,是對會計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為了更好地規避或降低會計風險,不僅僅隻是要加強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還要明確職務的分離形成相互監督和製約,更好地規範會計準則的建設和實施,同時更好地發展和運用會計信息技術,從戰略上來實現對風險的防範,這樣才能保證實質重於形式原則能更好地得以實施。

3.提高會計人員綜合素質。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的科學執行離不開會計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勢必會導致會計實務麵臨更多的實際運用新狀況,要想繼續貫徹實質重於形式原則,提供可靠的會計信息,必須提升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會計人員的職業水平和職業道德能力的提升才能使其擁有好的職業判斷能力,全麵分析實務事態,最大可能地保證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製度,2006.

[2]李仕.淺談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在會計實務中的運用.財會研究,2008(6).

[3]王磊.淺談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在會計實務中的運用.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07(21).

[4]劉功濱,葉劍萍.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在會計實務中的運用.審計與理財,2007(3).

[5]李紹江.小議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在會計中的運用[J].會計之友,2008(8).

[6]沈俊.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在會計實務中的運用.財貿研究,2004(5).

[7]柏小燕.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在會計實務中的運用和注意的問題.中國高新技術企業雜誌,2008(19).

[8]呂玲,唐連霞,李清華.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在會計實務中的具體運用.綠色財會,2007(6).

作者簡介:吳廣琦(1991- ),女,白族,雲南人,雲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2014級研究生,會計專業